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

bookmark

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

公使錢不夠,又要修撰太常因革禮這麼宏大的禮書,着實令章越感到修書的事,簡直是一個猴年馬月的事。

呂夏卿道:“快來拜見章學士。”

有了館閣貼職,就可以尊稱學士二字。

蘇洵與姚闢二人上前向章越見禮。

蘇洵雖說名滿天下,被授秘書省試校書郎,但資歷淺,只能從最低級的縣主簿幹起,歐陽修讓他來修書,既是看重他的才學,也是積攢資歷。

至於姚闢也是縣令而已。

其餘還有三人書吏輔助。

呂夏卿一一介紹,介紹至一名男子時,呂夏卿笑着與章越介紹道:“這位是餘佔南,京中人士,可謂博古通今,與我是多年的好友,這次是我請他助我修書,可謂出力甚多。”

章越笑道:“幸會,幸會。”

安排已下,人手雖少但也要着手修書之事。

禮書之前經蘇頌,呂公著等編撰過,如今拾起重編倒也是費一番功夫。

按照歐陽修的構想,太常因革禮是首先要完備前朝遺失的典章,舊禮要詳考,本朝新禮也要制定,同時還要編寫儀注,再盡述沿革。

此書要達到推動對禮制的變革,呼應嘉祐年起,富弼,韓琦在朝堂上興革之舉。

總體的脈絡是這樣。

變法之事千頭萬緒,慶曆新政失敗在前,富弼再入中樞過於穩重,如今韓琦爲昭文相,就是要加快進度。

作爲韓琦的幫手,歐陽修以推動太常興革禮作爲支持,按照歐陽修的計劃是要修一百卷。

不過歐陽修構想太過宏大,書卻不是那麼好寫的,章越估摸着按照眼下進度差不多還要個三五年功夫。

章越入禮院第一日,便着手修書之事。

除了修書就是四日一次的輪值。

太常禮院四名正官,李薦資歷最高,故被推爲長禮臺,也是太常禮院的最高長官。

從官銜上而言,李薦是知院事,呂夏卿章越三人則是同知院事。

等李薦輪值之時,其他三人要向李薦稟告輪值之事。

至於平日李薦都在登聞檢院坐班,或作爲朝官參加朝會,很少親臨禮院。晏成裕雖沒資格參加朝會,但大多在崇文館兼職,來禮院畫押便走,一刻也不多留。

太常禮院大多時候只有章越和呂夏卿二人在班,上面沒有領導管着的人,實在不要太爽,可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章越輪值時,他至衙門正堂坐着,沒有多少事情,非常的清閒。

太常禮院就負責制定儀制,掌管禮儀書奏文字。

朝廷如今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慶典,故而太常禮院時沒什麼繁雜的公事。

章越第二次輪值禮院,爲宮中一位美人起草了一封冊封的禮儀文字,寫完之後這位美人派人給自己送來三十貫的潤筆銀,算是賺了一筆外快。

入職二十餘日,章越日子都過得十分清閒,每日到點下班,回家陪老婆去。

這一日。

章越與呂夏卿,以及蘇洵,姚闢正在禮院裡修書,正寫至即位大典。

章越等幾名禮官就即位大典的沿革進行了討論,要寫流程不難,但難的是儀注和沿革。

餘佔南聊着聊着,便從唐朝聊到本朝言道:“本朝有立儲成例,昔太祖皇帝不早立儲,最後親生皇子不能登位。故而從太宗起,每朝帝王都極早定立儲之事,以免波折。”

章越正查閱書籍,聽到這裡收住了話沒有再言語。

蘇洵接話道:“然也,立儲之事必須早定,自唐天佑以來,中國多故,其因皆在於不立皇儲,斯禮之廢,將近百年,幸虧本朝太宗皇帝更張,預立太子。”

姚闢道:“我聽聞天子已改了口風,去年言語宰相,說宗子已有賢知可付者,卿等其勿憂。”

蘇洵道:“儲位早立,此爲社稷大幸。”

呂夏卿道:“我等談論即位大典之沿革,怎說到儲位去了?此事非我等小臣能議論的。”

蘇洵,姚闢聞言不再言語。

章越正要說些別的話時,但見餘佔南似對方纔談論沒有盡興言道:“依我看來,當初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卻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至今。官家若有仁德之心,爲天下百姓記,正應立太祖子孫爲太子!”

餘佔南此言一出,衆人皆是變色。

話不可亂說啊。

餘佔南見衆人臉色,也知道自己說錯了,連忙道:“我一時有感而發,有感而發,當不得真。”

呂夏卿,章越聽了這句有感而發,臉色更是難看。

你說我胡言亂語的,都比這有感而發的好。

修書閒暇時,呂夏卿對章越道:“章博士,借一步說話。”

章越點點頭,二人到無人處,呂夏卿道:“方纔餘兄的話,章博士打算如何處置?”

章越道:“此事難辦了。”

呂夏卿嘆道:“我與餘兄相交多年,知道他這人便是胸無城府的性子,有什麼說什麼,讀書人嘛,不知爲官之道,一時之間哪會處處慎重,一般錯處警告他也罷。”

“但章博士,方纔室內只有你我二人也就罷了,但還有其他人一干人,若他們將餘兄的話傳出去,那麼外面的人會不會以爲是我們授意的?”

章越道:“正是。餘兄還是呂博士你的多年好友。若官家萬年之後,繼大寶之位者追究其此事來,不會問餘兄,而是問我們二人啊。”

呂夏卿道:“那依章博士之見呢?”

章越道:“尋個其他過錯,趕出禮院,日後也有交代了。”

呂夏卿聞言不置可否。

這日輪到呂夏卿輪值禮院,章越剛到衙門便見餘佔南被兩名公人抓拿。

章越故作不知地問道:“餘先生犯了何事?”

公人道:“昨日公食銀失竊,我們奉命追查,今日在餘先生的包裹裡搜得。”

餘佔南大呼道:“冤枉,冤枉,章博士你爲我說句公道話。”

章越道:“此事我不好說,還是要輪值的呂博士定奪纔是。”

餘佔南對兩名公人罵道:“不錯,呂博士是我多年至交,見你們誤我,必責罰你們二人,還不快放開我。”

兩名公人沒有搭理,將餘佔南押上公堂。

餘佔南見呂夏卿正要分說,呂夏卿卻沉下臉道:“此事我已清楚了,監守自盜者不可輕饒,先打三十杖,再押送開封府。餘兄莫怪我不念舊情!”

餘佔南正要分辯,卻見兩名公人用布堵住了他的嘴。

一番棍棒後,已不聞餘佔南聲音,章越見情況不對忙道:“呂博士可以了。”

呂夏卿卻冷着臉沒有言語,公人打完後一探鼻息後稟道:“啓稟知院,此賊吃不住打,已了帳了!”

(本章完)

第812章 大略第905章 事因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155章 意思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718章 班底第394章 急變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198章 上元夜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138章 見面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56章 王韶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55章 考試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745章 嫉妒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55章 考試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314章 六論第278章 王者第675章 擂鼓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296章 期集二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10章 望族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23章 回家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253章 王珪第849章 潼關道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787章 解圍第708章 成事第111章 江賊第172章 成例第344章 姻親第816章 銘記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168章 易否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705章 姐妹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219章 入場第187章 攻心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159章 上奏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629章 商議第24章 章氏族學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848章 問話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792章 決戰第357章 回門第713章 抓人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473章 御前敲打第295章 期集第868章 事先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282章 上巳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87章 星河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159章 上奏第329章 封還第5章 破案(感謝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盟主)第523章 言事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276章 殿試第438章 改元第12章 一以貫之第825章 名將來投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744章 左右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999章 熙寧十年第215章 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