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呂氏兄弟

bookmark

第364章 呂氏兄弟

眼見昨日還與自己笑談說書,一併飲茶湯的餘佔南杖死於自己面前,章越着實是狠狠地吃了一驚。

場上兩名公人打死餘佔南,卻如同沒事一般,一人還伸腳踢了踢對方身子,看到底死透了沒有。

“不許這般。”章越驚怒言道。

坐在上首的呂夏卿道:“先擡下去吧,此事本官自會向知院交待。”

看着呂夏卿如此,章越着實毛骨悚然,他想到了自己在淮水旁遇到水賊之事,那是第一次他看到殺人。

如今餘佔南竟死在自己面前,章越不忍至極,呂夏卿竟如此平靜。看來他對處置這樣的事早就習以爲常。

等其他人退下後,章越對呂夏卿怒道:“只逐出便是了,何必殺人?”

呂夏卿道:“章博士,既生禍患,就要扼於萌芽之中,我也是爲了你我日後身家性命考慮。”

呂夏卿有一句私心沒與章越道出,留一個對你心懷怨懟,又知根知底的人,纔是大害。

章越明白呂夏卿的動機,但他接受不了殺人這樣的處置事情的手段。他還是無法理解,爲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擇手段的地步。

章越不願與呂夏卿爭吵,甚至翻臉。二人還在一條船上,歐陽修還指着他們修書呢。

章越道:“我知道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我們好好照顧餘兄家小的吧!”

呂夏卿道:“好。”

回衙後,蘇洵,姚闢還在修書,章越沒有說話,一名公人不由問道:“餘兄爲何到這時候還沒來。”

章越擡起頭看了一眼道:“餘兄不會來了。”

蘇洵,姚闢等不知所以。

到了中午公食時,餘佔南偷盜被杖死的事傳出,蘇洵,姚闢皆十分驚駭。

當日公退,呂夏卿對章越道:“我們去吃酒吧!”

章越一日心情激盪不能平靜,見呂夏卿相邀道了句:“好。”

二人一併換下官服,布衣出行,各自隨從遠遠跟在身後。

太常寺旁的一處坊巷,二人來到一處掛着紅梔燈籠的門前停步。章越見了忙道:“呂學士,這地方咱不方便來。”

呂夏卿道:“聽聞度之懼內,我之前不信,如此看來這傳言倒有兩三分是真的。”

章越索性承認道:“怕是難以分說。”

說話間,屋門打開一名廝波探出頭來,見了是呂夏卿連忙道:“裡面請。”

呂夏卿道:“度之放心,就是吃酒罷了。”

二人入內後,但見一名身穿豔裝,頗有姿色的半老徐娘迎出。

呂夏卿吩咐道:“冬娘,篩兩壺酒來,再作幾個下酒菜來。”

這名喚冬孃的女子欠身答允了。

“度之請。”

呂夏卿與章越入屋坐下,不久女子端來兩壺熱酒,遠處看見一對年老夫婦正在忙碌酒菜。

呂夏卿給章越斟了杯酒道:“這是冬孃的父母,把門廝波是他的丈夫。”

章越一愣道:“還有這等事。”

呂夏卿道:“汴京民妓多是如此,家小也不以爲恥,這些年若非我常常來照拂他們生意,他們一家老小就要喝西北風了。”

這時一名孩童端菜入內,呂夏卿笑了笑當即塞了些銅錢在他手中道:“去買些吃食。”

孩童聞言大喜,出去與冬娘說了一番。冬娘入內帶着這孩童向呂夏卿道謝。

呂夏卿夾了口菜點點頭道:“度之試一試!”

章越夾菜吃了也覺得十分可口,呂夏卿突開口道:“度之與我堂弟惠卿相熟?”

章越訝道:“吉甫兄是你的堂弟?”

呂夏卿點點頭。章越這才明白呂惠卿的呂氏可謂簪纓世家。他同輩十個兄弟中一共出了八個進士。而呂夏卿,呂惠卿他們的關係就似自己與章楶一樣,乃是堂兄弟。

“吉甫多次與我提及你,稱讚你的文章才學。”呂夏卿笑着言道。

章越道:“慚愧。”

呂夏卿轉而道:“餘兄與吉甫也是相熟。餘兄以文字見長,他科舉屢試不第,他確實學富五車,博古通今,便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不能得志。”

“有次鄉人將他舉薦給我,我與他相談一番,確實發現他有才華,故而作他的伯樂,引他修唐書,他忙裡忙外出力甚多,如今又修太常因革禮。我曾與歐公進言,若是此番修書合用,酬其功勞,懇請保奏予朝廷,得一官半職。”

章越聽懂了呂夏卿言語裡的惋惜之意。他是進士出身,不免覺得餘佔南這樣非進士出身有些不入流。但進士出身能有幾人,多少讀書人也是才華出衆,但苦於考不中進士最後泯然於衆。

他們比進士們更渴望出人頭地,並想有朝一日得到貴人的提攜,從此平步青雲。

餘佔南覺得他遇到了這樣的機會,但最後卻被自己的伯樂給殺了。

章越聽完呂夏卿的話言道:“呂博士的話,我明白了,餘兄之死不怪罪任何人,是因他禍從口出,他不適合走爲官這條路。”

呂夏卿聽章越明白了他的意思點頭道:“餘兄若不願爲官就不會死,但他偏偏在太常禮院說了這話,此偏偏朝廷制定禮儀之地,我等偏偏又是制定禮儀之官。”

“若私下與你我分說,也不會死,但這話又傳入多人之耳,一旦傳入京裡,你我都是難逃大難,此事我若姑息,必被禍害。”

章越看了呂夏卿一眼,他雖不認同要殺死對方,但對於餘佔南不適合爲官還是深以爲然的。

通過科舉考試,首先篩選掉懶惰之人,不學無術之人,智商平平之人,剩下的都是精英,這等官員選拔制度,是比原先蔭官,九品中正進步的地方。

但科舉考試的合格者,爲官合格不合格呢?

對於很多人而言,肯定是不合格,好比餘佔南這樣在錯誤的地方,說了錯誤的話,若他進士出身,還能留一條性命,但偏偏他不是。

一個能力不足的人,讓他去爲官,不是幫他反而是害了他。似汴京的高官,都只培養一兩個兒子走仕途或者都不讓他們去爲官。

爲官昏昏碌碌尚好,怕的是害了全族的那等。

同樣進士出身的官員,大多都要在低級崗位的輪調中耗去一生。

除了資歷所限,大多說禍從口出的,站錯隊的,做事糊塗的,爲官不謹的……

唯獨適合爲官的人才能得以升遷。

今日章越見到餘佔南的事不由反思,自己究竟適合不適合爲官,走上這條路呢?呂夏卿倒是給自己好好地上了一課。

章越吃了幾碗酒後即是告辭,至於呂夏卿則在妓家中夜宿。

李薦當值之日,呂夏卿稟告自己動用私刑失手打死了一個貪墨之人。

李薦聽聞後也不太在意,罰了呂夏卿半年的潤筆銀,公食銀給餘佔南家人,自己則去信一封給開封府解釋。

沒人會爲了一名布衣與堂堂太常禮院知院過不去,呂夏卿,章越出錢安頓餘佔南家小後,此事便是揭過了。

章越心底不安,以後逢年過節都有給餘佔南家裡送去錢財,略減心底愧疚。

之後即是修撰太常因革禮。

韓琦,歐陽修屢屢向禮院詢問修書進度,

因爲人手不足,章越,呂夏卿向韓琦請求多從館閣調些能文之人來禮院幫忙。韓琦答允了,這時候呂惠卿正任集賢院校勘,呂夏卿便藉着這理由將呂惠卿調來禮院。

章越聽說呂惠卿到禮院後,也是感慨什麼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歐陽修讓呂夏卿主修太常因革禮,而到了熙寧年間,王安石又請呂惠卿來修《三經新義》。

呂家二兄弟倒是真能承前啓後。

但必須承認呂夏卿與呂惠卿都是學識淵博之人。

他們兄弟二人不僅有學識出衆,而且都特別敏銳幹練,通於事故,遇事能隨機應變。

章越與呂夏卿,呂惠卿二人修書,在他們身上倒是偷師學了不少處官治事的方要。

當然呂惠卿至禮院修書,也不是全然只有好處而無壞處。

蘇洵就對呂惠卿非常不喜,或許是對方十分推崇王安石的緣故,反正蘇洵就是看呂惠卿不順眼,私下裡曾不止一次與章越言道,此呂吉甫實爲小人哉!

章越當然明白蘇洵這份護犢子心切,但凡一切不利於他兒子的人,都已是被他暗暗列入了清單中。

歷史上二蘇與呂惠卿關係確實不怎麼樣,但如今這還沒撕破臉呢,就被老泉你討厭上也不太好吧。

每次呂惠卿來禮院,蘇洵即閉口不與呂惠卿言語,甚至只要他在場就一句話不說。呂惠卿數度放下身段主動與蘇洵說話,想緩和二人的關係。

但都給蘇洵淡淡地回了兩句,不肯多說一句。

呂惠卿來禮院半個月,似也覺得沒趣,便主動辭了此差事。

呂夏卿知道後,也沒說什麼,畢竟禮書編撰最仰仗的人還是蘇洵,故而仍是熱情相待,只是繼續向崇文院要人。

雖說崇文院陸陸續續也派了些許人來,但與呂惠卿相比都相差太多了。

不僅章越,除了蘇洵禮院上下修書之人對呂惠卿的能力十分佩服。

眼下到了五月,太常因革禮修撰進度仍是緩慢,眼見官家仍然沒有絲毫立儲的意思,歐陽修等不及了讓章越,呂夏卿先修二十卷,什麼因革溯源儀注的事先不問。

先將立儲之事的部分修好,準備將此先上呈官家。

(本章完)

第166章 青花瓷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6章 抽絲剝繭第154章 買賣明日更新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912章 返程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53章 挑戰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122章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30章 用六第770章 玉帶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989章 衣鉢(兩更合一更)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444章 風波第93章 入京否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747章 人選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396章 新君(感謝加十塊錢牛肉麪書友成爲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53章 挑戰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274章 議親第143章 詩第92章 章家子弟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818章 便商貿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308章 心流第152章 相中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898章 提條件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第864章 上日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208章 蒐集齋第228章 秋夜第739章 賜宴第813章 問題請假第2章 押司上門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166章 青花瓷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181章 楊氏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253章 王珪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873章 你也算故人?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21章 師兄弟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999章 熙寧十年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377章 宮中第282章 上巳第771章 改變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914章 安排第682章 封賞第154章 買賣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