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求教

bookmark

第417章 求教

章越說得是口乾舌燥,卻見韓琦,曾公亮,歐陽修三位宰相的神情,猶如聽天書一般的表情。

章越反而自己有些沒底了。

連三位宰相這般神情,自己這知識是不是太超前了?

其實換個概念,美帝二戰後建立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三十五美元兌一盎司黃金的固定匯率。

這也爲人所熟知的以黃金爲準備金的制度,也就是金本位制度。

其實鹽鈔就是以解鹽爲準備金的鹽本位制。

一席解鹽鹽鈔官售價六貫與三十五美元兌一盎司黃金,都是固定匯率。

但鹽鈔的崩壞與佈雷頓森林體系崩塌如出一轍。

美元作爲本國貨幣時,固定匯率沒問題,但變成國際貨幣時流通性加強後問題就來了,美元發行量每年都在增加,但黃金儲備每年都在減少,最後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的金本位制度,改以石油與美元綁定。

宋朝的鹽就相當於石油。

歷史上呂大忠,呂惠卿主政西北時,鹽鈔的價格一會暴漲一會暴跌,二人皆採取強硬手段恢復六貫一席的匯率。

呂大忠是大量發行鹽鈔抑制鹽鈔暴漲,也就是以鈔權錢。

呂惠卿則是強行規定任何人都必須按照鹽鈔面值買賣,否則徒二年。

唯有仇伯玉主張與商爭利,隨處市價增減,運司提高降低鹽鈔的面額,不讓你炒買炒賣。

不過這些改革都很不成功,因爲這些辦法都是輕重,流轉之法,包括仇伯玉增減價格辦法也失敗了,因爲官府天然地對於市場價格有一等遲鈍性。

故而唯有在貨幣政策與貨幣流動性上下功夫,但唯有浮動匯率纔是唯一的出路。

韓琦等聽了半響,下面的官員到底是言之有物,他一聽即知。章越的話他雖聽不明白,但是確有章法在其中。

於是韓琦看向曾公亮。

曾公亮不僅長於儒術吏事,而且對於經濟安邦之事也在韓琦,歐陽修之上。

但沒料到曾公亮也是一副不明覺厲的神情,他沉思片刻後道:“章判官的話,我反覆思來最要緊是一句話,鈔可爲幣!”

鈔可爲幣!

章越立即道:“此正是下官的主張。”

曾公亮問道:“若鹽鈔爲幣,令物價上下,若鈔貴商賈無利可圖,鈔賤朝廷則無鹽可兌如何是好啊?”

歐陽修道:“若使鹽鈔不可爲幣,只需令商販只許公買,不需私賣……按章判官說的辦法,不許民間流轉。”

曾公亮皺眉道:“此利已開,不可堵之。但回到平準之法。以後鈔價貴於十貫,以都鹽院出鹽鈔售之,若低於六貫,則令都鹽院回購。”

“但鈔由誰出?錢又由誰出?”

章越點了點頭,這也就是用意。

平準法,雖說是浮動匯率,但還是維持一個價格區間,這要朝廷有強大的經濟調控能力。

歐陽修道:“若行平準之法,鈔價貴於十貫,朝廷有足夠的鹽鈔將鈔價降下,或是鹽鈔價格低於六貫,朝廷有足夠的錢進行回購,有何不可行之?”

“但三司與陝西運司……”

蔡襄道:“朝廷用度本就是捉襟見肘,要將那麼大一筆錢平日置之不用,放在都鹽院可乎?”

章越點點頭,確實歷史證明,兩者朝廷都辦不到!

範祥設立的都鹽院就是鈔價高的時候壓不下,鈔價低的時候拉不上來。如今也沒聽說這麼幹的,就算有再多的外匯儲備,也不敢如此。

章越道:“交引所錢財和鹽鈔都是不足,故而以供需之關係來定鹽鈔價格之上下,買鈔的人多時,交引所擡高價格,再不斷賣出鹽鈔平抑鈔價,且設以差價,每成交一席鹽鈔都可入五百文。等賣鈔的人多時,交引所再降低價格,不斷回購鹽鈔擡升鈔價,同樣可賺得手續之費。”

曾公亮目光一亮道:“先以五百文之差價限以鹽鈔流轉,再以浮動之價格均納供需,如此無論鈔價是高是低,朝廷皆有源源不斷的錢財得入,此實爲穩賺不賠之道!”

“高明!實在是高明!”

三位宰執之中最長於經濟的曾公亮,如今似飲醇釀一般地點頭稱讚。

一旁韓琦,歐陽修,蔡襄等也都是頻頻地點頭,他們不僅聽懂了,還體會在這交引所的絕妙之處。

“我在政事堂多年,曾堂老少有這般誇讚的。”韓琦言道。

曾公亮笑了笑。

歐陽修一臉得意,但卻按捺住高興淡淡地道:“不過碰巧,還是多虧了蔡公,範副使指點纔是。”

章越聽歐陽修這麼說頓時領悟,人家這是在教你做官呢。

蔡襄,範師道微微笑了笑,沒有言語。

韓琦微微沉吟一二,然後捏須道:“這交引所我初時似覺得斂財,賺取暴利之物,縱使入得錢財,卻激起民怨,壞人世道人心。但如今看來,倒似有益於國家民生。”

頓了頓韓琦問道:“度之,我不明白,鹽爲國家之本,朝廷一旦放開了鈔價,日後若引起鹽鈔暴漲暴跌,如何是好呢?”

“不用如此,老夫這話不是在質問,是向你求教呢?”

韓琦說完自顧笑了,衆宰執們也是笑了,雖覺得韓琦似在開玩笑,但已是一等稱讚了。

章越頓覺得心底如同喝了蜜水一般,全身通泰。他沒有料到一向盛氣凌人的韓琦,今日竟能放下架子在自己面前用到‘求教’二字。

如今得到了韓琦與衆宰執們的一致認可,章越倒是謹慎起來,就怕自己一時把持不住得意忘形了。

章越道:“韓相公言重了,下官萬萬不敢當。”

韓琦擺了擺手,悠然道:“我爲官多年,歷過不少地方,見不少饑荒饑民,平日米價賤的時候,二三十文錢一斗,但災年時,貧家百姓要賣兒賣女方能換一斗米,那值得一條人命。”

“如今鹽價也是如此,小民家蓄不過升斗,鹽價高低如之奈何,以至於連太后都驚動,親自過問了。”

韓琦道:“你說朝廷放開鹽鈔之格,令鹽價暴漲暴跌如何?”

章越他本要拿出那句經典名言‘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但又覺得歷史上證明了這手實在不靠譜,經常亂動。

故而章越最後唯有老老實實地道:“回稟相公,怕只有盡力爲之!”

章越心道,自己最後是功敗垂成了麼?

卻見韓琦點點頭後,起身踱步片刻,與對幾位宰執與蔡襄等道:“也罷天下難有十全十美之法,姑且讓這後生再試個幾日,諸位以爲如何?”

(本章完)

第136章 邀請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881章 共識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839章 變局第230章 交情第405章 鈔法請假下第733章 獨樂園第408章 改變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983章 刺殺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230章 交情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455章 人才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190章 再辭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231章 鹿鳴宴第328章 授等第262章 官家第239章 相聚第356章 新婚燕爾第109章 琴聲第268章 捉婿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349章 學到了第303章 三元第1051章 王半山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1043章 良知(兩更合一更)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563章 蹀躞帶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144章 心事第258章 真話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736章 章質夫第53章 挑戰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832章 質疑與肯定第759章 登門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184章 好事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367章 懲罰第861章 孤勇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937章 呂惠卿罷相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793章 打吧(兩更合一更)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922章 鎖院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10章 望族第69章 來信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22章 傭書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519章 民望第74章 飯錢第722章 穩內安外請假下請假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329章 封還第113章 入汴京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273章 論名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732章 師兄弟第318章 打壓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293章 捷報傳家裡第247章 考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