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董事會

bookmark

第418章 董事會

聽得韓琦如此言語,衆宰執自是不會反對。

曾公亮言道:“交引所不過是末,最要緊是鈔可爲幣,之前朝廷缺銅,有人便鍊銅器化爲銅錢,朝廷三令五申不能止也,若鹽鈔可使爲幣,假以時日可奪銀銅之權歸於錢。”

曾公亮都這麼說了,板上釘釘了。

歐陽修補充了一句:“但若無交引所,則不可爲鈔也。”

連續說服蔡襄,韓琦,曾公亮等一衆大佬,章越覺得躊躇滿志,大施一番拳腳了之感,覺得不過如此。

卻見曾公亮言道:“交引所之事,近來在京中激起不少議論,若稟上去怕是要下政事堂集議,樞府那邊怕是不易……”

章越一聽知曾公亮的言下之意,樞密院那邊如今是新樞密使富弼當政。

韓琦在朝堂上是銳意改革進取的一派,但對於交引所都如此多顧慮,而到了向來以保守謹慎著名的富弼那邊就難了,何況又出了人命的事。

如果富弼不答允,就功虧一簣了。

但事情發展總是出乎章越意料,政事堂集議竟同意了設立交引所,但是卻遭到了諫官們的集體反對。

首先是諫官龔鼎臣,呂誨大力反對交引所設立,稱交引所毫無一利,反累京師百姓破家者不計其數。交引所之物實與關撲無二。

不過就有官員認爲,既是朝廷允許百姓平日買賣採取類賭博的關撲,那麼交引所爲何不可。

之後司馬光也出面言事,反對設立交引所。

龔鼎臣,呂誨出言後,王陶等官員也紛紛上疏認爲此例不可開,開則敗壞人心,輕則引人不事生產,專謀投機取巧之道,重則毀家破產,害至人命。

不過也有人支持,支持的人就是如今在朝堂上風頭正勁的薛向。薛向可謂不惜餘力批評呂誨,司馬光以性命之理爲道德。

薛向連發數疏,朝堂上不少官員站在他一邊。

但對於章越而言,寧可被司馬光,呂誨,王陶等反對,也不願意被薛向支持,反認爲是一等恥辱。

於是交引所之設立最後無法正名,但因韓琦,富弼的支持,也沒有廢除。

故而交引所便處於這麼一個三不管的境地,尷尬地存在了。

不過縱是如此,一張大幕已是展開,目前很不起眼的交引所,日後所放出的璀璨光芒是誰也想不到的。

交引所第一次分紅,分紅的金額達到二十四萬貫。

二十四萬貫的錢財,陝西運司分得十五萬貫,三司分得七萬五千貫,剩下一萬五千貫作爲管理人員分紅。

這一大筆錢如何使用,換了其他衙門,肯定是一個問題。

上級部門肯定眼紅。

到對身爲三司鹽鐵判官的章越而言根本不是問題,分紅金額怎麼使用,全在於三司一心之間。本來就是朝政主管財政的衙門,沒有自己管理自己用錢的道理。

當然章越明白要不是這七萬五千貫,自己說破了嘴身爲三司使蔡襄也不會同意的。

拋出賬面上的數字,交引所原先有陝西運司入股的十萬席鹽鈔,以及三司入股二十三萬貫錢,如今增爲鹽鈔二十餘萬席,金銀錢帛合計近三十萬貫。

當初鈔價飛漲時,章越在鹽鈔值得二十至二十五貫之間時將手上十萬席全部拋出,最後跌至七至八貫時又入了三十萬席。

高拋低買時按道理應是賺了三倍。

不過大莊家不似小股民,鹽鈔下跌崩盤時,章越爲了打壓鹽鈔,都是十六貫買來,十五貫賣出,十三貫買來,再十二貫地賣出,好似空中借來磚頭,又將磚頭砸了出去。

這般寧可自損成本地打壓價格,也是莊家作盤的手段,反正只要砸到散戶們恐慌情緒達到了頂點,一窩蜂地進行拋售,莊家就可以用最低價格將鹽鈔全部接回來。

除此以外就是成本,爲了應付大宗交易,章越可請了不少熟手來交引所幫忙,金銀清點存儲管理等等,還有原本都鹽院人員從上至下,交引所都另給了一份不遜於原來的薪俸。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成本。

這日章越抵至交引所時,卻見原先熱鬧非凡的交引所如今冷清下來。

這就是割韭菜導致的後遺症,交引所的交易額從原先每日的三五萬席,甚至巔峰時的十幾二十萬席,一下子萎靡至每天只有三五千席,一副大蕭條的景象。

但鹽鈔的價格也被穩定了,一直在八貫與十貫之間徘徊。

對於章越而言,看着蕭條的交引所,反是高興了。

章越把馬在衙門前拴好,看守交引所的西軍將領立即上前給章越持馬。

章越經這麼多天打交道,也知此人名叫折繼名,爲西軍名將折繼世的族弟。章越一聽對方是西北將門出身,不由肅然起敬。

這折繼名這一番進京本也是父兄安排他來渡個金,但他卻嚮往廝殺西北廝殺漢的生活。那日章越去交引所要將鹽鈔之權收回三司,也是他一頭跪在了章越面前。

但如今要說這都鹽院裡誰對章越最恭敬,肯定是這折繼名。

見章越一到交引所即上前來牽馬,然後身子趴在地上作下馬凳。

章越可不願折辱如此爲國廝殺效力的軍人,推辭了數次,但折繼名偏偏要如此。用折繼名的話來說,是章越保住了交引所,也保住了都鹽所,更保住了鹽鈔,活了西軍十萬將士的命,他當牛做馬來不及,這點算得什麼。

章越心道,我保住交引所可是爲了日後鹽鈔可作爲信用貨幣通行於天下,並非只爲了西軍。

他還是接不住如此性情耿直,直來直去漢子的殷情,故而仍是避開了從另一側下馬,然後將馬鞭丟給了折繼名進了交引所。

交引所裡早沒有了裡裡外外洶涌的人潮。

但章越卻更喜歡如此,好似平日濃妝豔抹的女子,突然洗去了鉛華,露出了不施粉黛的姿容。

交引所兩端五十席一手以上的大戶室,如今都建起了廂房。他們出入交引所也是側門而入,不與堂上的散戶一併出入。廂房裡除了香巾茶湯飲子外,冬起炭爐夏有揮扇,待遇十分周到。

大戶室佔了交引所一日八成的交易,甚至八成以上。但大戶人數不過是外頭的散戶的一二成罷了。

如今離第一節開市還有不到一刻鐘,章越正見蔡京盯着蠟燭圖思索。蔡京見了章越立即親自從侍從手裡端過茶水奉至章越的面前。

章越對蔡京道:“這幾日的賬目很好,你爲交引所上下賺了三千貫吧,實爲難得。”

蔡京卻一臉崇拜地道:“這蠟燭圖實在是玄妙莫測!京每日看每日揣摩,再將學士平日教的慢慢融會貫通,雖說至今不能得學士所言十分之一的真妙,但賺些許錢財已是夠了。”

章越喝了一口茶掩飾內心的尷尬,這叫什麼話嗎?一個老韭菜居然教出了一個股神,這說出去不是令人笑話嗎?

章越道:“元長啊,你我雖無師徒名分,但與師徒已是無二了。我有一句話想問你,咱們買賣鹽鈔,每一筆都要買在最高或賣在最低麼?”

蔡京道:“不可,若是貪利必會失利。”

章越點頭道:“正是如此,差不多就好了。就如這利字,咱們這交引所既是要分紅,當然少不了利,但咱們還是朝廷辦的商會,最要緊的什麼?”

蔡京想了想道:“是保住鹽鈔,不使鹽鈔之價格上下波動。”

章越道:“正是如此。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銖而稱之,至石必過。人人都要賺盡最後一文錢,但越是如此,本錢風險越大的。本錢與賺錢以何爲重?”

“而交引所謀利也,朝廷求義也,又以何爲重?”

章越這番話何嘗不是對日後蔡京的一等點撥和敲打呢?

蔡京聽得入神,這時候一旁喝彩聲,卻見沈家叔侄在駱監院的帶領下入內。

沈言向章越抱拳道:“聽得章學士一番話真是勝得十年書。”

章越見是沈言笑道:“來沈丈這邊坐。”

當即室內剩下章越,駱監院,蔡京,沈言,沈陳。

章越對蔡京,駱監院道:“沈家叔侄入三萬股,出鈔三萬席,出錢三十萬貫,此事我已是答允了。”

蔡京,駱監院聞言都是吃了一驚,沈言沈陳與章越到底是什麼關係,居然敢這麼大膽?

因爲這個時候完全沒有股份制公司的先河,沈言沈陳叔侄入股就憑着章越一句話,沒簽什麼合同,所以說完全沒有法律約束。

朝廷無恥起來,吞了他們錢財也不在話下。

他們二人敢如此,要麼他們絕對信任章越,要麼他們有更大的靠山。

章越道:“說實話如今朝堂諸公都不贊成設這交引所,我也不知賢叔侄爲何非要冒此風險,但既是章某在任就不會委屈你們沈家。”

沈家叔侄道:“章學士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們叔侄絕無二話!”

蔡京看了暗暗吃驚,這叔侄不簡單,難道他們也與自己一般看出了章學士是不世奇才,故而下注於他麼?

章越道:“既是大家託付於我,我在這裡先列一個章程,如今交引所如今股東有五方,分別是三司,陝西運司,都鹽所,沈家,本所管理之人。”

“故而我打算設一個董事會來管理本所,各方股東按份額出一名董事,再設董事長統籌全局,董事長由董事們共同推舉,但三司對董事長之任命有否決之權!”

(本章完)

第168章 易否第29章 寓教於樂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91章 釋懷第28章 借書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815章 論功行賞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634章 見一見也無妨第941章 分歧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792章 決戰第31章 暖秋第766章 齊家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413章 抄底第181章 楊氏第339章 信第1017章 書局第636章 知制誥第752章 人性第870章 交換第225章 放榜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920章 執政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456章 王韶第634章 見一見也無妨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287章 唱名第980章 遼國的饋贈第198章 上元夜第210章 暢談第1051章 王半山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881章 共識第516章 面君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351章 迎親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100章 險峰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第239章 相聚第405章 鈔法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106章 瀑布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45章 圈套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515章 聽宣第422章 豪爽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170章 家宴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292章 贈花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379章 心底話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172章 成例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127章 說親第255章 筌與魚第207章 不累心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741章 叔侄第778章 就事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