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比喻

第547章 比喻

“陳襄。”

聽到這個名字,官家便知曉了,似種諤惹惱了夏人被貶官,陳襄因爭禮被契丹一封國書便不得不出外。

這實在是太憋屈了。

官家當初也想反對這件事啊,但沒辦法啊,大臣們的意見太統一了。

自己身爲皇帝也無法反對。

眼前章越重新提及,不由勾起官家心事。

但見章越‘垂淚’對官家道:“恕臣冒昧,本不該因這些小事打擾陛下,但陳襄是臣的老師,悉心教臣讀書,告訴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初沒有陳襄便沒有臣的今日。臣今日稟告此情確實是出自私心……”

官家想到章越當初爲歐陽修求情也是這般。有時候官員上疏與皇帝說自己沒有私心,純粹是爲了天下,爲了陛下。官家還要在那疑心半天,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利害關係。

反而章越說自己是一片私心,他倒是理解,有時候身爲官家,他更喜歡臣子因爲私事來求他,而不是公事。

天地君親師嘛?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官家倒是非常理解。當初陳襄從契丹出使回朝,章越不惜曠工也要給老師接風,官家就知道這個老師在章越心目中的分量。

但見章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道:“陛下,但臣想到老師爲國爭禮,卻落了個被貶明州以至於如今氣結抑鬱,臣實在是想不明白,爲什麼讀了一輩子聖賢書,難道就是讓我們忍氣吞聲嗎?”

“老師到底哪裡作得不對,難道忠君爲國,維護我大宋的體面便是錯了嗎?”

官家心底早有不滿,聽章越這麼一說更是氣,他向王安石問道:“先是種諤被貶,然後是陳襄出外,朝中這股風氣,朕實在是難以明白。王卿,此事你怎麼看?”

王安石與陳襄交往不多,但王回曾拜在陳襄門下,對他的品行也是略有所知,知道對方是一個正人君子。

不過這些都不是他考量的。

他既向官家獻策以變法富國強兵,然後再鞭撻四夷,那麼他思考的所有點都是基於如此的。

如此在王安石的觀點裡,宋朝對西夏,遼國肯定是保持一個強勢的態度,否則變法僅僅是爲了富國嗎?

對於王韶,種諤開邊王安石當然支持,對於敢於和遼國爭禮的陳襄當然也是認同。

王安石道:“陛下,種諤因擅自奪取綏州城而被貶官,他身爲武人,祖宗有抑武的制度,如此處罰也是難違衆意,但陳襄是文臣,禮者又系國之體面。”

“我方使者千里迢迢至契丹敬賀遼主生辰,但遼國使者自己坐大席,而設小席給本朝使者,就算契丹不知什麼是禮儀,但是也沒有這般待客的道理,如今朝堂上下因遼國一封國書都畏懼,以後本朝使者再出使遼國又有什麼地位可言。”

官家點點頭道:“朕已是明白了,章卿你放心,此事朕一定會給你的老師一個公道!”

章越忙道:“臣謝過陛下。”

官家道:“朕記得伱的老師是儒學名臣,有濱海四先生之稱對嗎?”

章越點點頭道:“回稟陛下,是這般,老師崇學,蒞官所至都留心教化,必在每處都務興學校。”

官家不由欣然,興學校正是他與王安石最近達成的共識,比如國子監就剛剛擴招了九百人,對於陳襄更添幾分賞識之意。

這樣的官員是可以用的,但安排他何職呢?

不過官家沒有當場給予章越進一步的答覆。

不久王安石與章越便退出了邇英殿。

但見一身紫袍的王安石居前步伐匆匆,一般來說,同事若下了班,同路走的時候都會聊幾句天。

但王安石沒有絲毫交談的意思,章越也沒湊近前去。

不過這一次王安石卻停下了腳步,轉過身對章越道:“度之,你是不是對老夫有什麼不滿啊?”

啥?這你都看出來了?

章越連忙解釋道:“回稟內翰,此乃子虛烏有的事,若是章某哪裡作得不對,章某願在內翰面前自證清白。”

王安石對章越道:“那麼方纔老夫與官家言語時,你爲何打斷?你不知老夫在說什麼?”

章越恍然道:“原來是此事,下官也是一時不察,爲了救下老師故而心急如焚。話說回來,今日要不是內翰在旁言語,官家也不會答允,下官在此爲老師謝過內翰了。”

王安石道:“哦?真是一時失察?”

章越連忙無比誠懇地點頭道:“千真萬確,千真萬確!下官對王內翰一貫如這黃河之水那是滔滔不絕啊。”

這是什麼爛比喻。

王安石一曬,然後道:“當初離京前,一次宴上,老夫曾與度之言,子貢問政之事,言道足食,足兵,足信之事。豈好數月前官家亦拿此話問我,此事度之知曉不知曉。”

章越心道,是啊,這問題自己與王安石曾討論過,怎麼一時不察拿出來。

章越堅決地搖頭道:“不曾,官家從未問過在下王內翰的事。”

王安石看着章越露出將信將疑之色,然後道:“韓持國(韓維)曾與老夫說,此番老夫進京拜翰林學士,除了他與曾集賢(曾公亮)外,還有第三個人向官家推舉了老夫。”

“老夫當時還以爲是呂晦叔(呂公著)或是司馬君實(司馬光),但他們都自承沒有在官家面前推舉過老夫。”

王安石頓了頓,後來自己又去問韓維在官家面前推舉自己的這個人是誰。

韓維哈哈大笑,對王安石說是一個你絕不會想到的人,但我已是答允了他,不會告訴你的。

王安石不由奇怪,什麼人是自己會想不到的呢?還不肯告訴自己。

王安石思來想去,倒是覺得章越有三分可能。

不過韓維,曾公亮推舉自己都是情理之中,韓維與自己是多年的好朋友,曾公亮與自己是姻親,又想讓他入朝膈應韓琦。

但若是章越推舉自己又是什麼情由呢?

不過王安石轉念一想,若是章越推舉了自己,爲何會施恩不言呢?也不可能方纔他在與官家講親賢臣遠小人之事時打斷自己。

若要變法,必須如秦孝公對商鞅那般信之不疑。

君臣二人便如一人般,如此才能成就大事。

他要通過講學便是將自己主張潛移默化地向天子講明白,這是他講學的目的。

章越此舉似乎不欲官家如秦孝公信任商鞅那般地信任自己。

分明是有心破壞啊。

王安石有些困惑,故而走出殿外便向章越問了這個問題,但見章越哈哈地笑道:“王內翰,你多慮了,章某人微言輕,如何能勝任推舉大臣之事。章某爲官一向謹言慎行。”

“那麼呂吉甫(呂惠卿),王子純(王韶),不是你推舉給官家的?”

“正是。”

王安石默然片刻,然後道:“章度之,你莫以爲幾句話就可以這般這般,你的話日後老夫自可分辨是真是假。”

拋下這句話後,王安石剛走了幾步,突聽身後言道:“王內翰留步!”

要見真章了嗎?

王安石停下腳步,轉過身去,眯起眼睛打量章越。

但見章越臉上的笑容已是不見,取而代之是一等凝重莊肅之意。

章越走到王安石身旁然後道:“王內翰,章某有一則故事想說給王內翰聽。”

“春秋時有一諸侯王,其寵妃病故了。諸侯王傷心欲絕,故而以傾國之力,尋天下最好的能工巧匠,費了二十年之功給寵妃建了一座陵寢。”

“等陵寢建好之時,諸侯王看着宏大的陵寢以及美輪美奐的裝飾,深覺得此陵寢恐怕是古往今來都不會有人超越了。可惜美中不足的是,當初寵妃的棺木與此陵寢格格不入,於是諸侯王睹此便將寵妃的棺木移出陵寢另行安葬。”

王安石聽完這個故事看向了章越:“此乃章正言杜撰吧,此事從無可考。”

章越道:“可考不可考無關緊要,但下官之言王內翰必是瞭解其中之意吧。”

與方纔玩笑話不同,章越此番話倒是顯得無比誠懇。

王安石看了章越一眼,然後道:“多謝章正言良言相勸。”

說完王安石即轉身大步流星地離去。

卻說汴京城外送別亭上,孫覺等學生正把酒給陳襄踐行。

幾名學生不時看向汴京方向,孫覺苦笑道:“看來度之今日是抽不開身了。”

衆人不免有些失望,陳襄道:“無妨,度之侍奉君前,出入顧問,一時無暇抽身也是應有的道理。”

衆人聽了點了點頭。

於是孫覺攙扶陳襄上了驢車。

陳襄爲官清廉,故而也是清貧至極,赴任時僱不起馬車,只好以驢車代步。

陳襄登上驢車前看了汴京一眼臉上滿是滄桑。

衆學生們目送着陳襄乘着驢車離開了汴京。

正當陳襄的驢車在官道上越行越遠時,一行騎兵從後疾馳而來,追上了官道上的陳襄車駕。

陳襄的車駕就這般停在半路上。

孫覺等學生不由好奇,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見陳襄的驢車從官道掉了頭,然後這一行騎兵簇擁着驢車又返回了送別亭。

孫覺又驚又喜帶着一羣學生們迎上前問道:“老師,是不是不走了?”

陳襄挑簾探出身子言道:“不知爲何,陛下突然下旨召對!莫不是……”

(本章完)

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881章 共識第747章 人選第405章 鈔法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211章 同窗第32章 學霸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551章 分歧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明日更新第38章 仙霞嶺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40章 糖霜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190章 再辭第731章 佈置第756章 數其罪第469章 青衣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281章 等次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208章 蒐集齋第300章 官職第818章 便商貿第167章 相談第710章 幕下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6章 抽絲剝繭第747章 人選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100章 險峰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57章 神童詩第47章 論文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89章 替手之爭第872章 好岳父第663章 底氣單章第506章 事功難第280章 喜事第776章 正副之爭第872章 好岳父第213章 行卷第253章 王珪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577章 酒宴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139章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738章 既濟未濟第1042章 論孟第124章 打車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35章 結識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710章 幕下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713章 抓人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920章 執政第736章 章質夫第397章 三衙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739章 賜宴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2章 押司上門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813章 問題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11章 孺子可教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215章 夏雨第1047章 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