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明道先生

bookmark

第592章 明道先生

太學的師齋。

師齋是判監,管勾國子監平日在太學的辦公之處。

數株高大茂密大槐樹下,章越在師齋的廊亭中一面讀着經卷,一面隨手烹茶。

銅爐裡的小火舔着陶碗。

章越很喜歡師齋這個地方,遠遠的可以望見至善堂,可以看見太學生們隨着鼓聲從齋舍前往至善堂讀書的場景。

章越一面喝茶,一面聽着秋風沙沙地吹動槐葉,頓時有等心境上的閒適。還是學校這樣的地方,可以令人淡泊名利,暫時忘卻朝堂上的黨爭。

他知道他向官家請求讓張載爲國子監直講,教授武學,程頤爲助教之事必然會得到官家許可。

這二人都是後世開宗立派的人物。

他正相信那句話,大學在於有大師,而不在有大樓,然而領導們都只喜歡蓋大樓。

章越則打算用豐厚的薪資將張載,程頤這樣的大儒請至太學來教書。

正在這時,學吏稟告道:“啓稟管勾,程御史求見。”

章越聽說程顥來了道:“讓他來此見我。”

片刻後程顥抵達師齋,二人對拜後,章越請程顥入座。

章越給程顥端了一盞親沏好的茶道:“程御史此來,不知有什麼賜教?”

程顥擡起手來將茶呷了一口,又徐徐放在身前。

程顥的動作令人覺得如春風拂過盎然於面,面上盡是和粹之氣:“是特來面謝章待制向官家舉薦吾父表弟張子厚(張載),弟程頤。”

章越道:“不敢當,橫渠先生我是久仰大名,當年范文正公便賞識於他,而王子純(王韶)回京向我推薦關西人士,首舉便是橫渠先生。”

程顥拱手遜謝。

章越看着程顥,對方與程頤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性子,這樣中正平和的儒者風度,難怪連王安石也是讓他三分。

“至於令弟也是我的知交,令弟才學真不愧是邵大家言天下聰明過人唯獨者,我這番管勾太學,延請四方名師,最先想到的便是橫渠先生和令弟。”

程顥道:“舍弟當初在太學受待制點撥四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惡知善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後,回到嵩山故里居住後足不出戶三年參詳。”

章越暗道慚愧,當年一時興起與程頤開得玩笑,將王陽明四句話透露給對方,着實沒料到……

程顥道:“吾弟一直認爲天地萬物盡在一個理字,而吾則不然,天地萬物都在一個‘仁’。這天地萬物皆備於我,不獨人爾,物皆然,都自這裡出去,只是物不能推得,人可以推得。”

“仁的本性歸到極處也是一個理字。”

章越道:“此言高見!孟子曾言,盡心,知性,知天,正如程御史所言了。”

“不敢當,當初顥拜章待制這四句之教也是獲益匪淺,可謂程某的四句之師也!”

兩人同笑。

章越與程顥聊了幾句,十分投機。

程頤的性子太過執拗,自己要說服他很難,但兄長程顥則不同,他是一個求同存異的人。

歷史上程頤程顥門下的弟子記載兩位先生氣度,說程顥每與門人爭論,有意見不同的地方,最後都說‘咱們再商量商量(更有商量)吧’。程頤則直接對門人道‘不然’。

由此可以看出二兄弟不同來。

章越當然是更喜歡程顥的性子,二人都是相見恨晚。

程顥道:“王參政此番以一道德治太學,我曾與他爭論,凡是後學者,隨人才成就之,不可統歸於一者,好似草木般非要修剪個平整纔是好看,任其自生,觀其生生之意,不也是造就人才嗎?”

“章待制此番管勾太學,也要全憑王參政的意思嗎?”

章越道:“明道先生所言有道理,不過我以爲治學如同理政一般難有十全之法。”

“正如明道先生認爲這天道是不變的嗎?不盡然如此,天道唯一不變的就是他一直在變化。這治學也是如此,沒有十全十美的治學之法,如今朝廷要變法,最適合變法的治學也唯有‘一道德,弭異論’了。”

程顥嘆了口氣道:“我讀書泛於諸家,出入於老,釋多年,最後才還歸六經。如此方能明於庶物,察於人倫。讀經爲一,所見容易狹隘,他日難窺探全貌。”

章越道:“聖人之學,不是每個人可以窺探的。太學如今所教是中人之教法。中人之教法,便是以循序漸進爲本。”

程顥與章越聊了很久,從教學談至朝堂上的變法,二人本着求同存異的想法都是從對方身上獲益良多。最後一壺茶都喝盡了,程顥方纔起身告辭。

程顥還在憂慮‘一道德’,沿途與章越探討着教法!

這時候太學生已是放學,但見前方的平地之上有十數人分作兩隊正在踢蹴鞠。

章越見此一幕笑了笑。

程顥還要繼續與章越說教法時,章越言道:“明道先生可會蹴鞠嗎?”

程顥一愣然後道:“年輕時學過一些。”

章越笑道:“那正好,咱們不談大道理,同去吧!不然我就單了。”

“這便……”程顥微微詫異,但隨即笑道,“好啊,我就陪待制下場一試吧!”

“走!”

章越與程顥都將長袍撩起紮在腰間一併加入太學生中。

章越與程顥二人踢了一會,程顥便氣喘吁吁地退下來,然後坐在一旁看着章越生龍活虎般在場中。

章越這樣有着年輕人的朝氣,以及強盛精力的儒者,倒是程顥從所未見過的。

而這般與太學生們打成一片的‘祭酒’也是程顥第一次見的。

儒者也不必似整日坐在窗前皓首窮經的樣子。

程顥略有所悟,把着鬍鬚微微地笑了起來。

然後他才得知,章越管勾太學後,大力鼓勵推行太學生們蹴鞠及射箭之事,並還修改了蹴鞠的規則,變得更有對抗性。

太學生們不再是每日講於堂,習於齋這般兩點一線,平日也多了蹴鞠,射箭等強身健體之事。

章越選蹴鞠這個運動,自也是來自後世對國足的怨念,故而打算要從一千年前抓起。

但是真正的效果,卻是這一次太學之行,深深地觸動了程顥。

事後程顥寫信給張載,程頤以及老師周敦頤,言章越管勾太學雖不過一個月,但卻是有一等新的氣象,甚至醞釀着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程顥鼓動着張載,弟弟和老師。

(本章完)

第103章 珍惜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245章 無心插柳第87章 星河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350章 大婚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40章 糖霜第161章 手段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558章 賜字第218章 解試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522章 入直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500章 山居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989章 衣鉢(兩更合一更)第695章 軍歌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95章 辦法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285章 御論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225章 放榜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136章 邀請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526章 光耀門楣第759章 登門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1007章 韓絳回京(兩更合一更)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417章 求教第59章 潑天富貴第296章 期集二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1026章 名將氣度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24章 章氏族學第864章 上日第383章 此事非章度之不可第160章 見面第741章 叔侄第212章 照料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1051章 王半山第816章 銘記第701章 章黨第744章 左右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823章 得加錢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138章 見面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157章 識人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689章 營田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35章 真傳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898章 提條件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365章 拜師第13章 求學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812章 大略第53章 挑戰第15章 孝經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91章 釋懷第856章 回府第78章 知識就是金錢(兩更合一更)第482章 大腿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335章 選房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45章 圈套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920章 執政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638章 出身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278章 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