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推恩

第728章 推恩

崇政殿上前長長的臺階上,一千名金殿武士手持骨朵列道兩旁。

而大殿左右鍾呂齊鳴。

隨着鼓聲響起,王安石,文彥博,馮京,吳充,蔡挺等宰執身着吉服率百官齊上殿向官家拜賀。

王安石朗聲道:“章越,王韶入河州,克香子城,一戰決勝於精牛谷,諸羌皆降,木徵遠遁,復我河州故土,臣等爲陛下賀!”

百官齊拜道:“臣等爲陛下賀!”

一身朱袍的官家走下御階對王安石及百官言道:“此爲宰執們運籌帷幄,將帥們用命,於朕何有?”

王安石再三道:“陛下,熙河之功乃近世未有,僅次平南唐,收北漢之舉,陛下神算前定,舉無不克,自祖宗以來,每下郡縣朝臣皆稱慶,陛下無需辭賀。”

官家道:“朕即位時日尚淺,況且論才略如何敢與祖宗相提並論?”

王安石道:“中外皆傳河州事不端,慶賀乃人情釋然,還望陛下受賀!”

無論王安石如何勸,但官家便是不允言道:“待席捲河湟,木徵俯首後再行入慶。”

王安石聞此感到欣慰,其實自太宗以後大宋未有幾次實質意義上的開疆擴土,倒是土地丟了不少。

官家不生擒木徵,席捲河湟不接受羣臣拜賀,這份意氣確實遠勝過前代幾代皇帝。

王安石道:“那便待河州城建好,請陛下再接受朝賀。”

官家當即準了。

王安石道:“河西新築賜名,中書擬諾珂城賜號定羌城,香子城賜號寧河寨,康樂城賜號康樂寨,劉家川堡賜號當川堡,以後並歸河州治下。”

改號賜名,以示皇統,這片土地從此入我大宋疆土。

王安石獻上草擬好的招書。

“准奏。”官家當即恩准,當即從內侍手中接過玉璽在詔書重重地蓋印。

當官家捧印的一刻,百官目睹於此連續三次山呼萬歲!

位於殿末已升太常丞的章直看着官家如今不由熱淚盈眶,爲兒時的好友暗暗高興。

官家立在殿中,昂然接受了百官的山呼。

官家看着這一幕,突而想起了他即位之初,富弼勸他二十年不言兵事。

但如今呢?

當然了,富弼對國家的忠誠不容置疑,可是官家多麼希望他今天能來此看看這一幕。

還有司馬光,呂誨,韓琦,歐陽修,呂公著等等大臣。

官家目光明亮,從即位之初的舉步維艱,到變法開始人心詭譎和重重阻擾,兵退囉兀時滿朝質疑,再到攻破天都山時的柳暗花明,香子城音訊全無的手足無措,終於到如今克服河州的滿盤皆活…

這一路好似夜裡趟過河,這一步一步,他就這麼走來了…身邊有着那麼一個人攙扶着自己走過去。

此官家永遠不會忘了。

散殿之後。

一衆宰執入後殿面見天子。

王安石道:“當初河州克復,陛下要臣等速具功狀,以當厚賞,臣等列章越升龍圖閣直學士,王韶升寶文閣待制,蔡延慶加知制誥。”

當初按章越功第一,王韶第二,蔡延慶第三排下來,章越成爲閣直學士位列三品,按道理來說已是非常不錯。

不過蔡延慶幾乎沒幹什麼事都升了知制誥,對於章越王韶二人的捨生忘死太不公平了。

官家仍問道:“爲何只升了章王二人館職,不加本官?還有此番爲何沒有推恩?”

王安石道:“熙州時已是厚賞,如今攻下河州,功雖不亞於熙州,但不應再行厚賞。”

蔡挺也出班道:“初定熙州時,章王二人艱難成功,如今用了朝廷這麼多兵馬錢糧,不可再行同等恩賞。”

官家道:“後功不如前功,恐怕會將士失望,失去進取之意。既是官職不升也可,但推恩不可免了。”

馮京道:“章越之侄章直可推恩加右正言,章越長子章亙加爲太常寺奉禮郎。”

官家道:“准奏,加一條章直爲崇政殿說書,此事朕的決斷諸卿不必再說。”

王安石本想反對章直爲崇政殿說書,但官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也只好罷了。

蔡挺言道:“我軍如今有河州之勝,屢戰成功,若再行進取恐怕士卒疲乏,當初太宗時攻取了河東,又取幽州卻爲無功便是如此。臣請以涇原路的兵馬代之。”

衆宰執看了蔡挺一眼,這便是他的小算盤。

對方曾身爲涇原路經略,那麼涇原路人馬都是他的舊部。

不過蔡挺這話說得也很有道理,還舉出了太宗當初幽州失利的例子。衆人一時也不好反駁。

吳充道:“前方將士或許不曾這麼想,可以問將士意願,願歸則歸,不願歸則留。”

官家道:“當是如此。”

蔡挺又道:“陛下,章越入熙河不過兩年,即已平會州,通遠軍,熙州,河州,蘭州,此功實大,而拓地之廣也是祖宗以來所罕見。臣以爲當召章越回京受賞,並諮以軍事,日後對蕃部是戰是和,與黨項如何皆當聽其意見。”

官家聞言猶豫。

吳充道:“臨陣換將可否?”

蔡挺道:“不曾換將,如今我們新取河州,不可再言進兵,否則易至當年幽州之敗,召章越回京,即令將士足以休息,也是獎賞人才之意。”

吳充道:“河州新克,蕃部未必都臣服,此時正需章越這樣的重臣坐鎮於此,安撫數州,若調章越回京,河州有什麼閃失如何是好?”

蔡挺道:“章越,王韶奏上既說已說已平河州,又如何有蕃部反覆之事。若有蕃部反覆,說明河州未靖,何言收復河州?再說了章越雖不在河州,但仍有王韶,高遵裕,蔡延慶三將坐鎮,即便有什麼也是足以應對。”

“朝廷若平定一地方,都要留一將常駐以防不測,這與當年的節度使又有什麼區別?”

蔡挺說的東西就觸及了根本。

在場官員都是一聽就明白。

將領長期駐紮地方,容易擁兵自重,這是宋朝上下一直提防,以經略使之職而論也並非是常設,只是這個地方有戰事,朝廷臨時派你去而已。一旦戰事結束了這個差遣還要撤除的。

爲了防止五代割據之患,宋朝在制度上下足了功夫。

連官家也是想起了王雱在講書時所說的話,出聲言道:“朕也好久沒見章卿,甚是掛念,便讓他回京述職!”

(本章完)

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176章 階級第252章 風雪第359章 試館職第8章 三字經第710章 幕下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第177章 賺錢第170章 家宴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310章 青松第57章 神童詩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817章 市易所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48章 刻章第917章 入京召對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705章 姐妹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207章 不累心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304章 光陰第122章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153章 茶香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249章 關撲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286章 東華門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731章 佈置第55章 考試第240章 吳充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106章 瀑布第162章 除夕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41章 守秘第220章 開掛第270章 閨閣議論明日更新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908章 本錢第143章 詩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206章 成功第355章 夫妻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請假第511章 新君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692章 約降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780章 下岷州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45章 圈套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223章 圈子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152章 相中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634章 見一見也無妨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345章 韓絳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259章 朋友圈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122章第248章 展望第689章 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