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得不償失

用人不當!

舉薦唐坰之事狠狠地打擊了王安石用人的眼光,打擊了官家對他的信任。

王雱問道:“爹爹,官家是意思是你舉用了唐坰嗎?”

王安石搖了搖頭道:“不止如此。”

說到用人之失,官家不滿意的還不止如此。

任何一名官員都要揣摩上意,身爲宰相的王安石也不得不如此爲之,他覺得要點在於馮京之前所言的那句話‘用人進退,不可於意,當取於公論’。

王安石在元隨攙扶下上了馬然後對王雱道:“或在韓子華與章度之之事上,官家對我的用人有所看法。”

王雱道:“孩兒也猜到了,必是唐坰在殿中言語了章度之之事……”

王安石點了點頭。

王雱心想自己瞞着此事,便是不想讓皇帝知道這消息,但最後唐坰一上疏還是將這層窗戶紙給捅破。

王雱道:“鄧中丞我教你一個說辭,明日你替唐坰求情!”

過了片刻鄧綰又是上門。

這裡是宮闕的道路上人多耳雜,一旁還有官員,侍衛,內宦出入經過,但是王雱就這麼一點心眼也沒有地吼出來了。

鄧綰上門後,見到王氏父子連連請罪,之前唐坰離開時說了那幾句話,可謂將他害得極慘了,令他在王安石面前百口莫辯。

鄧綰一聽目光一亮即道:“衙內高明,正是如此。”

王雱問道:“唐坰的處置可下來了?”

“求情?”

鄧綰當然是毫不猶豫接受了,因爲他受王安石之恩,否則哪裡能擔任四入頭之一的御史中丞,同時只要王安石在天子那邊信任不變,那麼鄧綰日後的仕途也自是能保得住。

曾孝寬當即道:“也不是一無所知,前日唐坰突然向家父借錢,言有急用,家父知道對方家貧,便念着親戚一場上便借給了對方三百貫,今日其妻突然上門言,唐坰給她留錢三百貫而去,臨行前與她道,他唐坰若是死了,便讓其妻拿着這三百貫活下去。”

當初王安石因青苗法被韓琦反對而提出辭相,當時幾位宰相商議不定,曾公亮看出皇帝沒有對王安石失去信心,悄悄派了曾孝寬與王安石示好好。

因爲王安石身爲宰相用人失察是不得了的,但鄧綰身爲御史中丞這罪名沒有那麼大,這就是拿鄧綰作替罪羊了。

王雱道:“不錯,你就說初見唐坰此人十分文雅且行止儉樸故而舉薦之,今朝廷將他遠謫,全部都是你的罪責,唐坰本人不必深責。你乞求陛下念在唐坰家貧的份上,讓他就近安置,不要遠貶,再請官家治你的不察之罪就是!”

不過這件事王安石父子都看得明白。

王安石點點頭。

王安石,王雱都是悶着不說話。

王安石對王雱道:“如此親眷曾公只借三百貫,如今又全部討回,實是吝嗇矣。”

唐坰與曾公亮還是親戚,他的母親與曾公亮的妻子是親姐妹。

王安石搖了搖頭。

王雱突然暴怒道:“可是如今熙河經略使之位,已是許諾給了王韶,而翰林學士之位章度之卻又不接受,這事能怨我們嗎?可恨!”

正在王安石與王雱言語時,突然有一元隨上前道:“啓稟相公,熙河經略副使王韶來信!”

曾孝寬解釋了一陣後即離去,看得出來曾公亮也是很緊張,生怕王安石覺得是自己指使的唐坰。

王雱道:“陛下言爹爹用人失當,此千萬不能認了!”

鄧綰道:“初議是貶爲潮州別駕,往韶州安置。”

這令他所有的努力都化作烏有。

王安石回到家中之後,立即有人稟告言曾公亮派兒子曾孝寬上門求見,已是等候許久了。

然後將舉薦失當的罪責從王安石的身上轉移到鄧綰的身上。

王雱道:“爹爹,曾公只求固位求祿位,此事不是他主使的。”

一旁的張商英和王府的元隨們都是知趣地看天,佯裝沒有聽見。

王安石道:“我真沒有用人之失嗎?不知以後誰又是第二個唐坰啊!”

首先說明當初爲什麼要推薦唐坰,是因爲這個人很文雅同時生活儉樸,所以舉薦他爲官。

王安石王雱二人對視一眼。

當即鄧綰一口答允了便退下了。

之後曾公亮辭相後,王安石就重用曾孝寬來還這份人情。

王安石道:“賢侄言此無益了。”

曾孝寬一來便與王安石道:“今日之事家父一無所知,特遣下官來向相公陳詞。”

鄧綰擦着汗道:“此事罪責全部在我,明日我便上疏痛斥唐坰,與他劃清界限。”

眼見在宮闕的道上王雱突然就這麼咆哮起來,王安石也是一點也沒防備。

王雱氣喘吁吁地道:“爹爹,你費心爲官家操持這個天下,全無半點私心,但當世之人誹你謗你,然知你者能有幾人呢?”

王雱這招可謂漂亮。

王雱道:“爹爹放心,如今左右都是如曾布這般忠實可信之人,絕不會有第二個如唐坰這般。”

王安石道:“方纔官家已是責我用人不明瞭,你如今又言之,是不是讓官家也以爲你不懂看人呢?之前你一直稱讚唐坰如何如何,結果到了出事的時候,便直斥其非,反是出爾反爾之舉。”

王安石知道王雱一直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平日沒有說什麼,今日見他將機密事如此道出才微微責道:“你失態了。”

“家父知道後立即派人入宮向我稟告此事,如今已是派人向唐坰將這三百貫取回。”

曾公亮下野後,曾孝寬爲樞密院都承旨,此職向來由武職擔任,曾孝寬卻是第一個文官出任此職。

王雱拆信一看頓時色變道:“爹爹,踏白城丟了!”

王安石聞言怒道:“王子純在幹什麼?”

王雱也是神色凝重道:“王韶在信裡沒有詳說,只是言木徵投靠了董氈,董氈西夏聯兵,眼下聲勢極大。他說敗報已是正在送入京師了,大約數日後可到,他是提前派人騎快馬連夜進京稟告的,如此我們還有轉圜之機。”

王安石道:“踏白城是河州重鎮,此城一丟,怕是河州便守不住了,如此還有什麼轉圜之機。”

王雱聞言也是大恨,王韶雖說取了岷州有功,但若是河州丟了,那可就得不償失。

第931章 工匠也可爲官第698章 名將是資源堆出來的(兩更合一更)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596章 正反相攻第210章 暢談請假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793章 打吧(兩更合一更)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220章 開掛第269章 媒人第586章 籌碼第159章 上奏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241章 執牛耳第565章 朕不允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916章 安排差事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明日更新第948章 第三人第355章 夫妻第428章 出差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259章 朋友圈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1051章 王半山第350章 大婚第1017章 書局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54章 饒我狗命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884章 讒言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966章 官家的動搖第739章 賜宴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422章 豪爽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39章 恩情第283章 平邊策第468章 同年宴第47章 論文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145章 期限第146章 學詩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673章 大戰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223章 圈子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347章 兄弟恩怨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701章 章黨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7章 翻案第625章 御試第780章 下岷州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194章 看人第798章 紀念第744章 左右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14章 餅子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1014章 章三諫君單章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99章 李學正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224章 表白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292章 贈花第654章 白雲樓賦(第一更)第877章 章呂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