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談判

bookmark

王安石仔細看章越所寫的內容。

章越將市易法的進行總結,他將大商賈,小攤販,百姓對市易法的態度進行描述。

大商賈對於市易法是嚴重反對,小攤販則是介於支持和反對之間,覺得從官府還是大商賈那邊進貨差別有好有壞。

而老百姓中支持的人不少,覺得在市易法下,確實平抑了物價。

章越這樣的寫法令王安石覺得耳目一新,以往大部分人的觀點都是籠統言之,比如有的官員說變法好,是聽誰誰說的,有的官員說變法不好,又是聽誰說的。

總之有些東一耙西一錘的。

但章越寫得卻是客觀了許多。

到底是什麼人在說好,什麼人在說不好。

對於執行市易法的呂嘉問,章越也客觀地進行了誇獎,稱讚他不避親貴,敢於得罪人。

但章越對於市易法也進行了批評,第一個是使貨物漸漸難以流通。

王安石對章越道:“度之,還記得咱們第一次見面,你送給老夫的詩嗎?”

章越低頭道:“如相公所言,一旦官府權力不受節制,必然滋生各等腐敗。”

章越知道難以說服王安石,王安石用人都是曾布,章惇,呂惠卿,王韶,呂嘉問之輩,他們在具體實施都是非常的激進。

王安石道:“我當時還道度之爲何寫了一首詩?使我以爲你是阿諛奉承之士。”

呂嘉問爲了讓市易司盈利(二分息),不許客商與商賈交易,只許與官府交易,有時候會導致了買入成本比大商賈低,但賣出價格反而高於大商賈,結果苦了百姓。

章越道:“此乃相公之期望,而非章某眼前之所見,還請相公哀民生艱苦,減少百姓怨言,如此也是爲了更長久推行市易法。”

章越言市易法短期可以收一時之效(令朝廷收入頗豐),但長期必然是傷商害民。

王雱在書房門外不耐煩地踱步,但見侍女掀簾入內給王安石,章越二人添茶,看來二人是要長聊的樣子。

章越知道王安石妥妥地在嘲諷自己,你章越只知道躲在後面輸出。

王安石聽了章越的話面色鐵青問道:“竟有此事?呂嘉問簡直亂來!”

王安石道:“如今推行市易法確實太快太速,我會告訴呂嘉問緩一緩。”

章越聞言汗顏,其實從當初的動機來講,確實是想要拍馬屁沒錯。

王安石道:“既你不願爲學士,請郡到地方也未必適合。”

二人在室內沉默了片刻。

王安石道:“如今老夫承認,是當看錯了伱。”

章越道:“記得。我與丹青兩換身,世間流轉會成塵。但知此物非他物,莫問今人猶昔日。”

王安石看後不置可否道:“確實出乎意料,但度之方纔言矯枉過正,你方纔所言縱使如今小民和商賈有些怨言,但摧了兼併之家斂財之道,使國家得到了收入便可。”

這也是王安石很難得的話了。

市易法是實施之初確實見效,但日子一長各種弊端也就出來了。

“法可以變,但兼併家的毒瘤不除則不可,縱使官府取利百姓,但最後還是會散給百姓的,豈可因小害而廢大利。”

王安石臉微微沉道:“那日唐坰在殿上彈劾老夫,你說殿中有多少人快意,老夫不知,但想來怕是不少。如今天下不知道不少人都盼着老夫倒臺,不過那又如何?秦惠文王殺商鞅卻不易其法。他們看不到無論殺不殺商鞅,這法都是要變的。”

章越搖了搖頭道:“非二人之罪!”

王安石對章越道:“如我方纔所言法可以改,但是大略不可變。源頭的河水都被上游築壩高攔,不破此壩,下游的百姓不能得利。只要破除了這些兼併家後,民生便可以恢復,市易法便是廢除也沒什麼,百姓可從中真正受益。”

“我看此翰林學士之職,你便受了,再勉爲其難去西北任半年經略,再調回京來如何?是了還有一事,老夫不準備瞞你,踏白城丟了!”

所以如今中小商人及百姓,越來越反對市易法。

王安石道:“度之九辭學士,着實令老夫意外。當初調你回京,授以翰林學士之位,此實優渥之選,老夫本以爲你會接受,但你卻推辭了。這又是老夫不識你之故。”

“你如今請郡地方是想躲着遠遠的,等到哪日老夫倒臺了,你再以支持變法的名義出山收拾殘局。這些其實無妨,老夫能明白這些,但如今不妨先出一出力氣……”

章越道:“催兼併家章某可以省得,但小攤販,百姓也要催麼?這市易法雖好,可以使朝廷掌握大量的商品和資源,但是朝廷卻從來不能利用資源,同時效率低下。官府一開始只是壟斷大宗商品,如今連水果芝麻梳子也不放過,我前幾日去南薰門看見但凡有百姓出城頭戴一二頂頭巾,身攜十幾個木梳,五七尺衣着之物諸如此類,官府都不肯給予照會,放之出城。”

章越聞言一言不發。

章越道:“多謝相公擡愛,翰林學士是相公的主張,非下官的主張。下官還道相公清楚下官呢。”

王安石改容道:“可!度之這番話言之有益,以後大可多說一說。”

“是景思立,王厚中了木徵的誘敵之策,以至於踏白城失陷,此自是由他們擔之。”

而章越和韓絳呢?雖與王安石在變法的大趨勢上觀點相同,可是他們卻是溫和一些的。

王安石道:“如今爭論於此有何意義?”

章越道:“下官以爲市易法當使百姓受益,取得商販支持,方可孤立那些大商賈。不過相公心底既有大方略,那麼在下官不多言了,相公看後無礙,章某便呈給官家了。”

章越道:“相公明鑑,當初並非章某不願去西北。多說無益,下官斗膽問相公一句,如今踏白城丟了,這算在誰的身上?”

章越有些尷尬道:“不敢。但不知相公這一次召章某登門有何見教?”

章越深吸了一口氣道:“相公,章某不要翰林學士,也可以返回西北,但有一事相公必須答允了,否則此事上請恕我無能爲力。”

“何事?”

章越道:“罷王韶經略副使之職,一貶到底!”

王安石聞言面色剎時難看至極。

第45章 圈套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105章 離別第565章 朕不允第848章 問話第219章 入場第480章 好男兒要離家出走第176章 階級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971章 叔侄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710章 幕下第69章 來信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663章 底氣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428章 出差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662章 出兵第428章 出差第409章 貪婪第674章 渡河第265章 滋味(感謝藍胖子669盟主)第339章 信第172章 成例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808章 書信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578章 齊道德第248章 展望第76章 飯堂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914章 安排第440章 未雨綢繆第146章 學詩第809章 度之第246章 殘信第236章 如何辦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107章 見識第813章 問題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823章 得加錢第657章 西北行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933章 指路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516章 面君第164章 俯視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1047章 熟狀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1034章 重開天章閣第779章 宕昌城第694章 首戰第182章 章越的決定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267章 念頭第187章 攻心第421章 故交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507章 梯子沒了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308章 心流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736章 章質夫第674章 渡河第948章 第三人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872章 好岳父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19章 進士科與諸科(感謝書友熿裘盟主)第244章 王安石第129章 新舍友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