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抵京

bookmark

洛陽獨樂園中。

庭院深深,草木如新。

章越與郭林並肩漫步在園中。

範祖禹與章越是年少之交,如今弄得兩人絕交,不通往來。

而郭林身在司馬光門下,若也是反對新法,日後會不會也與自己斷交。

還有蘇軾,蘇轍兄弟……

章越覺得自己不是王安石那等性格,爲了推行新法,便與自己以往一切的故交舊友翻臉。

以往自己可以迴避這個問題,若此番進京那麼立場便逐漸鮮明,到時候怕沒有選擇了。

無論自己貧窮或富貴,郭師兄都是待自己始終無二,但自己不願因政見的問題,而失去似師兄這樣的摯友。

章越藉着範祖禹的問題是在問自己,又何嘗不是在問郭林的想法。

郭林聽了章越的話,默然片刻道:“我也不知。”

章越以爲郭林也是反對的,這時郭林卻道:“師弟,還記得當初讀書時,我與你講趙襄主與王子期賽馬之事嗎?”

章越道:“記得。”

郭林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當時趙襄王從王子期學賽馬,如何也不能勝王子期?趙襄王問王子期,你是否有不知道的訣竅沒教給我的。”

“王子期道,教是教完了,但用之不當。這賽馬就是馬安於車上,人心調於馬上,這樣馬才能跑得快,但大王卻一心只想追上臣的馬,將心放在與臣的勝負上,而忘了人心在馬,所以這才輸了。”

“所以師弟,我想對你而言,天下大部分人所言對錯,並非那麼重要,只要你心在事上即是。無論如何師兄都是站在你一邊的。”

章越聞言點點頭,心想師兄就是師兄,永遠支持這自己。

當夜章越夜宿在寺中,與郭林聊天。

洛陽就是舊黨的大本營,這裡的輿論多還是批評新法爲主。

郭林說了據他所知變法的弊病,章越便一一聽了,二人一直聊到半夜。

章越看着僧房外的月光。

張茂則讓自己知瀛州之事,章越並不意外,他事先可以預見,甚至猜到多半是呂惠卿的好主意。

呂惠卿擔心自己回朝反對市易法,同時也怕有朝一日取代他的權位,所以在這事上使手段。

但想起郭林那句,心在馬上。

什麼是心在馬上?

不要把心事放在競爭或者消耗你的事物上,而是要把心放在當前最要緊的事上。

次日章越辭別郭林啓程。

沿途上章越有時會覺得天子會突然下一道聖旨,讓自己直接往瀛州赴任。不過章越早有準備,大不了在瀛州再幹兩三年回京便是。

不過一路行來都沒有消息。

章越繼續輕裝進京,邊廝波結,阿里骨那邊也快到了永興府。

在驛站時碰到了同年陳睦。陳睦如今任提點京西刑獄,正在巡視地方。

陳睦告訴章越契丹大軍壓境的消息,天子已是急召韓絳,陳昇之回京。

章越問陳睦有什麼抵禦契丹之策,對方主張聯合高麗,應對契丹的威脅。

高麗原先是宋朝的藩屬國,但遼國三度出兵高麗,高麗向宋求援,但宋卻沒有理會。

最後高麗奉遼國爲正朔。

陳睦的意思,就是聯絡高麗,鉗制遼國。

章越記下這些,他對陳睦說,打算以此向天子進言制遼了。

陳睦則表示自己可以作爲出使高麗的使者。

在五月某一日。

一間茶肆中,呂惠卿正在這裡喝茶。

呂惠卿低調謹慎,不喜歡招搖過市,爲官多年來都喜至這茶肆喝茶,從不顯露自己官員的身份。

這個茶肆讀書人甚多,呂惠卿也可從他們口中聽得不少新鮮事。

呂惠卿與呂溫卿在茶肆里正吃茶,但聽兩個讀書人在呂惠卿隔壁桌的閒聊道:“我近來聽來朝堂上幾個官員別號。”

“哦,是哪幾位官員?”

“這幾個外號都與閩人楚人有關,這起外號的人便是楚人劉攽,不過有一日他見王相公,卻爲王相公笑其名字,言爲劉攽這攽字拆開便是分文不值。”

對方聽撫掌大笑,一旁呂惠卿也是莞爾。

“劉攽亦反脣相譏,言安石二字‘失女便成宕,無宀真是妬,下交亂直如,上頸誤當寧’。”

二人大笑,呂惠卿聽對方譏諷王安石搖了搖頭。

“說來這劉頒譏諷之人便是御史蔡確?”

“蔡持正?”

對方笑道:“是啊,劉攽諷蔡確爲‘倒懸蛤蜊’,爲啥呢?這蛤蜊乃閩地所產,倒過來稱是‘殼菜’,這不是與‘確蔡’同音嗎?”

另一人笑道:“這劉頒的嘴可真毒。”

對方笑道:“還有一人,那便是新拜相公的呂惠卿。”

呂溫卿聞言作色,呂惠卿卻伸手止之。

呂惠卿仔細聽二人說自己什麼,對方言道:“給呂相公起別號乃王景亮,此人嘴碎整日喜以外貌評論朝堂公卿,一日他見了呂相公,見其身材瘦小,且言語時手舞足蹈,比畫甚多,故稱之爲‘說法馬留’。”

馬留就是猴子。說呂惠卿好似一隻猴子在那上竄下跳地說法。

二人說完同笑,另一人道:“呂惠卿爲翰林學士不過兩個月,即拜相公,着實令人腹非心謗,此人官場上的風評也不太好。”

說完話,卻見一旁簾子掀開,但見一名中年男子步出。

他對二人道:“二位見過呂相公嗎?”

二人同搖頭,對方正色言道:“既是沒見過,道聽途說豈可當真?我與你們道,這呂相公乃官家器重的人物,既爲學士進而宰相,將國家社稷託付之的意思。而這呂相公心懷天下固當仁不讓執掌相位,卻沒有半分弄權之心。這等人方稱得上是蒼生敬之,八方共仰的奇男子。”

二人同時起身道:“失言失言!”

對方言道:“在下才幹不足呂相公萬一,可對他仰慕不已,但見你們如此詆譭,卻是不忍直言相告,以後這些話便別再說了,以免貽笑大方。”

“是,是。”

二人聽了對方這一番長篇大論,頓覺得沒趣當即離去。

而方纔勸諫二人,正是呂惠卿。

呂溫卿在旁聽了不知如何言語,卻見呂惠卿轉過身對他道:“那王景亮既喜好評論公卿,議論大臣,你便讓開封府將他拿下,讓他到大牢裡去!”

呂溫卿稱是轉身離去。

呂惠卿吩咐完,見一旁有洗臉擦手的銅盆。他站到盛水盆前仔細看了一番自己相貌,對一旁隨從道:“你覺得相公我似馬留嗎?”

隨從不敢言語。

這時另一名隨從入內稟道:“相公,章度之抵京了!”

第524章 省元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233章 弊案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請假第625章 御試第685章 又得徒弟第129章 新舍友第137章 府元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123章 章府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23章 回家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766章 齊家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63章 底氣第165章 信約第413章 抄底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93章 入京否第390章 圈套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74章 飯錢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580章 變法從太學起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202章 給他第10章 望族第879章 殿議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278章 王者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726章 道賀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455章 人才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832章 質疑與肯定第790章 成功的辦法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395章 更替第445章 霸道第741章 叔侄第921章 賢相否第756章 數其罪第712章 庭參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7章 翻案第334章 二事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792章 決戰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第284章 論名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150章 相贈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565章 朕不允第951章 自誠明第35章 真傳第872章 好岳父第313章 秘閣第104章 醉漢第152章 相中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60章 上架感言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482章 大腿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1017章 書局第106章 瀑布第155章 意思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745章 嫉妒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