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

身在中書的呂惠卿臉色陰沉的可怕,他看着案上已是草擬好手實法的奏疏,以及他與章越多日相商所改的免役法,正打算面呈官家,全面推動新法2.0的時候。

此刻居然告訴他呂惠卿,王安石復相了。

而且是麻出,他呂惠卿方纔得知。呂惠卿身爲中書第二號人物,居然麻出方知,那麼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要麼是他呂惠卿被架空了,要麼是這個決定就是衝着他來的。

其實不用想呂惠卿也知道,王安石復出就是韓絳的主意,目的是遏他之勢。

爲此韓絳不惜自劾罷去昭文相。

呂惠卿最大依持就是‘國是’,天子必須要用他來推行變法。因爲虛君實相之故,天子不可能自己站到臺前,必須用宰相來推動其志。

但王安石回朝,國是則從自己手上交還對方手中。

“兄長!”

“兄長!”

得知王安石復相之事,呂升卿,呂溫卿連忙找到呂惠卿。這一擊打得了呂惠卿一黨實在措手不及。

呂惠卿面對兩個弟弟,他從方纔震怒失望等情緒中恢復過來。

他言道:“愚兄逼得韓子華太狠,以至於他不惜罷相以遏我之勢,這都是爲兄太急不能忍耐之失,以至於功虧一簣,這都是我的過錯。”

呂惠卿語氣平靜,但他兩個弟弟卻不能似他這般。

宰相權力只有一步之遙,要他們此刻放棄如何甘心。

“兄長此時此刻無論如何都不能退啊!你也要想想跟隨我等之人他們怎辦?”

呂惠卿道:“如何辦?王相公對我有知遇之恩,之前辦王安國之案,便是讓他知道我不願他在這個時候回朝,如今他定要回朝,我唯有退居一旁。”

呂升卿急道:“兄長如今千萬不可心慈手軟,似曾布,馮京,章越都不一一被人逐出京師了嗎?如今只要阻王相公回京便是。”

“據我所知趙世居之案,牽連至王相公的門人李士寧。似範百祿打算處李士寧死刑,如今只要我們向鄧綰,讓他贊同此事,如今必可遏王相公回朝。”

趙世居乃宗室,乃太祖皇帝的帝孫,如今爲秀州團練使,他因與謀反之人李逢有交往,故而被牽涉進謀反之案。

這趙世居已是被天子下令自裁了。

而李士寧因與趙世居交往,也被牽扯進去。

宋雖不殺士大夫,但牽扯進謀反大案就難說了,而且這是官家極其關心的案子。

眼見呂升卿要利用這個案子窮治,以阻王安石回朝,呂惠卿心知此舉未必高明,但這個時候他若是反對,必被認爲覺得軟弱,無所作用。

別人會奇怪,你連曾布,馮京,章越都扳倒了,爲何這一次這麼慫,這與他平日表現出鐵腕不同。

他當初授意鄧綰,鄧潤甫重治王安國,是想讓王安石知難而退,若王安石真要復出,他又豈敢如此。而早知如此,他也不會在朝中樹敵這麼多。

見呂惠卿不說話,兩個弟弟便以爲他是默許了此事。

呂升卿冷笑道:“鄧綰奸猾似魚,不使些手段,怕是他又要左右逢源。”

……

天子命勾當御藥院劉有方至江寧宣王安石起復。

王安石早就得知韓絳寧可自劾罷相,也要讓自己回朝任相,如今劉有方至江寧宣旨,王安石並沒有意外。

衆人都知道王安石被官家推舉赴汴京時,曾推脫了多次。王安石這人的性子便是難進易退,故負天下之望三十年。

這一次得旨,衆人都以爲王安石必會推辭,但對方卻沒有辭。

王安石這次復相,不僅不辭反而令家人不必收拾,自己倍道赴京。從當初罷相之難,到了復相之堅決,很難相信這是同一個王安石。

王安石船至瓜洲時,已得知自己的門人李士寧牽涉入趙世居之案的事,想起鄧綰信中所言呂惠卿有逄蒙射羿之心略有所思。

王安石望着對岸揚州景色,想起了當初在韓琦幕下的日子,賦詩一首。

落日平林一水邊,蕪城掩映只蒼然。白頭追想當時事,幕府青衫最少年。

當時王安石二十五歲,而如今五十五歲了。

而知王安石復相,沿途不少官員士子拜見,王安石略見了幾人後,繼續馬不停蹄地趕路,不過十餘日便趕到京師。

這入相速度,比起他當初慢吞吞的進京可謂罕見。王安石抵京後,沒有直接去面見天子,而是去了定力寺見了韓絳。

韓絳見了王安石便道:“我與吉甫不和,負了你之託,實在慚愧。”

王安石道:“子華你我相交多年,我知你若不是實在沒辦法,也不會生罷官之意,如今我回京了,你有什麼事儘管與我說。”

韓絳吃了口茶道:“介甫,你可知馮當世,章度之先後出外?”

王安石道:“他們二人的事,我略有所聞,聽聞章度之出外前曾力保過馮當世。”

韓絳道:“是的,他屢次過勸過我,要與呂惠卿爭,但我沒有聽。這一次三司被焚之事,也是他替我出面保下。”

“外放雖亦無礙,他還年輕,得到天子賞識,數年後重新入朝也是不難。但是度之爲官並非爲了一己仕途,他心底是有抱負的。”

“這麼多年來,度之的政見與你雖有相左之處,但平心而論是可以補之新法之弊的。”

王安石點點頭道:“你說的話,我都記住了,度之能這般爲你謀劃,人品着實可以稱道。也難得你肯爲他分說,替他奔走一番。”

王安石說到這裡,不免想起了呂惠卿,曾布二人。

韓絳道:“不是替他奔走,而是望介甫認真考量我的話。”

王安石點點頭道:“此中我有分寸。”

……

之後王安石入資政殿拜見官家。

官家見王安石很高興,二人閒聊一番後,官家道:“如今朝中反對新法之人漸去,卿此番定有可爲。”

頓了頓官家又道:“自卿去後,朝中衆論紛說,多虧呂惠卿替朕主張,實不可得之。”

王安石道:“陛下所言極是,呂惠卿固然難得,但還有一人亦不可得。臣回朝第一事,懇請陛下用之!”

“是何臣值得卿如此推舉?”

王安石道:“翰林學士兼端明殿學士章越!”

ps:歷史上韓絳是集賢相,所以王安石回朝任昭文相,他還可以繼續在中書,但如今只能罷相。

請假第446章 投名狀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968章 何爲百年運第403章 鈔鹽法第500章 山居第82章 雪景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438章 改元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84章 招攬人才明日更新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630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76章 飯堂第159章 上奏第44章 寒門貴子第35章 真傳第146章 學詩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578章 齊道德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377章 宮中第856章 回府第256章 審卷第107章 見識第868章 事先第373章 知經筵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170章 家宴第331章 三舍人第351章 迎親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118章 真先生第138章 見面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764章 價碼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1054章 韓絳辭相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101章 熟人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885章 報復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請假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676章 不退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578章 齊道德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392章 改變第563章 蹀躞帶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934章 臺諫第569章 夜談第814章 閱兵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394章 急變第761章 談判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331章 三舍人第690章 經營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870章 交換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276章 殿試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637章 夫妻第713章 抓人請假第300章 官職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37章 二哥下落第240章 吳充第686章 燈火第244章 王安石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45章 圈套第910章 夢筆山下第47章 論文第256章 審卷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909章 後來者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323章 強幹第1026章 名將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