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執政

bookmark

抑兼併而非破兼併。

唐朝時唐玄宗用宇文融,發佈了開元限購令,禁止土地買賣,若百姓佔田過多,國家可以強制沒收,然後派給流民。

開元盛世,就有這限購令的一份功勞。

這開元限購令,就是破兼併。

宋朝從不抑兼併,只要你有錢買多少地都行不限購。這樣理應會出現大地主那等,不過章越給天子的資料顯示,其實地方還有三至五成的自耕農。

換句話說宋朝的貧富差距,還沒嚴重到要破兼併的份上。

過去唐朝時首實法,是百姓自己登記,之後則是戶長,書手登記。呂惠卿要大規模在民間清查財產,甚至允許人告密的辦法,此法會造成富戶,百姓的恐慌。

這也是破兼併。

王安石復相後第一件事就是叫停了手實法。

章越道:“治國宛如良醫用藥,這破兼併如同虎狼之藥,非不得已而爲之,但用溫和之法補之亦不濟事,故而必須對症爲之,但不明白的人觀之只以爲是和稀泥,以中爲中。”

官家被章越說服了,他的數據那麼翔實,不由得他不信。

官家問道:“如何抑兼併而非破兼併?”

章越道:“臣以爲當將朝廷收上的稅賦,用在惠及百姓,只要做到這一點便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官家道:“話是如此,但何其難也!”

章越道:“陛下,當今天下錢荒(通貨緊縮),一個是因爲朝廷銅錢太少,還有一個是因爲老百姓手裡沒錢之故。只要百姓手裡有錢,錢荒自解。”

對付錢荒兩個辦法,一個國家增加貨幣投放量,比如呂惠卿的當二,當五,當十錢,

王安石增印鹽鈔,章越要穩定交子的貨幣信用,曾布要廢除官鑄貨幣,允許民間私鑄都是這個意思。

這裡有一個笑話,如果朝廷鑄一枚貨幣,標價一億貫,那麼是不是民間錢荒自解。

增加貨幣投放可以緩解問題,但根本上還是在分配方式上出問題,因爲錢都在富戶的手中,老百姓手裡沒有。

另一個辦法就是破兼併了。這個辦法比較直接,朝廷直接搜刮富戶的錢財,就如同開元限購令成就了偉大的開元盛世一般。

但破兼併副作用很大,就是虎狼藥,用不好是要出人命的,章越用數據舉例,就是不贊成用這虎狼藥。畢竟還沒到這個份上,這麼折騰自己幹啥。

章越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就是朝廷將錢直接給老百姓,有兩等辦法,一等就是王相公所言的以工代賑,還有一等則是農田水利法!”

以工代賑和農田水利法,說白了就是大搞基建,這兩點同時也是王安石所大力提倡的。

官家聽了很感動,非常地欣慰。

章越知道自己在政見上與王安石有不少出入的地方,但他回朝不是搞事情的,不是來與王安石對着幹的,最要緊的還是大家要求同存異。

找出大家觀念一致的地方,一起來搞一搞,而不是看着兩邊不對付的地方,相互整來整去的。

如此朋友會越來越多,路也就越來越寬廣了。

章越道:“臣以爲這些水利工程,可以交給民間來爲之,而不是讓官府來督辦。官府可以設立一項目,讓民間商人以買撲之法來承包此事。”

官家皺眉,這又是章越與王安石,呂惠卿有分歧的地方了。

王安石還是要朝廷來主導這一切。

王安石一定會反對,買撲之法?朝廷拿錢給商人興修水利?那還不如自己幹呢,還能省去中間商賺差價。

不過官家覺得這些方面,爭議是可以擱置的。

官家對章越道:“章卿有這番考量,實難能可貴,不過朕召你回京不是爲了變法之事,而是應對遼國之事。”

“你也知道遼國國大勢強,屢次欺辱本朝,當年慶曆議和,增了二十萬歲幣尤嫌不足,如今又強逼我朝割地,動則興兵威脅。”

“而交趾小邦盡侵我疆界,去歲乘着本朝大旱蝗災之際,其國主竟興兵二十萬攻下了欽州,廉州二城,又圍我邕州。”

“朕已是決定討伐交趾,但爲了防備遼國趁虛而入便召卿回京。有你在,朕放心。”

“當然這也是一事,還有一事便是如今二府缺人,朕決定拜你爲樞密副使。”

聽到這話,一旁的李憲心念一動。

誰都猜到,章越突然被召回京可能是另有差遣,但沒料到居然直接拜爲執政。

多少官員等了這一步,等到了青絲變白髮,白髮至入土。

章越深吸一口氣,努力平靜地則道:“臣未歷實職,不敢拜領。”

執政履歷上一般有三司使,知開封府的流程,但章越沒有此職只是翰林學士,這被稱爲潤筆執政。

司馬光辭了樞密副使N次,王安石也是辭了N次翰林學士,這都是流程。

推辭也看藉口是什麼,章越這個藉口明顯不太堅決。

官家微微笑了。

如今二府裡韓絳,馮京先後去位,王珪不頂事,蔡挺,陳昇之多病,吳充保持中立,而且還是王安石的姻親。

所以爲了制衡復相後的王安石,避免他相位過大,還是祖宗的異論相攪要搬出來用。

官家想到了幾個人選,比如司馬光肯定是不行的,他與王安石在朝肯定是要掀桌子的。

所以如何找不是王安石一黨的人,又不至於反對新法的執政呢?

馮京本來一個很好的人選。

馮京雖然反對王安石,但話說回來二人私交其實還可以。

儘管在官家和政事堂那,二人爭來吵去的,但有次王安石生病了,馮京還去看望呢。

官家以爲王安石這一次回京還會推舉馮京入相。

當初官家要馮京爲樞密副使,王安石也反對。但後來問王安石那司馬光和馮京你要選哪個啊?王安石說那還是馮京吧。

但沒有料到,這一次自己還沒有問,王安石倒學會搶答了。王安石復相入京後面君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舉章越入朝。

沒錯,王安石推舉的不是馮京,而是章越。

正如官家所預計那樣,二人的政見是有相左的地方,但有些地方他們是可以合得來的。

正好官家一直想用章越,但苦於之前王安石沒有表態。章越熙河大功,他有意拜章越爲相,但章越推辭了。

不過那次二府宰執一共七人,也不是太缺人。

這一次正好有缺,官家決定啓用章越補入,還是用自己人好,此刻他就等章越答應了。

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771章 改變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908章 本錢第378章 消息第380章 建儲之議第29章 寓教於樂第258章 真話請假第108章 男女(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友大賞)第419章 變革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121章 抽空見一見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237章 團圓第422章 豪爽第342章 五百貫第81章 初會第254章 賦題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193章 價值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請假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863章 宰執以下第一人第577章 酒宴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557章 透漏消息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367章 懲罰第737章 面君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225章 放榜第547章 比喻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656章 莫遇玉汝明日更新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39章 恩情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455章 人才第58章 考取第11章 孺子可教第131章 佩服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786章 收復河州城第276章 殿試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256章 審卷第24章 章氏族學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651章 興亡百姓苦第433章 酒量第764章 價碼第263章 真相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951章 自誠明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808章 書信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784章 復仇第310章 青松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278章 王者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875章 女色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728章 推恩第878章 錢重物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