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

“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謝遷臉色非常難看,大聲喝問。

沈溪搖搖頭:“晚輩有一問,在之前上奏的陳兵輯要中,可曾有一篇是勸諫陛下止戰?”

謝遷不屑地道:“出兵大計乃陛下親自定奪,爲的是大明江山穩固,你小子……不會不知道陛下一度病危,到如今仍不能下榻?陛下爲太子登基謀劃,外重內輕,乃皇家更迭傳統,你不懂?”

弘治皇帝制定的出兵西北計劃,內閣三位大學士,以及六部七卿皆都未曾提出反對意見,所有人都明白朱佑樘是想把皇位更迭時的主要矛盾點放在外面,爲太子登基打造平穩的國內環境。

下面的人莫說不敢提撤兵,就算有人敢,上疏也會被內閣駁回,因爲這是觸犯天顏的事情。

沈溪道:“正因朝臣不敢提及,那陛下心中是否會想,太子繼位,矛盾外重內輕可確保大明江山無恙……但是,若因此而致權力外重內輕,那又當如何?”

謝遷皺起眉頭,思考了一下,未置可否,一擺手,示意沈溪繼續說下去。

“陛下如今一心平定西北,敢問太宗皇帝五徵漠北,蒙元殘部無存,可轉眼不過數十載,不仍舊是邊患叢生?我大明要平西北易,但守塞外之土卻異常艱難,即便耗費無數錢糧平定韃靼,要不了多久自會有其他草原部族崛起,不是白白爲他人做嫁衣裳,到頭來邊塞仍舊不得安穩?”沈溪一臉從容,侃侃而談。

謝遷道:“說這些有何用?陛下心意已決,不容更改。你說的權力外重內輕,卻是何意?你是說劉尚書會造反嗎?”

其實這件事根本不用沈溪解釋,簡單的問題,皇權更迭時,確實可以將內部矛盾轉嫁外部,但同時也有可能令權力旁落。

歷史已經證明,皇位更迭時將心腹大患調到邊疆去鎮守並不是良策,比如後周趙匡胤陳橋兵變,還有最近的例子——靖難之役。

沈溪不想跟謝遷探討什麼“外重內輕”的問題,事實上劉大夏不可能會造反,但也許會被時局逼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除了劉大夏外,還有朱暉等勳貴將領,朝廷將重點放在西北,戰略資源全面傾斜,錢糧充足,到時候大軍突然回師京城,誰能抵擋?

沈溪道:“陛下心意已決,但臣子明知其患而不加上陳於天子,那便是臣之過,他人不敢言,是不敢觸怒龍顏,但閣老身爲次輔,一心爲大明江山社稷着想,也要做那畏畏縮縮之輩?”

“就算陛下不贊同,閣老將利害陳述干係清楚,至少能令陛下心裡有所防備,陛下或許一時不理解閣老,但細細思量之後,豈能不明閣老的良苦用心?”

謝遷氣不打一處來,將筆猛地拍在桌案上,咬牙切齒指着沈溪:“你這小子,問你西北用兵之策,你跟我提不可戰,還讓我跟陛下上條陳,擺明是讓我冒天下之大不韙自討苦吃,陛下若要追究,撤我官職,你能落着好還是怎麼?”

雖然破口大罵,但謝遷卻覺得沈溪的話有幾分道理。

將內部矛盾轉嫁外部,但也變相將權力尤其是軍權集中於幾人之手,作爲大臣明知道西北出兵只是勞民傷財,無法徹底根除草原之患,最終只是改變攻守態勢,還要讓皇帝做傻事,那就是身爲人臣的錯。

謝遷對大明江山社稷始終抱有強烈的責任感,沈溪說的一條他很贊同,就算皇帝一時不理解,等回頭想明白了,自然會知道他的赤膽忠心。

如果不是一片赤誠,爲什麼要冒得罪天子的風險,說這些不討好之事?難道就是爲了辭官歸故里?

沈溪道:“晚輩愚見,若閣老不贊同,就當晚輩未提及,但若閣老有意上條陳,晚輩可以爲閣老起擬奏本。”

“行,你小子有本事,連替老夫寫奏本的能力都有了……想必以後內閣中以你爲首輔,老夫反倒要當你的佐官!”

謝遷怒氣衝衝說了一句,卻還是站起身來,走到一邊,“既然你如此有本事,這奏本就交給你來起擬,若得罪陛下,令陛下改變初衷,將你發配西北,又或者將你罷官免職,可別怪老夫未提醒你!”

……

……

沈溪開始草擬謝遷上奏的奏本。

奏本議題,在於“止戰”。

先陳述西北用兵之惡,可能造成的影響,若戰敗後大明朝野軍心、民心動盪,反而會違背皇帝平穩交接的想法。

當然有些話要隱晦着說,不能跟皇帝挑明瞭……您老掛了,傳位給兒子,是想給兒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但若是西北戰事失敗,反倒可能“國祚不穩”、“內亂滋生”。

奏本不能一味空談。

爲了避免朝廷之前系列舉動被人譏諷爲勞民傷財之舉,沈溪擬定一個比較靠譜的“佯攻計劃”。

跟三年前西北之戰套路相似,假意出兵,震懾韃靼人,趁韃靼內亂,伺機打幾個小勝仗,若是韃靼人識趣,自動退到漠北那自然再好不過,就算不成,兵馬切不可戀戰,軍事行動持續半個月左右便需立即結束。

大軍“凱旋”後,犒賞三軍,令軍心大振,同時讓大明百姓以爲朝廷在西北又打了大勝仗。

沈溪這奏本,其實是在教唆皇帝糊弄天下人,跟之前設想的大兵團作戰,通過正面交鋒的方式,把戰事打成殲滅戰的戰略方針大相徑庭,謝遷看了連連搖頭。

等沈溪將奏本寫完,謝遷其實已經看完,當即擺手:“這奏本,不妥……不可!”

“那閣老準備不上表?”

沈溪悠閒自在地說,“一切自由閣老定奪,晚輩只是將自己的一點愚見寫下,閣老也見到了,晚輩無其它良策。”

謝遷拿起沈溪所寫奏本,心中矛盾。

其實沈溪說的話,很多是他想說但不敢說的,主要因爲這次皇帝出兵塞外之心太過堅決,而且理據充分……弘治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想給太子創造良好的繼位環境,這有錯嗎?

雖然出兵塞外困難重重,但做臣子的應該想方設法爲皇帝化解危難,而不是直接打退堂鼓告訴皇帝這不行,爲人臣子有這麼做事的嗎?

就在謝遷進退維谷,不知是否該將沈溪所寫內容謄寫下來上奏時,書房門口傳來聲音:“父親大人。”

正是沈溪有一年多未曾見到的謝丕。

謝遷聽到聲音,將沈溪擬好的奏本放下,他不想讓兒子知道自己上疏竟要沈溪代勞。

謝丕走過來,恭敬給謝遷行禮,隨即滿臉笑容望向沈溪:“沈先生,您回京了?”

“在下應該稱呼一聲二叔纔是,怎敢居長?”

沈溪雖然曾教授過謝丕學問,爲謝丕考舉人提供不少幫助,但沈溪可不會在謝恆奴的叔叔面前自認長輩,本來謝丕年歲就比他大,只是謝丕一直少年心性,看上去跟個大孩子一樣,熱情而開朗。

謝遷板起臉:“這就沒事了?此時尚未到晚宴時間,爲父正在與沈溪商談朝中大事,你且先去用功溫書,待晚宴時,爲父要考校於你!”

謝丕一聽心裡發怵,本來謝遷公事繁忙少有回家,沒有時間管教兒子的學業,這次沈溪過來,謝丕本想跟沈溪閒話家常,誰知老爹居然想考校他,還是在家宴舉行時。

謝丕一向在老爹面前擡不起頭來,覺得老爹是狀元,是博學的鴻儒,自己的才學跟謝遷相差不是一點半點。但沈溪卻很清楚,論才學,謝遷很久沒用心讀書,跟原來歷史上兩年後杏榜高中的謝丕不在一個等量級上。

“孩兒告退。”

謝丕很懂事,行禮後退出書房。

謝遷這纔跟沈溪繼續商討關於西北止戰之事,謝遷道:“沈溪,你說西北用兵,只是佯攻,三年前那一戰不也是如此?到頭來兵馬撤不回來,全軍覆沒,若再遇此等情形,當如何?”

對於謝遷來說,弘治十三年那場西北之戰是他一生抹不去的陰影,聽聞劉大夏兵敗,他的心跌落谷底,甚至已做好被賜死的準備,無比絕望。謝遷從那時起才意識到沈溪是良材,之後逐漸改變對沈溪的看法,最後連他珍若拱璧的謝恆奴,也送給沈溪,其中就有償還沈溪恩情之意。

謝遷最怕的是噩夢重演。

沈溪微微搖頭,笑着說道:“閣老不必擔心,三年前那一戰,不會重演,即便重演,也跟閣老無干系。”

“哦?”

謝遷語色輕鬆了一些,“這是爲何?”

“因爲閣老即便上奏的這份奏本,陛下絕對不會採納,若西北戰敗,反而會令陛下覺得閣老言之在理,追悔莫及。”

“即便西北得勝,陛下也會覺得閣老運籌帷幄,將事情所有結果都料想到,也會記得閣老的好。”

“一正一反,閣老所得到的,或許只是陛下一時的不理解,那還有什麼好顧慮的呢?”沈溪笑着說道。

謝遷本來有大把問題要問,但聽沈溪如此分析,腮幫子繃得緊緊的,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算是同意這個說法。

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靜悄悄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一九〇章 一將功成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請跳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一〇三五章 是爲上策(第二更)第九四四章 大賊小賊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