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

張皇后離開乾清宮後,朱祐樘坐在龍椅上,沉思不語,過了半晌,他才問侍候一旁的蕭敬:“蕭公公,你覺得劉少傅是何等之臣?”

朱祐樘很多時候沒主見,以前他完全依賴於內閣大學士還有六部部堂,現在被妻子的話干擾,他對自己的臣子產生懷疑,便忍不住詢問一向忠心耿耿的蕭敬的意見。

蕭敬有些遲疑:“陛下,老奴……不敢隨便說話!”

“你說就是,無論你說什麼,對朕或者太子有所不敬,或者對外臣有攻訐,朕都饒恕你的罪過,因爲這是朕在問你,你只要據實回答便可!”朱祐樘言之鑿鑿,一心想聽蕭敬的中肯意見。

蕭敬氣息有些不順,艱難地說道:“老奴以爲,在以前……閣臣做事得體,深得陛下器重,朝廷大小事項處置得都很好,民間多有稱頌,說我大明有三位賢能的輔臣,外又有三位能臣爲陛下開疆拓土,守護河山……”

朱祐樘聽蕭敬對劉健稱頌的話太多了,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一些老生常談的話,朕不想聽!你便挑較爲中肯的談一談吧!”

“是!”

蕭敬這下更爲難了,結結巴巴地說,“韃靼人兵犯京師,陛下病況……不佳,由閣部代政,閣臣……很多時候便有僭越之舉,尤其是在太子被委命爲監國之後,內閣從未曾正視太子的監國之位,屢有責難!”

朱祐樘怒目圓睜,厲聲喝問:“你……你說什麼?”

蕭敬以前不說劉健擅權的問題,是因爲他想左右逢源,當好老好人的角色,不想破壞皇帝跟閣臣之間良好的關係,但現在他自身的安全都受到威脅,張皇后虎視眈眈在側,也就顧不上其他,直接把什麼都抖露出來了:

“以前內閣票擬,一切定論,皆出自陛下硃批,即便老奴代筆,在諸多問題上,也多有轉圜,或與閣部相商。”

“但京師危殆後,內閣再定票擬,多爲強硬之言,老奴無權定奪,一旦違逆閣部之意,奏本便會再行原樣上奏,一而再再而三,非以內閣所票擬之文本硃批方得安寧,司禮監苦不堪言,而六部和五軍都督府也不敢有任何悖逆閣部之事,否則必會遭致攻訐……”

“有內官言,如今內閣之臣,比之宰輔有過之而無不及……”

之前朱祐樘只是唉聲嘆氣,不知道怎麼調和妻子跟首輔劉健之間見識上的差異,但在聽了蕭敬一番肺腑之言後,愈發相信妻子所說的事情是真實的,內閣大學士尤其是首輔劉健,的確有些擅權了。

身爲大明皇帝,膝下只有一個兒子,兒子還調皮任性,他當然會發愁將來兒子登基後會出現問題,但在兒子於此番京師保衛戰中有着良好的表現,甚至贏得很多大臣擁戴的情況下,劉健仍舊把兒子當成頑童瞎胡鬧,他就不認可了。

朱祐樘舉棋不定,皺着眉頭道:“如今……可怎生是好!”此時弘治皇帝的心情非常矛盾,既想把劉健儘快撤換下來,消除不穩定因素,又怕這麼做會造成太大影響,直接導致皇位傳承時朝野混亂。

蕭敬拿出一份奏本,道:“陛下,這是之前沈中丞所奏,請旨調城外兵馬回城的奏疏,之前被閣部羈絆,老奴不敢怠慢,便擅作主張留在身上,您……是否御覽?”

蕭敬把奏本留在身上,原本也是想找個機會進獻給朱祐樘,這是他對劉健事事都想幹涉態度的不滿體現。

劉健之前將沈溪奏請其麾下軍隊進駐京城的奏本壓下,壓下其實就等於是否決,沈溪率領的這一萬兵馬,此時留在城外的南苑,無法進入京城,劉健的理由是不能引外軍入城,免得會引起變亂。

但閣臣中的謝遷卻認爲此舉不妥,之前他想越過劉健,直接跟皇帝奏請,但卻因爲朱祐樘激烈咳嗽,所以沒來得及上奏。

蕭敬卻認爲,沈溪所部乃是此戰首功,沒有他們的發揮,說不一定此刻城池都被韃靼人攻破。將有功將士拋在城外不管,實在有損大明朝廷的威嚴。

如果不是張皇后突然提及劉健擅權的事情,蕭敬暫時還不準備把沈溪提交的奏本呈遞上去,但眼下他卻要考慮自己以後還能否得到皇帝信任的問題,張皇后可不是省油的燈,這些年朱佑樘沒有娶妃子除了夫妻恩愛外,也與張皇后的強勢有關,總之得罪了她,一定沒有好日子過。

在這個時候,適當地表明態度,堅定地與皇家站在一起,非常有必要,因此蕭敬果斷地把奏本拿了出來,作爲自己的敲門磚。他想的很清楚,如果皇帝對劉健信任有加,就把奏本暫時壓着,維護劉健的面子,但現在皇帝本身都對劉健產生疑慮,也就怪不得他落井下石了。

雖然蕭敬在朝中是有名的老好人,但不代表他沒有頭腦,真沒腦子的話他也爬不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蕭敬非常懂得明哲保身之道,這可是多年在宮闈中廝混的經驗,每一次都要爲自己留一條後路,果然,當皇帝看到蕭敬呈遞的奏本後,對他的看法頓時有了改觀。

朱祐樘之前一直說自己精神不好,不能看奏本,可當真正涉及到皇權穩固這一重大問題時,朱祐樘看奏本那叫看得一個仔細,甚至將奏本中的內容一個字一個字讀出來,細細揣摩其中之意。

朱祐樘許久後,纔將手中的奏本放下,問道:“蕭公公,此事內閣如何票擬的?”

蕭敬期期艾艾地回答:“回陛下,內閣……將此奏本壓了下去!”

朱祐樘臉膛頓時黑了下來,冷笑不已:“內閣臣子,居然有了壓奏本的權力,那還真與宰輔無異了!”

在大明,內閣作爲一個秘書部門,是沒有權限截留任何奏本的,有什麼事情,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奏本票擬好,呈遞到司禮監,交由皇帝審閱。

即便皇帝沒時間看,也會讓司禮監太監儘快進行硃批,而一些不合時宜的奏本,則選擇留中不發,但那卻是皇帝和司禮監的事情,與內閣無關。

但在實際操作中,內閣因爲事情太過繁忙,偶爾也會積壓奏本,內閣大學士會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而做出自己的判斷,到底哪些要先票擬,而哪些則可以緩一緩,即便偶爾有重要的事情被耽誤了,皇帝那邊也不會說什麼。

但問題是現在的事情涉及到了軍隊,尤其還是對有功之臣的安排處置,與當前對韃靼的戰爭休慼相關,根本就不能有任何疏忽。怎麼看,這份奏本都應該第一時間票擬然後交到司禮監,交由皇帝來定奪是否調兵進城。

即便皇帝或者司禮監不想調兵進城,那也該由司禮監這邊來進行硃批定奪,而不是由內閣擅自把沈溪的奏本截留。

蕭敬趕緊趁機表達忠心,道:“陛下,老奴也察覺到,此事關係重大,非要急請陛下,交由陛下定奪纔是!”

朱祐樘點頭讚許:“蕭公公,你做的很對,此等軍國大事當然應該交由朕來作定奪,未料內閣方面居然將此等重要奏本私下截留,實在荒謬透頂!哦對了,蕭公公,你認爲朕是否應該將這路兵馬調回京師?”

蕭敬這下子就比較難以作答了,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揣度,到底皇帝更爲中意哪種方案。

半晌之後,蕭敬才謹慎地回答道:“回陛下,老奴以爲,此路兵馬助京師解困,乃是大明的有功之臣,若將其留在城外不理不問,甚至對其懷疑,必會引起軍中上下對朝廷的揣測,導致軍心士氣不穩。”

“老奴認爲,此路兵馬當速調回京師,但不能以原本建制進行調配,而是應分批調回,配屬到京營不同營所內,分守九城!”

蕭敬這個人很有能力,這也是當初朱祐樘會指定蕭敬執掌司禮監的根本原因,但劉健等人卻認爲蕭敬只是個橡皮圖章的角色,像個傀儡般只需要配合內閣說“是”或者“不是”,蕭敬不願得罪人,也就聽之任之,但實際上卻很有主見。

聽蕭敬提出如此解決方案,朱祐樘眼前一亮,拍案而起,大聲誇讚:“蕭公公此議甚好,將這路雄兵調回京城,但分批次調入,分配給不同京營營所,哈哈,既能安定大明將士之心,又能加強京營各部戰力,一舉多得……”

“嗯嗯,蕭公公,此事便由朕親自決斷,你便當此事全不知情,即便內閣那邊問起,你也當不知情,明白嗎?”

蕭敬一聽皇帝如此說,便知道皇帝是要保護自己,如此一來,劉健便不知道幕後進獻這份奏本的人是誰,很可能會當是沈溪自行上奏,或者是通過一些秘密渠道上奏,比如說太子,再比如說謝遷。

蕭敬忙不迭應聲,心中卻暗自慶幸不已,心想:“若非我先一步留了這份奏本在身上,一單陛下懷疑劉少傅擅權而司禮監不作爲將我歸罪,所幸陛下當我是自己人,我以後可要小心謹慎一些,不能再出偏差了!”

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七九〇章 理所當然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還是招撫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二〇四三章 請封國主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