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

送禮這招百試百靈,關渚麟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結果人還沒派出去,師爺古程嚴聞訊而至,苦口婆心地勸說:

“縣尊,您可要想清楚再送禮。我聽說沈中丞從來不吃禮尚往來這一套,前兩年他在東南三省爲官時,因別人給他送禮,他就把人給斬嘍,在湖廣時,地方士紳先是在黃鶴樓設宴款待,繼而又送禮,結果轉眼就被抄家。縣尊,您可別幹傻事啊!”

關渚麟皺起了眉頭,不屑一顧:“我說師爺,你嚇唬本官有什麼用?我就不信當官的不貪財不好色!”

“咱德安雖不是什麼大縣,但在九江府總算排得上號,這兩年雖有水患,可每年賦稅卻無虧欠,我跟前藩臺袁大人有幾分交情,他說過,要提拔我做一府同知……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不把總督大人巴結好,能行?”

古師爺苦着臉:“縣尊,感情您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如今江贛和湖廣歸沈中丞管,袁藩臺已往京城述職,下一步安排何職務尚是未知數,湖廣江贛地方他能管得着?您可是舉子出身,能繼續當知縣就不錯了……”

關渚麟怒從心頭起,瞪着古師爺破口大罵:“老子請你回來是出謀劃策,你卻總唱衰持反調,是覺得老子的束脩好賺還是怎的?現在立即派人去調查這位沈中丞的喜好,就算老子被罷官,也要死個明白……”

“憑什麼江贛那麼多貪官污吏,沈中丞偏偏到德安來折騰人,莫非是老子的祖墳衝撞了他?”

古程嚴悻悻然起身,自行去了。

關渚麟還沒想過,又吩咐人把縣衙所有官員、吏員和差役召集起來訓話:“你們給本官聽好了,今夜別想睡覺,全去驛館聽從沈中丞吩咐,沈中丞讓你們往東,誰敢往西,本官把他投江裡餵魚咯!”

“來人,給本官准備轎子,本官現在就去驛館拜會沈中丞,聆聽他老人家的教誨……”

……

……

縣衙亂成一鍋粥,關渚麟恨不能把沈溪當老爹一樣供着,沈溪卻在驛館一派安然,吃過晚飯,二郎腿一翹,拿本書看着,只等晚點沐浴然後上牀歇息。

未到上更時分,雲柳帶着熙兒匆忙而至,將德安周邊情況詳細彙報沈溪。

“……德安轄內十三個鄉鎮,都被催繳未來半年稅賦,頭年地方鬧水災,德安東北部分地區洪澇嚴重,糧食歉收,但奇怪的是德安近年來卻從未曾有拖欠稅賦的記錄,之前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袁朝明曾向朝廷舉薦德安知縣關渚麟,言其在吏部三年小考中,成績優秀,值得提拔……”

雲柳調查得很詳細,基本上德安的大小事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關鍵在於雲柳有東廠的情報系統做支撐,地方上究竟是個什麼狀況,找那些具體負責刺探風土人情的細作問一下,再大致求證一番,就一目瞭然了。

地方上的事情,會從多個渠道呈遞到朝廷,地方官說的是一套,御史言官說的是另一套,而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細作,則基本能調查出地方從上到下方方面面的情況,可以說最準確和詳盡。

這些消息最後被彙總到京城的東廠和錦衣衛衙門。

沈溪心道:“朝廷並不是不知民間疾苦,只是很多時候知道卻隱瞞不報,任由地方官胡作非爲,甚至還以瞞報來作爲請功手段。”

沈溪拿着書本若有所思,雲柳見狀不由問道:“大人,德安知縣關渚麟貪贓枉法,其非法獲取的髒銀不下萬兩,是否將其拿下,交有司處置?”

沈溪輕嘆:“這樣的時代,想濁流獨清很難,我跟一個素昧平生的縣令計較這些作何?與其跟他較真兒,倒不如整頓一下思緒,看看到南昌後該如何處置一些事。時候不早了,你回去歇着吧!”

沈溪的確不想跟關渚麟計較,因爲他知道,這一路走下來,想真正找幾個清正廉明的官員,難於上青天。

大時代的背景就是如此,朝廷的俸祿定得很低,官員要養家餬口很難,只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非要吹毛求疵斬殺貪官,沈溪自問沒那精力和時間,他要改變一個時代,只能從朝廷中樞入手,處理一兩個人於大局無補。

雲柳剛帶着熙兒離開,驛站外面不知何故鼓譟起來。

沈溪好奇地站起身來,來到窗前,推開窗,窗口正好對着驛館正門,沈溪大聲問道:“什麼事?”

下面的侍衛回道:“大人,有人前來送禮,說是縣衙派來的,讓小的攔在外面了!”

沈溪無奈搖頭。這些貪官污吏已經形成了定規,但凡他這個兩省總督走到哪兒,都有人送禮,似乎這些人很喜歡把他拉攏成爲一夥,非要讓他同流合污才肯作罷。

德安縣內驛館原本就沒多少人,沈溪入住後,整個驛館更是沒別人入住,被沈溪一行包了下來。由於沈溪帶來的人太多,連官驛周邊的那些個客棧通鋪上都住滿了人。

沈溪沒有關窗,回到書桌前,享受着和熙夜風送來的縷縷清涼。至於出發前傳聞的那些燒驛館、刺殺等險惡手段,沈溪並不擔心,他不信有人敢公然在鬧市行兇,如今的他可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手頭有兵,朝中有人,無所畏懼。

不多時,德安知縣關渚麟到了,說是有要事商談。

沈溪在樓下大堂接見關渚麟,關渚麟一來,先對沈溪表達一番敬仰之情,突然神秘兮兮湊上前,道:“沈中丞前來江贛,可是要視察地方,瞭解百姓民生?”

沈溪點頭:“本官乃是兩省督撫,自然不能一直待在武昌府不挪窩。此番取道德安前往南昌,或許會在省治逗留一段時間。當然,路上四處走走,關心民生疾苦,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關渚麟神色緊張:“沈中丞報國盡忠,臨政無阿,下官欽佩之至。有件事,不知當說不當說……”

沈溪打量關渚麟,知道這名有貪贓枉法前科的地方官肚子裡沒什麼好東西,當即揚揚下巴:“有話直說無妨!”

關渚麟輕嘆:“沈中丞可知,江贛地方曾有叛逆作亂,頂着的卻是寧王府的招牌?甚至有寧王府的人,公然招募打手,欺壓良善。更有傳聞,說小寧王有意招納賢士,爲的是將來能登臨大統。此般種種,實在大不敬……”

關於寧王造反的消息,沈溪已不是第一次聽聞。

之前在安慶府時,就有相關傳聞,沈溪未放在心上,現在到德安這樣的小地方,又來這套,簡直有三人成虎之意。

沈溪道:“寧王乃大明世襲永貴的藩王,你不過地方知縣,怎可在無真憑實據的情況下,污衊說寧王有謀反之意?”

關渚麟一聽,以爲沈溪被寧王收買了,趕緊擺手:“回中丞,下官可未曾言及寧王有謀反之意,只是將地方不公之事言明。寧王府多年來欺壓良善,早就引起江贛百姓怨聲載道,但苦於上訴無門,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數年來被寧王府欺壓,加之有不少地方官員暗中與寧王府勾連,危害鄉里……”

“下官到任地方,也曾爲寧王府收買拉攏,但下官牢記禮義廉恥,深感皇恩浩蕩,不敢有絲毫忤逆之舉……”

沈溪點頭:“如此說來,關知縣倒是忠直之臣!”

關渚麟一臉慚色:“下官只求問心無愧,上對得起天子朝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下官願意爲沈中丞赴湯蹈火,只求您能替百姓做主,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說着,關渚麟再次跪下,給沈溪磕頭行禮。

沈溪一擺手:“行了,本官已知曉,定會詳細調查此事。若關知縣沒別的事,先回縣衙去吧,本官要休息了!”

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一三〇章 不搞特殊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三九四章 習慣就好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