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

即便沈溪帶的人不多,陸源依然按照六千人的標準把慰勞品送來。

雞鴨魚肉很多,跟着沈溪的這些兵總算體會到好處,原本他們叫苦不迭,認爲沈溪厚此薄彼,讓別人領功,他們跟在後面吃灰,根本是吃力不討好。

現在馬上就得到實際的好處……跟在沈溪身邊有肉吃,一個人可以領十人份。

不過按照沈溪的意思,軍中物資多寡直接關係戰爭成敗,做人不能太貪心,需要把大部分物資運到前線,以備不時之需。

但爲了保證士氣,沈溪允許今天晚上會餐,大魚大肉管夠,每個人都可以放開肚子,大吃一頓,好好打打牙祭。

剩下的物資,則由衡州府方面,組織人送往寶慶府。

之前士兵跟着沈溪,最滿足的地方不是經常有肉吃,而是一日兩餐鹽巴管夠。以往行軍,軍中鹽、茶都很少供給,士兵習慣粗茶淡飯,但現在他們可以天天吃到鹽巴,如此一來白天喝水增加不少,有益於防暑降溫。

看着士兵們忙忙碌碌,沈溪看了看西方天空中的落日,整個營區連一點兒風都沒有,酷熱難耐,他搖搖頭,對跟隨身邊的沈永祺道:

“估計明天又是個大晴天,你去跟領軍將領知會一聲,明日起恢復之前的一早一晚行軍,白天一律駐紮,明天晚上甚至可能會走夜路,讓士兵們好好休息!”

沈永祺有些木訥,半晌後才反應過來,匆忙找到領兵的副千戶,傳達沈溪的命令。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尚未大亮,沈溪這邊已經吃過早飯,拔營準備起行,陸源又來了,這次陸源送來的不是軍隊的慰問品,而是私人饋贈,帶着大小兩口箱子。

沈溪打量陸源,驚訝地問道:“陸知府,此乃何意啊?”

陸源笑道:“沈中丞別見外,裡面都是些地方土特產……難得中丞大人造訪衡州府,下官實在三生有幸,左思右想之下,無法表達崇敬之情,便以薄禮相贈。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望中丞大人不要嫌棄!”

沈溪皺着眉頭,讓沈永祺上前打開大箱子,只見那口大箱子裝着銅錢和散碎銀子,滿滿一大箱,怎麼說也有五百兩的樣子。隨後他親自打開小箱子,裡面則是成錠的金銀和珠寶玉器等物。

兩口箱子相加,總價值約在千兩銀子往上。

沈溪暗忖:“真沒看出來,這陸知府出手挺闊綽的,難道他想通過賄賂我,回京當個京官?京官可沒這麼多油水,見這架勢,這幾年他搜刮不少民脂民膏,多半在朝中有人脈,不知他投靠的人是誰?”

沈溪道:“陸知府見外了,本官履任地方求的是個安穩,不曾想恰逢湖廣西部和南部叛亂,領軍途中恰好遇到陸知府,應該說本官三生有幸纔是。本官隻身前往戰區,進退自如,帶上這些東西反倒不便。”

“請將這些禮物收回,本官謝過陸知府的好意!”

陸源沒有勉強,讓人把東西送回府衙,然後滿臉笑容送沈溪上路……其實他也清楚,想憑白無故拉攏一個朝廷正二品翰林官不易,很多事需要慢慢來,一步到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

沈溪鑽進馬車車廂,惠娘好奇地問道:“老爺,那位陸知府,找你作何?”

沈溪沒好氣地道:“還能做什麼,當然是送禮!”

惠娘不解:“老爺,別人當官,巴不得有人送禮,來者不拒,爲何到了老爺這裡,從來不收受這些私下的饋贈呢?”

在惠娘看來,當官發財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以前她接觸的官員,從未有真正清正廉明的,當初那看起來兩袖清風的安汝升,甚至差點兒謀害她的性命,到現在她已形成思維定式:當個清官跟收禮沒多大沖突。

沈溪道:“禮雖然不是完全不能收,但要看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就好像此番陸知府送禮,我必定不會收下,收下便是禍患,若他將來出了什麼事,求到名下,收過禮就得出面相幫,到後來我很可能會受到牽連。”

“但若是不收呢?那就什麼事都沒有,即便拒絕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更不用擔心會被人無端威脅。我有你跟老六做事,身邊從來不缺錢,莫非還少了他那點兒金銀珠寶不成?”

李衿恍然:“嗯,老爺是不缺這點兒銀子!”

沈溪笑着捏了捏李衿的臉蛋,道:“不是我缺不缺錢的問題,我從來都缺錢,而且大缺特缺……若我不缺錢,做那麼多生意幹什麼?”

“不過,很多時候,錢這東西一定要取之有道,就算進入朝廷中樞權傾天下,收禮也要看對方是什麼人,不能像惠娘你說的那樣來者不拒,畢竟我當官是爲了做實事,爲百姓謀福利,而非爲了發財!”

惠娘依然有些不贊同,道:“老爺,禮多少還是要收一些,如此那些官員纔會把老爺引爲知己,而不至於把老爺當成異類甚至敵人。這世道人心險惡,很多人巴結老爺不成,或許就會暗中使壞,甚至陰謀算計,找準機會便抹黑攻擊老爺……”

沈溪道:“你說的我也考慮過,總有人來者不善,非要把別人拉下水才安心,對於這種官員我最是反感,只能說很多事情要看情況,我行事從來都不是一刀切,很多都有轉圜餘地!但有些事,卻無人情可講!”

陸源給沈溪送禮,目的是爲巴結沈溪這個翰林官,結一份善緣,至於分潤沈溪在戰場上的戰功倒是其次。

文官的最終目標是要進入朝廷中樞!

如果非翰林院出身,那就要努力巴結翰林體系的官員,只要結交攀附的對象順利掌權,便會獲得政治上的便利,甚至可以成爲六部尚書,或者是地方封疆大吏,比如沈溪如今所處的兩省總督位子,便有很多人覬覦。

……

……

七月十一,金蘭以西、蒸水以北的山區,隊伍正沿着官道,向寶慶府進發。

這天天空中一直下着毛毛細雨,山間微風習習,天氣異常涼爽。沈溪想趁機多趕幾步路,沒有像往常那樣,到了巳時便紮營,而是命令部隊繼續前行,但爲了防備路上遇到山洪阻礙去路,斥候比往常多了許多。

到下午申時,雨終於停了下來,天空陰沉沉的。就在這時,馬九帶着五六十騎,從後方快速趕至,追上沈溪一行。

沈溪原本想趁着氣溫適宜緊趕一段,但看到距離下一個驛站尚有二十里,山間道路難行,天黑前明顯趕不到,恰好現在隊伍處在蒸水北岸的一片平壩地區,取水方便不說,又不用擔心遭遇泥石流,於是下令在驛道旁紮營休息。

沈溪這支小部隊,基本沒攜帶多少輜重,算是輕裝上路,如此在驛道旁休息,主要顧慮賊寇襲擊的問題,但因沈溪麾下士兵中有近半是督府親兵,裝備的弓弩和火銃不少,再加上他這一路是三路兵馬中配備馬匹最多的,遇到戰事應能輕鬆應付。

即便沈溪對手底下的士兵有信心,也不敢有絲毫麻痹大意,在他麾下,夜晚巡防最爲看重,士兵必須學會挖掘壕溝以及設置明暗哨等技巧,此外便是儘量派出斥候,把駐地周圍十餘里地的情況搞清楚,加重了負擔。

士兵們雖叫苦連天,但過了這麼久,也算是逐漸習慣了。

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一一〇一章 出使的女人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八章 啓程第九四九章 隱藏的狼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一四二七章 伯樂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二二一二章 首戰告捷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五六六章 ****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七七三章 找宮女生弟妹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