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

bookmark

卯時剛過,寶慶府城南門,一路兵馬大張旗鼓出擊。

這路人馬打着湖廣都指揮使蘇敬楊的旗號,一行三千六百多人,以蘇敬楊帶來的兩千兵爲基礎,另加一千多寶慶衛本地官兵,一同出兵南下,擺出一副追擊的姿態,向西南方的紫陽關殺奔而去。

這路人馬陣型齊整,旌旗招展。

三軍將士鬥志昂揚,都知道這是跟隨兩省總督沈溪南下後的第一場戰事,誰都想取得個開門紅。

湖廣兵此時都想在自己的地頭耀武揚威,而不是被鄰省的江贛兵搶走風頭。

這路兵馬浩浩蕩蕩出擊後,寶慶府城門並未就此關閉,大量斥候,不停穿梭於南下兵馬和寶慶府之間,負責聯絡通訊。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戰火來臨,但寶慶府的百姓依然可以從城南的城門自由進出,賊軍派出的探子也可方便地傳遞消息。

負責城門和城牆守衛的本地衛所官兵無比懶散,沒有絲毫戰意,很多士兵追打嬉鬧,又活着坐在城垛上,談天說地,絲毫也沒有面臨戰火的緊迫感。

沈溪這時候也坐在城頭看熱鬧。

他穿着一襲寬白護領、兩側開衩的藍色直裰,頭戴萬字巾,沒人知道這個尋常書生打扮的少年,就是赫赫有名的三元及第、南征北戰建功無數的兩省總督沈溪。

這會兒沈溪身邊只帶了幾名隨從,負責他的安全,同時傳達軍令。

寶慶知府以及邵陽縣令,都不知沈溪上了城頭,而非在營區大帳坐鎮,沈溪安排這場戰事時,根本就沒跟地方官府打招呼,湖廣、江贛兩省他的官最大,一旦進入城中,防務便自行被他接管,如何用兵根本就不需要跟官府做交待。

轉眼兩個時辰過去,正午時分,烈日籠罩大地,熱浪蒸騰,官道上行人絕跡。

沈溪見該透露的消息差不多已傳到賊軍首腦的耳朵裡,當即下令關閉城門,然後躲到城門樓上,一邊喝着涼茶,一邊耐心等候叛軍到來。

很快午時三刻到,城外依然沒有半點兒動靜,反倒是由於天氣酷熱難耐,駐防城池的官兵全都躲進藏兵洞、城門洞以及樹蔭下避暑,城頭上一片寂靜,看不到一個人主動出來巡防。

城門樓二樓,臨窗的桌子前,沈溪對面坐着一個三十多歲的軍官,這位是負責給沈溪打下手,幫助帶兵的寶慶衛下某千戶所的千戶。

此人知道沈溪身份,坐在沈溪面前,戰戰兢兢,生害怕得罪眼前的大官,令自己的將職不保。

沈溪指了指城頭,問道:“平時,邵陽城牆,也是如此駐守?”

那名千戶名叫何鴻,聞言手有些顫抖,結結巴巴回道:“回大人,平時……將士們不敢怠慢,今日……或許是天氣太熱所致……”

沈溪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看着樓下空無一人的城牆,生氣地說道:“平時不敢怠慢,今日本官來了,卻故意自由散漫,不遵軍令,不履行職責,這是故意拿喬給本官看,藉機向本官施壓,是嗎?”

何鴻差點兒就要跪下給沈溪說話。

在他眼中,沈溪的官職高不可攀,對他來說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一個文官總督要斬一個千戶,就跟殺一隻雞一樣簡單。

如今沈溪是以正二品右都御史領兵,殺雞儆猴立威這種事,不少武將都在做,更何況是不拿武將當人看的文官?

況且何鴻麾下做得確實不好,簡直把城門防備當成兒戲。

但此刻城門樓左近有不少衛所官兵,尤其頂層還有士卒駐防,何鴻擔心他如此做會暴露沈溪身份,越發引得上官不喜,只能低下頭,擺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

沈溪見何鴻不說話,輕輕一嘆:“本官還以爲要做出怎樣的掩飾,方可顯示守軍無能,吸引叛軍攻城。但現在看來,不用刻意僞裝都是這個樣子,那故意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又是何等模樣?”

“不過也好,幸好本官提前察覺到寶慶府防守方面的疏漏,及時進行彌補,爲時不晚。想想就讓人驚出一身冷汗,如果本官晚來幾天,指不定寶慶府已失守,那時本官可沒能力帶兵把邵陽奪回來!”

何鴻聽沈溪似乎批評的態度並不強烈,趕緊出言奉承:“有大人在,一定可以輕鬆奪回城池!”

沈溪對於這樣沒技術含量的巴結哭笑不得,搖頭道:“想回頭重新奪取回來,還不如好好帶兵,從開始就別失守。”

“我一直納悶,我大明在湖廣西部和南部佈置的兵馬,應該可以輕鬆應付地方叛亂,爲何會一潰千里?看看現在,什麼都明白了,地方兵馬一團散沙,只是小小的叛亂就已經首尾難顧,地方上守軍玩忽職守,各人只管門前雪,城池間無法形成有效呼應……哎呀,沒來由地跟你說這些作甚?你且先去安排士兵,出來巡查一番,總歸要做點兒樣子看看。但若你敢泄露本官的身份,本官絕不輕饒!”

何鴻一直覺得在沈溪面前太過拘謹,巴不得早些離開沈溪身邊去安排一下手底下人的差事,聞言如蒙大赦,起身行禮後離開。

等人走了,沈溪仍舊坐在城門樓二樓喝茶。因爲這裡不遠處便是資水,前後窗戶洞開,從南面吹來的河風形成對流,和風習習,沈溪感覺涼爽舒適,便覺得這城牆上也不錯,悠閒自在。

但自在多了,就會犯困,尤其是在外面烈日當空的情況下。

“大人!”

就在沈溪準備在臨近後面窗戶的躺椅上睡個午覺時,雲柳和熙兒從城牆下上到城門樓,她二人穿着飛魚服、佩繡春刀,一襲宮廷侍衛打扮,顯得英氣勃勃。沈溪側目打量一眼,二女恭敬行禮後,很快便把刺探到的情報,如實相告。

雲柳道:“……城外風平浪靜,但在城西五里的丘陵地帶,發現有斥候活動的蹤跡,料想是賊軍派出的哨探,是否需派兵攻打?”

沈溪嘴角一撇,似笑非笑地問道:“你讓本官帶兵出征?這荒山野嶺,出去後到處是湖澤密林,本官可不敢貿然出擊,那時別說是否能擊敗這路兵馬,本官自己能否全身而退都存在問題……等着吧,最多把西門打開,恭候叛軍到來!”

雲柳有些擔憂,道:“大人,兵馬都佈置在城南,打開西門……是否太過冒險了一些?”

沈溪搖搖頭道:“打開了又不是說不讓關,等叛軍過邵水的時候,直接關閉城門即可。叛軍攻城器械攜帶不足,憑什麼來打城門?還不是要繞道以尋找機會……最好那時再演一場戲,讓叛軍以爲城南這邊官軍鬧內亂,以爲有機可趁,下一步就不請自進了!”

穩坐釣魚臺!

沈溪一直都是這麼不急不躁的性格,跟他在西北戰場上快準狠的風格大相徑庭,相比較而言,沈溪如今的態度更加成熟穩重,這也是他在經歷幾次殘酷戰事後養成的一股泰山崩於眼前而不變色的氣勢。

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樂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五六六章 ****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五五八章 出城迎敵(第三更)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一七七二章 入坑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八五章 內訌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