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

惠娘倔強起來,給沈溪的感覺是那麼不近人情,不過惠娘也有脆弱的一面,那就是她面對權勢的畏懼。

當沈溪感覺跟惠娘講道理沒用時,便會動用一些手段,拿自己的官威來鎮壓,雖然看起來這是一種霸道的做法,但最重要的是這方法行之有效,只要能讓惠娘屈從,其他一切都無所謂。

沈溪一直擔心惠娘會被馬九和雲柳發現,身邊這些人中,馬九曾是車馬幫弟兄,跟惠娘相熟,一旦馬九見到惠娘不可能認不出來。此外,雖然雲柳和熙兒未必跟惠娘相識,但沈溪仍怕二女曾奉命調查過惠娘,以至於沈溪只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強行冷落雲柳,便是爲保護惠娘。

這次沈溪留下惠娘和李衿在柳州府城,也是知道再繼續同行事情很可能會敗露,但如今他已無法送惠娘和李衿回湖廣,留姐妹二人在柳州府城只能說是權宜之計。

因馬九全權負責柳州府城的防守事宜,沈溪怕二女蹤跡被馬九發現,所以除了安排人照顧外,還從親衛隊中調撥幾個自武昌府諸衛所選拔的侍衛,暗中進行保護,防止兩姐妹發生意外。

當晚沈溪並未在惠娘和李衿處留宿,而是來到中軍大帳處置公務。

沈溪成爲六省兵馬提調後,西南六省內涉及軍務的公文,都會在他這裡走一遍,沈溪感覺自己好像成爲西南六省的土皇帝,什麼事都要煩到他,好像各處都需要他親自處置才能將事情解決。

這幾日他沒太多時間查看公文,此時手頭積攢的公文有幾十上百份之多,其中許多未必是奏本,只是對一些突發事件的通報……西南六省的叛亂看起來風起雲涌,到處都有鬧事的,但卻沒有造成大的危害。

這次叛亂鬧到現在,沈溪發現很多地方的叛亂其實都是捕風捉影,地方上奏報的叛軍數量也大多爲杜撰。

看了半晚上,沈溪實在沒精力再看下去,順手將公文扔在一邊,感慨不已:“自從我當官以來,所做之事就是南征北討,好像大明除了我能領兵外再無英才一般。其實大明這幾年還算太平,唯一的創傷便是由韃靼入侵帶來。西南這場叛亂並不是有人想推翻朝廷,而是地方官府不作爲引起……”

眼看已經快四更,沈溪差不多要休息了,因惠娘和李衿不在他的寢帳中,他不想回去,裡面空無一人太過冷清,不如留在大帳這邊更有人氣,畢竟外面有侍衛駐守。

沈溪總是感覺一種莫名的孤獨,這是一種無法融入時代的落寞與孤寂,不會隨時間而減輕,反倒因沈溪在官場加官進爵越發明顯。

他原本想趴在帥案上好好睡一覺,但最後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入眠,只能到帳外走走。

獨自行走在夜晚的軍營中,人單影孤越發越發寂寥,沈溪呢喃道:“不知爲何,突然希望回一趟寧化,見見家裡人。”

“以前跟老孃住在一塊兒的時候,總覺得老孃不可理喻,但若長久不見,居然有幾分想念,或許這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吧。這世上以我爲榮的人是她,但若說爲我這便宜兒子無私奉獻的,除了她外似乎也沒誰了!”

看着遠方的星辰,沈溪開始思量接下來的戰事如何進行。

……

……

寧化,沈家大宅。

李氏停靈四七,也就是二十八天後,終於下葬。

一行商議出一個大致的結果,周氏到底墊付了這筆錢,讓李氏終於得以順利出殯。一行爲李氏下葬後,回到寧化縣城,這會兒沈家上下就等最後一件事發生,那就是後李氏時代的分家。

李氏尚在時,因老年癡呆症和別的疾病,其實沈家已處於實際分家的狀態。

四房和五房已單獨分出去過,就算湊到一起生活的大房、二房和三房,也因爲資源分配不均,而造成不可調和的矛盾。

第三代子孫,頭頂上有那麼多長輩,辛辛苦苦賺回來的錢卻要上繳歸公,等返回到自己手上時數目已經很少。

分家這件事就算四房和五房不提,小輩都已經做好準備自己過日子的準備。

現如今,沒有人願意活在大房的陰影下,沈明文、王氏兩口子就好像跳樑小醜,上躥下跳,總是佔別人的便宜而不願意付出,惹來所有人的反對。

李氏下葬後,一家人重新坐在一起,就像之前商議出殯時一樣,此番坐下,其實不用有人開頭,大家都知道要商議什麼。

沈明文上來便以長子的身份道:“……今日家裡人齊聚一堂正好把話說開,孃的葬禮已畢,咱們做晚輩的該做的事情已做完,接下來就該過正常日子……以後沈家上下,由爲兄當家,可有異議?”

顯然,沈明文在說這番話前,跟王氏詳細商議過。

既然李氏不在,五房人又那麼強勢,他必須要在全家會議上表明態度,將沈家家主的位置爭取到手。

沈明文的憑仗,就是他是沈家長子,而兒子又是沈家長孫。在封建時代,長房長孫是一道護身符,任何時候外人提及沈家,都必須將他父子擺在首位。

這會兒沈家上下都在看五房的沈明鈞夫婦,除了他們兩口子外似乎沒人能跟沈明文叫板。

全家都知道,五房真正話事人是周氏,至於沈明鈞則好像傀儡,沒太多發言權。沈明文有些不滿:“老幺,出來說句話!”

沈明鈞訥訥不言,周氏望着四房的沈明新,笑盈盈問道:“四伯,不知六郎往省城趕考,可有消息傳回?”

周氏懶得理會沈明文,居然跟沈明新問及沈元參加鄉試的事情。

沈明新道:“去了有些日子,算算也該考完了,但要暫時留在省城,等放榜後歸家,暫無信函送回!”

周氏笑道:“若六郎也中舉人,沈家可就是寧化數一數二的書香門第了,咱沈家將來說不出的顯赫……”

對於真正的豪門大戶來說,追求的都是一門兩狀元,或者是一門兩鼎甲,或者一門兩進士,而在寧化這種小地方,一門兩舉人已經了不起,甚至現如今沈家三名秀才都讓寧化人驚歎。

沈明文被周氏無視,臉色漆黑。

王氏怒氣衝衝地站起來,喝問:“老幺媳婦,你什麼意思?覺得兒子有本事,就敢有悖倫常,公然造反不成?”

周氏頓時板起臉來:“大嫂,您這話說得有些過了,什麼有悖倫常,我做了什麼對不起沈家,有辱門風的事情嗎?你要把話說明白,不然這話傳出去,我可沒臉見人……”很快兩人便吵到一起,她們都覺得對方是自己的冤家,見面不吵似乎人生就少了意義。

王氏覺得李氏不在了,她這個長嫂可以在沈家爲所欲爲,正要爭辯一番,沈明文突然清了清嗓子:“現在家裡誰說了算?”

王氏道:“當然是當家的您……”

周氏扁扁嘴:“沒聽說過還有自家臉上貼金,公然霸佔當家人位置的!現在我什麼都不想說,稍等一下,寧化縣城有頭有臉的士紳我都請來了,我們沈家的事情得好好讓人評評理……”

請士紳來,意味着有什麼內部不能決議的事,要請外人來當見證。

現在沈家李氏已亡故,自然要說的是分家的事情,周氏不想當冤大頭,她在出殯上出了銀子,自然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可能白白便宜沈明文夫婦。

王氏臉色不善:“家醜不可外揚,老幺媳婦,你這是要讓娘死得不安寧哪!”

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二四七一章 早有安排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二二六章 求畫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一二六四章 撤兵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八五四章 毒雞湯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三一七章 我是男人我來(第四更)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七六二章 損招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較勁兒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