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

荊越面對沈溪的軍令,猶豫不決,換作以前他不會質疑,不過這次卻覺得沈溪是要送他去死。

荊越哭喪着臉道:“五十人馬,去平數百賊寇盤踞的五宮澱,死了人還要掉腦袋……大人,您這條件是否太過苛刻了些?萬一那些賊寇作困獸之鬥當如何是好?”

王陵之一拍胸脯:“你不敢去,我去,不就是幾百個賊人麼?我一人都可以把他們解決掉。”

荊越不由嘖嘖稱奇,換作以前他可不敢相信有王陵之這樣的莽夫,不過在見識王陵之的本事後,他才知道原來沈溪手底下能人輩出,荊越心道:“你這麼能耐,怎麼當初沈大人往南方去的時候你不跟着?你一個人當千軍萬馬使呢?”

沈溪道:“五宮澱賊寇,青壯充其量一百左右,其他都市老弱病殘,你們從五宮澱南邊打過去,他們本身就不在自己地盤,必然會倉皇逃走,到時候路上設卡,一戰就可以拿下,這可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老荊你居然不敢領命?本官有些失望啊。”

荊越發現周圍人眼裡輕視的目光,感覺自己很沒面子,平時他嗓門最響亮,如果這次知難而退被人嘲弄,那感覺簡直是生不如死。

荊越一咬牙:“既然沈大人如此看重,那末將就領命出擊,不過大人可要調撥一批新式火器給我,這樣才能殺那些賊寇個措手不及。”

“這是自然。”

沈溪笑了笑,道,“你要記得,能用智取便不可強攻,如果賊寇撤走,就要想辦法攔截,如果能勸降的話,計雙倍功勞……接下來就看你的本事了。”

荊越能力雖不弱,但僅限於聽命行事,主見不多,因爲這時代大多數軍人心目中,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執行者,而不是策劃者,現在沈溪把刀架在荊越脖子上,強迫他去思考,隨機應變。

雖然沈溪用心良苦,可當事人未必能領他的好意,至少荊越覺得沈溪是在給他出難題。

本來可以輕鬆解決的事情,非要上難度,這是他不太能接受的事情。

會議結束,沈溪單獨留下荊越,荊越雖然嘴上不說什麼,不過沈溪看得出他心中有怨言,好像賭氣一樣不說話。

沈溪道:“老荊,你跟我的時間不短了,這幾年下來應該有些進步纔是,如果一點頭腦都沒有,如何號令一方?”

荊越苦着臉道:“末將沒那本事,能當個衛指揮使就算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當初還是跟着沈大人您混出頭的……”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獨領一軍統籌全局的將領不是好將領。”

沈溪厲聲喝道,“如果你覺得我這是在給你出難題,就當是吧,領兵出征哪裡有一次難題都遇不到的?到了關外,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你就要投降?一切都要臨機決斷,任何戰事,只要沒發生,就會面臨許多突發狀況,勝敗難料!”

……

……

沈溪故意不派任何兵馬援助荊越,讓荊越帶着五十人去平寇。

對於荊越來說,掃滅賊寇難度不大,難就難在不能有任何折損,新式火器再厲害,也有可能發生意外,亂軍交戰更是有各種突發情況,哪裡可能什麼都提前預料到?荊越帶兵日久,知道一些非戰損耗很常見,就算訓練都可能有人拉傷,更何況現在還是真刀真槍跟賊寇拼命。

荊越領兵出發,沈溪心安理得在二十里外的大營等候,不急着進軍,日常訓練照舊,士兵分批進行實彈演練……

對待訓練,沈溪從來都不計損耗。

下午沈溪沒有親自參加訓練,爲了防止士兵踐踏農田,他特地把駐地設在荒野上,這時代北直隸有很多鹽鹼地,要改造成良田非常困難,農民墾荒積極性不高,沈溪這次出來順帶考察一下,看看有什麼辦法可想。

沈溪圍着營地走了一圈,心裡非常擔憂:

“……北直隸鹽鹼地太多,兼之馬政苛刻,造成農民負擔過重,即便如此朝廷依然沒做任何策略改進,實非長久之計。如今農桑稅賦居高不下,百姓還要攤派衆多苛捐雜稅,這可真是窮了朝廷窮了百姓,只是富了中間幫朝廷收稅的那批人……”

“大人……”

就在沈溪蹲在一塊鹽鹼地,手裡拿起一塊板結的鹽泥觀察時,雲柳帶着幾名手下過來,這次雲柳並不負責傳遞京城消息,主要任務是監督和核算糧草籌集情況。

沈溪看了雲柳一眼,一招手,雲柳快步上前,恭敬地向他行了個禮。

沈溪道:“直接說明情況便可。”

雲柳回道:“軍中準備較爲充分,三邊總制王部堂已對各衛兵馬做總動員,隨時可以調兵出征……”

“這些事你不用多關注。”沈溪打斷了雲柳的話,“把之前交給你的差事辦成就好。糧食籌集如何了?”

雲柳道:“六十萬石糧食,已由運河運抵通州,近日陛下安排壽寧侯和建昌侯重回三千營,由三千營負責糧草運送……”

沈溪沉吟一下,點頭道:“陛下選的是他認爲可以託付重任之人,其他人未必比兩個國舅做得好,完全可以理解。”

沈溪坦然接受了兩個國舅復出的事實,這讓雲柳有些看不懂。

在雲柳想來,壽寧侯和建昌侯根本就不靠譜,督京營的時候就喜歡貪污腐敗,難保這回不會故技重施,但她不敢多言,繼續把事情上報:

“……北運河沿岸的糧草基本徵收得差不多了,現在只能從南方想辦法,由於有兵部文書和通關文牒,進展還算順利。”

沈溪道:“加緊催促,務必把南方糧食運到京城來……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現在連距離出兵之日爲期不遠,不能有任何拖延!”

“是,大人!”

雲柳恭敬領命,至於沈溪所說是否能順利執行,並沒有那麼重要,應允下來,回去後再逐漸克服困難。

沈溪對雲柳交待幾句,便讓雲柳退下。

看着遠去的背影,沈溪心裡多少有一些感慨:“她的主見愈發強了,可惜作爲諜報人員,最不能有的便是自己的意識……可惜手下那些軍將,卻總習慣聽命而爲,他們要是能換換腦子就好了……”

就在沈溪遐想時,侍衛過來奏稟:“大人,胡軍門求見。”

沈溪點了點頭,收拾心情回營。

中軍大帳門口,胡璉已在等候。

二人進帳,胡璉直接問道:“聽說沈尚書已派人去攻打五宮澱的賊人?”

“嗯。”

沈溪點頭,“荊越去的,帶了五十人馬。”

胡璉神色緊張:“剛有斥候傳報,說是五宮澱西邊殺來一羣盜寇,大概有六百多人,應該是之前被咱們擊潰的盜寇合流了,有意跟官軍殊死一搏……沈尚書還是早些調回荊將軍部人馬,或者派兵去馳援爲好。”

沈溪看着胡璉緊張的神色,微微一笑:“重器兄你以爲我不知道這個情報?”

“啊?”

胡璉非常驚訝,問道,“既然知道,沈尚書還讓荊將軍以少量精兵平寇?”

沈溪嘆息道:“我正是要訓練他臨場應變的能力,給了他一兵不折的限制,他只要能把所有人馬帶回來,就算完成任務……如果他非要戀戰,那就必須達成我交待的條件,這算是一次考覈吧。”

胡璉很不理解:“沈尚書便以如此方式考驗手下?”

沈溪道:“重器兄或許不清楚出塞後是個什麼情況吧?我手下這些人,多數都要領兵孤軍深入,以極少兵馬吸引韃靼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隨時都在我跟前聽候調遣,需要他們在難以分清東西南北的無垠草原上做出合理的軍事調動,如果一切都要聽從我的命令,那戰事如何進行下去?”

胡璉低下頭,認真思索沈溪說的話,隨即他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沈溪之前讓他做出的選擇,到底出征後是頂在第一線還是守在君王身邊伴駕的問題。

當時他選擇的是伴駕,這是個非常安全,甚至可以說保守的選擇。

而現在那些跟着沈溪的將領,則要完成比他差事兇險百倍的任務,分兵出擊,以小股人馬深入草原腹地,與韃靼兵馬周旋,到時候可能距離中軍距離幾百甚至上千裡,那時所有人只能根據臨場變化做判斷。

胡璉爲難地道:“原來沈尚書是用心良苦栽培他們,不過……就怕出什麼變故。”

沈溪搖頭:“如果現在一點小變故都無法承擔,馬上到來的戰爭,他們就不必參與了,因爲那比這個殘酷多了,動輒粉身碎骨。這只是一場小考罷了!”

……

……

知道有大批賊寇逼近五宮澱,沈溪既不派人增援,也沒有即刻招人回來,好像任由荊越帶着五十人馬去送死一樣。

沈溪算了算時間,荊越應該會在下午抵達五宮澱周圍,交鋒大概是黃昏時分,也就是說結果傳到他這裡,最晚也就二更天。

沈溪讓軍中加強戒備,所有外出訓練的人馬撤回,在營地周邊挖掘戰壕,設置拒馬、鹿砦,重複當初在土木堡所做一切,把營地外的地方當作荊越自由發揮的空間。

胡璉早早回營,也安排好防守……按照沈溪吩咐,不能派人援助五宮澱戰場,如此一來方圓數十里,基本成了荊越個人表演的舞臺。

一直到二更天過去,沈溪都沒得到前線戰報,這讓他有些疑惑,雖說這次對荊越滿懷信心,但也怕荊越胡作非爲把他交給的五十名士兵葬送在五宮澱蘆葦蕩中。

直到三更,纔有出擊人馬的消息傳回,卻不是凱旋而歸,而是荊越帶着五十名兵丁灰溜溜撤回營地。

沈溪沒有出去迎接,留在中軍大帳等候。

荊越灰頭土臉出現在沈溪面前,跪下來認錯:“大人,末將回來了。”

沈溪故作不解地問道:“荊將軍這是凱旋而歸?爲何如此落魄?”

荊越不忿地道:“賊人數量太多,大概七八百,末將領兵襲擾一段時間後發現根本不能得勝,只能先偷偷收割一批腦袋回來,然後從長計議。按照大人吩咐,末將沒折損下面的弟兄,出去時多少,回來就是多少。”

說話間,馬九進賬,向沈溪行禮:“回大人,荊將軍所帶人馬一個不少,帶回四十多顆賊寇頭顱,幾乎人手一個。”

沈溪點了點頭:“看來你還記得本官是怎麼說的,把弟兄們一個不少帶了回來,但這並不意味着你可以鎩羽而歸。”

荊越擡起頭,用一種不可置信的目光望着沈溪,好像在問,全身而退都不行嗎?那可是十倍於己的敵人,我現在能把所有兄弟平安帶回來已屬不易,還能有何要求?

後面進帳的馬昂等人也覺得沈溪對荊越的要求有些過分,一個個低着頭,臉上滿是同情之色……他們自問就算自己領兵,也不可能讓沈溪滿意。

沈溪道:“這次你作爲先鋒官,折損我軍威風,不過好歹你還擊殺一些賊人,算是將功補過,本官也就不獎不罰。”

“多謝大人法外開恩。”

就算荊越心中再不忿,也只能低下頭乖乖認錯,此時跟沈溪死犟沒有任何好處,畢竟是在中軍大帳中,沈溪沒有稱呼他“老荊”,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他也就不敢爲自己開脫。

等荊越起身走到一邊,沈溪環視一圈,道:“本官所查,這次賊人數量暴增,乃是周邊落敗賊寇聚在一起,可說是逃兵的集合……”

聽到這裡,所有人都露出“原來如此”的神色,連荊越也有些後悔,暗自嘀咕:“原來是一羣逃兵,如果我再派人去襲擾一番,等寅時人處於最疲倦的時候突然殺出,做出大軍壓境的模樣,那些逃兵非炸營不可。唉!怪不得大人如此生氣。”

沈溪看着在場之人,問道:“你們誰願意帶兵去將這羣烏合之衆剿滅?本官願意調撥二百人馬。”

雖然都知道敵人是由逃兵組成,但也清楚數量足有七八百之衆,沈溪只調撥給二百人馬,又是在黑夜之中,這差事難度就顯得大許多,畢竟這時代的人通常有夜盲症,出狀況的可能性非常大。

荊越想主動請纓,卻被王陵之搶先一步,“大人,讓末將去吧,末將定保手下弟兄完好無損回來,死一個,末將拿腦袋抵命。”

沈溪看了荊越一眼。

荊越本已邁出一步,又退了回去,顯然不敢確保自己帶二百人馬出擊能全部平安無事回來,換了旁人或許不知者無畏,但之前他帶五十人出去,已充分感受到要把每個人都看住有多難,更不要說人數一下子翻了四倍。

沈溪道:“王將軍做事太過魯莽,本官要求智取,而不是力拼,所以你不適合擔當這次任務,還有誰覺得自己有勇有謀,可以承擔此重任?”

馬九站出來:“大人,請讓卑職試試,卑職願領兵出征。”

就算馬九請命,可沈溪的目光始終落在荊越身上,這讓荊越非常尷尬,很快馬昂等人相繼站出來請命,拍着胸脯表明決心和勇氣,中軍大帳內的氣氛隨之高漲。

只有荊越站在那兒,臉繃得很緊,等所有人都請過命,他才走出來:“大人,之前一戰乃是末將負責,對五宮澱周邊情況十分了解,這深更半夜的,讓諸位同袍前去,怕是會有閃失,不如依然讓末將領兵。”

沈溪笑了笑,道:“本官還以爲荊將軍怕了呢。”

荊越苦着臉道:“末將領兵最不濟也是全身而退,怎會害怕?不過末將有請求……”

“說!”

沈溪很乾脆,沒有任何拖泥帶水。

荊越道:“末將請求大人以中軍主力在後,爲末將造聲勢,如此末將才更有把握將賊寇一舉殲滅,請大人準允。”

說到這裡,荊越單膝跪地作請,旁邊人都用鄙夷的目光望着他。

老荊你可真差勁,讓你帶五十人,擁有新式火器,面對潰軍的集合體,卻落荒而逃,以至於賊寇聲勢大漲,現在多給你多調撥一百五十人,你居然還要大人增兵壯聲勢,你怎麼這麼慫?

沈溪卻點頭:“也是,爲求穩妥,一戰殲敵,荊將軍的請求並不過分,本官同意派出兵馬呼應,讓荊將軍可以在戰場上好好發揮……傳令下去,半夜起行,全軍挺進五宮澱!”

第十四章 風箱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二一三〇章 不搞特殊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這一戰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第七十八章 開張見喜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二七七章 討公道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