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

沈溪離開後,中軍大帳裡一幫人終於鬆了口氣,卻還不敢完全放鬆下來。

戰後仍舊有一些事情需要解決,比如說把戰俘移交地方官府,以及接下來營防等事項,這次沈溪沒有像老爹一樣什麼事都安排好,明確讓他們自行處置。

唐寅留在中軍帳,等那些中下層將領相繼離開,宋書最先反應過來,走到唐寅身邊問道:“唐先生,大人未對我等做出安排,您看這……”

唐寅無奈地攤開手:“你們惹惱了沈尚書,在下已儘量幫你們說好話,終於把事情糊弄過去,現在你們卻不知自己應該做什麼,莫非什麼事情都要沈尚書爲你們安排好?”

“這……”

宋書不太習慣,也的確不知接下來該做什麼,不由看了胡嵩躍和王陵之等人一眼,想獲得沈溪這幫老部下的指點。

劉序過來道:“不就是營防麼?咱們兩邊協調好便可,又不是第一天出征,之前大人不都安排過?唐先生累了吧,請先回去休息,這種小事我們自行處置便可。”

說着,劉序伸出書去搭宋書的肩膀。

宋書身後一人喝道:“你要作何?”

劉序回身沒好氣地叱罵:“沈大人的話你沒聽到還是怎樣?現在我要跟宋將軍商議營防安排,誰出來多嘴多舌,一律軍法處置!這是沈大人的命令,誰有意見找他去!”

沈溪這些舊部,對自己主帥的脾性非常瞭解,當發現沈溪動怒後,便知再不化解就要出問題。

於是他們落下臉,跟宋書達成和解。

儘管京營這幫手下再不甘心,但宋書畢竟長期混跡京城官場,對於逢迎和結交人脈等事非常精通。

原本不太容易解決的人際關係,在兩方妥協下,迅速達成和解……儘管這份和解協議看起來極其脆弱,隨時都可能因爲新的戰功分配問題而瓦解。

軍事會議結束,兩方各自回去安排駐防事務。

唐寅先去接見地方官府派來的勞軍使,順帶把俘虜安排了,等回來吃飯時,只見張侖被一羣人圍着,在篝火前顯得意氣風發。

這是張侖生平第一次上戰場,還取得一場不錯的勝利,就算被沈溪罵他也開心。

“唐先生回來了?看什麼,還不趕緊給唐先生讓座?”張侖對唐寅非常禮重,好像這場勝利也有唐寅的功勞一樣。

只有唐寅知道自己未完成沈溪的考試,一會兒填飽肚子還要試着完成考覈,此番意外碰到張侖並未覺得有多榮幸。

唐寅坐下來,臉上帶着憂色,張侖適時將那些前來恭賀的人趕走,等篝火前只剩下他跟唐寅時,才小聲問道:“伯虎兄有什麼麻煩嗎?”

唐寅嘆了口氣道:“軍中問題暫時解決了,不過我的麻煩還在……待會兒就要去見沈尚書,跟他談下一步軍事部署。”

“唉!這個在下怕是幫不到忙。”張侖臉上帶着歉意。

唐寅笑着搖頭:“也沒說要你幫忙啊……還沒恭賀你今日取得大捷,這下回去後可以跟你祖父交待了吧?”

提到之前的戰事,張侖臉上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欣然道:“最開始跟着沈大人時還惴惴不安,生怕出什麼差錯,誰知沈大人上來就給我一份好差事,今日戰事其實我的功勞不大,換作誰領兵,結果都一樣。”

“何必自謙呢?”

唐寅寬慰道,“這就是你的本事,除了你別人不行,只會給沈尚書添亂!”

張侖搖頭:“其實我看出來了,沈大人只是藉助我的面子,化解京營跟邊軍之間的嫌隙罷了……或許只有我出面,兩邊人才不會有更大意見,若是換作其他人領兵,一方取得勝利,另一方必然不服。”

唐寅頷首:“你倒是看得清楚。”

張侖笑道:“伯虎兄你應該比我看得透徹纔是……我很想給家裡寫信,但又不知是否合規矩,可能泄露軍中機密。”

唐寅想了下,搖頭道:“應該沒什麼問題,或者你可以去請示一下沈尚書。”

“回頭再說吧。”

張侖道,“不能讓人說剛取得一點成績就飄了……況且今天我還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始終讓賊寇逃掉些,一旦沈尚書親自領軍南下的消息傳出去,叛軍肯定會提高警惕……沈大人教訓得對,我不應該驕傲自滿,接下來要好好爲沈大人做事,不辜負他對我的期望!”

唐寅無奈搖頭,心想:“沈之厚駕馭人真有一套,這些東西有的我學!”

……

……

唐寅吃過晚飯去找沈溪。

懷裡帶着這兩日他精心準備的用兵策,雖然之前見過沈溪,得到指點,也明白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的道理,但唐寅到底還是拿出嚴謹的態度來對待。

唐寅也是鉚足了勁兒,心想:“那些當兵的都在想怎麼立功回去得到犒賞,難道我跟在沈尚書身邊就眼巴巴看着別人升官發財?”

到了中軍大帳,還有旁人在,乃是王陵之。

沈溪跟王陵之正在說事,內容卻並非有關當下軍情,而是林恆的近況。

即便唐寅進到營帳,沈溪跟王陵之的交談也沒終止,顯然是把唐寅當外人。

唐寅對林恆不太瞭解,只知道此人有幾分本事,在西北乃是響噹噹一號人物,至於沈溪爲何要跟王陵之說起此人,並不是他關心的問題。

就像一個準備應試的考生,到沈溪面前唐寅有些緊張,坐在旁邊坐立不安,不時打開自己手上的書稿看看,生怕其中有錯漏的地方。

等王陵之離開中軍大帳後,沈溪打量唐寅,問道:“伯虎兄來作何?”

唐寅站起身:“之前沈尚書不是讓在下準備行軍策嗎?在下已準備好了,請沈尚書一覽。”

說話間,唐寅走到沈溪帥案前,將手上的書稿放下,沈溪微微點了點頭,然後漫不經心地將書稿拿起。

沈溪看得很快,沒多久便放下,道:“還不錯。”

唐寅驚訝地問道:“沈尚書之前不是讓在下好好準備麼?這……不知在下所寫,到底對下一步行軍作戰有無幫助?”

本來唐寅就擔心沈溪的考校,發現沈溪態度冷淡後,越發着急,這是證明自己的機會,如果沈溪沒將他的計劃書當回事,那就說明沈溪對他觀感一般,接下來要想從沈溪這裡獲取政治資源就很困難了。

沈溪看着唐寅道:“下午時我不是跟你說過了麼?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不是每次都能計劃好……就好像今日之事,我也是綜合這些天的情報做出的作戰部署,放到之前在河間府城時,根本就預料不到會有這場遭遇戰。”

唐寅道:“沈尚書能提前算計叛軍的情況,也料到賊酋會放棄老弱病殘獨自逃跑,甚至將他們逃走的路線都算好,連邊軍和京營的矛盾也預料到了……在下自問做不到……”

說話間,唐寅有些自慚形穢,雖然自己寫出行軍策,但都流於表面,而沈溪制定的計劃在他看來卻神乎其技。

沈溪笑了笑,搖頭道:“我說只是猜的,最終不過是誤打誤撞,派出張侖也只是爲了有備無患,你相信嗎?”

“不信。”

唐寅的回答很乾脆,“沈尚書的本事,在下在草原上便見識過,很多事都在沈尚書的算計中,絕非誤打誤撞這麼簡單。”

沈溪想了下,對唐寅解釋道:“兵家事基本如此,想算無遺策那是不可能的,隨機應變纔是王道……但這也不過是紙上談兵,伯虎兄無需介懷。”

“那沈尚書……”

唐寅對自己的考校結果非常關心。

沈溪一擺手:“時候不早,伯虎兄先回去休息,你寫的這份行軍策,我回去後再好好研究一下,你也可以看看這幾天的情報……呶,全都在這裡,你拿回去看吧!”

唐寅沒等到確切答案,對於自己的能力十分懷疑,甚至帶着極大的不自信,結果沈溪就是不肯正面回答,反而又給他出難題。

“沈尚書……”

唐寅還想說什麼,卻被沈溪伸手打斷。

沈溪正色道:“伯虎兄隨軍的意義,是爲出謀劃策,而不是來給在下增加煩擾的。伯虎兄最近做事得體,一些話說的恰到好處,替在下解決了不少麻煩,想來將來伯虎兄在軍中也能獨當一面,甚至可以獨自領兵出征。”

唐寅不滿足於沈溪對他的恭維,想得到確切的評價。

但沈溪好像沒時間招呼他,他只能帶着沈溪交給的情報,轉身離開。

……

……

接下來兩日,行軍繼續。

完成之前酣暢淋漓的一戰後,不管是土匪還是叛軍都老實了,暫時沒人敢靠近沈溪所部,聽說沈溪親自帶兵,早就嚇得遠走高飛。

沈溪在民間的聲望實在太高!

三元及第,文曲星下凡坐實;南征北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武曲星轉世也坐實!

再加上沈溪官聲好,他扳倒奸宦劉瑾,引進的番薯和玉米不知道救活多少人,真可謂萬家生佛!

叛軍知道沈溪帶兵來討伐,都很清楚不趕緊逃跑的結果就是被一鍋端。

唐寅在軍中,幾天下來沒什麼事,只好繼續研究軍事地圖。

當然沈溪每天都會給他加作業,就是把不同渠道得到的情報告知,唐寅現在終於知道沈溪將情報調查到何等細緻得地步,等看到愈發增多而且日趨完善的情報後,他終於明白沈溪爲何會百戰百勝。

“所有計劃都建立在完善的情報支持上,如果不是這些情報,沈之厚怎可能戰前便有萬全的準備?難怪他在草原上行軍也要派出那麼多斥候,當時還覺得這樣做完全沒必要……”

越跟沈溪相處,越瞭解沈溪做事的習慣和風格,唐寅越覺得沈溪本事高妙,反倒越發自卑起來。

而這會兒沈溪對唐寅卻越來越信任,有時候會帶着去軍中各處,看看他是如何練兵的,又如何跟將士打成一片!營防上的事情沈溪也不時對唐寅說上兩句,指點訣竅,讓唐寅揣摩,學以致用。

只是唐寅覺得很扯淡,以前他是有領兵的想法,但在見識過沈溪的本事後,便基本上打消了這念頭。

……

……

沈溪出兵前,中原地區叛軍四處出擊,晉南、冀中、魯北和豫北,烽煙四起,平叛的胡璉、陸完、馬中錫等部人馬進展緩慢。

但沈溪出兵後,叛軍迅速收縮戰線,陸完、馬中錫等人也像開了掛一樣,不斷有勝利的消息傳來,但要說徹底平息叛亂還爲時尚早。

紫禁城。

這幾天朱厚照關心戰事,每天都要找張苑問事,但因情報太少,每次張苑都心驚肉跳,唯恐應對出錯被皇帝責罰。

一直到沈溪旗開得勝,前線消息重新變得密集起來,這下張苑終於有底氣跟朱厚照奏稟。

“……陛下,沈大人在魯西北消滅一支賊軍,大概兩千餘人,可說是大捷!賊軍本想偷襲沈大人所部,卻自食惡果……”

張苑當然不會把真實情況跟朱厚照說,他儘量把這場戰事當作是叛軍早有預謀的偷襲,但以兩千人的隊伍去偷襲數量多達兩萬餘的官軍,聽上去就不怎麼靠譜。

不過朱厚照也是選擇性聽,他對沈溪的推崇早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很好。”

朱厚照滿意地道,“沈尚書沒有辜負朕的期望,終於開始打勝仗……那接下來就好辦了,只等他一路平推過去,把賊寇殺得落花流水!”

張苑試探地道:“陛下,是否要頒旨給沈尚書嘉獎?”

朱厚照想了下,搖頭道:“現在爲時尚早,等再次取得成績才考慮吧。沈尚書打仗,基本都是殺傷幾千、幾萬人不在話下……朕現在要到交泰殿,有事的話明天再說……”

因爲沒有更多戰報,朱厚照也就不再多問,這會兒他更惦記去跟新皇后團聚。

張苑心想:“陛下小兩口新婚燕爾,正如膠似漆,想當年我跟那婆娘不外乎也是如此……”

想到自己的遭遇,張苑心中帶着極大的懊惱,最後卻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退出乾清宮外。

……

……

朱厚照進到交泰殿,還沒進去,便聽到裡面傳來沈亦兒的聲音,好像是對伺候的宮女非常不滿,正大呼小叫。

平時朱厚照身邊有不少女人,這些女人對手下伺候的宮女和太監未必有多好,動輒打罵,但誰都不會在朱厚照跟前發作。

朱厚照來到門口,往裡面探頭看一眼,只見沈亦兒張牙舞爪地衝着小宮女說話,那小宮女苦着臉,顫顫巍巍接受訓斥。

朱厚照不着急進去打擾,饒有興致看了半天,直到被過路的小太監發現他的存在,喊出“聖上駕到”後,裡面的喝罵聲才停歇下來。

“哼!”

宮中的太監和宮女對朱厚照異常尊敬,但這跟沈亦兒對皇帝的態度沒有絲毫關係。

沈亦兒當上皇后,還沒跟朱厚照圓房就把家裡我行我素那套拿了出來。

沈亦兒往內殿而去,朱厚照瞪了喊話的小太監一眼,進入殿內,幾名小宮女趕緊過來行禮。

朱厚照問道:“怎麼回事?你們因何開罪皇后啊?”

剛纔捱罵的小宮女戰戰兢兢地回道:“奴婢做錯了事,皇后娘娘罵得對,奴婢罪該萬死!”

朱厚照不由皺眉,他想知道事情的因由,但小宮女卻沒法詳細跟他說,讓他心裡帶着幾分遺憾,擺擺手讓這羣下人退下,然後往內殿去了。

進入內殿,只見沈亦兒坐在牀沿邊上,含怒望着他,像有什麼深仇大恨。

朱厚照笑道:“皇后你生什麼氣?如果你實在氣不過,乾脆把人推出去打一頓,這皇宮裡有的是規矩,朕以前也經常懲罰不開眼的奴婢。”

沈亦兒沒好氣地道:“我纔不跟你一樣呢,我是罵他們沒眼力勁兒……做錯事就該罵,打就不必了,我又不是他們的父母長輩,憑什麼讓他們皮肉受苦?”

“呵。”

朱厚照對沈亦兒的想法不太理解,道,“聽你這一說,朕倒是昏君了?”

沈亦兒道:“都說好了,這幾天你不許來打擾,怎麼老言而無信?以後這裡便是我的地盤,你我之間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被人知道皇后對皇帝拒之千里之外,想必會大跌眼鏡,正是人比人氣死人,夏皇后那邊眼巴巴得到皇帝的寵幸,但沈皇后卻將皇帝趕出自己寢殿,故意保持距離,偏偏皇帝還沒脾氣。

朱厚照趕緊道:“你當朕言而無信?其實朕是來通知你有關沈尚書……就是你大哥的事,沈尚書在中原打勝仗了!”

朱厚照興沖沖地說道,以爲這件事對緩和自己跟沈亦兒的關係大有裨益,說話間他還往前走上幾步,想更靠近沈亦兒,甚至於在沈亦兒身邊坐下。

沈亦兒當即伸出手,拿出一根髮釵威脅道:“怎麼,想試試老孃的髮釵是否尖利?我讓你好受,信不信?”

“你……你可別亂來。”

朱厚照剛往前走上兩步便停下,對他而言沈亦兒手上那根尖銳的髮釵有些嚇人,他一向最珍惜的就是自己那條小命。

在他看來,有命在才能享受當皇帝的快樂,否則一切都沒有意義。

沈亦兒又比劃兩下,朱厚照退後幾步,悻悻然站在那兒,不再靠前。

沈亦兒將手放回身後,道:“我大哥領兵打勝仗有什麼好稀奇的?如果他打了敗仗,那才叫有趣……到時候你再來告訴我不遲!”

“有意思,真有意思!”

朱厚照臉上帶着興奮之色,“英雄所見略同,朕也是這麼想的,讓沈尚書打勝仗容易,什麼時候他打了敗仗,那一定是天底下最有趣的事!”

沈亦兒罵道:“誰跟你英雄所見略同?本姑奶奶是英雄,你卻是狗熊!嬉皮笑臉的樣子,一點骨氣都沒有!”

如果旁人這麼罵朱厚照,他早就發火了,但沈亦兒罵,朱厚照卻只是皺了皺眉,愣是沒動怒。

朱厚照苦着臉道:“朕好歹是九五之尊,你是朕的皇后,怎能如此說朕?”

“誰拿你當皇帝看啊?”

沈亦兒扁扁嘴道,“本姑奶奶是皇后,從道理上講你主外,我主內,咱們地位差不多。哦對了,我準備明天歸寧,你趕緊安排一下。”

朱厚照心想:“這小姑奶奶不會是因爲宮裡太過無趣,所以拿罵人當樂子吧?她想歸寧,萬一回家後不想進宮,那朕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恥笑?”

朱厚照道:“皇后,咱有事慢慢商量,按照規矩你不能出皇宮,什麼歸寧,你當自己是民間的媳婦,隨隨便便就回孃家看看?況且就算是尋常百姓,嫁出去的女兒也不能說回孃家就回啊。”

他不提這些還好,提到後沈亦兒馬上抓狂,只見她站起來,揮舞着拳頭和手上的髮釵:“本姑奶奶在皇宮裡住夠了!這什麼破地方,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一羣人來回不重樣,想找個玩的人都沒有……宮裡的人都不打牌的嗎?”

“打牌?”

朱厚照眼睛瞪大,驚喜地問道,“你會打牌?朕記起來了,以前朕當太子的時候,沈先生給朕送過一些牌,可有趣了。”

沈亦兒道:“還用我大哥送,你不會讓人造嗎?”

朱厚照苦笑道:“這你就不知道了,這些玩意兒都是沈尚書……也就是你大哥發明的,朕當時也苦惱,找不到人玩……要不這樣吧,咱一起玩咋樣?朕再找幾個聰明伶俐點兒的過來,咱有賭注,一次……一百兩銀子。”

突然間,朱厚照好像找到極爲有趣的事情,居然提出跟沈亦兒打牌賭錢。

沈亦兒皺眉:“誰要跟你賭?本姑奶奶要歸寧,你聽到沒?”

朱厚照臉皺成了苦瓜皮,最後無奈地嘆了口氣,道:“你想回去也行,但必須讓朕跟你一起回府,而且去過後就要回來,如果你答應,朕就同意你出宮。”

“怎的,本姑奶奶做事還要得到你的應允才行?”沈亦兒不滿地道。

朱厚照樂不可支:“皇后,你想想啊,雖然你現在地位尊崇,但在外人看來,你擁有的一切是誰給的?還不是朕?朕陪你一起回孃家,你也顏面有光啊,而且朕會給你爹孃多送些禮物,再到你家裡吃頓飯,以後咱就是一家人了!”

沈亦兒詫異打量一番,搞不懂朱厚照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顯然朱厚照從來沒經歷過民間一些習俗,覺得歸寧很有趣,尤其他想借着機會出去玩,跟沈亦兒的目的大致相當。

這邊沈亦兒自己也在琢磨是否要帶這個討厭鬼去見爹孃,仔細思索後,發現雖然自己可以不給皇帝面子,但要出宮還是要經過朱厚照同意。

“那行,就算跟你一起回家,你也要離本姑奶奶遠點!”沈亦兒道。

朱厚照道:“這哪兒行啊?咱一起回去,就算是做戲也要做全套……不過你儘管放心,在外人面前咱可以裝作夫妻恩愛,甜甜蜜蜜,但到了私下場合咱還是井水不犯河水,君子協定仍舊有效!”

“那一言爲定。”

沈亦兒道,“你去準備,姑奶奶我明天就要出宮。”

朱厚照爲難道:“是否有些心急了?”

沈亦兒聲音提高八度,嚷嚷道:“怎麼?不行!?”

朱厚照頓時焉了,忙不迭道:“行,一切都是小姑奶奶你說了算。”

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二六四章 撤兵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二七九章 闔家團聚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難卻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十四章 風箱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異第八二六章 請託上門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