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謝遷已經連續三天沒有回家,現在他精神疲憊,準備回府一趟。
憲宗病逝時,謝遷在朝中沒什麼地位,那時候他感受得不是那麼真切,如今年老之後遇到弘治皇帝病危,他感覺到無比的壓力,一夜下來便已精疲力竭。
李東陽等人與謝遷一同出來,連劉健也不會再留在皇宮守候。
劉健道:“賓之迴文淵閣值守,讓於喬回家歇息,等晚上之後再做更替。啓昭往詹事府,對衆東宮講官交待,這幾日太子學業不可荒馳,一切如舊!”
內閣需要有人值守,劉健作爲首輔作出如何安排並不稀奇,但他讓李東陽上午值守,下午回去休息,那意味着到等弘治皇帝醒來需要重臣們面聖時,李東陽很可能趕不及。
李東陽此時也全聽劉健的,行禮之後,幾人正要離開,劉健卻單獨留下謝遷,似有事交待。
李東陽去文淵閣,馬文升、張升和劉大夏則向出宮方向而去。
張升要順道去一趟詹事府,雖說弘治帝“病危”的消息沒有張揚開,但昨晚幾名大臣進宮徹夜未出,到白天后總會有小道消息流傳出去,朝廷大臣必然是傳得沸沸揚揚,劉健讓東宮講官一切照舊,便是爲安定人心。
如今要傳遞出一個訊息:太子還是太子,皇帝並無大礙。
幾人都走遠了,謝遷纔好奇打量劉健。
劉健輕嘆:“於喬,回去歇息,下午早些進宮,陛下有言,休息後對你有事交待!”
“呃?”
謝遷怔了怔,這話分明不是讓他回去休息,而是讓他留在宮裡。
皇帝是說你先回家休息,但休息後即刻來見朕,你當臣子的不能不識相,熬了一晚上,回去後睡不到一上午時間,肯定睡不醒。
與其路上耽擱,不如留在宮裡,直接找個地方先湊合着對付一下,等皇帝醒來時,聽到召喚就能直接面聖。
臣子留在皇宮內苑很不合適,不如去文淵閣,謝遷在宮裡值夜不是一天兩天,那邊有幾間雅閣專門供閣臣休息,無比熟悉。
“劉少傅說的是,在下知道怎麼做了。”謝遷行禮道。
“嗯。”
劉健欣然點頭,進宮幾人中,他的身體最差,李東陽那邊有痔瘡熬不住,其實劉健的意思,是想讓謝遷過去和李東陽作伴,相互有個照應。
劉健看似不近人情,讓李東陽留守內閣,但其實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情況。
謝遷沒有怨言,非常時期,根本就沒必要斤斤計較,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過去就算完事。在太監相伴下,謝遷只能加快腳步去追趕李東陽,一同往文淵閣去。
……
……
另一邊,張氏兄弟出宮沒有走午門到大明門這條路,而是徑直往西華門而去,他們想趁機去見一個人。
張氏兄弟沒有進擷芳殿,讓門口值守太監進去傳話,很快,張苑東張西望地溜了出來,看得出他很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跟張氏兄弟有聯繫。
“張公公,多日不見身體還是如此康健?”
張延齡老遠便用不陰不陽的腔調說道。
當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一同出來見人時,張延齡充當話事者的角色,而作爲兄長的張鶴齡則顯得沉穩大度,不太說話,但一出口就讓人很有壓力。
張苑趕緊行禮:“見過兩位國舅爺。”
一句話,就讓張氏兄弟的臉色很難看,他們眼下不喜歡被人稱呼國舅,因爲那代表他們是外戚,通常外戚很容易招惹外人,尤其是讀書人的非議,他們自己不太檢點,搶佔田宅、欺男霸女的事做了不少。
張延齡冷聲道:“張公公還是稱呼侯爺的好。”
張苑趕緊陪笑改口,但心裡一陣羞惱,他最不喜歡聽別人稱呼他“公公”,他被閹割成爲太監,主要便是因爲張氏兄弟,雖然他並不敢確定一手推動他入宮的幕後黑手一定是張氏兄弟。
“兩位侯爺,不知道今日找小人出來,有何要事?”張苑拿出以前見到張氏兄弟的謙和諂媚,賠笑着問道。
張延齡看了兄長一眼,張鶴齡這才接口:“太子尚未回來,你或許不知坤寧宮的狀況,陛下……身體不好,昨晚甚至有不祥之兆,到天明後病情才稍有好轉……”
張苑聽到這消息,心中暗喜。
對張苑來說,最希望的便是弘治皇帝駕崩,太子登基的話,那意味着他可以飛黃騰達,但聽說皇帝病情好轉,心頭一沉。
張鶴齡繼續說道:“陛下昨夜留下遺詔,吩咐讓內閣三位閣老爲顧命大臣。而在內苑中,司禮監秉筆太監蕭公公,晉爲掌印太監,執領東廠……”
張苑心裡感覺一陣悲哀,在這宮中,他何其渺小,幾乎沒人留意到他,但這些似乎跟他關係不大。
張苑進宮時間不長,對於朝廷人員架構不是很瞭解,但他爲人聰慧,日常觀察中,他明白自己的“同類”,也就是太監中,權限最大的是二十四監的掌印太監,其中最風光的要數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可就算他得到皇后的信任,在皇宮裡晉升司禮監也是遙遙無期。
無論是年歲,還是在宮裡侍奉的年數,他都落於下風,所以在不更朝換代的情況下,他根本就沒資格進入司禮監。
張苑道:“小人,不解兩位侯爺之意。”
張延齡哈哈一笑:“張公公,我們兄弟二人在皇宮裡佈置……咳咳,認識的太監不多,張公公算是一位,若是太子登基,我們自然希望有人能在宮裡面爲我們說話。”
“而你,哈哈,你是皇后的人,也就是我們的人,當初你進宮以及被皇后寵信,也是出於我們舉薦,以後……我們要多多親近些纔好。”
張苑心裡一凜,這意思是,張氏兄弟要保舉他進司禮監?
可張苑隨後轉念一想,就算張氏兄弟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也不會馬上調他進司禮監,而是要等皇帝駕崩以後,現在他留在東宮照顧太子,對張氏兄弟來說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而且弘治帝未駕崩,皇帝是不會安排他這樣沒資歷和威望的人進司禮監的。
但若少太子登基,那一切情況將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