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一番話正中曹*之意,也使得孔融爲之默然,熟悉袁紹的孔融自然對其缺點知之甚深。
曹*欣喜的大笑道:“哈哈,皆不出荀文若之料。”
隨後,即喚前軍武安國、後軍王忠引軍五萬,打着魏王的旗號,去淮南攻打袁術。原來武安國舊爲北海孔融麾下大將,及曹*取北海,孔融未戰而降於曹*,武安國便也跟着降了,但是心中卻是不肯;曹*對其亦不看重,只用其爲偏將,如今苦差便差他與王忠一同領兵。
此後,曹*卻自引大軍二十萬,大舉進入黎陽,以拒袁紹。
程昱對於曹*派武安國與王忠二人去淮南,顯得不那麼看好,對曹*使得:“恐武安國、王忠不稱其使。”
曹*亦是點頭說道:“吾亦知此二人非袁術敵手,權且虛張聲勢罷了。”說着又分付武安國及王忠二人道:“汝二人且不可輕進。待我破了袁紹,再勒兵破袁術。”
“喏!”武安國、王忠二將叩首領命,心不甘情不願的領兵去了。
曹*自引大軍,浩浩蕩蕩殺至黎陽。袁、曹兩軍相隔八十里,各自深溝高壘,卻是相持不戰。
自八月守至十月。原來袁紹軍謀士發生內槓,許攸不樂意審配領兵,而沮授又恨袁紹不用其謀,各不相和,不圖進取。再加袁紹心懷疑惑,不思進兵,是以在此情形之下,曹*便喚手下大將樂進守把青、徐;李典屯兵河上;曹仁總督大軍,屯於官渡,曹*自引一軍,竟回許都去了。
且說武安國、王忠引領大軍五萬,離淮南一百里下寨。中軍虛打“魏王•曹”的旗號,卻是心懷不滿未有進兵之意,只是令人打聽河北消息。
而這裡袁術卻是不知曹*的虛實,也未敢擅動,亦只探聽河北。
這一日,忽曹*差人催武安國、王忠進戰。二人便在寨中商議。
武安國說道:“大王既然催促吾等攻城,你可先去。”
王忠卻是搖頭說道:“大王是先差你的,自然當由你領兵前往。”
武安國兩眼一瞪,說道:“我是主將,如何先去?”
王忠也是個直性子,所以不得曹*喜愛,可是軍命難爲,當即他轉念一想,說道:“如此,我和你一同引兵前去。”
武安國自然是不願的,沉吟說道:“我與你拈鬮,拈着的便去。”
“也好!”王忠點頭答允道。
於是,二將便找來紙箋書“先”與“後”,並將其混搖;搖畢王忠當先去抓,待其展開一看,他拈着的正是一個“先”字,王忠無奈,只得分一半軍馬,來攻淮南。
此時袁術聽知曹軍人馬到來,請麾下謀士楊大將商議,神情疑惑的說道:“本初雖屯兵黎陽,奈謀臣不和,尚未進取。曹*不知在何處。聞黎陽軍中,並無曹*之旗號,如何這裡卻反二有他的旗號?”
楊大將說道:“曹*自來詭計百出,必以河北爲重,親自監督,卻故意不建旗號,乃於此處虛張旗號:吾意曹*必不在此地。”
袁術認爲有道理,當即環視麾下衆將,看到麾下第一猛將紀靈,便道:“紀靈可去探聽虛實?”
紀靈出列拱手道:“末將願往。”
楊大將卻說道:“陛下,紀靈將軍爲人躁暴,不可去也。”
紀靈不樂意了,抱拳大聲道:“便是有曹*,末將也要將其拿將回來!”
大將雷薄看到此情,當即出列道:“待末將往觀其動靜。”
楊大將旋即點頭道:“雷薄將軍若去,我卻是可以放心的。”
於是雷薄引三千人馬出淮南,往曹軍大寨而去。
時值初冬,陰雲布合,雪花亂飄,軍馬皆冒雪佈陣。雷薄驟馬提槍而出,大叫王忠出來打話。
王忠慢慢騰騰出來後,望着雷薄喝道:“魏王到此,爾等緣何不降?”
雷薄冷哼一聲,說道:“如此就請你家魏王出陣,我自有話說。”
王忠喝斥道:
“大膽,魏王又豈肯輕見於你!”
雷薄聞之大怒,挺槍驟馬向前。王忠亦不甘示弱,挺槍躍馬上迎。兩馬相交,“鏘鏘!”一陣亂打,雷薄撥馬便走。
王忠自是不棄,打馬追趕而去。卻不知轉過山坡,雷薄突然回馬,大叫一聲,舞槍直取王忠。
王忠一時慌神,攔截不住,恰待驟馬奔逃,雷薄卻是眼疾手快,只見他左手倒提長槍,右手揪住王忠勒甲絛,生生將其拖下鞍鞽,橫擔於馬上,回本陣來。王忠軍見主將被俘,惶恐十分,當即四散奔走。
雷薄得勝而歸,便押解王忠,回淮南來見袁術。
袁術問王忠道:“爾乃何人?現居何職?敢詐稱曹*在此!”
王忠惶恐說道:“某焉敢有詐。乃奉命教我虛張聲勢,以爲疑兵。魏王實不在此也。”
袁術隨即令其押下去,卻又教人付衣服酒食,暫且監下,待捉了武安國之後,再作商議。
雷薄說道:“末將知陛下有與曹*和解之意,故生擒將來。”
袁術點頭稱讚幾句,之後說道:“朕亦知道楊大將乃是恐紀靈躁暴,殺了王忠,故不教去。此等人殺之無益,留之可爲解和之地。”
紀靈此時更加鬱悶,即刻出列說道:“陛下,雷薄既然捉了王忠,且令我去生擒武安國來!”
袁術說道:“武安國乃北海第一勇將,虎牢關伐董卓時,也是聲威大震,今日爲前軍,且不可輕敵。”
紀靈已經憋得夠難受了,再受不得如此言語,厲聲叫道:“量此輩何足道哉!我也似雷薄一般生擒將來便了。”
袁術說道:“只恐汝壞了他性命,誤了我的大事。”
紀靈說道:“如殺了,我償他命便是!”
袁術得到紀靈如此保證,這才令其領軍五千前往。
紀靈一向自詡勇武,如今更是憋足了一口氣,隨即引着五千兵士前進。
卻說武安國得知王忠被雷薄所擒,知道自己絕對不是袁術對手,便更加不出戰了,不管如何只是堅守不出。紀靈每日都在寨前叫罵,武安國聽知是袁術麾下第一勇將,便任紀靈罵的越兇,他就越發不出戰。雖然曹*有令,但此刻的武安國依然不想出兵,當然除非是有絕對把握可以擊敗對手。
紀靈在外守了數日,見武安國就是不出,便心生一計:傳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日間卻在帳中飲酒詐醉,尋軍士罪過,打了一頓,縛在營中,曰:“待我今夜出兵時,將來祭旗!”卻是暗使左右縱之去。
被打軍士在紀靈的刻意安排下得脫,偷走出營,徑往武安國營中來報劫寨之事。
武安國見降卒身受重傷,遂聽其說,當即便打定主意一戰,即安曹*之心,又可爲自己謀一功名;當即虛紥空寨,伏兵在外。
是夜紀靈佈下兵力,他分兵三路,中間使三十餘人,劫寨放火;卻教兩路軍抄出他寨後,看火起爲號,夾擊之。三更時分,紀靈親自引精兵,先斷武安國的後路;中路三十餘人,搶入寨中放火。武安國的伏兵恰待殺入,卻見紀靈兩路伏兵齊齊殺出。
武安國大軍措手不及,立時自亂,還不知道紀靈兵馬多少,便各自潰散奔逃。武安國攔截不住,只得引一隊殘軍,奪路而走,卻不料正撞見紀靈,狹路相逢,急難迴避。
然而此時的武安國那有心對戰,交馬不過數合,便被紀靈生擒過去。其餘一衆軍士皆降。紀靈隨即使人先行報入淮南。袁術聞之,謂左右文武官員說道:“紀靈自來粗莽,今亦用智,吾無憂矣!”
隨即袁術乃親自出郭迎之。紀靈躬身說道:“陛下,楊公道我躁暴,今日如何?”
卻不知楊大將呵呵一笑,道:“吾若是不用言語相激,將軍如何肯使機謀!”袁術、紀靈等人聞言大笑,旋即明白楊大將之意了。
袁術此時纔有空見被縛的武安國,爲了展現自己賢德,袁術慌忙下馬,爲武安國解其束縛,道:“術之小將紀靈誤有冒瀆,望乞
恕罪。”
隨後,將其迎入淮南,更令人放出王忠,一同管待。
袁術如今山窮水盡,不得不低頭,說道:“前番得罪魏王,二位將軍至許都,望善言爲術分訴,術之幸也。”
武安國、王忠面面相視,說道:“深荷陛下不殺之恩,當於魏王處方便,以某兩家老小保陛下。”
袁術急忙稱謝。次日盡數歸還二將原領軍馬,送出郭外。
武安國、王忠二將行不上十餘里,只聞一聲戰鼓響起,紀靈攔路大喝道:“陛下忒沒分曉了!捉住賊將如何又放了?”
諕得武安國、王忠二將馬上一陣發愣,心中道這袁術究竟搞的什麼鬼,這邊說放了他們,這邊又派出軍馬攔路。
這時,紀靈睜眼挺刀就要趕上截殺,卻聽背後一人飛馬大叫到:“紀靈將軍,不得無禮!”
紀靈回首視之,乃楊大將與雷薄是也。武安國、王忠方纔放心下來,知道必是紀靈擅自行動的。
楊大將望着紀靈說道:“陛下既將此二位放了,紀靈將軍如何不遵陛下之法令?”
紀靈瞪眼道:“今番放了,好讓他們下次又來。”
雷薄說道:“待他日後再來,吾等再殺之未遲。”
此時武安國、王忠不想再多做停留,連聲告退道:“便魏王誅我等三族,吾等也不來了。望將軍寬恕。”
紀靈囔道:“便是他曹*自來,也要殺他個片甲不回!今番權且寄下爾等兩顆頭!”
武安國、王忠二將不敢反駁,只得苦笑而回。其後,楊大將、紀靈、雷薄三人回見袁術,說道:“曹*必然復來。”
此時謀士荀正謂袁術道:“淮南受敵之地,不可久居;不若分兵而守,如此則爲掎角之勢,以防曹*攻擊。”
袁術當即用其言,令雷薄、荀正守淮南;其夫人亦於淮南安置。劉詳、俞涉守合肥。袁術與楊大將、紀靈屯居巢。
卻說武安國、王忠回見曹*,具言袁術好話。曹*聞聽怒罵二將道:“辱國之徒,留爾等何用!”隨即喝令左右將其二人推出去斬之。
武安國爲孔融舊將,孔融豈能坐視不管,即刻諫言道:“大王亦知此二人必非袁術敵手,若是斬之,恐失一衆將士之心。”
曹*這才顧忌不已,隨即免其二人死罪,可是活罪難逃,之後又黜罷爵祿。欲自起兵伐袁術。
曹*謂左右一衆謀士,說道:“今袁術銳氣雖滅,但尚有活路在,而河北袁紹,兩都、西涼劉備,荊州尹銘等皆爲豪雄,不可不除啊!”
程昱進言道:“劉備屯軍兩都、西涼,未可輕取;但當以書慰勞,勿使生疑,可誘其攻袁紹,後再圖之可也。尹銘現雄踞荊州,分佈掎角之勢,亦不可輕敵。況今袁紹屯兵官渡,常有圖許都之心。若我一旦東征,袁紹勢必乘虛來襲,何以當之?”
曹*卻搖頭說道:“非也。劉備、尹銘皆乃人傑也,今若不先擊袁術,待其羽翼既成。急難圖矣。袁紹雖強,事多懷疑不決,何足憂乎!”
衆人正議之間,就見郭嘉自外而入。
曹*最信任郭嘉,便問郭嘉道:“吾欲東征袁術,奈有袁紹之憂,如之奈何?”
郭嘉灑然笑道:“袁紹性遲而多疑,其謀士各相妒忌,不足爲憂也。袁術新敗之軍兵,軍心渙散,大王引兵東征,一戰而可定矣。”
曹*大喜,朗聲說道:“奉孝之言,正合吾意也!”
遂起二十萬大軍,分兵五路,浩浩蕩蕩的直下淮南。
這時,淮南細作探知,慌忙報入淮南。荀正先往合肥報知俞涉,隨即趕至居巢報知袁術,袁術與荀正計議道:“此必求救於本初,方可解眼前之危。”
於是,袁術修書一封,遣荀正至河北。荀正乃先見田豐,具言其事,求其引進。田豐即引荀正入內面見袁紹,荀正呈上袁術書信。
可是荀正、田豐卻見袁紹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神情頗爲沮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