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

黃忠偏師又創大捷的消息,快馬傳到允吾縣後,伏泉當即大喜,就欲執筆向朝廷表功,畢竟前番大敗韓遂的捷報纔剛送走,現在就又有一件大功出現,實在是對他而言太好了。

伏泉麾下的一應文武,知道這消息後,一邊大讚黃忠的名將之風,另一邊也就是拍伏泉這個上官的馬屁,重複着伏泉是什麼“本朝霍耿”的名將說辭而已。

說實話,這些話伏泉來到此世,聽得夠多了,但心裡面也在嘀咕他們不會換個說辭的同時,也還是對於這些恭維忍不住的喜歡。

只是,高興還沒有多久,當右扶風的來信傳來允吾縣時,徹底將伏泉的好心情,給打碎了。

“啪!”

允吾縣縣署大堂裡,伏泉重重拍案怒道:“三輔之地,竟有賊人劫掠朝廷要犯,真膽大妄爲!膽大妄爲……”

堂下一應涼州文武,眼見伏泉發怒,皆低頭不語,不敢出聲。張玄對伏泉的勸兵之語,不少人都有所耳聞,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內中肯定別有陰謀的他們,自是明白伏泉動怒的原因,畢竟這事情一旦經過有心人傳播,那可就說不清楚了。

想想看,若是京師雒陽的皇帝和百官公卿知道,原本勸誡伏泉帶兵清君側的張玄,竟然在押運途中,被人劫持而走,那該是什麼樣的心情?

且不說百官公卿和皇帝,對於手握重兵的伏泉傳出清君側謠言時,就已經有所警惕了。畢竟,在這件事情之前,朝廷裡也傳出伏泉和韓遂私下之間聯繫密切,伏泉在涼州刺史的任上,有明確的養賊自重的嫌疑,在加上現在傳言說他要清君側,這消息也是可信度極高。

若是張玄沒死,安然送回廷尉受審,這事情就不需要懷疑了,現在就是連伏泉準備要靠着張玄自保,向朝廷證明自己清白的人證,都被劫持,這無疑就讓他們對於伏泉更加懷疑了。

本來,在他們眼裡,一旦張玄送入廷尉,以大漢廷尉的手段,他就是想說謊,也不會給他機會,到時候一經查證,自然就知道這事情是張玄故意爲之,還是伏泉早有預謀。

這樣的話,關於伏泉是忠是奸的問題,也是一眼可明,現在,連張玄這個事件源頭都沒了,原本就深處流言旋渦的伏泉,自然就更加危險了。

就算是皇帝以前再信任伏泉,現在經過連番變故,也不敢說他會毫無保留的信任伏泉了,更不會像是現在這樣放任伏泉掌握涼州重兵戍邊,雖然現在涼州叛亂未定,臨陣換將滿朝諸公不會犯此大忌,但起碼要加以限制纔是。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遠在京師的百官公卿,知道張玄被劫後,皆是對伏泉狐疑不已,若非此刻涼州戰事已到關鍵時候,漢軍正在金城郡和叛軍對持,否則,恐怕早有無數人會提議朝廷,將伏泉從涼州調出,分開他和麾下兵馬的聯繫了。

朝中羣臣如此,宮內的皇帝劉宏,也同樣得到消息後,不得安寧。第一時間,劉宏就想要將伏泉調離,畢竟這是一個有力污點的臣子。誰也不知道伏泉要謀反的消息,是真是假,但對於皇帝而言,謀反這事情是寧可殺錯三千,也絕對不會放走一個的,若非是涼州現在的局勢需要伏泉,恐怕伏泉的涼州刺史位置還沒坐熱乎,也就要離開了。

“讓父,張處虛勸兵伏流川一事,該當如何?”西邸之內,面色陰冷的劉宏,對身邊的親信張讓問道,伏泉手握西州重兵,處置稍加不慎,便有可能出現大禍,所以他一時之間也是難以決斷。

“回稟陛下,伏涼州國朝忠臣,當不至有此逆心。”張讓早有準備道,深知皇帝性格的他,知道劉宏對此時定然處理不決,因此早就打好了存稿。

果然,這話一出,劉宏搖頭道:“話雖如此,然此事委實令朕難安。前番朝中便有伏流川與韓逆密謀之言,今日又有張處虛勸兵入京一事,兩番流言,不可不察。所謂‘枳句來巢,空穴來風’,伏流川手握西州雄兵,非長久之事也!”

張讓聞得此言,隨即悄聲道:“陛下,若如此,不如選取良機,調其入京爲官,其若無兵,當無大患!”

劉宏點頭認同道:“此言有理,臨陣換將,並非良策。如此,待其平定涼州叛賊,便調其入京,涼州諸軍,另選良將統之。”

這話說出,卻是令張讓錯愕,他可是想現在就把伏泉調走,好令派親信代替伏泉,畢竟,現在誰都看得出來,叛軍形勢不如從前,只要選一個不是飯桶的人代替伏泉,肯定也能平亂。對於現在的何進和張讓來說,他們現在的第一目的,就是讓伏泉失去兵權,這樣才能剪除其一翼,同時再利用謀逆流言,使得皇帝對伏泉徹底失去信任,如此徐徐圖之,以何進如今再有黨人士人的加持,何愁“史侯”劉辯不能爭得皇太子之位?

所以,張讓連忙回道:“陛下,伏流川掌兵日久,兼有其與韓賊謀逆之嫌,若其養寇自重,長此以往,日後何以制之?”

“不知讓父有何策?”聞得此言,劉宏也是一慌,他適才只顧着西州戰事,卻是忘了若是任由伏泉控制涼州,還真有可能讓他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見此,張讓心中冷笑,便欲說話,只是,還未開口,便見趙忠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氣喘吁吁的大喊道:“陛下,北疆生事,北疆生事……”

“啪!”

“何故如此!成何體統!”

本來劉宏心情不好,現在又見到趙忠如此,當即拍案大怒道,一下子就把氣喘吁吁跑來的趙忠嚇了一跳,當即跪地求饒道:“奴婢知罪!奴婢知罪!望陛下息怒!望陛下息怒……”

這邊張讓見此,也顧不得說出心裡話,連忙爲了保住同黨趙忠道:“陛下,趙常侍如此急來,衝撞聖顏,必有要事,望陛下息怒,且聽其所言,再行處置。”

數刻之後,劉宏面色稍安,想起趙忠也是宮中老人,不會這麼不知禮數,這才忍住怒氣道:“爾有何事?”

趙忠聞言,如蒙大赦道:“回稟陛下,北疆急報,故中山相漁陽張純,與同郡故泰山太守張舉及烏桓大人丘力居等連盟,劫略薊中,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衆至十餘萬,屯肥如。如今,張舉賊子大逆不道,妄稱天子,賊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移收州郡,昭告天下,雲舉當代漢,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

“啪!”

此話說完,當下便令劉宏大驚,拍案怒道:“張舉、張純賊子,大逆不道,其心可誅,其心可誅……丘力居胡虜狗輩,當殺!當殺……”

隨着一陣陣憤怒的大吼傳遍西邸,無論是張讓、趙忠,還是西邸內的其他寺人宮女,全部跪下,低頭不敢直視皇帝劉宏。

很快,他們又聽到劉宏說道:“‘非吾族類,其心必異’,今日方知爲何段紀明、伏流川舉屠刀於異胡,殺!此等反覆胡狗,當殺!”

語氣裡,劉宏的聲音稍有緩和,埋頭在地的張讓,聽到此言,頓有所感,知道劉宏怒氣已消。移動了一下跪着的腿部,張讓悄悄用餘光瞥了眼劉宏,見到劉宏臉色安好,這才心中大定。

之後,張讓起身緩緩道:“陛下,北疆亂事,當務之急,應選派良將,抽調精兵剿之。不然,任由張舉、張純叛軍十萬之衆,爲禍北疆,則後果難料!”

作爲皇帝的親信,張讓雖然想調伏泉離開涼州,但是面對危害大漢北疆的又一次叛亂,而且又是稱帝建國的大亂,深知和大漢皇室脣亡齒寒的他,這時候他自然知道該如何取捨。

“嗯!”劉宏點頭認同道:“讓父所言有理,傳令百官,速速召開朝會,商討討賊事宜。”

“諾!”張讓得令,連忙迴應,而後轉身離去,去宮外派人通知百官公卿明日召集朝會,討論討賊事宜。

眼見張讓走後,劉宏面色冷冷的看了一眼西邸諸人,隨後不顧身份的大吼道:“滾!都給滾!滾……”

在場的西邸衆人,不敢得罪此刻暴怒中的皇帝,皆是低頭離去,留下劉宏一人,獨自呆在西邸生氣。

次日朝會,大漢朝廷在太平道舉事以後,又一次召開了平亂的朝會,而且這一次不一樣,和太平道的張角等逆賊不同,張舉、張純等人直接稱帝建國,宣示代漢,這無疑在挑釁大漢的威信。

而劉宏初次聽到張舉、張純叛亂大怒的原因,也正是於此,對他而言,得位之時,本就充滿了政變,因此對於威脅其政權的,無論是黨人士人,還是太平道這些,都是毫不猶豫的該禁錮毀滅,就禁錮毀滅,絕不給他們多餘的機會。

若不是現在黨人等在剿滅太平道出力甚多,而且勢力短時間內,已經到了中樞不能治的情況,劉宏說不得就在考慮想辦法來一次“第三次黨錮之禍”了。

朝會討論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調兵遣將征討張純、張舉等賊,一番緊密討論,當下就令冀州牧皇甫嵩、和現在因爲剿滅太平道之功,擔任護烏桓校尉的公孫瓚,兩面夾擊張純、張舉等賊。

當然,二地兵馬,對付號稱十萬之衆的張純、張舉,還是有些不足,畢竟,雖然皇甫嵩麾下尚有不少勁旅的,但是在太行山內的黑山軍張飛燕所部,還是令朝廷諸公放不下心,生怕他們會利用這次機會復叛,所以又從其他地方調兵。

首當其先,便是剛剛在青州剿滅泰山賊十分有效的降賊中郎將伏德所部,他們的戰果已經說明這是一支可戰之師。

接着,考慮到叛賊所部有不少烏桓騎兵,北方地勢開闊,這些騎兵危害很大,可是此時幽、冀二州,因爲連番抽兵,騎兵不足,所以必須還要準備騎兵。

而幷州因爲也要防範張純、張舉還有黑山軍,加上前番爲了支援涼州,也抽調了騎兵,所以騎兵如此算來,也稍顯不足,故而朝廷又下令繼續從南匈奴抽調胡騎討賊。

如此這般,在兵力上,大漢的優勢也就完美了,不過,對於心中尚有其他心事的劉宏而言,這還不夠。

在朝會的末尾,劉宏又出乎意料的下令,以如今涼州戰事漢軍把握優勢爲由,下令伏泉將原本支援涼州的騎兵派出北疆,並且要他從涼州鐵騎中,抽調人馬,補充受損兵卒,將原本支援的一萬鐵騎,原封不動的送入參加北疆討賊戰事。

這道旨意,其實初時是頗爲令滿朝公卿百官不解而震驚的,畢竟涼州戰事未結,即使現在漢軍掌握很大的優勢,但也不能如此肆意妄爲。如果現在就要抽調邊軍主力入中原平亂,這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就是相當於自減實力,主動資敵的行爲,終究若是因爲涼州漢軍缺少騎兵和叛軍對戰的話,說不得會給叛軍再次崛起的機會。

本來,此事就有不少人想要反對,臨陣分兵,說來也是兵家忌諱。只是,當他們都想到剛剛傳來的張玄被劫一事後,都忍住了衝動,皇帝不可能不知道這般調兵對於涼州的危害的,但考慮到現在涼州刺史伏泉手握重兵,而朝廷又沒有絕對證據證明他有謀反嫌疑,似乎只有這樣,慢慢削減他的實力,才能達到皇帝心中就算伏泉會反,也危害不了大漢社稷的目的。

因此,這種按理來說應該遭受羣臣反駁的昏庸之見,竟然出奇的無人反對,就是伏泉伯父伏完,對此也是出奇的冷眼,一點兒沒有爲涼州軍可能會爲此勢弱,甚至有可能會敗北而求皇帝收回成命的意思。

終究,即使伏泉因此敗北,但也總比他手握重兵,從而被皇帝猜忌強,而皇帝這般一點一點割肉的行爲,又未嘗不是對伏泉的考驗呢?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五百四十一章 鎮守於外可安內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甫中郎有何意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二十章 人情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