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歷史改寫

家人安然無恙,董卓舒了口長氣。

“翁翁,呂叔父有封書信讓我交給您。”董白拿着一封布帛書信跑來。

這傢伙,居然還有臉給我留信!

“老夫倒要看看,這狼心狗肺之徒有何說辭。”

董卓臉上怒氣陡漲,一雙大手將書信打開。

“董公在上,呂布拜言:回顧往昔,董公待吾極好,禮遇有加,此份恩情曾令呂某無數次夜間輾轉。然,世事難料,布不得不爲今後所計。所謂兵者,詭道也,布此番手段實屬無奈,利用了董公信任,深感愧疚。

虎牢關前,布力戰諸將,亦算是報了董公。布此番所行,正應您當日所言: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又豈能寄居人下?

董公擔心老母、孫女,吾料必會飛馳回奔洛陽。吾只需在城內設下埋伏,便能將董公一網打盡。”

看到這裡,董卓後背一涼,如果真設有埋伏,他此番回來,估計就是自投羅網。

所幸,城內並無伏兵,董卓接着往下看。

“抓老夫人與小侄女爲質,藉以脅迫董公,有人勸過。

吾,不屑爲之!

只願來日,能與董公正面一戰,只是不知是飛熊軍驍勇,還是我的狼騎營更深一籌,布拭目以待。”

卷末,呂布敬上。

從始至終,書信裡呂布都是稱呼董卓爲‘董公’,念着他往日的情分。

董卓看完之後,心中百味雜陳,不知道是該憤怒,還是欣慰,亦或是苦笑。

“翁翁,你不高興嗎?”

董白偏過頭,處在深宅的她根本不知道外邊發生了什麼。

董卓低下頭,醜惡的臉龐上多了幾分慈愛,撫着孫女的烏黑秀髮,溫和說着:“翁翁能夠見到白兒,就十分開心了。”

很難想象,天下人口中殘暴不仁的董魔王,也會有這般和藹模樣。

早年,董卓最喜歡的兒子青年意外身亡,只留下這麼一棵獨苗。董卓爲此沮喪低落了好一陣子,後來便將對兒子所有的愛,傾注在了孫女董白的身上。

將老孃和孫女送回房內之後,董卓站在空曠的院子裡,仰望天空。

黯淡的月色,斑駁的數影,正如他此刻的心情。

“兄長,我已經調查了城內一圈。呂布昨天夜裡裹挾天子百官往長安去了,還帶走了城內七八成的百姓。”

董旻腳步急促的來到董卓身旁,告訴他這位兄長,洛陽如今幾乎已是空城一座。

董卓側目看了他這弟弟一眼,沒有說話。

“如此龐大的隊伍,他們行軍速度應該不會很快。只要兄長率軍追擊,必能追上,救回天子!”

董旻勸說董卓出兵追擊,天子乃是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有天子在手,怎麼都佔着一頭理,倘若天子落入別人之手,他們就真的成了叛亂的反賊。

董卓搖了搖頭,月光灑在他粗獷的臉上添了幾許落寞,他嘆了口氣:“算了,老孃和白兒沒事就好。”

他已經不打算追究此事了,呂布騙了他不假,但起碼沒有把事做絕,給他留了後路。

他們之間的帳,就此一筆勾銷。

董旻卻是不甘就此罷手,繼續勸說着董卓:“兄長,關中那邊是你經營的地盤,又有樊綢守在函谷關。呂布想要入關,得廢不少功夫,別說十天半月,就是給他半年都未必能夠攻下函谷關。我們只需追擊過去,和樊綢來個前後夾擊,定能擊敗呂布,奪回天子!”

“叔穎,你覺得你能想到的事情,呂布會想不到嗎?”

董卓反問了一聲,呂布在他身邊蟄伏了這麼久,怎麼可能沒有萬全之策,就貿然帶着天子百官往長安而去。

果然,董卓話音剛落,就有人前來稟報:“太師,樊將軍到了。”

董卓聽得這話,心中嘆息,道了聲:“讓他進來。”

很快,樊綢出現在了董卓面前。

“樊將軍,你不是鎮守在函谷關嗎?怎麼來了洛陽?”董旻納悶兒的詢問起來。

“前幾天來了個叫魏木生的將領,拿着太師符節說是要與我調防,讓我趕往虎牢關增援。我途經洛陽,故而在此暫歇。”樊綢如實回答起來。

函谷關輕而易舉的落入呂布之手,董旻氣急敗壞,指着樊綢急道:“你啊,中了呂布之計矣!”

樊綢懵了,大腦完全反應不過來,這是個什麼情況?

途中他還見到過呂布,聽呂布說是奉了太師之命,帶天子百官遷入長安。

他當時也沒多想,甚至還和呂布寒暄了兩聲。

董卓也不怪他,本以爲讓樊綢鎮守函谷關萬無一失,沒想到到頭來還是給他人做了嫁衣。

想起昔日在虎牢關城頭看到的那道驍勇身影,董卓此刻竟有些欣慰起來,呂布像極了年輕時候的自己,甚至比自己還要聰明、隱忍、勇武,有手段。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啊,是真的老了。”

董卓嘆了一聲長氣,望着天上月亮,臉上的落寞又重了幾分。

“兄長,那我們下一步該當如何?”

董旻在得知函谷關陷落之後,也沒了主意。

董卓這時候倒是重拾起了精神,掃去臉上落寞,剛猛的嗓音裡透着決絕:“輸了呂布一手,卻也不是關東那些鼠輩,就能擊敗本太師的!”

“樊綢。”

“末將在!”

“由你鎮守洛陽,除非我本人親至,任何人來,皆不得開城。”

“喏!”

吩咐完樊綢之後,董卓帶着五千飛熊軍,又連夜奔回虎牢關去。

八月底。

龐大的遷移隊伍終於抵達了函谷關外,百姓們望着前方朦朧的城廓,俱是露出了開心的笑顏。

不停趕路的他們早已是疲乏至極,終於可以好生歇一歇了。

“先生,你輸了。”

馬背上的呂布望向戲策,嘴角露有笑意。

他先前和戲策打賭,他賭董卓不會追來,戲策則賭董卓必來。

事實看來,確實是戲策輸了。

然則輸了的戲策卻滿臉開懷,彷彿比自己贏了還要高興。

當天下午,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傳來。

虎牢關持續數月的鏖戰,終於以董卓的獲勝而落下帷幕。

這場大戰,雙方前前後後投入兵力達到了六七十萬,可以說是近些年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紙包不住火,諸侯們在得知糧草被焚之後,很快就起了內訌。原先的盟友關係霎時四分五裂,變得心懷鬼胎,互相仇視。

劉岱找橋瑁借糧被拒,更是親手弄死了橋瑁,舉薦王肱成爲新的東郡太守。

沒了糧草,這支打着‘討伐國賊、入京勤王’旗號的正義之師,不攻自破。各路諸侯帶着麾下兵馬,離開了虎牢關外,敗北而歸。

虎牢關沒被攻破,呂布知道,歷史在這一刻,已經正式改寫。

第七零一章 虎威江東與勇冠西涼第三二八章 新的格局第七十五章 一人與衆生第五二二章 寧做溫侯走狗,不爲劉焉上官第七八九章 信念第一八五張 五原郡守第七零六章 倒黴的王子殿下第六一八章第四三三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九二章 又一個冒頓第五零八章 冬去春來第六七四章 當務之急第三一九章 某非東郭第一三一章 率先登城者,號爲先登第六三七章 及早除之第五零四章 夫妻夜話第三五六章 熊是怎麼死的第六七二章 溫情的一家子第一三七章 同病相憐的兩個人第六十六章 提頭過鬧市第二一零章 南下第九一零章 未來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二六九章 分兵第七一零章 命運不同的兩兄弟第三零七章 莽夫身上有了梟雄氣第九章 人心第三三三章 琴音第六零三章 投名狀第一一七章 說段故事與你聽第五八四章 萬獸之王第七十五章 一人與衆生第五八三章 是攻是守第五十八章 洛水之北第四四二章 大雪第九零三章 怒火第五五五章 羽翼漸豐第七二五章 得民心者,方得天下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一八章 等第四五六章 三兄弟第六五二章 破營第五四九章 這不是董白嗎?第一四三章 敗退第八零七章 新令(4000字)第九十五章 老丈人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第八一七章 天下英傑,入吾彀中矣!第七七九章 短兵相接(第三更)第三三一章 故地重遊第一一一二章 信第五四八章 從今天起,我叫呂白第一五八章 幕後主使第一九九章 合夥第一二九章 狼來了的故事第八零五章 驚蟄(4000字)第一七三章 有死無生第五十章 英雄出世,隻手可擎天(下)第二二七章 將軍饒命第四六七章 虎牢之戰第二六八章 又遇熟人第六零五章 溫侯,讓我追隨您吧!第五九一章 百里加急第五一一章 倉嶺關第一九九章 合夥第二六一章 說客第八八二章 賊帥與大將軍第五三五章 孤注一擲第八六一章 弩射第五九三章 中計第三三七章 可願在宮中當值第三九四章 對峙第三四八章 七日之後,再較高低第七四七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七六零章 心態炸了的李儒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第四八三章 唯有破釜沉舟第一五七章 比人多第四章 沉石第三章 拽衣角的小女孩第四七七章 調虎離山,趁火打劫第五三五章 孤注一擲第七五九章 是誰殺了我的弟弟?第五零九章 以西域之錢糧,來養麾下之精銳第二七四章 格局第五一二章 誰說攻城需要千軍萬馬第一一零九章 新王登基(FPX牛逼!!!)第五一七章 既然不信,那就先來個下馬威吧第一四四章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第七四九章 時光不會倒着走第一百章 兒時吹葉言卿爲我護第三十五章 陷城第六十五章呂布頭顱沉千斤,宵小之輩豈能提第六八五章 人心所向第一八三章 凱旋第五五三章 大司馬第四五二章 潘鳳VS黃忠第五五三章 大司馬第七六四章 強大的夏侯淵第五零八章 冬去春來第十二章 呂布動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