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

乾祐十五年,冬十月,初四,韶州漢軍大營。連續幾道來自南邊的消息,使得平粵的漢軍主帥潘美大喜過望,當即升帳議事。

此消息來源分三種,一是武德司的諜報,二是軍情司的密探,三則是潘美招募的一些死士細作。但不管情報來源如何,都指向一件事,來自番禺的南粵援軍終於北上了,並且,領軍的主帥乃是內侍監許彥真。

“南粵主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啊!”得知援軍的情況,潘美心情十分愉悅。

自從天子詔令,湖南發兵,到潘美屯兵曲江城下,韶州告危,已經過去整整二十日,然而,一直過了二十日,南粵的援兵方纔趕來,這速度可算慢了。

當然,慢自有慢的原因。最重要的問題,在南粵朝堂,那裡早是烏煙瘴氣一片,巫女弄權,宦官專政,這些人,讓他們禍國亂政或許可以,但真正面臨危局時,可是一點也拿不出什麼有效的應對措施來。至於南粵主劉鋹,在得知漢師南下時,第一反應卻是不敢相信,他此前都自削帝號,向朝廷認罪求和了,怎麼還會派師來征討他?

漢帝的平南詔書,經過時間的發酵,也已傳至嶺南各州,人心惶惶之中,大部分士民百姓實則是滿懷期待,沒有暗流涌動,都是在默默等待天兵之來。

而當確認漢師南征的消息後,劉鋹則慌了,在三年前經過朝廷的毒打之後,這個年輕的荒淫君主已經老實多了,再沒敢做什麼悖逆朝廷的事情。如今,更是談漢師色變。

當然,爲了應對漢軍來襲,南粵還是做了些工作,比如自各州徵調集中軍隊,這就是個耗時間的事情。說起來,對於朝廷平南,江南那邊自上而下還有所防備,南粵這邊卻是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或者說,有見識的聲音發佈出來,發出來也沒人聽,聽了也難阻大勢。

倉皇之間,僅議論就花了三日的時間。後來,隨着前方的戰況傳來,北面漢軍主力受阻於韶州,西面賀州也還在手中,於是劉鋹又不急了。上一次漢軍沒能突破,這一次只要好好守,或許還能擋住。

經過商議,還是決定增兵支援,但面臨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讓誰爲主帥領軍去救援。因爲前些年,劉鋹對功臣舊將大肆屠戮,南粵國也是沒幾個將才了。

最終,羣臣共同推薦大將潘崇徹,這是南粵軍中號稱第一名將的將領,當初馬楚內亂,也是他同吳懷恩一起,盡取嶺南諸州,甚至兵進湖南。只是劉鋹繼位之後,對其猜忌,又因爲宦官的進讒,將之奪職罷權。

如今遇到危局了,朝廷又想到潘崇徹了。然而,潘崇徹此時也是心灰意懶了,南粵國被那昏主佞奴折騰的情況他也盡收眼底,值此時局,也不願再爲其效力,於是託病請辭,不肯爲帥。

對此,劉鋹也年輕氣盛,頗感惱怒,沒有你潘崇徹,就不能抵禦漢軍了?於是,在他身邊巫宦的舉薦下,派出了兩員“大將”,一個是梧州防禦使伍彥柔,一個是內侍許彥真,兩人分別領軍去援救賀州與韶州。韶州的重要性不必說了,援賀州卻是怕其失守,漢軍東來,兩面夾擊。

那伍彥柔雖然算不得什麼名將,但終究是行伍出身,有領軍的經驗。至於許彥真,那則是個徹徹底底的宦官,善於諂上,長於弄權,打仗哪裡是他的長處,但偏偏選中了他,還把番禺主要的軍隊交給他率領。大抵,劉鋹是把他當作當年以善戰著稱爲南粵開疆拓土的大宦官吳懷恩來用了。

中軍帥帳內,二十多名南征的漢軍將校齊聚,此番討伐南粵的軍隊,是所有平南軍隊中禁軍使用最少的一支,也是歷年征戰的頭一遭。崔彥進那邊,以川東兵馬爲主,輔以瑤人組成第平塹軍。潘美大軍,則以荊湖兵馬爲主,輔以蠻兵,可以說是南人伐南,參與軍議的,還有幾名苗瑤出身的軍校。

“今日升帳,只爲一事!”一身戎甲,潘美坐在帥案後,環視諸將,直接道:“南粵主已遣軍四萬,北上援助韶州,其軍,三兩日內當至曲江!”

聽此消息,大部分的將領,表情都顯得凝重,並感訝異,因爲聽得敵軍援兵之來,潘美似乎顯得很高興。都監慕容承泰替衆人問出了疑惑:“敢問都帥,粵軍援軍若至,其軍力可就勝過我們了,若其再據堅城,如何能頗之?”

慕容承泰,也算是宗室子弟了,經過多年軍旅生涯,也完全鍛煉出來了,是皇室近親之中,少有的將才。平南之前,潘美曾請命朝廷支持一些騎軍,於是劉承祐以慕容承泰領三千騎軍南下助戰,並掛都監之職。

“自古用兵之道,都不在兵力多寡,敵軍雖衆,又如何能是我大漢精兵的對手!”潘美意態驕傲,顯得十分自信:“諸位可知,這援軍的主帥乃是南粵宮廷內侍許彥真,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而況此無能諂幸之閹宦?南粵朝野苦閹宦久矣,南粵將士同樣飽含怨氣,這樣的敵軍,何以爲患?”

聽潘美這麼一番分析,諸將也都不由露出蔑視的神情,凝重消散幾分,仔細想想也是,這樣的對手,有何可懼?

慕容承泰也點了點頭,黝黑的面龐間露出一抹凝思,又拱手道:“都帥,敵軍寡守曲江,未貿然攻城,以其難破,今數萬援軍將至,都帥反覺易攻,是否已有籌謀?否則,粵軍若仍選擇堅守鏖兵,如何破之,屆時哪怕強攻,都晚了!”

慕容承泰的言語中,隱隱帶着少許的質疑,潘美看了他一下,對於這個宗室戰將,還是給些面子,輕笑道:“慕容將軍所言有理,但也正如你所言,我忌憚兵少卻萬衆一心的堅城,卻欣喜兵多而號令不一的敵軍!”

“聽令!”說完,潘美起身大聲一句,諸將頓時豎耳傾聽,然而潘美卻下了一道令人愕然的命令:“讓全軍收拾打點,待粵軍援兵至,即行後撤,至白星山紮營!先準備好,切莫到時手忙腳亂!”

雖然愕然,飽含疑問,但軍令如山,再加潘美素來的強悍,倒也沒人提出異議。不過,等散帳之後,慕容承泰找了上來,劉昉也跟着,雖然這小子不願意搞特殊,但他的特權實則常在。

“都帥意欲後撤,是想誘使粵軍主動出城追擊吧!”慕容承泰擰着眉,直接問道。

看着慕容承泰,潘美淡淡一笑,點點頭:“正是如此!”

注意到潘美那輕鬆的表情,慕容承泰臉色更顯沉凝,道:“恕我直言,粵軍未必會出城追擊,哪怕我們佯退,他們也未必會上當啊!”

“將軍放心,粵軍一定會出城追擊的!”潘美淡定道。

“都帥何以如此篤定?”慕容承泰不解:“倘若寄希望於敵軍的判斷,那這軍國大事,也太過想當然,太過兒戲了!”

“軍國大事,本帥豈能敢視之爲兒戲!”潘美的表情變得嚴肅,目光灼灼地盯着慕容承泰,道:“這佯退誘敵,哪怕只是嘗試,縱使不成功,也不傷我將士,無損大局!”

“可是會耽誤時間,貽誤戰機,影響軍心!”慕容承泰語氣終於嚴厲起來,迎着潘美雙目,道:“奉詔平南,若長期逗留於此,寸進不得,如何向朝廷交代?”

此前,將校之中,是有主急戰的人,慕容承泰就是其中之一,經他判斷,曲江是能夠強攻拿下的,只是被潘美壓制着這種急戰的聲音。

“不論成敗,一應功罪,潘某自擔之!”見其態度如此,潘美的聲音也冷了幾分。

見其強硬,慕容承泰深吸了一口氣,麪皮抖動了幾下,朝其抱拳一禮:“我無意與潘都帥相爭,但願陛下,沒有用錯人!告辭!”

說完就退去了,看着慕容承泰的背影,潘美則暗暗道:“我又豈敢辜負陛下的信任!”

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257章 龍舟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12章 整風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74章 萬歲呼聲第70章 大禮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61章 大捷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02章 絕境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67章 遺表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33章 兩廣運動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92章 定州事第1740章 農民苦第43章 事畢第1681章 陸海之爭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84章 示警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14章 大朝會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308章 新貴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04章 平息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9章 武夫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3章 夜宴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97章 怪圈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413章 分食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45章 移鎮之議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216章 馬政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67章 請辭第97章 隰州第118章 查抄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62章 二代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