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

bookmark

乾祐十五年,冬十月,初四,韶州漢軍大營。連續幾道來自南邊的消息,使得平粵的漢軍主帥潘美大喜過望,當即升帳議事。

此消息來源分三種,一是武德司的諜報,二是軍情司的密探,三則是潘美招募的一些死士細作。但不管情報來源如何,都指向一件事,來自番禺的南粵援軍終於北上了,並且,領軍的主帥乃是內侍監許彥真。

“南粵主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啊!”得知援軍的情況,潘美心情十分愉悅。

自從天子詔令,湖南發兵,到潘美屯兵曲江城下,韶州告危,已經過去整整二十日,然而,一直過了二十日,南粵的援兵方纔趕來,這速度可算慢了。

當然,慢自有慢的原因。最重要的問題,在南粵朝堂,那裡早是烏煙瘴氣一片,巫女弄權,宦官專政,這些人,讓他們禍國亂政或許可以,但真正面臨危局時,可是一點也拿不出什麼有效的應對措施來。至於南粵主劉鋹,在得知漢師南下時,第一反應卻是不敢相信,他此前都自削帝號,向朝廷認罪求和了,怎麼還會派師來征討他?

漢帝的平南詔書,經過時間的發酵,也已傳至嶺南各州,人心惶惶之中,大部分士民百姓實則是滿懷期待,沒有暗流涌動,都是在默默等待天兵之來。

而當確認漢師南征的消息後,劉鋹則慌了,在三年前經過朝廷的毒打之後,這個年輕的荒淫君主已經老實多了,再沒敢做什麼悖逆朝廷的事情。如今,更是談漢師色變。

當然,爲了應對漢軍來襲,南粵還是做了些工作,比如自各州徵調集中軍隊,這就是個耗時間的事情。說起來,對於朝廷平南,江南那邊自上而下還有所防備,南粵這邊卻是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或者說,有見識的聲音發佈出來,發出來也沒人聽,聽了也難阻大勢。

倉皇之間,僅議論就花了三日的時間。後來,隨着前方的戰況傳來,北面漢軍主力受阻於韶州,西面賀州也還在手中,於是劉鋹又不急了。上一次漢軍沒能突破,這一次只要好好守,或許還能擋住。

經過商議,還是決定增兵支援,但面臨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讓誰爲主帥領軍去救援。因爲前些年,劉鋹對功臣舊將大肆屠戮,南粵國也是沒幾個將才了。

最終,羣臣共同推薦大將潘崇徹,這是南粵軍中號稱第一名將的將領,當初馬楚內亂,也是他同吳懷恩一起,盡取嶺南諸州,甚至兵進湖南。只是劉鋹繼位之後,對其猜忌,又因爲宦官的進讒,將之奪職罷權。

如今遇到危局了,朝廷又想到潘崇徹了。然而,潘崇徹此時也是心灰意懶了,南粵國被那昏主佞奴折騰的情況他也盡收眼底,值此時局,也不願再爲其效力,於是託病請辭,不肯爲帥。

對此,劉鋹也年輕氣盛,頗感惱怒,沒有你潘崇徹,就不能抵禦漢軍了?於是,在他身邊巫宦的舉薦下,派出了兩員“大將”,一個是梧州防禦使伍彥柔,一個是內侍許彥真,兩人分別領軍去援救賀州與韶州。韶州的重要性不必說了,援賀州卻是怕其失守,漢軍東來,兩面夾擊。

那伍彥柔雖然算不得什麼名將,但終究是行伍出身,有領軍的經驗。至於許彥真,那則是個徹徹底底的宦官,善於諂上,長於弄權,打仗哪裡是他的長處,但偏偏選中了他,還把番禺主要的軍隊交給他率領。大抵,劉鋹是把他當作當年以善戰著稱爲南粵開疆拓土的大宦官吳懷恩來用了。

中軍帥帳內,二十多名南征的漢軍將校齊聚,此番討伐南粵的軍隊,是所有平南軍隊中禁軍使用最少的一支,也是歷年征戰的頭一遭。崔彥進那邊,以川東兵馬爲主,輔以瑤人組成第平塹軍。潘美大軍,則以荊湖兵馬爲主,輔以蠻兵,可以說是南人伐南,參與軍議的,還有幾名苗瑤出身的軍校。

“今日升帳,只爲一事!”一身戎甲,潘美坐在帥案後,環視諸將,直接道:“南粵主已遣軍四萬,北上援助韶州,其軍,三兩日內當至曲江!”

聽此消息,大部分的將領,表情都顯得凝重,並感訝異,因爲聽得敵軍援兵之來,潘美似乎顯得很高興。都監慕容承泰替衆人問出了疑惑:“敢問都帥,粵軍援軍若至,其軍力可就勝過我們了,若其再據堅城,如何能頗之?”

慕容承泰,也算是宗室子弟了,經過多年軍旅生涯,也完全鍛煉出來了,是皇室近親之中,少有的將才。平南之前,潘美曾請命朝廷支持一些騎軍,於是劉承祐以慕容承泰領三千騎軍南下助戰,並掛都監之職。

“自古用兵之道,都不在兵力多寡,敵軍雖衆,又如何能是我大漢精兵的對手!”潘美意態驕傲,顯得十分自信:“諸位可知,這援軍的主帥乃是南粵宮廷內侍許彥真,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而況此無能諂幸之閹宦?南粵朝野苦閹宦久矣,南粵將士同樣飽含怨氣,這樣的敵軍,何以爲患?”

聽潘美這麼一番分析,諸將也都不由露出蔑視的神情,凝重消散幾分,仔細想想也是,這樣的對手,有何可懼?

慕容承泰也點了點頭,黝黑的面龐間露出一抹凝思,又拱手道:“都帥,敵軍寡守曲江,未貿然攻城,以其難破,今數萬援軍將至,都帥反覺易攻,是否已有籌謀?否則,粵軍若仍選擇堅守鏖兵,如何破之,屆時哪怕強攻,都晚了!”

慕容承泰的言語中,隱隱帶着少許的質疑,潘美看了他一下,對於這個宗室戰將,還是給些面子,輕笑道:“慕容將軍所言有理,但也正如你所言,我忌憚兵少卻萬衆一心的堅城,卻欣喜兵多而號令不一的敵軍!”

“聽令!”說完,潘美起身大聲一句,諸將頓時豎耳傾聽,然而潘美卻下了一道令人愕然的命令:“讓全軍收拾打點,待粵軍援兵至,即行後撤,至白星山紮營!先準備好,切莫到時手忙腳亂!”

雖然愕然,飽含疑問,但軍令如山,再加潘美素來的強悍,倒也沒人提出異議。不過,等散帳之後,慕容承泰找了上來,劉昉也跟着,雖然這小子不願意搞特殊,但他的特權實則常在。

“都帥意欲後撤,是想誘使粵軍主動出城追擊吧!”慕容承泰擰着眉,直接問道。

看着慕容承泰,潘美淡淡一笑,點點頭:“正是如此!”

注意到潘美那輕鬆的表情,慕容承泰臉色更顯沉凝,道:“恕我直言,粵軍未必會出城追擊,哪怕我們佯退,他們也未必會上當啊!”

“將軍放心,粵軍一定會出城追擊的!”潘美淡定道。

“都帥何以如此篤定?”慕容承泰不解:“倘若寄希望於敵軍的判斷,那這軍國大事,也太過想當然,太過兒戲了!”

“軍國大事,本帥豈能敢視之爲兒戲!”潘美的表情變得嚴肅,目光灼灼地盯着慕容承泰,道:“這佯退誘敵,哪怕只是嘗試,縱使不成功,也不傷我將士,無損大局!”

“可是會耽誤時間,貽誤戰機,影響軍心!”慕容承泰語氣終於嚴厲起來,迎着潘美雙目,道:“奉詔平南,若長期逗留於此,寸進不得,如何向朝廷交代?”

此前,將校之中,是有主急戰的人,慕容承泰就是其中之一,經他判斷,曲江是能夠強攻拿下的,只是被潘美壓制着這種急戰的聲音。

“不論成敗,一應功罪,潘某自擔之!”見其態度如此,潘美的聲音也冷了幾分。

見其強硬,慕容承泰深吸了一口氣,麪皮抖動了幾下,朝其抱拳一禮:“我無意與潘都帥相爭,但願陛下,沒有用錯人!告辭!”

說完就退去了,看着慕容承泰的背影,潘美則暗暗道:“我又豈敢辜負陛下的信任!”

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418章 洗禮第13章 相敬如賓第119章 幸西京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65章 看衰第406章 調任第410章 剋制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02章 絕境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2章 大朝會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55章 燕王病故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765章 三郡公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61章 大捷第90章 關右節度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79章 四王畢第165章 舊邸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18章 商賈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317章 修法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756章 海豐號第339章 那一腳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91章 作別西行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92章 金陵冬寒第75章 敖萊小城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376章 對策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264章 孺魏王第265章 楊無敵第61章 北使南歸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7章 鼓譟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78章 火油彈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6章 軍中俊才第29章 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