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漳泉之治

臘月十八日,平海節度使陳洪進攜家人終於進京,劉皇帝正與周淑妃伴遊於瓊林苑,聞之,召之以御筵款待。顧不得旅途的辛苦,陳洪進命人帶着禮物,迅速前往。

現年四十九歲的陳洪進,給劉皇帝的第一印象還不錯,臉長人清瘦,絡腮鬍稠密,氣度很正,觀其恭謹的表現,竟不自覺地生出些好感。

也由此可見,當初陳洪進能得到留從效的信任與重用,並最終能攫獲漳泉軍政,這絕非凡人,是有其才幹與人格魅力的,並且在他當政不足一年的時間內,治下百姓的生活也未遭受什麼影響,繼續得到庇護與養育。

當對一個人看得順眼的時候,再看待他做的事情,也就不由自主地去替他解釋了,以前覺得不對的地方,如今也就可以充分理解了。並且,因爲之前的不滿,當釋然之後,反而對之生出了“愧疚”的心理,因而一番交談交談下來,劉皇帝對陳洪進的態度,是十分親和。

而天子釋放的善意,也讓陳洪進一直空懸着的心,逐漸安定下來。陳洪進是個文武雙全的角色,好讀書,識兵略,才幹出衆,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精英,風雲人物,出類拔萃。

當心中有底之後,面對天子垂詢,應對起來也就越發得體,可謂對答如流,將漳泉二州的情況如數家珍般講出來。毫無隱瞞,政務、官吏、軍隊、戶口、土地、財稅,乃至風俗文化,陳洪進是唯恐不夠詳盡,這些拿到檯面上來說,都是爭取入朝後所享待遇的資本。並且,說的也都是皇帝感興趣的事情,當注意到劉承祐御容間的喜悅與快意之時,陳洪進就知道自己是看準了。

“閩地可謂八山一水一分田,其精華地區,無過於福州與漳泉,卿與留公,治漳泉十八載,安政養民,護佑一方平安,功勞甚著啊!”聽得開心,劉承祐表現也越發自在起來,盤着雙腿,挪了挪屁股,對陳洪進道。

聞問,陳洪進趕忙謙辭道:“陛下謬讚,漳泉之治,功在於留公,臣豈敢與之並稱?”

“誒!”劉承祐笑了笑,說:“卿不必自謙,哪怕是沿襲善政,能使得政務通達,民生安定,也是成績!縣十四,戶十一萬兩千三百,僅漳泉二州,在籍戶口,就比朝廷當年平湖南所得更衆,能使之完好無損地移交,這對朝廷來說就是大功。這麼多年,朝廷投入了不少精力治湘,一直受限於丁口之不足啊......”

能夠感受得到,劉皇帝其言,發乎於真心,陳洪進陪笑兩聲,眼珠子一轉,拱手應道:“這也是上天假愚臣等之手,小心爲政,育養百姓,待中國明主出,稽首歸服,以應天命!”

陳洪進這話恭維,核心思想還是諸多南方有識之士的見識,舔得劉皇帝也十分舒心,舉杯相邀,對他笑道:“衝卿這天命之說,當共浮一白,請!”

“謝陛下!”皇帝主動敬酒,陳洪進面上是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雙手持杯飲盡。

君臣之間,雖是初次謀面,但相談甚歡,熱烈的氣氛似乎將嚴冬的森寒都驅散不少。話說開了,劉皇帝也就以一副坦然平和的姿態,對陳洪進說道:“朕以赤誠待天下,推心置腹以迎賢達,卿今舉家來歸,納土獻禮,朕心中感謝,必不相負,還請寬心,勿作他慮!”

這是進一步給陳洪進吃一顆定心丸了,陳洪進感之,則毫不遲疑地起身,納頭便拜,語氣鄭重地答道:“臣叩謝!”

“卿這一路,又是浮海,又是渡水,迢迢數千裡,一路勞頓,未及休整,便被朕召來,也是有些不通人情了!朕已命人在汴水之濱,修建一座宅邸,卿與家人,可先移居落腳,安心休養,以解旅途之勞。”劉承祐嘴角帶着和煦的笑容,對陳洪進道。

“是!陛下如此體諒,爲臣考慮如此周全,臣感佩於心!”陳洪進應道。不過,眉宇之間,隱現少許陰霾,抵達開封前,他可派人探聽過,李煜可是接見當日就封了爵,連劉鋹都得了一個南寧侯,輪到他了,雖然皇帝一直是溫言細語,但若只是這樣的安置,這心中難免失望。

不過,心中憋着的話,是不敢隨便表達出來。或許是聽到了陳洪進的心聲,劉皇帝又道:“卿乃智勇兼備、深明大義之人,堪爲國之棟樑,雖來歸東京,卻也不當就此歸養,朕也不捨棄之不用。可暫安居於東京,熟悉風土,不久之後,朕當有任用!”

聞言,陳洪進這才恢復了幾分神采,以天子之尊,絕不會輕易允諾。或許,是劉皇帝另有考慮吧。

等陳洪進退去之後,一直侍候在側的周淑妃,主動問道:“官家,是否撤去筵席?”

“不用!”劉皇帝微微一笑,擡手在周娘子光滑的面頰上撩了撩,道:“你陪朕飲幾杯!”

“官家固然心情好,也不當多飲,今日已經過量了!”周娘子勸道,輕柔的聲音於酒意上涌的劉皇帝如聞天籟,撓得他心裡癢癢的。

“朕今日確實開心!”劉承祐道:“多飲兩杯,也無妨!”

說着,劉皇帝把陳洪進獻上的圖冊再翻開來,指着漳泉州那片區域,說道:“十四縣,十一萬戶,六十三萬口,這是怎會樣一筆財富,朕誇他們治閩之功,可不是恭維啊!”

劉皇帝面上的神采飛揚,展現出一種別樣的魅力,周淑妃受其感染,也就不勸了,主動給他斟酒,玉面之間露出明媚的笑容,暖人心扉,她能做的,大概也只有陪着皇帝開心了。

當然,劉承祐也非貪杯之人,說飲兩杯,就飲兩杯,然後就進行解壓放鬆的活動了,美人在懷,再加情緒亢奮,根本不壓抑身心的慾望,很快便與周淑妃折騰到榻上去了......

對於陳洪進,劉承祐沒有虛言,通過那一番交流,確實覺得這是個有用的人才,年紀也不算大,可以使用。

另一方面,對於閩地,劉皇帝也是意外地欣喜,其發展的成熟度,遠超劉皇帝的想象。而通過陳洪進的描述,方纔意識過來,就如江南、兩浙一般,閩地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同樣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可以說,在唐末三代時期,在王氏三兄弟的帶領下,福建地區迎來了一次空前的大發展。而漳泉在留從效的率領下,則進一步開發,其人口之衆,經濟之盛,就是明證。

漳泉尚且如此,那福州呢?福建尚且如此,那兩浙餘杭呢?

經過與陳洪進的交流,劉皇帝對於吳越王錢弘俶的此次到來,更加期待了。

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695章 袁家莊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474章 補漏匠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9章 王峻歸來世宗篇終 駕崩第106章 誘惑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396章 天花板第43章 事畢第180章 博弈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137章 終於埋了半島史話·桓王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384章 反響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98章 封禪之議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58章 回師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95章 玩陰謀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492章 事發第141章 祭關公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148章 教誨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26章 潘美守城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9章 公府密議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2章 荊南既定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69章 夫妻密談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61章 晉陽來人第351章 南粵,危!第22章 “鄭州站”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159章 還朝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11章 李沆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185章 賜宴第184章 教訓第309章 衡釀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36章 母、妻、子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260章 論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