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

平心而論,回鶻君臣的防禦策略並不能說差,雖失之保守,但保守也就意味着穩妥,畢竟已經掂量過契丹西征軍的分量,並不好對付,難以卒退。

西州回鶻雖然人口充足,武裝出十多萬軍隊也沒有問題,其國力也足夠支撐一段時間,但是,那需要時間,畢竟回鶻可不能算是一個軍政高度統一的集權王朝,內部也非鐵板一塊。

同時,打防守反擊,靠着堅城防守,也是他們所能選擇的最優方案。畢竟蜿蜒的天山山脈橫貫東西,是高昌天然的防禦屏障,遼軍如果想要自北廷進取,通常而言,要麼西進攻輪臺,而後轉西南,走盆地向高昌,然而,這需要在確保攻陷輪臺的基礎上,再突破高昌最後的門戶,白水要塞。

另外一條,則是向東,繞過天山險阻,自天山南麓入境,不過那樣費時費力不說,當道還有一塊攔路石,伊州。

因此,就如回鶻所考慮的那般,西征的契丹軍隊雖然拿下了北廷,取得了一場大勝,強勢壓制了回鶻人的反撲,但戰略進展並不樂觀。

依靠天山,北守輪臺,東扼伊州,對回鶻人來說,確實是個穩妥且風險極低的選擇。

然而拖延時間,打持久消耗,終究只是回鶻人的一廂情願,他們的對手,是耶律斜軫,這個在漢遼大戰中遼軍中少有的大放異彩的統帥。

回鶻人想得美,耶律斜軫又豈能沒有通盤考慮,敵軍想拖,他就偏偏不給其機會。但客觀的問題是,想要擊破回鶻人的防線,也確實不容易。

但是,這世上從來沒有真正固若金湯的城池,看起來再嚴密的防線,也有其漏洞。意外,也往往出在人最爲自信的地方。

經過一番籌謀後,耶律斜軫決定行險,已經翻過了一座金山,就不差一座天山。經過充分的準備後,耶律斜軫於乾祐十五年冬,讓遼將耶律古率五千騎,並同一部分降卒,佯作主力,大張旗鼓,大造聲勢,向西進發,做出一副勢在輪臺的樣子。

而耶律斜軫,則親率遼軍主力,在嚮導的引導下,沿着早就探查好的天山小徑,秘密翻山。

這種小徑狹道,以其逼仄險要,素不利大軍行進,且敵軍若有備,可輕易拒之,甚至造成重大損失,然而往往能夠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這一回,耶律斜軫賭對了,除了那崇山峻嶺,完全沒有遇到其他的阻礙,回鶻人完全忽略了此點。

雖然死傷了上千的士卒,以及不少的戰馬、牲畜,但當遼軍順利地進入伊高盆地時,所起到的效果,又是一次神兵天降。

自那之後,廣袤的平原與土地,成了契丹鐵騎肆意縱橫馳騁馬場。成功翻山之後,耶律斜軫再度選擇直撲都城高昌,意圖一戰而定之。

不過,這一回,目的沒有達成,遼騎的出現,雖然令人驚詫乃至驚悚,但終究沒能徹底隱住消息,再加上自開戰後,高昌城的警惕性也高了不少。

沒能突襲成功,但前番還受阻於輪臺城下的敵軍,突至城下,給高昌造成的震懾也是可想而知,跟做夢一般,只不過這是一場噩夢。

回鶻汗是大驚失色,親自登城,只能見到在蕭蕭東風中,契丹人林立的旗幟,雄健的戰馬甲士,還有那令他們心悸的氣勢,這樣的場面,幾乎讓沒有真正經歷過戰爭的回鶻汗感到恍惚。

高昌城,上至可汗大臣,下至貧民走卒,面對敵叩城,皆驚惶不已,好不容易方纔鎮定下來。

而耶律斜軫,帶着人沿着高昌城繞了一圈,發現此城着實堅固,不易取,軍中缺少器械,更不利攻城。

於是,派人進城勸降。投降,顯然是不可能的,回鶻汗倒也硬氣,怒斥遼軍的不義侵犯,數落契丹人對回鶻百姓施加的罪惡,最後嚴詞拒絕,將使者趕出高昌城。

回鶻人的主力雖然多屯於輪臺,但都城仍舊留有近萬的軍隊,城內的百姓加收容的難民加起來也超過十萬了,依靠着堅固的城池,斷不是契丹人能攻破的。

當然,回鶻人有守城的底氣,出城退敵,自然也是不用考慮的了。

面對堅城,耶律斜軫也不急躁,跨越天險,進入吐魯番盆地之後,也無需着急了,因糧於敵,比起回鶻人,遼軍兵力雖不多,但也代表着負擔少。

於是,耶律斜軫親自率五千騎兵,監視高昌城,同時另遣部將,率領餘衆,分掠回鶻人的城鎮、牧場,搶劫錢財,徵集糧食、馬匹、牲畜以及壯丁。

一時之間,戰火遍及天山南麓,伊高之間,盡爲契丹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回鶻人似乎被打蒙了,竟然沒有什麼反制的手段,這能坐守高昌、伊州這樣的堅城。

大城可保,但散落在絲綢之路上的那些城鎮可沒有足夠的防禦能力,除了少數拼死反抗的,大多遭了殃。

遼軍的這種做法,自然激起了不少反抗之心,高昌城內,就有血氣方剛的人,難以忍受遼軍的暴行,向回鶻汗請戰,城中百姓也多含憤。

耐不住衆請,看着被摧殘的國土與子民,回鶻汗心裡也在滴血,於是派軍出擊,想趁遼軍四散之際,賭城前遼軍懈怠。結果,耶律斜軫早有準備,從容指揮,再破高昌回鶻。

也就是回鶻人在城內武裝起了足夠的守城軍卒,沒給耶律斜軫趁勝入城的機會。而受到回鶻汗命令,前來救援的輪臺軍,得知高昌城下的戰況,嚇得半路縮了回去,退至白水塞。

自那之後,回鶻人再不敢有所異動,只能枯守城池,被動等待,坐觀遼軍肆虐。要說實力,西州回鶻自然是有的,而且不能算弱,然而,敵軍來臨之際,卻不能有效地組織抵抗,將自己的實力發揮出來。

空有百萬戶民,最終卻只能各自爲守,任由不到三萬敵軍,肆虐境內,而不能制。也是多年沒有經歷如此規模的戰爭,面對契丹人的入侵,回鶻人從頭到尾,都顯得無所適從,被動挨打。

在把伊高之間,攪得個天翻地覆之後,耶律斜軫開始命令遼軍,把各地的百姓驅趕至高昌城下,尤其是老弱婦孺。

並放眼與回鶻汗,說伊高之地,已盡歸大遼,這些百姓無家可歸,念其可憐,可任其接納,絕不趁機進攻。

對此,哪怕耶律斜軫說的是真的,回鶻汗也不敢應承。一是顧慮耶律斜軫的狡詐,二則是,此前城中已經收容了大量的難民,再一起放進來,糧食的壓力可就大了。

以城中儲糧,多十張、百張嘴無所謂,但多數萬張,那可就不一樣了。於是大量的回鶻百姓,進被拒入城,退則有遼騎相逼,在那個冬季,凍餓而死於高昌城下者難以計數。

那個時候,西州的平民,不只憤怒遼軍的殺戮與搶掠,同時也怨恨西州回鶻上層的不作爲,拋棄他們。

其後,爲了活命,有不少回鶻人,拖家帶口,連人帶馬地投靠了遼軍,在生與死的抉擇上,大部分人都會乾脆地輕鬆地做出一個選擇。

有了那些回鶻人的效力,遼軍在人力上的短板,也沒有了。趁着這個機會,耶律斜軫趁機進行休整,同時把控制區域內所有回鶻人的工匠集中起來,打造軍械以及攻城器械,做好擊破高昌的準備。

在這個過程中,東面的伊州,西面的焉耆,都有派軍來救援,悉數爲耶律斜軫擊破。到開寶元年春,西州回鶻所屬各地軍民,已無人敢來救援高昌,如此,高昌的日子也更加難過。

在得到充足的休整與準備後,耶律斜軫也正式下令,進攻高昌城,攻城的人馬,以投降的回鶻人爲主。不過,高昌城確實堅固,抵抗的決心也夠堅定,強攻之下,死數千人而不克。

其後,耶律斜軫又分兵,轉攻伊州,伊州在此前的救援之中,兵力大損,城垣也不如高昌高大堅固,遼軍並僕從軍不惜傷亡的進攻,抵抗了半個月,城破。

耶律斜軫由此解決了背後的隱憂,自高昌以東,盡入遼軍控制。除非歸義軍敢西來,摸一摸遼軍的屁股。

解決了後患之後,耶律斜軫再度圍城,原本是打算困死城內的回鶻人,但通過一些投降的回鶻文武,得知城中的糧食儲備足可支持一年,拖也不是辦法。

於是,耶律斜軫最終決定,繼續強攻,足有攻城的回鶻人足夠。如此,在經過兩個月斷斷續續的強大猛攻,在進入四月之後,耶律斜軫把契丹人也派上去之後,高昌城終於破了。

破城之後,回鶻汗帶領其後宮、子嗣及一部分文武西撤,退往西面的焉耆城,逃得很快,也成功了。遼軍經過一場血戰、苦戰,需要休整,也需要享受勝利的果實,追擊無果,就沒有深追。

而回鶻汗在逃到焉耆後,沒有多停留,糾集軍隊部衆,繼續向西,撤到龜茲。畢竟焉耆高昌也不遠,同樣危險,而龜茲回鶻在此前的作戰中損失不大,還保有不小的實力,可以作爲倚仗。

也就是逃至龜茲後,回鶻汗意識到了,只靠自身,早晚爲遼軍所滅,於是開始四處派出使者,請求支援......

其中就包括,東來的僕勒。

第297章 新山陽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328章 默認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51章 聽政2第53章 遁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38章 濮州案(1)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132章 做媒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3章 舉城同歡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48章 處處矛盾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428章 用心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98章 封禪之議第60章 家事、國事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9章 王峻歸來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39章 長沙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3章 臺懷之事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72章 封王第69章 夫妻密談第321章 瑤女第329章 遊市第51章 耿淑妃薨第65章 選擇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337章 特權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3章 “梳理”、“優化”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86章 駕臨渦口第330章 小市民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240章 家宴第87章 亦有其憂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76章 拷問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706章 拾遺補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