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劉皇帝訓子

bookmark

東京宮苑之中,健馬乘風急,蹄腳踏冰霜,上百騎肆意地飛馳於皇家園林中,馬是良馬,人皆壯士,駕馭聲與嘶鳴聲協奏,爲寧靜的園林增添不少生氣。

女真人又獻上了一批名馬,皇帝劉承祐來了興趣,親自帶人試馬,也順便在宮苑中散散心。陪同的,都是奉宸衛的軍官,另外皇三子晉公劉晞也被叫來侍駕,以其在飛龍廄中管理御馬,共同試馬,另外還有趙公劉昉。

連續高速騎了十餘里,速度方纔放緩,勒馬而止,人與馬都吐着白汽。縱馬飛馳,劉皇帝不禁回想起那段策馬打天下的場景,心中豪氣頓聲,脫口道出一聲痛快。

不過,感受着發熱的脊背以及大腿間的酸楚,還是決定,今後這種不留力的飛奔還是少做了,哪怕自己的騎術還算不錯,一直高速跑馬還是危險的......

“你們都去狩獵吧!”看着跟在身邊的奉宸衛士們,劉皇帝手中馬鞭一揚,輕笑道:“冬季獵物隱匿,難以搜尋,射獵不易,朕話先放在這裡,誰獵獲最多,重賞!”

此言落,周邊的衛士,面上頓時露出了興奮的色彩,當即驅馬而去,當然,只去了一半,剩下的人還得履行保護皇帝的職責。

奉宸衛是今年由奉宸營更改而來,如其名,屬於宿衛系統,拱衛皇帝與皇宮。重新整編過的宿衛軍,由大內、控鶴、奉宸三支組成,到開寶元年,已形成了控鶴軍主皇城宿衛,大內軍主宮城宿衛,奉宸衛要特殊些,平日裡駐紮在宮城以北,並不承擔具體的差事,只是靈活聽從皇帝調用,比如這種出行、狩獵。

當然,奉宸衛最特殊的地方,還在於其人員構成,都是從朝廷勳貴子弟中挑選資質出衆者,以及諸軍中選拔年輕天賦、表現良好的軍官,有特殊功勳的人也可以入選。可以說,當下的奉宸衛,乃是精英匯聚之所,劉皇帝在放棄了打造一支“特種部隊”的想法,也決定把奉宸衛打造成爲一所軍官學校,成爲培養大漢將校的搖籃。

多年下來,已初見成效,如今,從奉宸衛調出去的人,在三衙禁軍中都是最低隊長起步,外放則至少爲一百將。而其編制,也逐漸壓縮,到開寶元年滿編也才五百人,人數的下降,也代表着選拔的嚴格,素質的攀升。

此次,帶人護衛皇帝出行的,乃是李守節,辰陽侯李筠的兒子,標準的軍二代。李守節如今才二十五歲,但在宿衛軍中的資歷卻不低,畢竟不到二十歲就被選拔入宮當職,這些年,當過御前班直,宿衛三軍也都有過任職經歷,還參與過北伐,不過,比起乃父的驕傲,他顯得很低調。

沒有突出的功績,沒有亮眼的表現,從來規規矩矩,辦事一絲不苟,恰如其名,盡職守節。此時,看着這個表現裡得沉穩敦厚的青年軍官,劉皇帝問道:“得臣,你入宮當職,也有些年頭了吧!”

李守節方安排好護衛的陣型,突然聞問,不明何意,不過還是迅速地答道:“回陛下,臣侍衛禁中,已有六載!”

“這麼長時間了,可曾想外放爲官?”劉皇帝笑問。

李守節微微一愣,一臉老實地答道:“臣本平庸之人,得幸受拔宿衛,唯知本分當職,除此之外,別無他想!”

聽其言,劉皇帝不由笑了,也不廢話,直接道明想法:“朕有意將你外放到地方上擔任軍職,你可有想法?”

“臣聽從陛下安排!”李守節眨了眨眼睛,應道。

“你就沒有心儀的去處?”劉皇帝忍不住問了。

想了想,李守節拱手說:“不論陛下何所遣派,臣無推辭的道理!”

說完,又老老實實地跟在一旁,凸出一個安靜。見他這副隨遇而安的表現,劉承祐不由感慨道:“你父性情如火,你卻溫吞如水,卻是兩個極端啊!”

聽皇帝提到李筠,李守節陪着一道笑容,恭謹地應道:“臣自然不足與家父比較......”

“去劍南吧!”劉承祐說道:“到王全斌麾下當個偏將,西南正推行土司制,多事之地,你父當年鎮撫湘西楚蠻有功,希望你在西南也能好好表現!”

“是!”對於皇帝勉勵,李守節還感到榮耀的,終於激動了些。

“爹,我也想出去,能否給我派個差事?”邊上,劉昉也來了興致,期待地望着皇父。

自從有過一次從徵平粵的經歷,劉昉的心似乎也野了,覺得皇城枯燥,覺得偌大的東京也難以容下他,覺得外邊的世界纔是他放飛理想、伸展志向的地方。

而聽其言,劉皇帝給劉昉一個威嚴的眼神,他的積極,在劉皇帝看來,略顯浮躁。看着劉昉,劉皇帝卻是直接訓斥道:“小小年紀,如此飛揚浮躁,莫不是以爲往嶺南走了一趟,這天下就由於得你去了?”

面對劉皇帝的教訓,劉昉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迎着他的目光,少年倔強地道:“我非此意,只想爲君父分憂,爲國家做事罷了!”

“你覺得,以你現下的能力、見識、才幹,能爲我分何憂,能爲朝廷做何事?你自覺,現在可以託付大事,承擔重任嗎?”劉皇帝直直地質問道。

“我......”面對此問,劉昉下意識地就想說可以,然而,張嘴之際,卻又自覺沒了底氣。說到底,他只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罷了,哪怕從小被進行精英培養,又有不少見識,其體魄雙肩都不足以的承擔真正的重任。

一直以來,對於這個四子,劉皇帝都是比較喜愛的,也鐘意他從小表現出來的豪情氣質。也正因如此,在發覺他有些驕傲浮躁之後,毫不猶豫予以壓制。

一旁的劉晞見了,目光在劉承祐與劉昉身上轉悠幾許,勸道:“陛下息怒,四郎素來鋒芒畢露,他的初衷也是好的,就不必過於苛責了。”

瞪了自己三子一眼,扭頭看着仍繃着臉的劉昉,劉皇帝語氣終於緩和了些,道:“太后素來疼愛你,而今鳳體違和,你捨得遠遊嗎?”

“我......”

“書讀得如何?莫不是覺得兵書兵法真的無用?覺得大漢的將帥們,都是不明韜略的莽夫?”劉皇帝繼續反問。

劉昉終於低下了頭,悶着腦袋,少有得有些消沉。看着這個兒子,劉皇帝心中暗歎,真的是越長大,越不“可愛”,越不好教育了。

劉昉,顯然還需多加打磨了,想要縱蹄狂奔,振翅高飛,還早着了。

“你不是要朕給你個差事嗎?朕同意了!”劉皇帝又突然道。

聞言,劉昉擡起了頭,面部表情顯得有些懵,見他這副模樣,劉承祐輕笑道:“三館之中,如今收容藏書十餘萬卷,朕給你的差事,就是去借閱,每讀一卷,寫一篇閱後筆記......”

“這個差事,你可願接下?”劉皇帝問。

尚顯青澀臉上,頓時露出一抹苦惱,但迎着皇父的目光,劉昉還是拱手應道:“是!”

接下來,劉昉表情就一直苦巴巴的,積極主動,竟然討得這麼個“差事”,有點後悔啊。

教訓了一番愛子,劉皇帝還不忘出行的正事,摸了摸胯下的駿馬,說道:“確實是好馬,名品啊!三郎,你可記得,這是女真人第幾次給朝廷貢馬了?”

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56章 是非第257章 龍舟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82章 不手軟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1713章 機遇第102章 絕境第323章 鬥法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85章 異心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455章 見聞第16章 態度迥異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100章 城戰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章 父母兄弟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77章 間策第38章 賞第106章 敲打第2章 父母兄弟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54章 聘納郭女第242章 戰後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這纔是感言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49章 醫政第1章 乾祐滅佛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35章 唐將空談第72章 磁州賊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79章 大獲全勝第1689章 高規格第371章 殺,不殺?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92章 定州事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16章 滿朝震動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79章 勢孤危第151章 凋零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69章 禍事了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192章 遼帝南狩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243章 不自知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296章 反響第251章 壽國公第371章 殺,不殺?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1695章 袁家莊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240章 城塌了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