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

bookmark

西京與東京的不同,體現在方方面面,而宮苑則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面。過去在開封時,劉皇帝想要外出郊遊,幾乎找不到什麼好地方,如去狩獵,也需出走個上百里。而真正能夠放鬆的地方,想來想去,也只有一個瓊林苑讓他滿意。

洛陽這邊則不同,西苑這個皇家園林,十分龐大,自王晏時期起,就有意識地加以保護修復,禁耕禁牧,十多年下來,植被豐茂,動物活動也日趨頻繁。

也就是劉皇帝不喜修離宮,不然洛陽西苑,還要更像樣些。當然,建築雖然少些,相對而言,野外原始的氣息也就更濃厚些,遊於其間,也更自在些。

而除了西苑之外,北至邙山的大片土地,同樣是劉皇帝馳騁縱橫的場所,自西遷至洛陽,劉皇帝每個月都至少兩次外出縱馬、遊玩、狩獵。

這一回出宮,劉皇帝似乎是單純爲了遊獵,因爲沒有後宮的嬪妃隨駕時候。當然,劉皇帝身邊,也不會缺少侍駕的人。

此番,陪着劉皇帝的,兩子兩女,五子劉昀、六子劉旻以及長、次女劉葭、劉蒹。隨駕的這四名兒女中,年紀最小的乃是六子劉旻,也已經快滿十五歲了。

隨着時間的流逝,劉皇帝的其他子女,也陸續長大長開了。最疼愛的,當屬於長女劉葭,而始終帶有一絲愧疚與憐愛的,就是劉旻了。

畢竟過繼給已故的大哥了,雖然這些年,劉旻也是經常被帶入宮中,參拜劉皇帝與符皇后,但由於成長環境的限制,骨肉之間,關係是走向疏遠的。

大符那邊還好,劉皇帝呢,過去操勞操心的事情太多,少有閒暇顧及到自己的兒子,何況過繼出去的劉旻。

因此,到如今,在見到劉旻時,那種疏離感格外明顯,劉旻對他這個生父,也難以做到親近。早些年,劉皇帝還想過把劉旻要回來,另外給大哥找個宗室之子繼承香火,如今,這種想法也淡了。

當初,爲了體現他對大哥劉承訓的感情,劉皇帝大方地把嫡子給過繼出去,註定是後悔的。而早年,爲了立人設,類似的引起悔疚心理的事情,他也缺是幹了不少。

礙於這些因素,劉皇帝對於劉旻,可謂是疼愛有加,與其他皇子相比,也失之嚴厲。曾經還引起了大符的不滿,對於自己親生的兒子,符皇后同樣疼愛,卻不喜劉皇帝溺愛,也就是大嫂魏王太妃賢明,對劉旻管束得還算嚴厲,即便如此,仍舊養成了驕氣、傲氣。

不得不說,哪怕英明、嚴刻如劉皇帝,很多事情,也是做得不那麼妥當的。而有一說一,在諸子之中,劉旻也算是矚目的,不只朝野盡知的帝后嫡子,還繼承了劉承訓的爵位與財產。

要知道,年長的四位皇子,除了太子劉暘之外,其他三人也才封國公爵。至於財產,劉承訓遺留不多,但架不住劉皇帝連續二十年的各種賞賜,積少成多,如今也是一筆龐大的資產了......

行在處,周邊以長槍、黃綢,簡單地圍搭成一片營地,大內衛士們嚴密地守備在周邊。隨行的內侍宮娥們,則小心緊張地侍立一旁,並隨時準備聽候吩咐。

其間,劉皇帝同長女、次女,正忙碌着,親自搬柴火、立烤架,再準備各種調料。秋風瑟瑟,卷草襲人,父女三人忙得是熱火朝天的。

劉葭尤其積極,也顧不得髒,陪劉皇帝幹着“粗活”,髮髻掛着枯葉,臉蛋沾着泥灰,毫無所覺。劉皇帝還爲老不尊,故意把她的臉弄得更花,惹得長女嬌嗔不已。

相比於活潑的長女,次女劉蒹要文靜地多,雖然還未徹底長成,但是端淑嫺雅,一舉一動,都是貴胄淑女的表現。比起劉皇帝與劉蒹這邊的風風火火,她只是慢條斯理地鋪設着席位,陳設杯盤碗筷......

不得不說,高貴妃一共就生了一兒一女,但這兄妹,沒有一個性格上像她的。而劉蒹不如姐姐那般耀眼,卻也從來不在意。

兩個女兒年紀相仿,都快滿十六週歲了,若在民間,也是可以嫁人了。在當下,劉皇帝已然廢除了國初之時,在男女婚姻年齡上的強制政策,聽民自願。

不過,在民間,尤其是鄉里農村,女子十六七歲嫁人的情況,仍舊屬於常態。同樣,也有人選擇拖延時間,畢竟,十六歲的女子也算半個勞動力了。

對自家女兒,劉皇帝當然放得很寬,能拖多久是多久,但心裡實則挺不爽的,他總感覺,那些功臣勳貴們,只怕都已經惦記着自己女兒了,他們似乎更關心她們的年紀......

雖然,對於聯姻,劉皇帝並不牴觸,否則當初也不會向柴榮表露這個意思。趙匡胤的兒子,也在考慮範圍之內。

忙活完了,喦脫帶人取來熱水,供劉皇帝父女洗淨。營地外傳來一陣隆隆的馬蹄聲,聽起來人馬不算多,但氣勢很足,一直靠近拒馬,方纔停下。

聽得這動靜,劉蒹來了精神,牽着妹妹,興沖沖地便迎了上去。

回來的足有三四十名騎士,當頭的是兩名少年,五皇子劉昀以及魏王劉旻,二人都是一身武裝,很是幹練的樣子,劉旻還把弓背在身上。

“五哥、六哥,我們和爹爹可把烤架、調料、席位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們的獵物了,快讓我看看,有什麼收穫?”劉蒹笑吟吟的,面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劉昀性子跳脫,頓時嘿嘿一笑,見着妹妹,忍不住探手去撓她頭髮,被劉蒹敏捷地躲開了。劉昀也不惱,拍着胸脯回答道:“放心,自然不會空手而歸,我和六郎可是滿載而歸!”

然後同劉旻一道,從馬上解下掛着的獵物。劉昀獵獲了一隻雞,劉旻則有兩隻兔子,三隻雞,後面還有衛士擡來一頭梅花鹿。

收穫之對比,格外鮮明,引得姐妹倆側目。迎着劉蒹那雙會說話的眼眸,劉昀難得地有些尷尬,道:“我是看六郎獵獲太多,故而收手,多了也吃不了!”

打量了兄弟倆幾眼,劉蒹眨眨眼睛,道:“五哥,你手裡這隻野雞,不會也是六哥射的吧!”

“怎麼會,哥哥我雖然不長於武功,獵只雞,還是容易的!”劉昀有些跳腳,頓時否認道,不過卻故意地朝劉旻擠眉弄眼地示意。

劉旻站在那裡,就像一根旗杆一般,渾身透着一股子傲意,腦門上似乎都寫着生人勿近。不過見着這骨肉兄妹之間的玩笑,也矜持地笑了笑,對劉蒹道:“大姐,那隻野雞,確實是五哥獵獲的。”

兄弟姐妹四人,一起進入營地,見到劉皇帝,氣氛也沒有多少改變,他們此番出宮,父子女關係要多於君臣關係。

劉旻還是老樣子,面對劉皇帝,規規矩矩,一板一眼的。看着這個顯得有些孤傲的兒子,劉皇帝有那麼剎那的恍惚,長久的記憶中,有這個兒子小時候扭怩着說要撒尿的情景......如今,個頭已經快趕上自己了。

“結果出來了?如何判罰的?”營地內,篝火已然生起,烤架上架着一大塊處理過的鹿肉,劉皇帝拿着菜油、佐料,往上塗抹,嘴裡則漫不經心地問道。

雖然還沒烤熟,但味道已然開始飄散了,劉皇帝過去在軍中,可學會了不少東西,比如剝皮拆骨,篝火燒烤,雖然手法已經很生疏了,但還是能夠勉爲之。

張德鈞佝着腰,在旁協助着,聽到劉皇帝問話,恭敬地答道:“韓家請的訟師,雖然奮力爭辯,但殺人事實難以更改,經過思量,灤國公最終當堂將韓慶雄判死!”

“哦!”劉皇帝的反應很平淡,道:“殺了人,判死也正常!各人反應如何?”

“韓家人不服,常家人興奮叫好,雙方於衙前爭執,差點引發鬥毆,被府衙制止。觀看堂審的人,多覺判罰稍過......”張德鈞答道。

“哦?”劉皇帝問道:“爲何?”

張德鈞說:“常侃此人,健談而不知收斂,口碑很差,另外,已故韓武寧侯只剩這一個兒子,直接判死,香火斷絕,引得同情。”

劉皇帝笑了笑,淡淡道;“倘若全憑個人感情與觀感斷獄,又何來公平一說?”

“趙匡胤與郭國丈那邊,可有什麼動靜?”劉皇帝又問。

“榮國公今日,曾登邢國公府門,想必也是爲了此案!”張德鈞答。

這顯然勾起了劉皇帝的興趣:“都說了些什麼?”

“據說,是希望國丈能夠出面,說和韓常兩家,以免引起更大的爭端!”

“國丈什麼反應?”

“國丈迴應說會嘗試!”

劉皇帝又笑了笑,指着烤架,突然道:“翻一翻!”

張德鈞不敢怠慢,把烤肉面翻了個一百八十度,劉皇帝則繼續着他的燒烤大業。過了好一會兒,侍衛稟報,趙匡胤求見。

對此,劉皇帝感只是略作感慨,終究還是來了。不過,接見趙匡胤時,劉皇帝臉上的笑容,就如和煦的春風,請他吃肉。

皇子獵的食材,皇帝親自烤的肉,就問你吃不吃?有事,吃飽喝足再說......

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7章 父子座談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87章 亦有其憂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21章 道士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36章 李業告狀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世宗篇47 封禪第108章 井陘第68章 湖南亂第2章 分食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89章 談話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93章 完了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4章 中原易主第74章 根由在朝第413章 分食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41章 西域戰況第296章 缺人了第47章 陶谷自薦第380章 饒樂國第110章 坦白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174章 帝崩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8章 瓊林宴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第233章 漢騎出絕域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693章 安西王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66章 請辭?不許!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06章 誘惑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世宗篇29 黑色產業半島史話·奇葩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9章 寫得不錯!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3章 楊業述職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79章 勢孤危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1章 大敗蜀軍第107章 殿試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36章 趙都帥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