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兩個選擇

bookmark

等趙匡胤離開西苑回城時,暮色已深,劉皇帝倒假模假樣地邀他留宿宮苑,但被他婉辭了。若是平日,趙匡胤或許還有些興趣,畢竟同皇帝親近的機會也不多,如今,心頭掛事,無法安寧。

回府途中,乘坐在車駕內,趙匡胤的神情很是嚴肅,甚至有幾分凝重。經過同劉皇帝一番交談,他隱約發現了,“韓常案”這把火似乎有燒到自己身上的趨勢,自己表現得似乎有些過於積極了......

“爹!”榮國公府門前,趙德昭是親自迎接趙匡胤,表情認真,稟道:“李、黨、劉、王幾位叔伯過府拜見!”

“他們怎麼來了!”趙匡胤眉頭皺得更緊了,問:“來了多久?”

察覺到趙匡胤神情不對,趙德昭道:“不足半個時辰,奉茶於前堂!”

“走!”趙匡胤深吸了一口氣,擺了擺手,也加快了腳步。

趙德昭嘴裡的李黨劉王,指的是李繼勳、党進、劉守忠、王政忠四人,其中李繼勳的年紀最長,資歷最老。党進是趙匡胤的老戰友了,交情深厚,劉、王二人,早年也是其部下,出生入死,多受其提拔,如今也在禁軍中任職。

進入堂中時,四人正在品茶飲酒。見到四人,趙匡胤臉上綻放出笑容,一副豁達狀,拱手道:“諸位兄弟怎麼來了?有勞久候,還望見諒!”

趙匡胤可是“老大”,四人可不敢不拘禮節,因而一同拜見。而後,還是由李繼勳說道:“榮公,韓家三郎已經被判死了,此事想來你也知道了,難道就坐視韓德順這僅存的子嗣被斬絕後嗎?”

聽其言,趙匡胤反問:“韓慶雄觸犯國法,依法論罪,何以指謫?何以更易?以兄之見,當如何?”

李繼勳這些人,要說與韓令坤的關係有多好,也不盡然,畢竟他們也只是通過趙匡胤,而有所交際的。如此表現,大抵也是表露一下態度,表示對趙匡胤的支持罷了。

就這一日夜間,趙匡胤的奔走,也沒有刻意隱瞞,做得還算堂正。有趣的地方也正在於此,明明有求枉法的嫌疑,但很多人看在眼裡,卻覺得趙匡胤厚道,有情有義,直得深交......

聞問,李繼勳應道:“韓德順辭世不過數月,就要絕其後,太不妥了。不論如何,他也是大漢的功臣,當年南口大戰,也是死戰抗敵,重傷幾乎亡命,方纔迎來反擊的機會,大破遼軍......”

“功是功,過是過,父之功豈能抵擋子之過?再者,韓德順的功勞,陛下與朝廷沒有酬賞嗎?韓家三郎此前所享受的官職待遇,豈非受其父蔭庇?”趙匡胤接連反問。

被這話問得,有些啞口無言。幾個人忍不住向趙匡胤投以疑惑的目光,這哪裡像是要保旱韓慶雄的樣子。

察覺到他們的疑問,趙匡胤嘆了口氣,道:“如今,判罰已下,還能推翻既定的判決嗎?”

打量着幾人,趙匡胤問:“難道你們有辦法?”

党進很乾脆地道:“判決是下了,但不是還需上報刑部、大理嗎?我等不懂法,卻也知道可求赦於陛下。我等有意,聯名上書陛下,不求寬恕,只求減刑,服刑、流放全無疑問,留條性命即可!”

聽他這麼講,趙匡胤的臉色當即就有些黑了,瞪了党進一眼,斥道:“所幸你們還未如此做,否則遭受斥落的,恐怕就是你們了!”

聞言,党進有些意外,愣愣地道:“此言何意?”

“知道我從何處回府的嗎?”環視一圈,趙匡胤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我才於西苑,覲見陛下歸來,就是爲了此事!”

李繼勳頓時道:“結果如何?陛下總要給榮公幾分人情吧!”

沒有直接應答,趙匡胤略作思吟,又擡頭打量着他的“馬仔”們,看得幾人有些彆扭。終於,趙匡胤沉聲道:“今夜我就不作招待了,諸位各自回府吧,此事你們不用插手了,也不要妄言!”

“還有!”不待彼等反應,趙匡胤繼續開口,表情格外嚴肅:“今後,如非必要,切勿再如此聚衆來訪!”

“惹人非議啊!”

聽其言,幾人互相看了看,有些說些什麼,但見趙匡胤那滿面的威勢,也不敢反駁。一起向他行禮後,也都告辭了。

書房內,侍女換燭,趙匡胤盤腿坐在一張案後,自斟自酌,氣氛顯得很是沉悶。

“爹!”趙德昭入內,輕聲行禮。

“都送走了?”趙匡胤問。

“是!”趙德昭應道:“黨叔父托兒轉告,您該做的也都做了,倘若事情當真不可挽回,也無需自責!”

聞之,趙匡胤笑了笑:“我素知曉,党進其人,粗莽其表,內則精明!”

見狀,趙德昭猶豫了一陣,還是忍不住問道:“您去覲見陛下結果如何?陛下拒絕開恩嗎?”

看着自己的兒子,那雙眼中充滿了求知慾,趙匡胤嘆了口氣,說:“陛下請我吃酒用食,肉還是陛下親手烤的,味道很不錯......”

趙匡胤答非所問,頓了一下,又道:“最終就此事,給了兩個選擇!”

“兩個選擇?”趙德昭更疑惑了,做出請教狀。

“雖然陛下沒有明說,但就是那個意思!”趙匡胤解釋道:“姑念韓德順的功勞,陛下也不願看其絕嗣,但韓慶雄殺人事實,也不可不罰,否則難服人心!

因而,給出兩個解決辦法。其一,韓慶雄以殺人罪入刑,棄市伏法,武寧侯的爵位不加剝奪,從韓家近支擇一人,過繼韓德順;

其二,陛下法外開恩,留韓慶雄一命,但要流刑戍邊,爵職一概削除......”

趙德昭也算是聰明人了,聽其言,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但表情也露出幾分糾結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

選擇一,爵位保留,韓令坤這一脈也得以延續,但就血脈上,不再是其親傳了,不敢是爵位還是財產,終究便宜了“外人”。就這,已然是劉皇帝格外施恩了,大漢的爵位繼承,非開國者,除了有降等世襲之外,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以血脈爲基礎維繫。非

如若沒有直系關連,爵位朝廷也要收回的,犯了罪,也是要根據情節輕重降減或剝奪。而有爵者,子嗣從懷孕到誕生,都是需要在吏部登記備案的,還定有一套查驗制度,而如有欺瞞作假,只要被查出來或者舉報,就是重罪。

老國丈海陽侯周宗死後,因爲膝下無成活的兒子,他收養的那個族子,也只繼承了財產,爵位則被收回了。不過,看在周氏娘子以及兒女的份上,或許今後劉皇帝會開恩,再賞個爵位。

這就是,如今大漢爵位的價值所在,管理越嚴格,授賜也更加困難。身份地位上的優越性,隨着時間的推移,也逐漸體現出來了。

可以想見,今後大漢的貴族們選繼承人,除了嫡庶考慮,還要看第三代......

選擇二,就更簡單了,除了一條命,留不下太多東西。廢爲庶人,流邊受刑,財產估計要賠償一大筆給常家,剩下的也還需要贍養母妹......

趙德昭思慮良久,忍不住問道:“爹,您覺得該如何選擇?”

嘆了口氣,趙匡胤反問:“你覺得,韓令均兄弟,會做何選擇?”

對此,趙德昭苦笑,武寧侯這可是第一等的侯爵,涉及到爵位世襲了,韓令均難保不會從保護侄子的心理,轉移到利益考量。

如果從族子家過繼,可以肯定,必然是從韓令均的兒子中選,畢竟韓令坤的兩個親弟弟,就他在西京。那樣的話,哪怕因爲韓慶雄殺人,繼承過來的爵位再削個三等,那也是旱澇保收的,沒有爵位的韓令均一家可就賺大了......

大概能夠感受到趙匡胤心頭的少許彆扭,趙德昭提出了一個建議,那便是趁韓慶雄服刑前,讓其府上找些女子,抓緊交配。

雖然,這仍舊有一定風險,比如能不能懷上,比如萬一沒能生出兒子,如果是那樣,那爵位可就真的保不住了。

畢竟,劉皇帝的破例開恩,是沒有重複的機會的。

這是一個難做的選擇題,考慮良久,趙匡胤對趙德昭吩咐着:“派人,持我名帖,去尋韓令均,讓他到洛陽府監獄!”

說着,趙匡胤也起身,命人幫他解下官袍,換上常服,準備出門。這一日夜下來,也是夠折騰的了。

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65章 舊邸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408章 蠢兒子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12章 方略第428章 用心第483章 南巡第391章 暗箭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77章 安陽之殤第98章 山道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175章 在滑州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53章 交代後事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769章 影響力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47章 德勝渡第110章 坦白第2章 父母兄弟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480章 “新對策”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24章 人事調整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44章 堂審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79章 “撫遠之戰”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5章 小人行徑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380章 投漢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52章 聯姻第10章 契丹亂政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26章 問罪第121章 道士第127章 不允第17章 武德司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328章 默認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353章 信使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01章 捐資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5章 堂議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252章 面聖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465章 “教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