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從諫如流”

bookmark

“官家!”經過通報入內,沒有理會行禮的喦脫,高貴妃看着坐在炕上一副沉思狀的劉皇帝,輕聲喚了句。

“你來了。坐!”擡眼看着半老儀態的貴妃,劉皇帝露出一道溫和的笑容,伸手拍了拍熱炕。

高貴妃並不拘束,盈盈一禮,然後上前傾身,碩臀自然地壓上炕的邊緣,看着劉皇帝,關心地問道:“你感覺如何了?”

聞問,劉皇帝說道:“太醫鍼灸已畢,感覺好多了,待在這炕上,都忍不住盜汗了。我看吶,在洛陽宮中,也可以搭些炕,不要嫌其鄙俗,能取暖便好,百姓用得,朕用不得?”

見劉皇帝精神甚好,高貴妃也是一副放下心的表情,從懷裡取出兩個筒狀的皮裘縫製物,說道:“這是我縫製的兩條護腿,再出行時,穿上!”

感受到貴妃的這份心意,劉皇帝的目光也顯得更加柔和了,拿起摸了摸,質地柔軟,顯然用料上乘,不知是什麼珍奇野獸被扒了皮毛。當着貴妃的面,劉皇帝穿上了,還伸了伸腿,對她道:“不錯,正合適,也舒服!”

見狀,高貴妃自然大感欣慰,雖然劉皇帝表現得有些刻意,但終究讓女人心滿意足。探手進入被我,一雙已不復晶瑩的手,輕輕地替劉皇帝揉着小腿,高貴妃問:“我方纔看到孫太醫了,他人戰戰慄慄的,出了何事?”

聞之,劉皇帝不由一樂,答道:“無甚大事,太醫嘛,給朕施針用藥,從來拘束侷促。他應當只怕是在自己嚇自己,膽怯如此,如何能準確診斷、妙手回春?”

聽劉皇帝這麼說,高貴妃說道:“我倒覺得,不是太醫膽怯,而是官家威嚴過重,臣下不敢不畏,甚至不敢說話進言!”

“我有這麼可怕嗎?”劉皇帝彷彿沒有任何自覺,灑然道:“我素來廣開言路,兼聽羣採,何曾阻塞言路了?”

言罷,反應過來,目光微凝,盯着高貴妃那張滿待着成熟風情的面容,輕笑道:“你似乎話裡有話啊!有什麼話,徑可直言!”

“我這點道行,果然瞞不過官家的眼睛!”高貴妃也是一副坦然狀,小小地恭維了一句,然後說:“我來之前,遇到國舅了!”

“他託你向我進言吧!”劉皇帝直接指出。

貴妃略感驚訝,問:“官家已知曉?”

“他在庭前逗留了那麼久,我豈能不知!”劉皇帝說道:“甚至,我還知道他託你所謂何事!”

說着,劉皇帝不免感嘆,道:“我這個舅舅啊!有什麼話,不能直接同我講嗎,還要繞這個彎子,經你張嘴。倘若據理直言,我會責難他嗎?哪怕位及宰相,有的時候,他還是缺乏格局啊......”

“所謂天威難測,官家深不可度,大臣們進言做事,自然難免遲疑束手,有所顧忌!”貴妃應道。

劉皇帝:“此爲馭臣之術,當皇帝的,豈能事事都讓臣子看透了?君威不重,皇權早晚掃地......”

看劉皇帝這嚴肅的模樣,高貴妃卻笑了,道:“官家所言自是有理,何必與我這婦道人家爭辯!”

見狀,劉皇帝也忍不住恢復笑意,擺擺手:“習慣了!”

看着劉皇帝,高貴妃道:“既然官家已知國舅來意,就不用我再多言了吧!”

劉皇帝搖了搖頭:“你既然做了國舅的信使,這話總要帶到位吧!他怎麼說的,你複述一遍,我權且聽聽!”

看劉皇帝稍顯玩味的神情,貴妃也不拖沓,直接將李業那番勸諫之言代呈。聽完,劉皇帝的反應比較平淡,只是悠悠然地說道:“還是這些老生常談啊!”

沉吟幾許,劉皇帝問貴妃:“你什麼意見,覺得該不該走下去了?”

“不論官家駕幸何處,我都當隨駕!”高貴妃這麼說。

聽其言,劉皇帝嘴角一咧,道:“不必逢迎我!說你最真實的想法!”

與劉皇帝對視了一下,貴妃一張玉容漸變嚴肅,略作猶豫,還是認真地說道:“官家要我說實話,那我就實話實說。依我的想法,不能再繼續走了,縱然不爲隨駕衆人考慮,你身爲一國之主,也要爲自己的身體着想啊!

河西雖屬國土,官家欲親巡,這份志氣,所有人都感佩,駕臨姑藏,官民們也都能感受到你的誠意。

但是,此地終究僻遠,水土氣候與中原迥異,寓旅者短時間是難以適應的。行營之中,那麼多傷病,就是明證。

將士都如此,隨行的皇子女、大臣、宮侍,他們身體也並非全部強健,病倒的也不少。如此時節,實非出巡良選!”

“當年我又不是沒有冬巡過!”劉皇帝這麼道,他又想起了乾祐二年冬季那次對河北軍事的巡視。或許也正是過去巡視親征的經歷,讓劉皇帝產生一種錯覺,讓他剛愎固執,聽不進勸。

高貴妃平和地答道:“那一次,沒有走這麼遠,旅途也不似此番複雜艱險,官家的雙腿也還未受這風痹之苦......”

“我又何嘗不知啊!”劉皇帝沉默了下,終於低聲呢喃道,雖然表情仍顯固執,但態度卻顯得鬆動了一些。

“我再想想!”劉皇帝這麼道。

“是!”高貴妃應了聲,也不再贅言。

劉皇帝自個思忖片刻,突然擡頭,問:“只怕行營中,都不願繼續西行了吧!”

“這個,我不知,官家不妨察問一番,你不是素來體恤下情嗎?”高貴妃道,雖然話是這般說,但從她面容間流露的意思,想來也差不多了。

“衆願如此,爲何此番不進言了?”劉皇帝說出這話來,他自己都覺得有些尷尬了。

“喦脫!”

“小的在!”時立在旁當個透明人的喦脫,立刻應道。

“傳羅彥瓌來行在覲見!”劉皇帝吩咐着。

等了約半個時辰的時間,羅彥瓌匆匆抵達行在覲見,劉皇帝直接召見於御炕前。神情鄭重,語氣嚴肅,問道:“行營諸軍將士,情況如何了?傷亡者,可曾安排妥當了?”

感受到皇帝的語氣,羅彥瓌也不敢怠慢,認真應來:“回陛下,有姑藏官府以及駐軍,行營將士已然收容完全,各項物資,也都調度完畢。凍傷染病的將士,也都分散安置,備足藥材以療治!”

“自靈州出發前,不是做足了物資的補充嗎,爲何還會有這麼大的損傷?”劉皇帝側起身,盯着羅彥瓌。

羅彥瓌嘆了口氣,解釋道:“陛下,還是將士多水土不服,值此寒冬,朔風凜冽,禦寒物資也只是緩解。再加上,中衛渡河後,那一波突至的寒潮,讓將士們措手不及,半數凍傷急病都發生在那一夜......”

“休整一段時間,還能繼續走嗎?”劉皇帝注視着羅彥瓌。

劉皇帝的目光中沒有一絲微瀾,很是平和的樣子,但面對此問,羅彥瓌沉默以對。良久,彷彿經過了一番十分艱難心理抉擇,羅彥瓌拱手咬牙道:“陛下,恕臣直言,不能再繼續了。臣一介武夫,懂得不多,但是,當年不論南征還是北伐,馮此時季,也是全軍蟄伏,以待天氣回暖。

臣等願隨陛下赴湯蹈火,然此番西巡,雖非打仗,但行軍之苦難,不下於作戰,非戰鬥傷亡已然如此之大,還請萬萬三思!”

“起來吧!”看羅彥瓌言語真切,就差要苦出來了,劉皇帝苦笑着嘆了口氣,而後道:“看來還是朕過於自負,想當然了。剛愎決斷,不聽臣下之言,累將士有此無謂傷亡,是朕的過失啊!”

聽劉皇帝這麼說,羅彥瓌當即勸慰道:“陛下不必責己,是臣等沒有做好!”

這就是與大多數武夫不同的地方了,羅彥瓌能力不俗,有眼力,也會說話,並且往往恰到好處。

“安排一下,朕當親往營中探視將士!”劉皇帝沉聲道。

“是!”

就在當日午後,劉皇帝躬身視察軍營,着重探望那些受傷染病的將士,感將士不易,當衆宣佈,不走了......

劉皇帝終究不是固執到底的人,現實的情況如此清晰地擺在眼前,他也收起了那越發顯得剛愎的脾氣。

同時,不只是考慮到氣候、人心,還有他的雙腿,也確實在時刻提醒他,別固執了。雖然劉皇帝是越來越在乎顏面了,但是與身體那深刻及時的痛苦反應相比,吃掉說出去的大話,似乎也沒有那麼得困難......

當皇帝的,誰還沒點黑料,再者,這種順應人心的決策,有誰敢拿來取笑劉皇帝?

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65章 舊邸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85章 浮雕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36章 虒亭第194章 減稅難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15章 名單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章 柩前繼位第8章 楊蘇還京第433章 聖訓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43章 “梳理”、“優化”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7章 附議第11章 大典日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72章 磁州賊第54章 聘納郭女第52章 對峙第98章 溫柔鄉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91章 王峻驕狂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57章 劉老四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88章 童謠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7章 小張探花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33章 面聖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736章 試炮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154章 滅門第317章 修法第286章 宗室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77章 間策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40章 濮州案(3)第1775章 調整第73章 道府之爭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76章 雍王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413章 分食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40章 潞州三傑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340章 定論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26章 冬至宴2第279章 當年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