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遼國變故

bookmark

韓慶雄,已故武寧侯韓令坤之子,襲父爵,當年因怒殺人獲罪,在洛陽引起了一場風波,轟動一時。

殺人當死,無論貴賤。當時,爲了給韓令坤留下一脈香火,也給求情的趙匡胤一個面子,劉皇帝意旨,壓後韓慶雄伏法時,讓他留個種。

於是,韓慶雄得以做了個風流鬼,臨死之前,在獄中積極造人,經過一番努力,送入獄中取種的兩個女子都懷上了,然後就是等待“摸獎”。

當年冬,韓慶雄就押赴刑場執行死刑了。而他的遺腹子,在劉皇帝去歲出巡之後,相繼誕生。先出世的是個女娃,所幸運氣不錯,第二個是男丁。

根據當初劉皇帝的詔意,此子可承襲韓家的爵位與財產,如今,既然請命,劉皇帝自然不會食言,也沒有設置阻礙的意思。

這本就是一個賭博的選擇,韓慶雄賭對了,得以保留韓令坤一脈的香火,劉皇帝也就認可這個結果。

......

隨着劉皇帝的意志傳達開後,行營也就緊鑼密鼓地準備着起駕事宜,然而,他西巡再度受到了阻礙。這一回,不再是內部原因,行營隨衆也不敢反對。

行在內,劉皇帝正在看望郭寧妃,在冬季的耕耘之下,寧妃有孕了。武德使李崇矩匆匆來見,當聽到他的來意,劉皇帝削着梨皮的刀子不由停了一下,問:“遼國有變?什麼變故?”

李崇矩瞟了一下寧妃,見狀,郭寧妃很識趣地起身,溫聲道:“官家若欲聽政,妾當迴避!”

“不必!”她這樣反應,劉皇帝反倒要大度些,示意她坐下,把去皮的梨切瓣,親自給寧妃餵食,同時向李崇矩打手勢:“但講無妨!”

聞令,李崇矩不再遮掩,神情嚴肅地說道:“變故應當發生在去歲冬末,遼主率百官祭天,當日設宴,飲酒連夜。然而,就在次日,遼主行營,突然戒嚴封鎖,匆匆返回上京臨潢府。

其後,臨潢府全城戒嚴,禁止出入。臨潢府都知,察覺此事不尋常,不敢怠慢,立刻發動密探,打聽消息。

得知,不只是臨潢府戒嚴,對外交通道路,同樣嚴密封鎖,遼國皇宮更是戒備嚴密。遼上京內外包括殿帳、宿衛在內所有軍隊,也全部齊整裝備,氣氛空前嚴肅。

同時,自臨潢府有大量的信使派出,分往遼國各地......這些徵兆,極其不尋常,因而受情報,臣立刻前來稟報!”

“何止是不尋常啊!遼國怕是發生大事了!”聽其言,劉皇帝神情也跟着嚴肅起來了,面露沉思,問道:“消息屬實嗎?”

“探事不敢輕慢疏忽,也是幾經刺探,損失了不少秘間,方纔確認!並且輾轉多地,通過秘密渠道,才這些消息傳回國內!”李崇矩爲麾下背書,態度鄭重。

此言落,劉皇帝再度陷入思考,以他的嗅覺,當然察覺到此事的特殊,但是,李崇矩彙報的,都是一些表象,並沒有確鑿實錘,遼國究竟出現了什麼變故,仍未得知。

但也正因如此,才更讓人上心。要知道,武德司、軍情司在遼國內部的間諜埋伏,已然經營了近二十年,過去也刺探出了不少隱秘,傳回了大量有價值的消息。但是,像此番這般,摸不到一點實質,可見事情之嚴肅,情況之特殊。

“守則,你主管武德司多年,見慣了消息情報,尤擅分析,你給朕說說看,遼國上京這些許異常舉動的背後,究竟是何原因?究竟出了什麼變故!”劉皇帝終於動了,繼續喂寧妃梨肉,還在她紅潤的脣上颳了刮。

聞問,李崇矩沉默了,平靜的面龐上也透露着遲疑。大部分時候,武德司收集到的情報信息,都由他與僚屬分析梳理後,再呈報劉皇帝。但這一回,他只是將上京的情況做了一次彙總,顯然,他也是有些拿不準的。

但劉皇帝直接發問了,他也不好不給出想法,因此,思忖片刻,拱手道:“陛下,臣只能根據已知消息,略加揣測!”

“揣測又何妨礙!說說你的想法!”劉皇帝回頭,坐正了身體。

李崇矩拱手道:“陛下,遼國已然有近十年沒有出現如此異狀了!上京內外,無不嚴肅。前一次,已是遼國內亂之時了,此次嚴重緊密,比之更甚。臣以爲,這恐怕是遼國再度發生內亂抑或政變了!”

“是嘛!”劉皇帝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

見狀,李崇矩又道:“不過,臣以爲,此事仍舊難料,雖然各種徵兆如此,但......”

“有什麼想法,直接講明,不必吞吞吐吐!”劉皇帝吸了口氣,平靜地說道。

“遼主秉政近二十載,其內部發生的叛亂不可甚數,但沒有任何一次成功,都被其平滅。如今,他在遼國根基深厚,權威日盛,軍權、政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對宗室潛懷異志者也始終戒備。在這種情況下,若說有人能夠政變成功,臣又覺得可能不大!”

“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遼國好酒輕慢,也許此次就是疏忽了,爲人所趁呢?”劉皇帝淡淡一笑。

李崇矩搖搖頭:“倘若真有人反叛,以遼主的根基,與對遼國軍政的掌控,事後的情形進展,絕不至此,只怕早有人舉起勤王誅逆的大旗了!臣觀上京情形,一舉一動,都在求穩,封鎖消息,以定局面,臣不相信,遼國有人能夠在政變的情況下,這般掌控遼國朝局!”

“那你說說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李崇矩的分析,劉皇帝顯然是認可的。

沉吟少許,深吸了一口氣,李崇矩道:“情況不明,臣實不好輕下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遼國必定發生了重大變故,大漢不可等閒視之啊!”

“是啊!”劉皇帝站起身來,嘆了口氣,悠悠說道。

“這已經是快一個月前的事情了吧!”劉皇帝突然問。

“相隔甚遠,交通不便,再兼遼國的封鎖,差不多!後續當還有進一步的消息傳來!”李崇矩說道。

踱了幾步,劉皇帝突然擡手:“一個月前的事情,朕何需在此費神猜測!倘若遼國大變,也不知如今是什麼情況了!”

劉皇帝的目光投向東北方,黝黑的眼神中盡是波瀾,有種想要投向數千裡之外臨潢府的衝動。良久,劉皇帝吩咐道:“傳令下去,讓遼國內的密探都動起來,監視其一舉一動,朕要隨時瞭解其事態!”

“是!”李崇矩拱手應命,匆匆而去。

“官家!”郭寧妃走到一臉沉思狀的劉皇帝身邊,輕聲喚了句。

回過神,看着也已步入熟女年紀的寧妃,劉皇帝苦笑道:“郭寧啊,我想西巡一趟,親眼見見玉門、陽關,還真是不容易啊!”

“因爲遼國的事?”郭寧好奇地問道。

劉皇帝搖了搖頭,說道:“早在去歲受阻於嚴寒,逗留涼州,我就有所預感。如今時過兩月,春暖花開,本欲繼續西行,這不,變故來了......”

“遼國不是情況不定嗎?”

劉皇帝把手中梨心啃了一圈,說道:“武德司的消息無誤的話,遼國必然發生劇變了,遼國若有變,大漢必須得有所應對,我這西巡,還能繼續下去嗎?”

“收拾收拾吧,準備東歸了!”劉皇帝嘆道。

接下來的一兩日間,來自遼國的情報消息,可以說是接踵而至,雖然仍舊沒有確鑿的消息,但其事態描述,則更加詳細形象,讓人不得不上心。

開寶八年正月十八日,劉皇帝下詔,鑾駕起行還京,走得乾脆,走得迅速,沒有任何耽擱......

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25章 邢州事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52章 幽燕變故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89章 談話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41章 小風波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344章 打個賭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755章 良平島第484章 不對勁!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80章 春夜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94章 楊邠案(2)第1714章 百姓苦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809章 餞行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77章 吏職變動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78章 滄州府第58章 回師第84章 夏州降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444章 揣測者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無題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71章 北齊鎮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771章 襄陽王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27章 西京風波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317章 修法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268章 西縣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16章 先安排着第416章 尾聲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269章 愛將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195章 遼帝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95章 掘地求生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56章 腹心之談第27章 出兵爭論第1803章 運動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6章 “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