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還京

趙普與宋琪二人之間的談話,終究以不歡而散告終,宋琪留下幾分需要交叉審閱的公文後,負氣而走。

二者的想法與作風,都有着迥異的區別,宋琪有自己的操守與堅持,在其位,謀其政,憂其國。

而經過這番談話,宋琪也更加確信一點,他們二人,雖然有相似的履歷,終究不是一路人。趙普精明強幹,但在宋琪看來,還是過於迎合皇帝的想法了。

雖然有點被宋琪掃了面子,趙普心有不愉,但仍舊一派安然,處置公務,對宋琪移交的幾分文書,看得尤爲仔細。

“相公!”中書舍人胡贊給趙普換上一盞新茶。

趙普入主政事堂,自然少不了提拔自己的親信,既方便辦事,也便於掌控。政事堂有中書舍人四名,胡贊就是其中之一,跟隨趙普多年,進士出身,調教得當,用起來甚是順手,他上位,也就順勢提拔了上來。

“何事?”對胡贊這殷勤謙卑的表現,趙普感到滿意,放下手中事務,接過茶盞,品了一口,方纔問道。

胡贊當即小聲地稟道:“宋相寫了一份奏章,快馬發向行營了!”

聞之,趙普當即反應過來,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感慨道:“這宋琪,爲何如此固執,定要忤逆上意?”

胡贊雙眼中閃動着精明的光芒,道:“這幾日,宋相屢發推諉頹喪之言,不看好北伐,簡直是公然對抗詔令,違背上意,蠱惑人心......”

聽得胡贊這帶有指向性的言語,趙普眉頭當即皺了起來,只瞥了他一眼便令其住口了。思慮了下,趙普說道:“我看吶,若是人心已定,何怕蠱惑?爾等臣僚,還當把心思都收起來,放在正事上,用心辦差,以免誤了大事!”

“相公教訓得是!”胡贊聞言,頓時臉色一緊,有所反應,趙相國似乎沒有那個意思,更加謙卑了。

“近幾日,中樞這邊,議論很多嗎?”趙普問道。

胡贊說道:“對北伐之事,確實各有見解,意見不一!”

趙普臉色當即一繃,變得嚴厲起來,說道:“吩咐下去,現在正是緊要之時,中樞上下,都該集中精神辦差,大議已定,不要因爲一些偏見異議,怠慢了公務!陛下即將抵京,若是見得這些紛擾,如何交待!”

“是!下官立刻知會下去!”胡贊當即應道。

劉皇帝將歸,又處在這大動干戈的局面,朝廷諸部司衙門,就像面臨着家長即將歸來一般,難免緊張,趙普則是其中最重視的。

“相公,下官斗膽多嘴一問,對於北伐,您是什麼想法?”遲疑了下,胡贊說道。

“怎麼,你們也有疑議?”趙普看着他。

胡贊應道:“不瞞相公,宋相所慮,雖難以完全認同,但有些考慮,也確實得體。以往朝廷每有大事,陛下都會召集公卿大臣、各部司主官,集思廣益,羣策羣議,再行決策。

此番,北伐這等大事,卻不加商討,直接詔令籌備,實在顯得一意孤行,有些倉促......”

聽其想法,趙普的表情沒有多少變化,只是審視了胡贊一會兒,方纔嘆道:“你們能看到的,我又豈能不瞭解?只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罷了!”

趙普打斷了胡贊想繼續說的話,嚴肅地叮囑道:“我只能告訴你們,不要有心理負擔,忠實徹底地履行好陛下交待的事務,至於其他,不要多想,也不是你們該考慮的!”

“是!”

待胡贊退下後,趙普不禁搖了搖頭,又嘆了口氣。事實上,趙普又豈能沒有一絲一毫的顧慮,只是,與宋琪不同,他與劉皇帝的關係明顯要親近得多,也更瞭解劉皇帝。

他能夠感受得到,劉皇帝計較已定,是萬難更改的,這種情況下,逆者聖意,只怕也起不了作用,討不得好。

趙普這種態度,固然有劉皇帝那越來越顯得剛愎的性格帶來的壓力,也在於,趙普已然發現了,御極二十餘載,劉皇帝掃平天下,把大漢帝國發展到如今的程度後,似乎已然沒有更多的追求。

除了屢屢提及的打造一個開寶盛世,就只有北伐遼國,消滅大漢最後一個強敵了。皇帝如果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動力,對於國家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眼下,遼國生變,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說正中劉皇帝下懷。這樣的情況下,趙普能夠做的,自然是全力協助了,儘量輔助劉皇帝,實現北伐的目標。

似宋琪那般,一味地訴說自己的顧慮,展現自己的憂國情懷,除了多費些口舌,並無太多作用。另一方面,在趙普看來,啓動北伐,沒有那麼大的風險,宋琪等人是憂慮過度了,固然有些倉促,但是如果同前次北伐相比,大漢的國力愈強,內憂外患更少,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

也正是基於此點,趙普纔會支持,再是會迎合,在這等軍國大事方面,趙普也不會輕率,基本的擔當,他還是有的。

......

“恭迎官家回宮!”

坤明殿,劉皇帝大跨步入內,見到帶着幾名留宮的嬪妃、美人及年幼皇子、皇女的符後,劉皇帝眉開眼笑的,當即上前親自扶起大符,道:“總算是回來了!”

“你們也都起來!”劉皇帝龍袍一擺,對其他人道。

“謝官家!”

回京途中,有一大家子,在宮中眼前,還有這鶯鶯燕燕一大家子。掃了幾眼,劉皇帝把注意力放在了小符惠妃身上,從她手中把十五子劉晅接過,掂了掂,道:“份量倒是挺足,會叫人嗎?”

聽劉皇帝這麼形容自己兒子,小符有所不瞞了,蹙着秀眉道:“不滿一歲,咿呀學語!”

劉皇帝嘿嘿一笑,把幼子在手中轉個幾圈,逗得其咯咯直笑,方纔還給小符,然後對衆人道:“我已還宮,你們也都見到了,就不要擠在皇后這裡了,都回去歇着吧!”

打發掉了衆人,纔是帝后之間,親密交流的時刻。倍道兼程,劉皇帝是真的有些累了,在大符的伺候下洗塵。

“我不再的這半年多,勞你守在宮中,辛苦你了!宮中沒有出什麼問題吧!”接過大符親手擠的熱毛巾,劉皇帝溫和地說道。

大符溫良依舊,道:“宮中自然一切安好,倒是你,此去遠涉苦寒不毛,身體無恙吧!”

ωwш¸ttkan¸¢ 〇

“我身體健壯着了,若不是事起突然,眼下或許已然駕臨玉門關,給那裡的戍卒帶去春風與關懷了......”劉皇帝挺直了胸膛,顯得自己很硬朗的樣子。

見狀,大符不由一笑,然後微微一嘆:“你也不必瞞我,在涼州過冬,雙腿甚是難熬吧!”

劉皇帝表情一變,道:“有誰在傳閒話?”

“怎麼,你還要責我探聽你的消息?”大符直視劉皇帝。

大符鳳目逼人,劉皇帝躲開目光,嘿嘿輕笑道:“怕你擔憂罷了!我這雙腿,雖成痼疾,不妨大事!”

給劉皇帝脫去鞋襪,把腳放在水盆中,又親自給他搓腳,大符說道:“你方纔問我有何事,仔細想想,還真有幾件事!”

“有什麼你不能直接處置的事?”劉皇帝顯得意外。

大符說:“劉葭、劉蒹以及劉荇她們的婚事,也拖了不少時間了,劉荇也快十七歲了!”

“劉荇還小,不急着嫁出去!”劉皇帝當即反應過來:“不過劉葭、劉蒹這兩姊妹,看起來,是可以定親了,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劉皇帝如今膝下有八個女兒,長女劉葭、次女劉蒹都生於乾祐六年,已至婚配年紀,再加上劉皇帝此前表露的意思,功臣貴族們可都盯着。

“此事可不由我一人做主!”大符看着劉皇帝。

劉皇帝點了點頭,思索一陣,道:“我家的公主,可不能嫁給一些膏粱紈絝,你是皇后,你先挑選着吧!”

大符對此沒有什麼異議,又道:“下個月嘉慶節,宮中是否需要準備慶祝?”

“朝廷將有大事,無心於此,不過了,來年再說!”劉皇帝直接道,他的心思可在北伐上,不願多做花費在自己誕辰上。

第127章 皇城司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360章 宰割天下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46章 驕將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78章 滄州府第180章 過鄴都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39章 進退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336章 橐相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6章 告一段落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38章 濮州案(1)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470章 分封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371章 殺,不殺?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64章 孺魏王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4章 外戚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484章 不對勁!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87章第268章 西縣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70章 大禮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133章 捷報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186章 賜死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41章 納降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75章 軍略第276章 玉如意第1676章 慘重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