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席捲半島

bookmark

見着橫七豎八,散佈在四周的麾下將士,耶律海狼狽的面容間閃過一絲怒意,張了張嘴,終是沒有罵出口。

他自認盡力了,也身先士卒,冒死苦戰,但都掩蓋不了戰敗的結局,還是一敗塗地,敗得這麼悽慘。隨他從遼陽來的一萬遼軍,在漢軍連攻帶殺之下,也只剩下這些人,他們還能跟着他,沒有徹底潰散掉,就已經算難得了,哪裡還敢再苛責什麼呢?

最終,也只下了個原地休息的命令,並安排人警戒與統計人數。這一路北遁,路途中有逃散了不少人,如今已是人困馬乏,飢渴交加。

冷靜下來之後,方覺身體上的疼痛,這前前後後的交鋒,他身上添了不少創傷,也就是身上的甲冑比較堅實,幫他避過了大量致命傷害。

不過,勇士雖然不懼創傷與痛楚,但身體的反應卻是很誠實的,耶律海一張粗糲而堅毅的面龐明顯少了些血色,只是在黑夜之下不那麼明顯罷了。

幾堆篝火被生了起來,不是爲了驅寒取暖,照明的作用要更大些,更爲了稍稍穩定軍心。漫長的黑夜,總歸令人感到壓抑,尤其在遭逢此等敗績的情況下。

當然,也不怕吸引漢軍來追,就這麼一條大路,漢軍真追了上來,佈置的哨卒也能示警,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不就是跑嘛,幾乎跑了一個白日了,繼續就是,另外,就耶律海自己的判斷,漢軍是不會再追了。

耶律海正值壯年,才三十多歲,雖然姓耶律,但在契丹皇族中,屬於旁支中的旁支,偏得不能再偏了。年輕的時候,是參與過漢遼戰爭的,不過那時候還只是一名中級軍官,也是在遼南作戰,在高勳的率領下,將來犯的郭廷渭軍給趕下了海。

只是風水輪流轉,如今掉了個頭,這回他是深受南院大王信任的遼南主將,結果大敗虧輸,喪師失城。面對的還是那個對手,只是戰爭的模式與進展都有些超乎他的認識,他真的有點被打懵了。

漢軍那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就像不要錢一般,有的是早有戒備的,有的則沒有任何認識,迎頭直面,自然撞了個頭破血流。

耶律海是隨耶律斜軫參與過西征的,也參與過數場大戰,遼軍西征的成就,可以稱爲一個軍事奇蹟了,但作爲親身參與其中的將領,耶律海卻深切地知道其間的不易。

尤其是在同黑汗國的鏖戰中,其中最殘酷的焉耆之戰,當時就是他負責守城吸引消耗敵軍,從而給耶律斜軫創造了大破黑汗軍隊的機會,從而避免了西域東部的淪陷,守住了西征的戰果。

因此,在防守作戰上,耶律海是有足夠的自信的,耶律斜軫給他定的目標,他甚至覺得定得小了。

然而,結果卻與他的設想完全相反,就十天的時間,水軍覆滅,城池丟失,近兩萬軍隊十去八九。

敗也就敗了,還是敗在對方的水軍手裡,哪怕給對方造成大量的死傷,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一切都不如意,這對拼死奮戰的耶律海來說,實在是個巨大的打擊。

至於給漢軍造成的損失,雖然沒有統計,但耶律海確定,並不大,絕對不超過三千。最殘酷的城池攻防,死得可都是那些炮灰。

“如何向大王交待?”望着頭頂顯得黯淡的月亮,耶律海雙目通紅,喃喃道。

感到口乾舌燥,取出水袋,卻發現破個洞,水早就漏光了,一股子煩躁涌上心頭,耶律海給了自己一耳光,聲音清脆而響亮,周邊的遼軍都望了過來。

“將軍,清點過了,就剩一千七百餘人了!”麾下軍校靠了上來,稍微解了他的尷尬,沉着聲音稟道:“漢軍雖然沒有再追擊,飲水、食物、兵甲丟失大半,急需補給,現如今何去何從?”

“到哪裡了?”壓抑的氣氛中,耶律海終是開口了。

“前方兩裡外就是三岔口,往西是復州,往北是寧州!”軍官稟道。

“我們去寧州!”耶律海冷酷地吩咐道:“派人去復州,把那裡的守軍全部調出來,退往寧州,告訴他們,把所有丁壯都帶上,老弱留下,糧食能帶多少帶多少,其餘全部焚燬!”

聽其言,面對其氣勢,軍官都忍不住感到一陣寒意,遲疑道:“將軍打算靠寧州繼續堅守嗎?”

痛定思痛,耶律海顯然已經冷靜下來了,搖頭道:“蘇州的防禦,我們從一開始就錯了,一步錯,步步錯,失了方寸,致此大敗。

如今,大軍覆沒,士氣不再,僅靠我們這點人,與復、寧二州的軍力,漢軍繼續北上,仍舊是抵擋不住的。必須得集中力量,再向大王請罪求援!”

“得抓緊時間了,漢軍隨時可能北上!”耶律海站了起來,彷彿恢復了鬥志一般,嚴肅地下令:“傳令下去,繼續起行,寧州不遠了,告訴將士們,到了寧州城再休整!”

前有吃喝與休息的勾引,現有軍令的催壓,這支敗軍,在耶律海的率領下,快速地向北面的寧州撤去。

漢軍的速度比耶律海想象得還要快,就在第二日,史延德已然領軍北上了,同時海軍艦船也分出一支,陪其北上。

耶律海的絕戶計,在復州沒能完全奏效,時間上沒來得及,最終只有駐守在那裡的千餘守卒,匆忙北逃了,還是放了一把火,被城中的百姓給撲滅了。

但是寧州,卻讓耶律海做絕了,所有壯丁被聚集起來,僅帶一些口糧,然後焚城毀糧,絲毫不加留戀,繼續向北撤去。

耶律海顯然也清楚,守是守不住的,與其在南邊力抗,不如果斷放棄,集中力量,拉長漢軍戰線的同時,也給他們增添麻煩。毀壞的城垣,以及那些老弱,不論漢軍如何處置,都是麻煩。

也就是時間不夠,否則耶律海還能把堅壁清野做得更徹底些。這樣的情況,自然讓沿後北進的漢軍大罵不已,雖然漢軍後勤補給主要來源於海上,但岸上讓遼軍這麼糟蹋,憤怒總是免不了的。

耶律海那邊,一直撤到了更北的辰州,一路北撤,一路破壞,而經過休整補充的漢軍,也隨後而至,整個遼東半島也基本落入漢軍守中,大漢的水師也自由地深入遼東灣內。

擋在漢軍面前的,只有辰州與耀州二地,就如西面錦州一般,屬於戰略要地,扼遼東咽喉,是遼陽南面的門戶,如欲進取,必經此路。

在郭廷渭這邊,席捲半島、兵叩門戶之時,錦州那邊,同樣激戰正酣,一時間,對遼而言,遼東局勢已然岌岌可危。

第336章 怪圈第125章 頌公亭第465章 “教匪”第59章 明貶實升第8章 瓊林宴第118章 商賈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41章 探監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474章 補漏匠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406章 調任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93章 完了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396章 天花板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71章 兵臨壽春第62章 奸宦昏主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69章 愛將第77章 安陽之殤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35章 瑤華春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420章 老年喪子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章 柩前繼位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97章 隰州第344章 打個賭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79章 大獲全勝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7章 陶谷自薦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102章 絕境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5章 唐將空談第34章 崇元殿中第446章 流光園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72章 磁州賊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78章 滄州府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76章 大才蒙塵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半島史話·奇葩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25章 開寶新政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88章 天子金令第77章 間策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85章 家務事第158章 善後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21章 矛盾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68章 榮寵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41章 納降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86章 駕臨渦口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326章 再用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