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奚王來朝

bookmark

北風送寒,幽燕大地已爲一層淡薄的霜雪覆蓋,草木枯敗,萬物寂寥。檀州通往幽州的官道上,慢慢駛來一支隊伍,甲兵護衛,節旄飄揚,道路之間,十分冷清,除了這支孤零零的車隊,前後很少見到行旅。

隨着各路北伐大軍的陸續後撤,大漢也開始從戰爭的軌道中脫離,恢復正軌,尤其是中原及北方諸道州,早在入冬之前,就開始調整與民休息的政策。

而燕山,作爲深度參與到北伐的道州,大軍的主要後勤基地,由於靠近劉皇帝這個統籌中樞,政策上調整得很早,但進度顯然不夠快,太多善後事宜,需要這邊配合,不論是戍守的邊軍還是徵發的民夫,在安置上都要滯後一些。

不過,戰爭終究是結束了,這一則明確的消息,足以安撫人心,不用再承擔充滿危險的兵役以及沒完沒了的苦役,從戰爭中存活下來的人,甚至還可以享受朝廷接下來的撫卹。

雖然距離恢復到戰前的生活很是遙遠,但總歸看得見希望,對燕山道而言,近十萬的壯勞力從戰爭的泥沼中脫離出來,返回家鄉,與家人團聚,也給這個寒冷的冬季帶來諸多溫馨。

戰爭催發了一陣畸形的繁榮,不過終究後繼乏力,狂歡之後,也就歸於沉寂。比起往冬,今歲的幽燕民間,也明顯有些冷清,各處都是蕭條景象,這也是戰爭帶來最直接的影響。

車隊勻速前行,寬大的車輪碾過石板路上的冰霜,留下一串串凌亂的車轍印,發出清晰的聲響,默默向南駛去。

護衛最爲嚴密的車駕內,坐着兩個人,其一乃是大皇子、秦國公劉煦,其二就是奚王籌寧。

劉煦並沒有入人前一般,保持着皇子的威嚴與風度,將自己裹在一套厚厚的棉服之下,不過仍有不足,整個人都瑟縮着。

劉煦生於開封,長於開封,熟悉了中原的水土氣候,因此,塞北的冬寒,對他來說,同樣難熬。

“殿下,喝點酒,暖暖身子,會好受些!”見劉煦泛紅的臉,奚王籌寧親自給他倒了一碗烈酒。

“我素來不勝酒力,平日很少飲,沒曾想,到大定城走一遭,快離不開此物了!”劉煦接過,盯着碗中微微泛黃的酒液,苦笑道。

“山外僻寒,讓殿下千金貴體受苦了!”奚王籌寧感慨道:“殿下不避風寒,親臨北地,招撫我族,也足見誠意,老夫十分感激啊!”

“大王不必如此,我也只是奉天子詔令,招撫奚族,也是朝廷的意思。奚人與中國淵源深厚,若非契丹逞兇塞外,奴役諸族,漢奚百姓早就和睦相處,友好往來。

如今,大王率衆起義來歸,正是撥亂反正的仁義之舉,功德無量。陛下此前來詔,已然言明,漢奚兩族此前的矛盾,一概消除,數十萬奚民,今後也是大漢的百姓,天子的臣民,將一視同仁,絕無欺侮......”喝了點酒,劉煦臉愈紅了,看着奚王,說道。

類似的話,自奚人投降,漢軍進駐奚人王城後,劉煦就不斷地在同奚王講,以作安撫。所提的,也不過是奚族與中原的淵源,雙方之間的關係,以及皇帝對他們的態度之類的。

雖然口頭上的東西,難有保障,但只要願意去相信,還是能安心不少的。不過,奚王籌寧雖然老邁,卻並不糊塗,對劉煦的話,也不是全聽全信,只不過,事已至此,他這個奚王包括數十萬投誠大漢的奚人部族,都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

只能冀望於,大漢天子與朝廷,會如歸順前允諾的那般,善待他們奚人。當然,對奚王籌寧而言,更重要的,還是奚王的地位、權威能夠得到保障。

此番,同劉煦一道南來幽州,覲見天子,籌寧打心裡是不怎麼樂意來的,但是,又不敢不來,形勢比人強啊。

“天子威名遍及宇內,我雖然老邁昏聵,卻也常常聽說,如今,竟有機會面見大漢天子,大感榮幸啊!”籌寧感慨道,枯朽的老臉上滿是動容,好像真對劉皇帝有多敬仰一樣。

“大王不必有所顧慮,天子素來寬宏大度,待人推心置腹,並且熱情好客,此番謁君,必使大王賓至如歸,大可放寬心!”劉煦也能察覺到籌寧心中始終縈繞的忐忑不安,輕笑道。

看着劉煦一臉的溫和,那笑容如春風一般撫慰心田,籌寧下意識地心定不少,仍舊有些言不由衷地說道:“我是愈發期待面聖,一睹天顏了!”

言罷,籌寧卻慢慢反應過來,腦中有所恍然,覺得這個大皇子厲害,別看一番溫潤如玉的翩翩風度,謙和待人,和他談話,卻始終有股壓力憋在心頭,難以釋放。

“大王好酒,天子行在之中,該有不少御酒,都是宮廷採買的佳釀珍醇,屆時大王可痛飲一番!”這回換劉煦給籌寧倒酒了,語氣溫和依舊。

“比此酒還好?”聞之,籌寧果然來了些興趣,有些渾濁的老眼都閃過一抹亮色,指着碗中酒問道。

劉煦輕輕一笑:“大漢幅員萬里,地大物博,這酒釀也是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各有韻味。此酒,只是此番供應北伐將士的軍需酒水,烈酒辣喉暖身,卻實難稱得上好酒!”

聽劉煦這麼說,籌寧當即表示道:“若有機會,老夫自當一飽口福!”

“大王放心!必然有機會的!”劉煦笑吟吟的。

安靜的旅途顯得有些枯燥,但是車駕之中,劉煦與籌寧這一少一老,交談起來,卻是十分融洽和諧。當然,談話的節奏,始終掌握在劉煦手裡。

別看籌寧是奚王,但這種蠻夷小王,實在沒有什麼牌面,甚至於,他這個奚王還未正式得到劉皇帝冊封,即便冊封了,在大漢的勳爵體系之內也會是個異類。就像當初瑤蠻的漵王符彥通一般,在很多大臣眼中,還不如瑤族首領秦再雄的洪江侯更值得重視。

車隊緩行,待臨近幽州城,道路間終於熱鬧了些,也見到了更加密集的人煙,到目前爲止,幽州城仍舊保持着熱鬧。仍舊有大量的物資自南方各州輸送而來,不過這回是以民間力量爲主,同時也有大量的商賈在趕來,每天都伴隨着大量的交易產生。

“大王可曾來過幽州?”見籌寧不住地往車外探,張望外邊的景象,劉煦輕聲問道。

聞問,籌寧收回了目光,轉向劉煦那年輕的面龐,點頭說道:“過去曾經來過!不過,那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最後一次,也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籌寧的語氣中充滿了感慨,老眼中也泛起了追憶之色,說道:“當年晉朝尚在,老夫隨着契丹太宗皇帝南征,就曾停駐幽州!”

聽籌寧這麼說,劉煦顯然來了興致,坐直了身體,說道:“大王果然歷經世事,二十五年前,確實久遠啊,那時我高祖皇帝尚蟄伏於河東,大漢也未建立,至於我,更還未出生......”

籌寧道:“殿下所言不差,那時,遼軍大軍南下,攻佔中原,但第二年,就被中原義軍驅逐,狼狽北歸。其後,路經欒城,遼帝病亡,爲大漢天子率軍追襲,大敗......”

“大王也曾參與欒城之戰!”劉煦是真覺意外了,問道。

籌寧頷首,語氣中感慨意味愈濃:“是啊,當時老夫正在遼軍中,同所有遼軍一樣,經歷南下之後從未遭遇的慘敗,混亂之中,倉皇北遁,十分狼狽。

當時,還與許多人一樣,認爲是漢軍趁我不備,又逢遼帝駕崩,如今想來,有當今天子統軍,天命所鍾,縱然遼軍兵多勢雄,也難逃敗績。甚至遼帝暴亡,或許也是其恩德不足,僭越稱帝,反遭天譴!”

籌寧這話舔得,劉煦都覺有趣,聽得也順耳,因此,看老奚王似乎有些沉湎於對過去的回想,劉煦小聲提醒了一句:“大王,到幽州,不要與人提起欒城之戰的細情!”

“這是爲何?”籌寧回過神,有些納悶。

對此,劉煦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解釋,想了想,迎着其目光,說道:“關於欒城之戰的經過,大漢朝廷這邊,已有所定論,並載於史冊,傳於民間,因此,有些不諧於天子威德的情況,就不當提了!”

說到底,欒城之戰作爲對劉皇帝神化不可避免的一個大場面,曾經有各種版本,但如今從官府到民間,都只流傳着其中一個版本了,而這個版本顯然與籌寧口中所述有所衝突......

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41章 “戲言”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455章 見聞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59章 還朝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24章 辭表第31章 送行第145章 中秋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295章 難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87章 秋後算賬第87章 亦有其憂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197章 決斷!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488章 真實第113章 西使歸來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146章 黃羊平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83章 遼帝之亡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06章 倒趙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5章 名單第410章 剋制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50章 蜀亡第98章 山道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375章 少林寺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2章 令人陶醉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97章 怪圈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316章 不裝了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243章 不自知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97章 隰州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36章 西面來人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8章 巡視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81章 兩日而克第60章 家事、國事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707章第1704章 崇政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