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

bookmark

從敗走烏孤山開始,遠征軍上下都處在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下,身心都備受煎熬,而作爲主要將領之一,河西軍的主將,王彥升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遠征大漠,域外作戰,本就是一件異常艱苦與充滿危險的事,艱苦的行軍,連續作戰,都是極其消耗精力與體力的。

而王彥升,終究是年過半百的老將了,不再是二十多年前,那個桀驁兇悍的技擊猛士。可以說,在西撤的過程之中,王彥升一直是強撐着身體在領導指揮。

等到撤至金山南麓,危機初解,精神一放鬆,王彥升就徹底病倒了,再加上在漠北的作戰過程中,受了些創傷,也有惡化的趨勢。

遠在金山,條件艱苦,雖然有幾名軍醫尚在,但缺乏藥材,即便暫時安全了,王彥升也享受不到太好的醫治。

在金山嚴酷的冬季中,很多受傷的將士,都在傷痛與嚴寒之中去世,埋骨異域青山,而王彥升,說不出是他命大還是什麼,硬生生地熬了過來。

不過,即便如此,也是元氣大傷,根本有缺,甚至於,病根也徹底種下來。帳內的王彥升,靠在一張羊毛席上,形容枯槁,一臉的病態,粗獷的面容看起來甚至有些醜陋與恐怖,完全不見威風凜凜的大將風采。

簡陋的爐臺中,燃燒着一些燒製好的柴炭,暗淡的火光在他臉上晃動不已,若不是不時咳嗽幾聲,就彷彿失去了生氣一般。

楊業與劉昉入內,也沒什麼反應,直到注意到劉昉,這才費力地起身,劉昉則上前,親自扶起他。

“老將軍,還當保重啊!”雖然王彥升的性格與作風都不是劉昉欣賞的,但是,對於王彥升素來的剛強果毅,同樣敬重不已。

面對劉昉的關心,王彥升咳嗽了兩聲,聲音蒼老衰弱,語氣卻是一點不服軟,道:“殿下放心!青山埋骨,馬革裹屍,實爲老夫夙願,不過,縱然是死,老夫也要死在大漢!”

虎雖老病,其威不減,王彥升豪情依舊,卻不免帶有一些悲壯。楊業不由開口安慰道:“老將軍不必如此,最艱難的時候也然度過了,流亡之時那般兇惡的危險我們都擺脫了,去歲那般嚴酷的寒冬我們都熬過來了,只要上下同心,定然能夠返回大漢!”

聞言,看了楊業一眼,王彥升輕嘆道:“這數月,我避帳養傷,雖然未理軍務,但對於軍中形勢,多少有些瞭解的,目前的形勢,艱難依舊,並不樂觀吧!”

在王彥升養病的這段時間裡,遠征軍務,完全是由楊業負責操持的,由於是河西、榆林兩道的軍隊,將士心中自是各有所屬,王彥升也予以了全力的支持。

說起來,當初對於楊業這個後進小輩將領,王彥升是十分不服氣的,甚至有些嫉妒,但是,所謂的矛盾,也只不過是意氣之爭,經過漠北苦戰之後,並肩作戰的袍澤情誼也足以消除那微不足道的不滿。如今兩人,倒有些肝膽相照,兩肋插刀了。

見狀,楊業沉吟了片刻,而後鄭重地說道:“對於我軍接下來的去留,我正欲同老將軍商討!”

“你講!”王彥升打起些精神。

楊業道:“時下,我軍最爲困難的地方在於孤懸域外,補給斷絕,將士們忍飢挨餓,靠殺馬充飢,扛過嚴冬,但糧食短缺的問題仍舊沒有解決。

這幾日,趙公殿下率軍雖然打掠得一些物資,卻也難支撐太久。僅靠採集漁獵,也是杯水車薪。營地附近,雖無敵寇,但本地的部族,也不可信,乃是潛在的威脅。

此地,實不可久留!此前嚴冬苦寒,道路斷絕,也不利行進,如今已然春暖花開,我的意思,該動身回返大漢了!”

聽其言,王彥升輕輕頷首:“將士們百戰餘生,離鄉背井已久,也是該把他們帶回去了!”

“目前唯一可能的出路,在於南方,通過西域回返!”楊業道。

對此,王彥升眉頭頓時微蹙,說:“南面可是大漠流沙,何況眼下西域的情況,我們也一無所知,南去也是兇險難料啊!”

“但是,我們也沒有其他選擇了!”楊業道。

聞之,王彥升苦笑兩聲,也不得不承認,當初西撤至金山,最初的打算,也在這上面。

“看來,再是龍潭虎穴,我們也要闖上一闖了,不能坐以待斃!”王彥升很快便肯定地表示道:“如今你是主帥,你的任何決議,老夫都支持!”

“多謝老將軍!”楊業道:“我已經派王審琦、楊延昭分別帶人南下,向南探路。金山與西域,雖有流沙阻隔,比起漠北沙漠,卻短上不少!營中也要開始準備了,只要探明道路,即刻起行!”

“相較於漠北,遼國對西域的統治,也要薄弱太多,距離大漢也更近,若是能夠同僕勒聯繫上,獲得回鶻餘裔的支持,也將更添幾分保障!”王彥升道:“並且,現在的西域情況,或許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良好!”

比起楊業,王彥升對西域顯然還是要更熟悉一些,畢竟他與郭進在河西整軍備戰,針對的就是河西周邊,自然多幾分瞭解。

“老將軍指的是郭進將軍?”劉昉開口了。

“殿下真正天資聰穎,嗅覺奇敏!”王彥升果斷承認,說道:“郭進作風兇悍,帶兵有方,雖然只提兵一萬西進,但足以撬動西域形勢,老夫這個老朋友,不是個易與之輩,他若是在西域有所突破,也方便接應我軍!”

“倘若如此,那我們就更該南下了!”王彥升的話,也給楊業增添了幾分信心。

“將軍,少將軍回來了!”三人計議已定,忽聞兵士彙報。

“讓他來見我!”聞之,楊業當即吩咐道。

“重貴,你們父親齊上陣,在大漢軍中,也算是一段佳話了!延昭小子不錯,經此一遭,若能順利歸果,假以時日,必爲大漢柱國將帥!”王彥升是很少夸人的,但對於一些後輩的軍中俊傑,態度還是很友善的。

聞之,楊業就如同一般的嚴父一般反應,搖着頭,道:“還差得遠,尚欠缺歷練!”

“參見殿下,參見都帥!”很快,楊延昭入帳,一一參拜。

楊延昭顯然也瘦了一圈,但精氣神猶在,在楊業常年的悉心調教下,也越發沉容有度。

“路探得如何?”楊業直接問道。

楊延昭的臉上帶有一抹喜色,嘴角掩飾不住笑容,向三人介紹隨他入內的一人,道:“末將帶人,向東南探尋道路,搜索三百餘里,直抵天山山脈。不過,回程途中,遇到了王都知一行,他有重要消息彙報,特引其回營!”

“王都知?”聞之,三人這纔將注意力放到隨楊延昭回營的中年男人。

來人一身武裝,臉型方正,黑衣黑襖,面帶風霜,給人一種深沉的感覺。神情疲憊,但見到劉昉以及楊業、王彥升後,卻表現得異常激動。

迎着三人的目光,躬身作揖:“在下武德司下屬河西都知王寅武,參見殿下,參見二位將軍!”

聽其自報身份,三人也有些激動,楊業更是直接站了起來:“你是武德司的人!”

“正是!”

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497章 重拾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1773章 質問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459章 挫折第371章 殺,不殺?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81章 下蔡大捷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52章 對峙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80章 春夜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75章 按*不動第459章 挫折第324章 交代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95章 掘地求生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59章 病榻陳情第286章 宗室第295章 難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淺談兩點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47章 應對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97章 隰州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121章 登乾元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51章 聽政2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46章 糧與錢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71章 六合堤上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285章 家務事第433章 聖訓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32章 郭氏之慮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88章 天子金令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33章 兩廣運動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376章 拷問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3章 考校第77章 吏職變動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2章 荊南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