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

bookmark

夜色如水,像一張巨大的薄紗籠罩着大地,十五早已過去,月亮也不再圓滿,其形如弓,懸於天際。但是月光依舊皎潔,灑落於漢宮之中,不過,比月光更明亮的,還得屬廣德殿中的燈火。

仲春的夜風,仍帶微寒,不過廣德殿內持續良久的喧囂聲,足以將之驅散。殿中一片通明,禮樂長鳴,歌舞不休,大漢的皇親國戚,功臣勳貴們,都沉浸在這安平舒適的氛圍之中,推杯換盞,交際談樂,十分快活。

這是安平大公主的婚宴,但是主角,仍舊是劉皇帝。趁着劉皇帝高興,勳貴大臣們,也都不懈地敬酒,祝福之語,溢美之辭,不要錢地向劉皇帝涌去,劉皇帝也是來者不拒,哪怕只是意思一下,淺嘗輒止,也變得醉醺醺的。

雖然面紅耳赤,但心情愈加開懷,這麼長時間下來,大概也只有今日嫁女,讓他最爲開心了。甚至於,連五歲的皇長孫劉文淵,都邁着小腿,捧着一小杯酒來敬他,笨拙的表現,讓劉皇帝樂不可支。

一時興起,劉皇帝還親自下場,在殿中舞動一曲。劉皇帝是沒有這方面天賦的,舞姿更是雜亂無章,毫無美感,然而歡呼鼓掌聲就沒停下過。

“朕這算是真的獻醜了!”劉皇帝是有自知之明的,身形搖晃,腳步飄飄離開殿中央,對圍在身邊殷勤侍候的幾人笑道。

這話不好接,連長於恭維吹捧的喦脫,都要思索一會兒,畢竟劉皇帝不是那種無腦吹捧就會龍顏大悅的君主。

不過,劉皇帝顯然也只是隨口一說,目光一轉,朝着坐在席位上的李處耘走去。此時的李處耘,更加蒼老了,形容消瘦,也就是喜慶的打扮,勉強將其病態遮掩住了,人看起來也是精神百倍,有迴光返照之意。

“陛下!”見劉皇帝過來,李家父子倆趕忙起身迎拜。

“免了!”劉皇帝從喦脫手裡的托盤上端起酒杯,攙着李處耘,笑道:“李卿,今日之後,你我可就是親家翁,當共飲一杯!”

“應該的,應該的!陛下恩德,臣感激涕零,當盡一杯!”李處耘說道,一臉的榮幸。

“這門婚事,可不是朕安排,是公主看中了你家郎君,朕可是素來疼愛這個女兒,只能成其所美了!”劉皇帝淡淡一笑。

飲罷杯中酒,劉皇帝瞧向在自己面前略顯拘謹的李繼隆。一身豔紅的新郎裝扮,讓不算特別英俊的李繼隆也顯得帥氣幾分,再加上尚公主,更添意氣風發。

但在劉皇帝的打量下,李繼隆也有些不自在,飲酒之後的張揚之態迅速斂起。劉皇帝伸手拍了下李繼隆的肩膀,故作嚴厲道:“李繼隆,你可是朕的第一個駙馬,劉葭可是朕的掌上明珠,那麼多青年俊傑,獨獨看中了你,你可要善待她,不要辜負了她。她性情剛直,難免驕盛之氣,平日裡多讓着她......”

劉皇帝,此時就是個嫁女老父親,嘮叨個不停,讓李繼隆有些心裡打鼓。不過,還是很恭謹地拱手應道:“公主深情,臣無以爲報,必不敢慢待,請陛下放心!”

“哈哈!”劉皇帝笑了幾聲,也舉杯,翁婿倆再度對飲一杯。

“養了十八年的小娘子,就這麼嫁出去了!”離席歸座,劉皇帝嘴裡還忍不住嘟囔着。

身旁,攙扶着劉皇帝小符惠妃聽了,不由莞爾一笑,低聲道:“官家,終有這麼一日的,婚禮都已經舉行了,還如此吃味。所幸給她選了良配,祝福他們即可!”

符惠妃今日也是盛裝打扮,雖已年近四旬,仍是豔麗無雙。作爲劉葭的生母,自然開懷,對這個女兒,她也是十分疼愛的,要知道,在早年她就是靠着這個女兒,贏得了不少劉皇帝的寵愛。

嘴巴一撇,劉皇帝不作話了,回到御案坐下,劉皇帝又忍不住朝李繼隆瞥了一眼,只見這小子又開始同勳貴好友以及九皇子劉曙幾兄弟喝上了。

“去,讓李繼隆少喝點,新婚之夜,要讓公主獨守空房嗎?”劉皇帝朝喦脫招招手,對其吩咐道:“讓劉曙那幾兄弟,都收斂些,還有,李處耘身體不佳,讓旁人都不要去勸酒了!”

“是!官家對駙馬一家,如此關懷,令人感動啊!”喦脫應了一句,趕忙去吩咐了。

有劉皇帝之言,果然,沒人再去勸那父子酒了,但從中感受到劉皇帝對李氏父子關照的人可不少,酒雖不喝,上去敬酒,攀談幾句,聯絡感情的,仍舊絡繹不絕,大家心裡都清楚,李家今後定然是大漢數得上的貴胄門庭了。

廣德殿內,歡聲如潮,然而這喜悅祥和的氣氛背後,推杯換盞之間,也少不了一些閒言碎語。

見老邁的李處耘應酬不斷,其中一人,不由以一種譏誚的語氣說道:“聽說李縣公病篤,沉痾纏身,就是不知還能堅持幾日,若是喜事之後,就逢喪事......”

“張進,你給我閉嘴!這是什麼地方,這是什麼場合,由得你狂言造次,你想吃罪嗎?”此言方落,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一邊的韓徽就頓時呵斥道,其言之厲,嚇得張進不禁打翻了手中的杯盞。

迎着韓徽的目光,這名喚作張進的年輕人,不由一訥,有心反駁一句,但卻不敢開口。他雖然也出身不凡,但與韓徽之間,可沒有什麼可比性。

韓徽不只是韓通的兒子,還是當下大漢朝中的政治明星,手握實權,受皇帝信任。這麼多年了,在二代勳貴之中,早已沒人敢小覷這個脊背微駝的人,甚至背地裡都沒人再敢拿來取笑談樂,就是怕得罪了韓家。

因此,在韓徽的注視下,這名喚作張進的年輕貴族,臊了一會兒,終究不敢硬頂,只能放低姿態認錯。

這點風波,在廣德殿的氛圍中,只是微瀾,但同樣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隔得不遠,是趙匡胤一家的席位,趙匡胤偏頭問坐在一邊的趙德昭:“狂言者是何人?”

“戶部員外郎張進,故豫國公王章的孫兒,故鹽鐵使張貽肅之子!”趙德昭低聲答道。

聞之,趙匡胤不由搖了搖頭,冷笑一聲:“功臣之後,出身名門,竟是如此氣度!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越發不知輕重,不知敬畏了!”

“爹,兒聽說,當初這張進也在安平公主擇婿之列,看來是未能如願,心中不忿,故而口不擇言!”趙德昭說道。

趙匡胤仍是不屑,甚至不屑再做評語,問趙德昭:“你平日,與此人可有往來?”

趙德昭老實答道:“有些交際,但並不相熟!”

Wωω✿Tтkǎ n✿C○

點了點頭,趙匡胤當即交待道:“今後,當遠離此輩!”

“是!”趙德昭很聽話。

一旁,以一個略顯傲然姿勢坐着趙匡義也是輕蔑地往那邊瞥了一眼,舉杯向趙匡胤:“這等人,爲圖一時之快而濫言,開罪於李家,若不知收斂,早晚必獲其疚,不值一提。二哥,我敬你一杯!”

趙匡胤舉杯,看着自己這個威勢愈濃,立業已固的弟弟,滿意地道:“好!滿飲此杯!還朝之後,你我兄弟還未及痛飲一場,就借公主喜酒,暢飲一番!”

“請!”

趙匡義也是回洛陽沒有幾日,近些年,他一直在安南爲政,兄弟倆之間,也是多年未見。此番回朝,卻是因爲政績斐然,該升官了,三十三歲的趙匡義,步伐穩定,向着仕途的巔峰繼續攀爬。

“只可惜,侄女嫁入東宮,我這做叔父的沒能趕上,否則,定要奉上一份厚禮!”兄弟倆飲罷,趙匡義道,看向一旁文質彬彬的趙德昭,低聲說:“二哥,我覺得,德昭也可以去爭之爭,讓我們趙家也出一個駙馬!”

聽其言,趙匡胤瞥了他一下,淡淡道:“這等事,還得隨緣,天潢貴胄,不是我們這些做臣子所能奢求的!”

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675章 血戰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77章 吏職變動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84章 夏州降第89章 威壓王帥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115章 西北情況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43章 接見第470章 分封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4章 亡國之族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112章 兄弟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84章 教訓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93章 升遷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407章 麻煩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87章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754章 雄才難制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59章 亂情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52章 六穀土豪第241章 至此戰罷278章 軍務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8章 任其紛擾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48章 耿崇美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7章 風波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45章 靖江軍第5章 王樸走了第236章 母、妻、子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98章 軍心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