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禮遇隆重

bookmark

初夏已然過半,即便有夏風帶來絲絲谷水的清涼,空氣中仍舊瀰漫着揮之不去的炎熱。不過,對於劉昉兄弟倆而言,卻沒有絲毫介意,直覺十分享受。

徜徉在金色的陽光中,劉昉那黝黑的臉龐直面夏日的烘烤,有些陶醉道:“還是中原好啊,即便是這炎日,都讓人如此舒適!”

一場艱苦危險的遠征之旅,不只是對精神意志的磨礪,更是對身體的摧殘,尤其體驗過那煉獄般的嚴寒之後,來自中原的炎熱,都顯得彌足珍貴。

“金山那地方,這輩子都不願意再去了!”劉昉感慨着,轉頭看着劉旻消瘦粗糲的面龐,道:“六弟,回京前,你可要將自己打理一番,否則,皇后娘娘與魏王太妃見了,不知要何等心疼!”

“養些時日便好了!此番回京,我定要好生休息一番,就當犒勞自己了!”聞言,劉旻嘴角一咧,露出一抹白牙,望着洛陽方向,明亮的瞳孔中也隱現思念之情,歸心愈切。

軍令既下,歸來的將士明顯提快了速度,行進間,兄弟倆有一搭沒一搭聊着天,當然,主要是劉昉在講,正常情況下,劉旻的話還是不多的。

慕容德豐與楊延昭二人奉命而去,往返一趟,還是費了不少時間,返回之時,大軍已到洛陽遠郊,太陽也已西落,晡時已近。

回來的只楊延昭一人,看得出來很趕,大汗淋漓的,但英武的面龐間盡是興奮之色。劉昉丟給他一袋水,道:“解解渴,慢慢講!”

楊延昭也不客氣,接過便痛飲一口,露出舒服的表情。

“慕容日新呢?他怎麼沒回來?”劉昉問道。

擦了下嘴,楊延昭道:“慕容郎官被太子殿下留下彙報詳情,特命末將返回,引大軍回軍!”

“太子?”劉昉不由驚訝。

“回殿下,得知將士歸來,太子殿下親自攜百官及儀仗於南城定鼎門外迎接,此時已然等在城門了!”楊延昭稟道:“陛下有令,讓將士自天街過,舉行入城儀式!”

聞言,哪怕是劉昉,臉上也不由閃過一抹欣喜,感慨道:“朝廷竟然如此重視,這讓我們如何擔待得起啊!”

顯然,劉皇帝的意思,是要他們載譽而歸,在歡呼與掌聲中,進抵京師,這樣的尊重與榮耀,對他們這些遠征將士而言,是一份極其深重的認可。

“通知楊、王二公!”穩了穩起伏的心情,劉昉當即吩咐道:“傳令下去,保持陣型,向南城進發!”

斜陽西垂,釋放出一陣濃郁的光輝,籠罩着巍峨壯麗的洛陽城。定鼎門前,已是一派莊嚴肅穆的景象,龍旗林立,儀仗齊備,百官與儀衛保持着整齊的隊列,靜靜地迎候着,十分嚴肅,不敢又任何的東張西望。

太子劉暘與宰相趙普俱在,其餘皇子、大臣、公卿,能來的也都來了,這樣的迎接規格,過去也就劉皇帝能夠享受到了。

周遭也不乏圍觀的西京百姓,雖然被衛士擋在外圍,但並不影響他們的熱情,對於即將歸來的遠征軍將士們,多抱有好奇與敬佩之情。

這段時間,關於遠征軍的故事,可在洛陽城傳開了,自宣慰司以下,是費了大力氣宣揚遠征將士的功勳與精神,經過妙筆潤色的各種版本故事,更使遠征軍將士的經歷充滿了傳奇性,也引得西京士民追捧。

城外大道橫跨護城河,通過定鼎門直連天街,道路也已被清理乾淨,周邊人潮洶涌,道上卻空曠清楚,等待良久,遠征軍終於出現在視野盡頭。

當發現那些破舊卻高揚的軍旗時,所有人都來了精神,近三千人的騎兵隊伍緩緩而來,越靠近,將士們的軍容樣貌也越發清晰起來,那種歷經生死百戰餘生的堅毅氣質,極具感染力。

到此時,楊業與王彥升以及郭進,毫無疑問是居中了,他們乃是三支遠征軍的主帥,當然要佔C位,即便有心相讓,劉昉也堅辭不受,在這方面,劉昉既有見識,也有器量。

當見到定鼎門前那高規格的場面,幾人也都不由一愣,哪怕早有心裡準備,真正面對這種場面時,感動之情也油然而生。

楊、王、郭三將都是果毅的驍將,都是硬漢,但硬漢此時也難免動容。王彥升看起來更老了,鬚髮白了一大半,老臉之上積聚着一團暈紅,不知是病的,還是激動的。

“朝廷如此待我等,縱然死在戰場上,也無遺憾了!”一聲慨嘆盡道王彥升心中情緒。

“百官拜迎!”隨着禮官一聲洪亮唱喝,所有立於道前的官員頓時拱手作揖,所有的儀衛也都行軍禮,動作十分整齊,氣勢也十足。

這樣的陣仗,可讓楊業三人驚詫不已,尤其見到連一聲黃袍的太子劉暘,都做同樣舉動,那就有些心慌了。

楊業不敢怠慢,手一揮,大聲道:“全軍聽令,下馬!”

身後的將士,基本都是西北邊軍出身,大部分人甚至還是第一次來洛陽,都還沒來得及感受京城的雄偉與壯麗,便被這迎候的場面給震撼到了。

令行禁止乃是其過硬的素質,命令層層傳遞,陸續下馬,動作同樣幹練整齊,毫不拖泥帶水,落地的聲音透着氣勢,也展現着他們這些邊軍勇士的風采。

楊業等將領下馬,則趨步向前,一齊朝劉暘以及趙普拜道:“臣等參見殿下!”

“見過相公!”

見着楊業幾人,劉暘臉上掛着溫暖人心的笑容,親自上前扶幾人,然後緊緊抓住王彥升粗糙的手,道:“諸公不必多禮,遠征作戰辛苦,孤特奉詔令相迎,該受禮的是你們這些功臣!”

聞言,王彥升當即表示道:“朝廷禮遇過重了,臣等承受不起啊,還請殿下回鑾!”

王彥升可不是當年那個魯莽粗鄙、狂傲不羈的猛將了,這麼多年了,見識智慧,都有所提升。雖然震驚於朝廷如此隆重的接待,但心裡也清楚,這等規格,實在是破格了,他們這些人,可承受不起,也不敢直接有應下了。

見狀,劉暘卻是一副鄭重的姿態,也不鬆開王彥升手,在幾將身上掃視一圈,說道:“諸公不必謙辭,陛下說過,你們遠征作戰,殺敵報國,極其不易,歷盡辛苦歸來,自當榮耀加身。

更重要的,論作戰之艱險,處境之惡劣,全軍之中,唯有你們,你們在異域,不只揚我大漢軍威國格,更是展現出了我大漢軍魂,再高的禮遇,都不過分!”

這話一出,幾名宿將都不由得眼眶泛紅,心情澎湃,朝着皇城方向大拜。

“諸公,陛下有詔,讓遠征將士走天街入城,接受西京士民歡呼,陛下將於宮闕,接受獻俘!”趙普此時,也向這些功勳將領,釋放善意,一張老臉異常溫和。

“多謝趙相!”再回禮。

“四弟,六弟!”劉暘呢,又瞧向劉昉與劉旻。

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見面,樣貌與氣質看起來都有些陌生,但劉暘態度表現得十分親切,尤其是見到劉昉、劉旻這兄弟倆如今的狀態,更多幾分感概。

“臣弟,參見太子殿下!”大概是場合的原因,劉昉兄弟倆,也十分鄭重,躬身行禮。

“不必多禮了!”劉暘笑容不減,揮手道:“走,隨我入城,接受士民們的歡呼吧......”

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93章 楊邠案(1)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16章 態度迥異第86章 籠絡人心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234章 王公勤勉世宗篇47 封禪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80章 進攻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73章 解決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5章 堂議第316章 不裝了第403章 抓起來!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12章 兄弟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61章 北使南歸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8章 楊蘇還京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742章 漠北來人這纔是感言第136章 趙都帥第24章 人事調整第32章 潞州震動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44章 堂審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317章 修法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94章 楊邠案(2)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54章 聘納郭女第428章 用心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396章 天花板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488章 真實第118章 蒲陰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243章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