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自請其罪

bookmark

雖至夏末,但氣候的炎熱仍在持續,垂拱殿內也加置了一些冰塊,用以驅暑。大概是由於中原大雨、黃河大水的緣故,這個夏季劉皇帝並沒有如往年那般飽受炎暑的折磨。

不過,也許是心理作用,待雨過天晴,這盛夏的尾巴反令他燥熱異常。太子劉暘與宰相趙普聯袂而來,一入殿,便感受到殿中那股寒氣,有些滲人。

劉皇帝靠在一張躺椅上,穿着很單薄,身上蓋着一張毯子,額頭卻滲出一些汗跡,看起來有些不正常,炎熱的節氣顯然讓他分外煎熬。

劉暘是知道的劉皇帝的身體忌諱的,見此景,忍着奏事的衝動,低聲勸道:“爹,寒冰雖涼,得一時之爽,卻格外傷身,爲家國天下,還請保重御體啊!”

聽其言,劉皇帝偏過頭,兩眼惺忪地看着劉暘二人,平靜道:“不過用點冰塊寒氣罷了,怎麼就牽扯到家國天下了?你的心意朕明白,朕的身體自個兒也清楚,不必擔憂,就這陣子了,熬過便好!”

“坐!”劉皇帝擡手示意邊上的兩個蒲凳,輕聲問道:“災情徹底控制住了?沒有反覆了吧!”

二人謝禮落座,由劉暘開口,嚴肅了四十多天的面孔終於露出了一點輕鬆的笑容,稟道:“根據這段時間各地反應的結果來看,此番水情是徹底度過了,各地雨水皆止,天氣轉晴,大河水位下降,汴河水況也恢復正常。

決口之堤已安排新一批丁役,進行堵塞修復,惠公親自帶人在澶州護堤。政事堂業已下達制文,令各地官府有序善後,重建安民。

只是,從各道州府上報的受災情況來看,情況很遭,官民財產損失慘重,避難的流民達三十七萬人,各地城鎮村莊多有創傷,房屋裡捨墮毀數萬間,田畝莊稼淹損壞有二十餘萬頃。

澶州及其周邊州縣情況最爲嚴重,全境皆爲洪水、大雨所禍,周遭也多成澤國,亟需朝廷重建恢復支持......”

劉暘言罷,殿中頓時安靜了下來,君臣三人都作沉默狀。劉皇帝的臉上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但眉頭還是不自覺蹙了起來,良久,方纔重重地嘆息道:“大雨磅礴,洪水無情,朕知道損失會很大,卻仍舊沒想到會嚴重到這樣的程度,還是小覷其破壞力,這該是大漢開國以來,經歷的最嚴重的一次災害了吧!”

從耕地方面來說,即便以大漢如今疆土之廣袤,全國在冊的耕地也還未滿六百萬頃,這一場大雨水,便毀壞了三十分之一。

雖然劉暘上報的數據不會那麼地準確,但劉皇帝相信,只會多,不會少,有很多的損傷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統計出來的。這樣重大的損失,以大漢的體量,承受起來也是一種切膚之痛。

損失的不只是淹沒的田土,流失的財貨,損毀的莊稼,這代表着朝廷的今年的稅收將會重創,同時,還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去進行安民重建工作。

而更多持續的影響,顯然也不會輕易就消除的,尤其是在朝廷施行休養生息的大環境下,這個政策也因爲此災遇到重大挫折。

可想而知,接下來朝廷爲此次水災,又將進行一系列的政策調整,代價就是人物財力的擴大支出,朝廷剛剛有所緩解的財政問題又將被放大的。

這一系列的影響與問題,劉皇帝自然能夠看得見。

“死傷有多少?”沉吟了下,劉皇帝又問道。

“具體死傷暫時難以計數,還需待秩序恢復,流民還鄉,方可定數。不過,綜合各地官府的預計傷亡,當在三至五萬人......”趙普開口了。

不過,就像過去發生過無數次那般,又被劉皇帝打斷了:“三至五萬人,好大的跨度,究竟是三萬,還是五萬?死者多少,傷者多少?”

這樣的問題,即便是趙普,也不由訥口,他畢竟不能給劉皇帝隨便報一個數字,想了想,只能埋頭道:“陛下,具體傷亡失蹤,還待後續確認!”

劉皇帝並非不通情理,也知道這種問題有些爲難,畢竟當下各項統計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再加上各地災情複雜,也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得出一個準確數據的。就是劉暘適才的彙報,其中提到的,恐怕也只是個大概,其中夾雜着不少預測與估計。

“救災的軍民,傷亡總有個數吧!”劉皇帝道。

察覺到劉皇帝語氣的變化,趙普鬆了口氣,拱手道:“據惠國公上報,因救災而犧牲之官兵民丁有1149人,輕重傷3294人,失蹤314人......”

輕輕地抽了一口氣,劉皇帝當即指示道:“這些都是英雄烈士,朝廷務必尊重,失蹤者盡力尋找,受傷者全力救治,犧牲者厚葬撫卹。

另外,國家剛逢大難,正需提振民心士氣,挑選十名在此次救災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官民,着宣慰司大力宣揚其事蹟,朕還要親自接見!”

“是!”趙普立時明白劉皇帝的用心,當即應命。

劉皇帝又輕舒了一口氣,又對二者吩咐道:“關於各項善後事宜,就由你們全權負責處置,該撥款撥款,該調人調人,該派糧派糧,要從大災中迅速恢復過來或許不易,但朝廷的態度一定要擺出來!”

“臣明白!”趙普頷首,又道:“關於受災州縣租稅減免之事,還需請詔!”

“悉免!”劉皇帝沒有任何猶豫,果斷道。

“是!”

“這等大變,對官民的傷害都十分嚴重,尤其在由亂轉安的過程中,少不了有無賴不法之徒趁機作祟,該當嚴防!詔示各州府衙門,務必加強治安管控,恢復民間秩序,天災度過了,朕不希望再有人禍再發生,諸監察部衙,尤需做好監督工作!”劉皇帝語氣有些嚴肅,有些冷硬,讓人不自覺心寒。

做完這些指示,劉皇帝又慵懶地朝躺椅間縮了縮,微眯着眼看着二人,注意到他們神情間的疲憊,頓了下,輕言安撫說:“你們這段時間,也辛苦了,把善後諸事做好,也得空歇息一番,注意身體!”

面對劉皇帝關懷的話語,兩個人都面露感動的神色,一齊拱手拜謝。

劉皇帝已有逐客之意,二人卻無告辭之態,猶豫了下,劉暘一臉鄭重地從懷裡掏出一份奏章,拜呈劉皇帝:“臣有一奏,請陛下御覽!”

見他這副認真的表現,劉皇帝來了點興趣,順手接過打開一覽,很快臉上就閃過少許的異樣。

這是一份請罪書,劉暘自請之罪,就兩個字:失察。既有去年東巡,在河工堤防事宜上的疏忽,也有災情爆發前,對雨況水文的警惕不足。

收起奏章,劉皇帝打量着劉暘,只見他一臉坦然之色,顯然做好了接受懲罰的準備。然而,綜合前後,劉皇帝又豈能真把這責任怪在劉暘身上,他初聞災情的怒意,也早就消散了。

“你這份奏章,朕收下了!”劉皇帝這麼道。

劉暘表情下意識地繃緊,頭一低,一副恭請懲罰的樣子,然而等了一會兒,卻不見劉皇帝進一步發話。

擡眼,只見劉皇帝已將請罪折放在一邊,澹澹吩咐道:“眼下,以國務爲先,把心思放在爲國爲民辦差做事上,至於其他的,不要亂想!”

劉暘張了張嘴,想要再說什麼,被劉皇帝眼神一逼,又咽了下去,拜道:“是!”

“你們退下吧!”劉皇帝擺了擺手。

“臣告退!”

離開之時,劉暘輕嘆了口氣,不過縈繞在眉宇間的壓抑似乎消散不少,而趙普默默地跟着出殿,深邃的老眼中閃過一抹若有所思。

懲罰劉暘,劉皇帝當然不會懲罰他。事實上,他很滿意劉暘在此事上的態度,足夠擔當,敢於擔當此責,就再度證明他有擔當國家大業的氣魄。

另外一方面,劉暘可是太子,發生了這等大災,劉皇帝若是歸咎於他,可就容易引起內外一些不必要的震盪與猜疑了,嚴重一點,可以說動搖國本,劉皇帝豈能不慎重。

而思考着這些,劉皇帝腦中又忽然閃過這樣的念頭:劉暘是否也有過類似的考量,方纔有這般自請其罪的表現?

第204章 解決第136章 趙都帥第24章 巡遊第1790章 憂勞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75章 軍略第56章 是非第39章 連夜南進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330章 小市民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92章 大調整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35章 楊村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13章 軍改伊始世宗篇終 駕崩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79章 滏陽之捷第45章 治安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98章 軍心可用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38章 濮州案(1)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20章 折家第344章 打個賭第269章 愛將第365章 看衰第93章 噩耗連連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99章 又窮了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33章 真正目的第57章 七月大朝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2章 河東之患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693章 安西王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35章 楊村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59章 不知死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77章 安陽之殤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24章 辭表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69章 東出太行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41章 西域戰況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284章 影響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19章 難審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197章 決斷!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372章 封王第150章 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