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

bookmark

“又要借錢,財政司是真把朕的內帑當做借檔了,讓你們予取予求,想借就借?前番兩度借款,尚未歸還,朕也未加催促,怎麼, 你們還變本加厲了?”

殿堂內,劉皇帝站在御階上徘徊,手下意識地揮舞着,目光緊緊地盯着拱手弓腰的王溥與沈義倫,語氣中甚至帶上了些許激憤:“朕不相信,國庫拮据到這個地步了,連賑災的錢糧撥不出了?”

而丹墀下的二臣, 見着劉皇帝這張牙舞爪的樣子,聽着他那不滿的訓斥,老臉上也不由露出一抹尷尬。

不過,尷尬歸尷尬,但是在劉皇帝的龍威之下,面色並無動搖。他們的來意簡單而直,國庫困窘,向劉皇帝借錢來了。

不過,這一回,聽到他們的來意,劉皇帝態度迥然而異,甚至少有地表現出憤慨,這讓他們呢心裡多少泛起點嘀咕。

當初,在二次北伐凱旋之後, 由於戰爭的巨大支出,財政透支, 朝廷陷入財政困難,當時劉皇帝就曾兩次主動從內帑借款,助朝廷勉強度過難關。

此番, 由於中原大水, 從抗洪賑災開始,朝廷撥款、調動人物力,自然又是花錢如流水。災情方休,災後的重建安頓事宜,方方面面,都是巨大的開支,花錢根本停不下來。

於是,再度感受到財政困難的王沈二人,也就再次把主意打到了劉皇帝的內帑身上。雖然不知道內帑究竟有多少儲備,大漢帑藏內外獨立,已經實行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的積攢,總歸是不少的,劉皇帝仍舊是大漢最富有的......

然而這一次,迎來劉皇帝劈頭蓋臉一頓訓斥與質問,看那樣子,顯然是不願意再借了,這實在有些出人意料。

並且,劉皇帝的憤慨也不是作假的,沈義倫也是花甲過半的年紀了, 老胳膊老腿的,王溥更是副相,但此時,劉皇帝甚至不多言語一句讓他們坐下,就這麼站着,態度還有種咄咄逼人的感覺。

不過,既然開了口,也只有硬着頭皮繼續借下去。微垂着頭,沈義倫操着穩重的聲音,語速平緩地說道:“陛下,爲賑此災,財政司前後已撥款項936萬餘貫,調糧137萬石,各類物資更是成船滿車地向災區運輸,災後的獎賞撫卹,放賑招撫,支援重建,每一項都開支巨大,再加各地損失,朝廷又免了受災州縣一年半的租稅......”

“朕不想聽你報這些賬!”聽着沈義倫有些嘮嘮的話,從中甚至感受到了一種逼迫,劉皇帝頓時更加不滿了,駁斥道:“賑災款項物資數目固然巨大,然以大漢之大,物產之盛,難道就支撐不起了嗎?

朝廷休養生息已然一年多年了,一年多的積攢,連一場洪災水害都抵抗不住?大漢朝廷有這般脆弱嗎?

國庫當真空虛了?連賑災救急都無法應付了?”

面對劉皇帝這一番疾言厲色的連串質問,王、沈二臣臉上的尷尬之色愈濃了,不過,玩政治的臉皮都厚,管錢袋子的,提起錢糧賬目更是精神百倍。

沉默了一陣,讓劉皇帝平復了下心情,王溥開口了,態度謙卑,但語氣不溫不火的,說道:“陛下,北伐之後,朝廷虧空巨大,不得不行諸多財稅改革之策,而今只是初見成效,這一年多的養息積攢,也只是稍微彌補北伐虛耗。

誠然,國庫之中尚有餘存,然朝廷用錢的地方也多,各項開支,都有定數去向,牽一髮而動全身。此番大水,又是驟生之患,來得突然,爲了抗洪救災,財政司臣僚已是絞盡腦汁,窮盡地力氣,多方籌集錢款物資,已然影響到了朝廷其他事項。

若過多挪移,臣只恐影響朝廷其他事務的正常運轉......”

“哼!”劉皇帝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被說服的,似乎也沒有體諒財政司困難的意思,當即冷哼一聲,說道:“事有輕重緩急,當下於朝,救災放賑,撫民重建,就是朝廷第一要務,第一急務,其他事情,都可以靠後!

事起突然,沒想到齊物你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怎麼,二十多年,大漢各地發生了那麼多災害,朝廷難道都沒有準備嗎?

國庫之中,就沒有救時應急的儲備?倘若沒有,那麼這就是你們失誤與疏漏,朕可要好生思量一番,你們是否有把大漢的財政管好,又是否盡職盡責了!”

劉皇帝此言落,不管是王溥還是沈義倫,都是身體一抖,頭埋得更低了,只是不知道是因爲羞臊,還是單純不想讓劉皇帝看到他們的表情,勘破他們的心思。

這些年,在朝廷中,不論是老臣還是近臣,面對劉皇帝時,都少有能再坦然昂首挺胸的了。

“陛下息怒!”還是王溥,穩住心神,以平穩的語速,繼續道來:“救災善後事宜,再是困難,臣等也當盡心竭力去辦,不敢有絲毫保留。只是,此番大災,朝廷損失慘重,應急之務,臣等也有所籌議計劃。

夏稅已在收取,河南、河北數十州縣雖然因水災重創,其餘財稅之地,仍可供應朝廷,待秋收結束,朝廷財政定可得到極大緩解。

只是,遠水難濟近火,朝廷仍舊面臨近困,臣等只欲暫求借款,儘快度過眼前難關,待各地兩稅收齊,萬事可濟......”

聽其言,劉皇帝終於忍不住笑了笑,怒意也從臉上逐漸消失,表情恢復了平日裡的從容。回身坐到御案後,調整了一個舒服的坐姿,直勾勾地盯着王溥:“齊物,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朕也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你們!”

“陛下請講!”感受到劉皇帝語氣的變化,王溥不敢大意,躬身應道。

劉皇帝語氣平淡地道:“朝廷財政上有困難,需要錢糧解決,你們就來找朕,冀求以內帑之儲紓困,怎麼,偌大的帝國,偌大的國庫,解局的辦法就只是內帑?遇到難關,你們就只會指望朕?

好,家國天下,朕自當其責,按道理不該吝嗇藏私!只是,若朕有困,是否也該從國庫想辦法,借用,挪用?

你說說看!”

劉皇帝這一番話,讓王溥一愣,沈義倫也是微驚。回過神,二者擡起頭來,臉上都露出了一抹惶恐,王溥也不再把持着他的風度了,羞愧地說道:“陛下,是臣等考慮不當,莽撞進言,請陛下恕罪!”

劉皇帝表情不改,注視着王溥,淡淡道:“你們無罪,只是身處局中,難免一葉障目!你們都是國家重臣,深明大義,朕當年爲何要將內帑與國庫嚴格獨立分開,用意如何,你們不會不知道,規矩既然立了,便要遵守,朕固然,你們亦然!”

“陛下教訓得是!臣等思慮不周,急功近利......”王溥以一種嘆息的語氣做着檢討。

劉皇帝卻不吃這一套,直接指示道:“朕可以直接告訴你們,一千萬貫,內帑中足夠,但是此一回,無意再借,也不當借!朝廷的財政,自然有財政司打理,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朕就處置當事當權的人!”

頓了下,語氣稍稍放緩,又道:“沈卿主理財政已經有些年頭了,你們二人也都是理財能手,朕就不相信,你們想不出辦法!沒有內帑的支援,大漢財政就要崩潰了?賑災安民,就沒法成行了?

去,你們自己去想辦法,以你們的才智,以大漢的家底,連這點難關都過不了?”

來時興致沖沖,滿懷期待,結果迎來劉皇帝一番幾乎不留情面的訓斥與反駁,鬧了個灰頭土臉的結果。

王溥不是沒有被劉皇帝訓斥過,但也唯有這一次,讓他最感羞惱,也最覺跌份,離開垂拱殿時,神情鬱郁,羞臊二字幾乎就寫在臉上。

事實上,也就如劉皇帝而言,大漢財政所謂的困難,也只是相對而言罷了,真要救急,哪有想不出辦法的,只是打內帑的注意,最爲方便罷了......

“內帑還有多少錢?”二臣離開後,劉皇帝意氣未平,也來了興致,扭頭問喦脫。

喦脫是內廷內侍行首,對於內帑也有查問的資格,以備諮詢,只是此前,劉皇帝很少過問罷了。

此時聞問,臉上露出一抹古怪之色,低着頭,小心翼翼,以一種提醒的口吻道:“回官家,不足七百萬貫......”

聞言,劉皇帝麪皮抽動了兩下,一時無言。

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7章 鼓譟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12章 令人陶醉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10章 坦白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73 王晏鎮洛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50章 喜訊第56章 彌月之喜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28章 封疆大吏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16章 異見第180章 賞功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64章 楊業卻敵第85章 善後爭議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80章 春夜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64章 監國第17章 附議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84章 滅佛伊始第79章 “撫遠之戰”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150章 聽政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111章 動心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15章 襄陽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76章 去鄴都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世宗篇終 駕崩第1761章 新問題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685章 一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