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

bookmark

“完顏都督之意,孤已明瞭,自當代爲上稟。遠來辛苦,鞍馬勞頓,還請先於賓館宿下,今夜設宴,孤當親往招待, 以全地主之誼!”理藩院內,秦王劉煦端起茶杯,緩緩地送到嘴邊,衝面前以一個鄭重姿態坐着的完顏跋海說道。

當面之人,是一名外貌粗豪,臉上寫滿了故事的老漢, 面孔上盡是歲月磨礪下的痕跡。

雖然人老須白, 看起來卻分外強健, 身着錦袍,卻難掩一股桀驁氣質。但這是在大漢帝都,在理藩院內,面對的還是秦王劉煦,所有的野性與不馴都得收斂着,剋制着。

此人,便是女真完顏部首領、朝廷冊封的松漠都督,完顏跋海。這是完顏跋海第一次來京,比起上次,要從容得多,也要踏實得多。

對於秦王端茶送客的示意,完顏跋海不是不明白,但仍舊忍不住逗留, 請示道:“敢問大王,臣何時能夠覲見陛下?遠來朝聖,臣已迫不及待,欲見天顏,恭聽聖訓了......”

見這老酋謙卑恭順的模樣,劉煦臉上不動聲色, 也沒有不耐煩,只是溫和地說道:“都督勿急,既然來了,自有面聖的機會,只是宮禁森嚴,陛下那邊還需先做請示,還請稍耐其意,孤這邊會安排的!”

劉煦一言一語,都極盡溫和,但卻不容反駁,完顏跋海也能感受到那若有若無的壓迫力,春風化雨的背後,是不容拒絕。

對此,完顏跋海固然面聖心切,也不得不聽從劉煦的安排,起身佝身道:“如此,臣先多謝大王費心了!”

“應該的!”劉煦微微一笑:“且不提理藩院的職責,就是都督誠心而來,孤代表朝廷也不敢慢待!”

“多謝大王!大王留步!”見劉煦要起身相送, 完顏跋海做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慌忙喚道。

“帶完顏都督去禮賓館,交待一番,好生迎候!”劉皇帝招來一名屬吏,吩咐着。

“是!”

“東平王以爲,這完顏跋海如何?”客座上還坐着一人,東平王趙匡贊。

這些年趙匡贊在朝廷中,還是歷任數職的,兜轉下來,又到理藩院任副使,協助劉煦,除了當年他就曾執掌過院事的原因外,也在於理藩院在朝廷部司中的地位逐漸拔高,畢竟帝國內部族羣衆多,情況也複雜,所涉及的各項事務也越發繁雜。

聽劉煦發問,趙匡贊抿了一口茶,方纔慢悠悠地說道:“此人貌恭實狡,雖則老邁,但精神矍鑠,雙目有神,依我看來,這確實是個梟雄人物。

女真分散在於鬆遼廣大地區,成氣候的卻沒幾支,完顏跋海卻能趁機東北亂局崛起,投靠朝廷,或得封賜與支持,前者雖遭挫傷,卻散而不亂,就衝這些,便知其不凡。

此人卑辭厚禮,實則暗藏野望,朝廷可利用之,卻不可不防!”

“看來東平王對此人有些忌憚啊!”聽其評價,劉煦不由笑道。

“殿下,我當初坐鎮幽州之時,也曾與這些東北蠻夷有所交往,似完顏跋海這樣的人,雖則投靠大漢,卻也只是因爲朝廷強大罷了。

如完顏跋海者,怕也僅是想要依靠朝廷,擴充屬地,壯大實力。其真正與朝廷密切往來,也就這幾年,三兩年之間,他對朝廷能有多少感恩戴德之心?”趙匡贊悠悠說道。

“東平王所言有理啊!”劉煦聞之,不住地點頭,然後嘆息一聲:“此人此番來朝,只怕東北局勢,又將起波瀾啊!”

“殿下想來,也心裡有數啊!”趙匡讚道。

劉煦表情略微嚴肅了些,道:“我猶記得,當初馬巡檢攻取黃龍府後,爲兌換承諾,曾以鐵驪地區許完顏女真,任其自取。

如今,鐵驪地區,爲室韋諸部所據,完顏跋海想要取之,免不了刀兵,他適才雖有所遮掩,但其來意還是明顯的,是爲請求支援而來。”

“確如殿下所言!”趙匡贊說道:“藉着北伐,室韋人的確壯大了不少,已是東北地區不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完顏女真與之相比,也確實弱勢不少,他們想要從室韋人手中奪取鐵驪地區,倘若沒有朝廷的支持,是斷然難成的。即便僥倖成功,面對室韋人的反撲,也難以守住。

事實上,對於完顏部的耐心,我還是有些意外的。去年,朝廷可支援了完顏部不少的糧食、兵器,原本以爲,他們會迫不及待地舉兵渡江北上擴張,沒曾想,這完顏跋海竟然按捺了足足一年半,到今秋方纔進京請援!”

“根據東北傳來的各項消息,這一年半載之間,完顏部可不是毫無動作,對內積攢軍需,訓練部卒,同樣招攬了周遭上萬的女真部族,得壯兵三千餘衆。或許在完顏跋海看來,是時機到了,可以發作了!”劉煦道。

“室韋人那邊,相安無事了這麼就,警惕心想來也下降不少,若完顏部採取突襲,或許真就讓他成功,一舉攻下鐵驪府!”趙匡贊分析道:

“另外,完顏跋海此番若請得朝廷援助,待其返回東北,真正動兵的時間,恐怕還要到來年,屆時,他們可就準備了足足兩年了。兩年的時間,足夠讓他們發動一場戰爭了!”

劉煦凝着眉:“完顏部的野心與目的,想來也瞞不過陛下慧眼,只是不知,陛下會如何抉擇,是否會選擇支持完顏跋海!”

見劉煦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帶着請教,趙匡贊先朝宮城方向拱了拱手,而後道:“陛下神思如海,難以揣測,但我姑且猜之,會同意的!”

“我記得,陛下曾經講過,女真諸部,完顏有崛起之姿,如今在完顏跋海率領下,其部果有崛起之勢,陛下仍會同意?”劉煦沉聲說道。

趙匡贊想了想,道:“殿下當知,眼下的東北,除朝廷之外,勢力稱雄者,室韋耳!室韋強,則必打壓之!

要知道,契丹當初雄踞域外,威壓萬族,室韋都不曾真正臣服,時而反叛,大漢鞭長莫及,他們又豈會真正臣服大漢?”

“見陛下時,我當如何稟報?”劉煦再度表露請教之意。

左右已經說了那麼多了,迎着劉煦的目光,趙匡讚道:“完顏部北上,朝廷可以支持,但是有限度支持,能夠成功,還得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

另外,室韋強,則扶持女真,若他日完顏部坐大,那麼朝廷的政策自可因勢而變。總之,朝廷要維持東北局面的平衡,哪怕一灘渾水,全境皆亂,也不可使一族一部坐大!”

“受教了!”劉煦顯然是有見識的,也能判斷出,趙匡讚的想法是契合劉皇帝心意的,因此起身,鄭重一禮。

“殿下不必如此,臣可擔當不起!”趙匡贊也不受着,趕忙起身把劉煦扶住。

不論劉煦如何的禮賢下士,趙匡贊都保持着臣節,一副公事公論模樣,他心中也分外有數,且不論其他,他趙匡贊可趙王劉昉的岳父。

“他日刀兵一起,只怕東北又將混亂了!”劉煦在堂間踱了幾步,不由感慨道。

“這兩年,東北又何嘗安寧過?只要保證遼東的安治恢復,黃龍府外,任他打個天翻地覆,又有何干系?”趙匡贊則淡定道:“相信東北駐軍,也能保障遼東的安定!”

第92章 定州事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133章 面聖第66章 陷河陽第28章 皇子戍邊第87章 秋後算賬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79章 長教訓第338章 爭執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19章 難審第286章 宗室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15章 荊南來使第334章 交待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07章 還京第68章 二次北巡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45章 治安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126章 冬至宴2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11章 動心第31章 進軍令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57章 七月大朝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470章 分封第163章 索然無味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47章 應對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79章 勢孤危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428章 用心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38章 回宮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37章 國舅劾郭榮世宗篇36 不一樣的完顏部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417章 輕狂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052章 回京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61章 北使南歸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053章 終章第118章 棉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444章 揣測者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99章 北巡結束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17章 潑冷水第1章 何謂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