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

bookmark

“那是何人?”一口南音在垂拱殿外響起。

發問的乃是進京述職的洪江侯秦再雄,順着其目光望去,可以看到一個面帶笑容、腳步都有些飄的東北老漢。

注意到秦再雄的好奇,通事低聲答道:“那是松漠都督、女真完顏部首領完顏跋海!”

“哦!原來是個女真老酋啊!”秦再雄粗糲的面龐間露出恍然之色,追問道:“他是什麼爵?”

“並未得到爵位封賜!”通事答道。

似乎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秦再雄臉上露出笑容,作爲荊湖地區的瑤人首領, 如今的蠻人領袖,秦再雄自覺這輩子最大的成就,便是洪江侯之爵了,這代表着躋身大漢貴族之林,也真正融入了大漢上流社會。

聽說完顏跋海無爵,秦再雄的語氣中帶着明顯的優越感, 說道:“笑容如此燦爛, 莫非得到了陛下的賞賜?”

這一點,倒非通事所能回答的了。但也確如秦再雄所言,對完顏跋海來說,此番來京朝聖,同劉皇帝有一番親密友好的交流,目的也完全達成。

適才,劉皇帝已然允諾完顏跋海,同意他與室韋開戰,進攻鐵驪府,並予以支持。這項允諾,顯然比起任何金錢、寶器的賞賜要更有價值。

離開之時,完顏跋海的心情是愉悅的,腳步是輕快的,心態是雀躍的, 哪怕並不認識秦再雄, 交錯而過時,也給了一個善意的笑容以示禮節,這也是他引起秦再雄注意的原因。

“洪江侯, 陛下召見, 還請入殿覲見吧!”喦脫走了出來, 見到秦再雄,平淡地說道。

聞言,秦再雄表情頓時一肅,整個人氣質一改,變得莊重起來,細節性地整理了一番還算利落的儀表,而後以一個恭敬的姿態跨過垂拱殿那兩尺高的門檻。

“秦卿來了,坐!”入殿,還沒發聲,便迎來劉皇帝熱情的招呼聲。

這自然讓秦再雄受寵若驚,趕忙要下跪行禮,被劉皇帝大手一擺,道:“平身!這裡也非朝堂,不必拘此大禮,入座,陪朕說說話!”

“是!謝陛下!”秦再雄一臉榮幸,提袍落座。

大漢的軍政之間,也算是蕃漢交雜, 其中也充斥着諸族有才之士,不論是契丹、党項、回鶻、吐蕃人, 抑或是分佈廣泛、規模巨大的南蠻苗、瑤等族,爲了維護大漢遼闊疆土的統治,也大方地分與治權。

尤其在西南、湖廣地區的蠻族,各族“精英”基本都轉化成爲大漢體制內一員,並逐漸融入。其中,洪江侯秦再雄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人,也是南方羣蠻在朝中旗幟性的人物。

而比較明顯的是,比起北方的部族少民,對於南方的這些蠻臣,劉皇帝在態度上要更親近些,表現得也要更信任些,究其本質,大概還是認爲南方的這些蠻族威脅更小,對大漢的統治不會造成太大危害,也相對容易同化。

這些年,劉皇帝不乏寬恩,而他這份態度也體現在朝廷的民族政策上,土司制度推行已然十多年了,但到如今,也只在廣大西南地區大規模展開,從法理上明確其治權與特權。

而在北方,則主要實行吞併消化,再以羈縻輔之,比如對以大定府爲中心的奚部的吞併,燕山北道的設立就是標誌性事件。

從始至終,劉皇帝對於北方的部族,都是抱有一定戒心的,甚至可以說是成見。畢竟,自古以來,只有北狄南犯入主中原者,而沒有南蠻北伐成就氣候的。

在劉皇帝這樣的執政思想下,作爲南蠻中的傑出人物,秦再雄便在時運使然之下,獲取了極其優渥的一份福利。

一個爵位並不能說明一切,當年還有一個漵王苻彥通呢,還得到了朝廷的認可,結果呢,也只是一個王號罷了,有其名而無其實,待苻彥通死後,便徹底收回了,對其子孫也只是按照一般蠻酋賜與土官罷了。

秦再雄則不然,他是通過長時間的表現,得到了劉皇帝的認可與朝廷的信任。包括當年獻上湘妃,還給劉皇帝生了十三皇子劉昕,有這層紐帶,也加深着他同朝廷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從朝廷平定荊湖後的這十七八年間,秦再雄的表現也堪稱忠臣表率,完全是一心一意爲朝廷,踏踏實實幹事業。

不論是配合朝廷對湖南蠻民的招攬與收服,配合漢制的推廣與展開,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後奉命組建飛塹軍,西征後蜀,南平南粵,包括髮兵大理,這支軍隊都在西南的高山峻嶺中,艱苦作戰,犧牲奉獻。

到如今,飛塹軍都是朝廷爲數不多以少民爲主體成軍的軍隊,戰力強悍,也朝廷對西南那些不臣者征討的主力軍,堪稱勞模。而這一切,始於秦再雄。

從飛塹軍卸任後,秦再雄又累任辰、郴州刺史、長沙兵馬都指使、荊湖南道轉運使,一直到如今的荊湖南道都指揮使。

可以說,武事之能很強,刀筆同樣玩得轉,這樣的人才,有一說一,在整個大漢朝廷都不多見,偏偏這個瑤蠻是其一。

而秦再雄除了文治武功之能,最突出的功績,還在那些看不見的地方,那邊是對於朝廷對湖南統治維護上的功用,這不是一般人,也不是僅靠武力就能完全保證的。

歷朝歷代,盤踞湖南的蠻族對漢民的侵犯都是屢見不鮮,屢發不止,始終是其安治的隱患,痼疾難祛。

但進入大漢的時代,湘西羣蠻的,可安分太多了,其中或許也有朝廷強大的原因,但秦再雄在其中的安撫作用極大,甚至,那麼多苗、瑤部族成爲朝廷的編戶齊民,也有他在其中引導。可以說,中原朝廷對楚蠻的同化又在時代的浪潮下前進了一大步,而毫無疑問,秦再雄是其中的功臣。

有這些功能績業打底,對秦再雄,劉皇帝怎能不另眼相看。而經過近二十年,暫居潤、邊歸讜、李昉等良臣先後治理,苦心竭力之下,湖南已然成爲大漢排得上號的治區了。

人口仍舊顯得薄弱,還不到三百萬人,但經濟實力已然處於中游,同荊湖北道,一併成爲大漢的核心統治、重點發展地區,生產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還不至“湖廣熟、天下足”的地步,但潛力已是可見。掌握着荊湖南道都司的秦再雄,也爲湖南的發展提供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湖南這些年,發展得是越來越好,朕雖在宮中,聞之欣喜,見之開顏,很是欣慰啊!這其中,治安之穩定,還多仰仗秦卿護持啊!”殿內,劉皇帝看着秦再雄,態度親切依舊。

當了這麼多年漢臣,秦再雄應對起來也是十分熟練了,面對劉皇帝誇獎,立刻表示謙虛,憨笑應道:“陛下謬讚,臣不敢當!臣在湖南,也沒有出什麼力,如今天下承平,人心安穩,治安良好,臣雖居其位,但實不敢居功,這些都是仰賴陛下恩威.......”

聽秦再雄這一本正經地開舔,劉皇帝也頗覺有趣,這樣恭維的話,從這一臉“憨厚”的漢子嘴中說出來,總是給人一種淳樸可信的感覺,哪怕是劉皇帝,聽着也悅耳,不由大笑。

“你們呀,不要總是把譽名往朕身上加,是你們的功勞,就是你們的,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劉皇帝笑道。

秦再雄:“陛下虛懷若谷,臣欽佩萬分!”

“好了好了!”於劉皇帝而言,好話聽個一兩句也就夠了,見秦再雄還想繼續開舔,揮手止住他,繼續關懷地問道:“述職結束了?”

秦再雄頷首:“臣已至樞密院見過趙王殿下與曹樞密,適才也前往政事堂,拜見過太子殿下與趙相公。”

如今地方官員進京述職,也主要是太子與趙普及有司負責接待、聽取彙報,劉皇帝也只是有選擇地進行接見。秦再雄身負侯爵,又是道司大吏,自然也得到劉皇帝的專門接見。

劉皇帝點了點頭:“下一步去處,可曾定下?”

按照秦再雄的履歷,也確實該挪一挪位置了,聞問,秦再雄答道:“吏部、及樞密院初擬,以臣爲廣南西道都指揮使!”

比起湖南,廣南兩道這些年的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尤其在歸治的問題上。由於留用了大量南粵時期的官吏,再加地理、民情上的特殊性,漢制雖然全部推廣開來了,但統治卻進展緩慢,十分滯澀。

而隨着時間推移,這種情況也越來越明顯,也逐漸引起了朝廷的重視。

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338章 爭執第15章 荊南來使第36章 奉宸營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61章 “龍宮”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56章 是非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741章 壓力轉移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74章 萬歲呼聲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1768章 崩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77章 間策第3章 不宜擴大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77章 吏職變動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31章 鳴沙匪第1804章 怒斥太子世宗篇47 封禪第141章 祭關公第1674章 爆發第284章 虛了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121章 登乾元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34章 東路軍第17章 武德司第15章 馬楚內亂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62章 奸宦昏主第43章 事畢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99章 又窮了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362章 分封?第2053章 終章第178章 祭拜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8章 詔議國策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114章 大朝會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111章 動心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9章 公府密議第140章 封王第2053章 終章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709章 心猿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