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淑妃病危

bookmark

中秋方過,於崇元殿舉行的盛大中秋御宴,其喜慶的餘韻尚未消散,汴宮內的淑蘭殿,卻沉浸在一片嚴肅壓抑的氛圍中,周淑妃病危了。

沒有搭理那些忐忑畏懼行禮的宮人,徑往淑蘭殿內而去,不過在踏入寢室前,下意識地停下腳步,眉頭微微凝起,這是一種遲疑的表情。

當然,劉皇帝那陰沉的臉色,顯示着他此刻的心情。這時時隔一年多,劉皇帝再度踏足淑蘭殿,事實上,如果把時間再放寬一些,在近十年內,劉皇帝都很少駕齡,對周淑妃的冷落由此可見。

二十年前,周淑妃以其才貌雙全、蕙質蘭心,曾一度受寵,來自劉皇帝的寵愛,一度逼近皇后、貴妃、賢妃,那時候的劉皇帝,喜歡聽周淑妃彈琴,欣賞她跳舞,其最受寵愛時,甚至可以在平南酬功御宴上進行領舞獻舞。

因爲周淑妃的受寵,劉皇帝對她所生的七皇子劉暉、五公主劉萱,也是格外寵愛,在出身不一的諸皇子中,劉暉何以敢同有符家做背景的九皇子劉曙針鋒相對,其中便有淑妃受寵的原因。

至於周氏族人,更多獲其福廕,已故的老國丈周宗,於朝廷無尺寸之功,在開寶初年的定爵策勳之中,也被定爲爵爲一等海陽侯。

雖然隨着周宗的死,因爲朝廷勳爵制度,這個爵位被收回了,但是,誰又敢不把周家視爲勳貴階層呢?

然而事實證明,劉皇帝的寵愛永遠是有限度,有保留的。過去那一系列恩寵,也永遠地停留在了舊時光中。

變故還是出在小周身上,納小周宜妃,固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爲了迎合某些讀者,但對於這個美貌與靈氣兼具的小姨子,劉皇帝也是真的喜歡,同時,也爲了滿足他心頭那種顯得壓抑的獵奇心理。

但劉皇帝不知道周淑妃的腦筋究竟怎麼長了,就那般不滿,那般憤怒,甚至敢對劉皇帝橫眉冷眼。

對此,劉皇帝豈能慣着?這麼多年,劉皇帝自認在女色方面,還是十分克制的,至今爲止後宮之中,受過他寵幸的妃嬪宮人也不到二十人,對於一個坐擁三千佳麗予取予求的帝王來說,這已經算是清心寡慾了,近些年來因爲身體的緣故,更是如此。

而劉皇帝的後宮之中,哪怕是符皇后,都是高祖劉知遠給他安排的,至於其他妃嬪,要麼是政治聯姻,要麼是外藩、臣工的進獻,大部分后妃都是別人往他御榻送的。

劉皇帝真正主動漁色的,只有三人,後蜀降主孟昶的徐、李二妃,再一個就是小周妃了,而小周妃,是劉皇帝最用心的一個。

而自己難得主動,卻惹得淑蘭殿這邊強烈不滿,劉皇帝這心裡自然很不痛快,甚至是費解。他不明白,姐妹同侍君王側,在宮中能夠相互照應,宮外也能更加惠及周氏家族,有什麼問題。

但周淑妃那種近乎偏執泣淚的表現,實在讓劉皇帝厭煩,他只覺得,她是書讀多了,讀傻了,讀迂了。

上古有娥皇女英之故事,當朝也有二符,若說讀書,皇后讀的書可一點都比淑妃讀的少,她都沒有意見,你一個淑妃起什麼勁兒。

在這樣的心理下,淑妃的失寵便是註定的了,你越是不樂意,劉皇帝便越寵愛小周,他曾受過如此忤逆,還是在私生活上。

當然,怒歸怒,對周淑妃,劉皇帝也僅僅是冷落而已,並未徹底打入冷宮,其中原因也是調了個頭,一是因爲一雙兒女,二則是小周妃不時說情勸慰。

過了這麼多年,當初的慍怒也早已消散,劉皇帝的心裡也已釋懷,只是再難回到當初的“琴瑟和鳴”了。如果周淑妃能改一改,曲意逢迎依一下,或許還是能重新收穫寵愛,但她並沒有。

關係是需要維護了,多年下來,過去的那份情誼自然也變得淡漠,變得模糊,只是曾經記憶。

周淑妃的身體,也是在這些年間一步步垮掉的,太醫治都治不好,用他們的話來說,那屬於心病,而世間心藥是比任何珍貴藥材都難尋覓的。

劉皇帝偶爾也曾聽聞過周淑妃身體不好,也只是淡淡吩咐有病就治,寥寥三兩次耐不住小周妃的請求,前去看望過,也只是走個過場,聊表施捨一般的態度。

到如今,周淑妃這個女人,於劉皇帝而言,已經有些陌生了。就是幾日前的崇元殿中秋御宴,周淑妃因爲身體原因都沒出席,劉皇帝也沒有覺得少了一個人。

但是,當聽到周淑妃病篤,危在旦夕之時,劉皇帝還是開動了那雙難邁的雙腿,駕臨淑蘭殿。

此時,一道珠簾相隔,淑妃在裡面躺着,劉皇帝在外面站着,劉皇帝的心中卻莫名地涌現出百般滋味,這最後一步,似乎有些難邁。

腦海中回憶着淑妃的模樣,那原本已經有些模糊的印象,卻逐漸清晰了起來,那曾經喜人的一顰一笑,不斷在腦海裡浮現,心情卻有些沉重地難以邁開腿。

寢殿內,已然充斥着哀傷的氣氛,符後比劉皇帝來得更早,此時正唏噓着坐在一旁,小周妃坐在榻邊,滿臉關切,五公主劉萱也跪在榻邊,淚眼婆娑,緊緊地握着淑妃蒼白無力的手,至於淑妃,已至彌留,原本美麗的容顏不見絲毫血色,惹人垂憐。

還有一名太醫,此時也待在一旁,着急忙慌的,滿臉憂慮,也帶着一種深深的畏懼。

猶豫了片刻,劉皇帝掀開簾幕,輕着腳步入內。劉皇帝那明黃的服色是標誌性的,也格外吸人眼球,符後餘光早就注意到了,見他入內,起身行禮。

劉皇帝的心情讓他此時絲毫不在意宮廷的規矩了,擺了擺手,看了看榻上的淑妃,劉皇帝輕聲問道:“淑妃怎麼樣了?”

這幾乎是一句廢話,但太醫不好以廢話回答,支支吾吾,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回答。但見其表現,情況如何,劉皇帝心裡如何不知。

空氣中瀰漫着少許的藥味,順着味道一看,榻邊靜靜地擺放着一小碗藥湯,還冒着點熱氣。

“爹爹!”五公主劉萱忍不住泣淚,望着劉皇帝,情動之下,想要撲入懷中,卻生生地停下了動作。

隨着年紀的長大,漸漸曉事,隨着耳濡目染,劉萱也早已意識到,眼前這個男人,已經不是少時那個親和的、喜歡抱着她看孃親跳舞的慈父,那種有如山峰一般偉岸的依靠幾乎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孤峰之絕高帶給人的威嚴與敬畏。

劉萱也快十五歲了,個頭也到了劉皇帝脖下,繼承了母親的美貌與清雅,仍舊那般文靜乖巧,只是這淚眼婆娑、欲言又止的模樣,實在讓人憐惜。

“你們都先出去,我陪淑妃待會!”劉皇帝輕輕一嘆,愛憐地撫了一下劉萱的髮髻,吩咐道。

劉皇帝發話了,沒人敢不聽,衆人一行禮,陸續退出,那太醫更是如蒙大赦,離開時,額頭、後背都在盜汗。

很快,病榻邊就只剩下劉皇帝與淑妃了,淑妃已至彌留,意識都有些模糊,但劉皇帝的到來,卻彷彿激起了她最後的心力,睜開了那雙已經不再動人的雙眸,望着劉皇帝,從那眼神中,劉皇帝彷彿讀出了幽怨,讀出了期盼,也讀出了激動。

劉皇帝坐到榻邊,與淑妃對視着,目光終於不像過去那般冷漠,表情也不再生硬,時隔多年,再度握着了淑妃的手。

過去的纖纖玉手,在病痛的折磨下,早已消瘦如枯,那動人的容顏,也盡顯病態,在歲月的侵蝕下,韶華不再。

手很涼,通過短暫的接觸,幾乎能涼到劉皇帝心頭,淑妃說話都已經很困難了,只能艱難地用眼神同劉皇帝交流。

劉皇帝好像讀懂了她想說什麼,又好像什麼都不明白,盡力地用自己的雙手,帶給淑妃溫暖,但似乎有些遲了。

沉默許久,劉皇帝聲音低沉地道:“這些年,是我對不住你!”

話很簡單,但情感很足,劉皇帝兩眼中縈繞的愧疚幾乎溢出,而見從來強勢的劉皇帝,在自己面前“承認錯誤”,淑妃蒼白的面龐忽然回覆了一點紅潤,雙眸晶瑩,逐漸化爲兩縷熱淚,順着面頰緩緩滑落。

見狀,劉皇帝沒有再多說話,只是探手,輕輕地替她逝淚,不知過了多少年,劉皇帝沒有如此輕柔地對待淑妃了。

寢殿內的氣氛,發生了一些細微的改變,劉皇帝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靜靜地陪伴着淑妃,陪她走完人生最後這短暫的尾聲,直到病榻邊的那碗藥湯也不再冒着熱氣......

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01章 大整軍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94章 善後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695章 袁家莊第132章 進宮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41章 向錢看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313章 日常世宗篇終 駕崩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84章 夏州降無題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10章 坦白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30章 陳橋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4章 腹黑之謀第40章 濮州案(3)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16章 先安排着第2章 分食世宗篇47 封禪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6章 遺奏十條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58章 正面互懟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94章 善後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67章彈冠相慶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5章 靖江軍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19章 難審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78章 火油彈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296章 缺人了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317章 修法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82章 四件大事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76章 視察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世宗篇37 翻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