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撫遠之戰”

自敖來城沿鴨子河東行約五百里,便是撫遠城,原本乃是遼置五國部之一剖阿里所在,也是當年馬仁瑀東進所平定的最後一部,佔領此城後,更名撫遠城。

撫遠城算是安東都督府治下最偏遠的一座城鎮了,並且屬於軍事重鎮,平民很少,連敖來城都不如,但常駐兵馬卻有三千卒。

此地雖偏,但形勢卻最爲緊要,周邊部族民情也最爲複雜。除了那被漢軍幾乎滅族的剖阿里部,基本處於女真族的包圍之中。

與被契丹遷到遼東的熟女真不同,在這白山黑水間,生存着數不清的生女真,原始,兇悍,野蠻,而生女真諸部,小者千戶,大者數千戶,難以征服。

撫遠以東,是五女部女真、東海女直,其北是烏惹部、阿里眉部,在西部,還有一部黑水靺鞨後裔,過去契丹屬部之一的鼻古德部。

可以說,以撫遠城爲中心的安東東部地區,是安東治下局勢最動盪的地方了。在對諸蠻部的進剿中,撫遠這邊大規模的出擊都進行了三次,但始終無法徹底平息。

迫於這邊的特殊形勢,方纔駐以重兵,並且,除了那三千在籍漢軍之外,還有一千僕從。

今年初秋,鑑於撫遠地區紛擾不絕的惡劣形勢,都督府決定,再對周遭的女真部族進行一次清剿,以懾羣夷。開刀的對象,選定了北面的烏惹部。

由巡檢使田欽祚親自領軍出征,北上的行動很順利,烏惹部哪裡會是漢軍的對手,根本沒有據衆力抗的實力,小規模交戰幾場,狼狽逃散,給漢軍斬首三百、俘虜上千的戰績,沿途所過,就連隔壁的阿里眉部也避得遠遠的,隱遁深山。甚至於,有些阿里眉部人,乾脆泅渡過海,穿越海峽,跑到庫頁島上去了。

不過,這一次漢軍出征,仍舊屬於一次失敗的軍事行動,戰果很小,沒能完成對烏惹部的消滅,最關鍵的,則是後院起火了。

漢軍出擊,撫遠城難免空虛,這裡畢竟不是敖來城,哪怕留有五百卒,也難保萬全。但偏偏,東海女真吃了熊心豹子膽,諸部聯合在一塊,糾集了近萬的青壯部民出山,襲擊撫遠城。

這些生女真,組織差、訓練差、兵器差,甚至連具像樣的甲胃都沒有,但是,蟻多咬死象,守軍畢竟是以一敵二十,難免遭受損傷。

撫遠城固然是打不下來的,城雖矮小,但足可依仗,漢軍又有弓弩、火箭等利器輔助,女真人再悍不畏死,也是難以靠蠻勇衝擊下來的。

但是,撫遠城外的一些聚落、村莊可就遭殃了,哪怕有官府及時示警,但總有不及撤離躲避的,幾乎被劫掠一空,田畝被焚沒,屋舍被墮毀,死傷上百。

正在前方對烏惹人作戰的田欽祚聞後方有變,是又驚又怒,又羞又惱,既恨自己託大,致有此亂,又恨那些東海女真,他田巡檢在安東殺了那麼多蠻民土着,居然還有敢如此不知死犯他虎威的。

於是,顧不得繼續對逃散的烏惹人窮追勐打了,田欽祚直接撤軍,回援撫遠城。城下的女真人得知漢軍回援,在過去幾年中同漢軍的交手中吃夠了虧的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後撤,準備再逃回老巢。

不過他們想走,撫遠的漢軍卻不肯依,難得吃虧的他們,在扶風郡公馬懷遇的率領下,果斷出城,追擊襲擾,遲滯其軍,不讓其輕鬆退去。

此前不與野戰,是要保障城池的安全,且等待援軍,避免不必要的野戰死傷,但這並不意味着漢軍就不敢野戰。

事實上,哪怕是野外交鋒,齊裝滿備的漢軍,對這些裝備簡陋的女真人,仍舊能夠以一當十。馬懷遇在安東這些年,參與了不少對蠻夷土着的進剿,積累不少軍事經驗,人是徹底歷練出來的。膽子也大,就只帶了兩百騎兵出城,靈活地與之周旋,硬生生把女真人拖住了,越是急於後撤,就越不讓其如願。

馬懷遇的作爲,是有價值的,生生拖到田欽祚率主力趕到,發起致命一擊,取得撫遠之戰的勝利。

戰役的名字雖然叫“撫遠之戰”,但實際交戰的地點卻在撫遠東南百里之外的西河大嶺前。雙方的情況都不好,漢軍是奔波而來,來回數百里,又經過對烏惹人的作戰,已是疲憊不堪。女真人也好不了多少,逗留撫遠城下日久,又經過守軍的打擊殺傷,又急於後撤,被馬懷遇遊擊糾纏得煩不甚煩,唯一的優勢也就是人多一些。

但不論如何比較,雙方絕對實力的差距是顯着的,一場激戰下來,東海女真直接潰敗而逃,再無組織地四散遁入山林。

這場仗,漢軍取得了完勝,斬首兩千,俘虜三千餘人,東海女真上萬人喧囂而來,最終脫逃的不足半數。

不過,漢軍也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哪怕武裝到牙齒,在冷兵器作戰中,都是難免損傷的,何況安東的漢軍,基本都是輕騎、輕步兵。

當然,最大的優勢,還在於騎兵,對野蠻的女真人來說,就是大殺器,在戰場上縱橫馳騁,來去如風,輔助步軍的戰鬥,女真人根本無從反制。

但即便如此,撫遠一戰,漢軍的傷亡也超過了三百人。這對漢軍而言,已經是個不小的損失了,過去在安東的治安作戰中,幾年下來,漢軍陣亡者也才千來人,更多死傷都發生在那些不計入損失的僕從部卒,真正漢軍死傷並不多,但這一次,算是一個突破了。

因此,哪怕取得了對東海女真反擊作戰的勝利,田欽祚戰後的第一件事,除了向安東都督府上報戰果之外,還以個人名義,向朝廷寫了一份請罪書。

尤其在看到一片狼藉的撫遠城之後,田巡檢使是徹底破防了,他何曾吃過這種虧,尤其在這些土着蠻夷手中,更重要的,是那種被冒犯的感覺。

另一方面,撫遠這種偏遠軍鎮,發展建設的速度本就緩慢,環境比敖來城還要原始,漢民更是比漢軍還稀缺。

就是這樣,幾年的發展成果,已經微不足道了,還被女真人破壞一空。田欽祚此番,算是顏面大跌了,哪怕取得了對敵大勝,殺傷數千,但那些蠻夷土着能與漢軍、漢民的性命、財產相比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王劉煦在僚屬扈從的陪同下,趕到撫遠城,進行視察。事實上,眼下的撫遠城,根本看不到什麼東西了,最多撫慰一下土着侵犯後的漢民以及犒勞辛苦剿賊作戰的戍軍。

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125章 冬至宴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1章 何謂開寶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65章 選擇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50章 聽政第456章 遺澤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408章 蠢兒子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90章 交趾收復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73章 解決第200章 禦敵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31章 邊公在任第270章 立場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773章 質問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96章 楊邠案(4)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195章 遼帝第1740章 農民苦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43章 事畢第25章 李史合謀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51章 詔令西進第85章 浮雕第27章 郭威病了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42章 殺肥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98章 虞美人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47章 應對第8章 瓊林宴第85章 少壯派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4章 腹黑之謀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82章 矛盾第240章 家宴第379章 蕭思溫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406章 調任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3章 取士不公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