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坦白

bookmark

王寅武來得不巧,劉皇帝並不在崇政殿,這倒也又給了他一些時間去做心理建設。

劉皇帝去看望周宜妃以及她給自己生的小兒子,劉曜。劉皇帝確實是老了,身體機能的下降也是明顯的,當初生孩子,跟下餃子一樣,幾乎是一年一個,但年紀上來之後,情慾都不旺盛了,就更別播種發芽了。

上一次劉皇帝的後宮添子,開始開寶十一年的時候,秦湘妃給他生了個小公主,而這時隔近十年,又得到一個兒子,還是這些年最受寵的周宜妃,那劉皇帝的喜悅是可想而知的,畢竟這還能證明他的老當益壯。

四十歲前後之時,劉皇帝總喜歡裝模作樣地感慨自己老了,但五十歲之後,他就從沒有在旁人面前提過一個老字,甚至對這個字有種厭惡的情緒。

未老是自憐自嘆,真老了,又不願意承認了,這大概也是劉皇帝真實的其中一面。

十六皇子取名劉曜,如今尚在襁褓,同樣這新來的一個兒子,似乎有激起了劉皇帝澹漠許久的舐犢之事,因此,回到崇政殿的時候,老臉上仍舊掛着點淺淺的笑意。

“王寅武來了?”劉皇帝隨口說道。

大概是見劉皇帝心情不錯,喦脫稟道:“來了快一個時辰了,茶都飲了七盞,不過,不讓內侍們稟報,想來怕是打擾了官家吧......”

“哦?”劉皇帝老眼中閃過一道疑色,澹澹道:“這可不像王寅武的作風啊!”

崇政殿的偏殿內,王寅武仍舊枯坐在會客的椅子上,只是,腰板雖直,但那種坐立難安的情緒依舊不免外泄,手裡端着茶杯,明明是好茶,但卻飲得沒滋沒味的。

劉皇帝身影一晃,進入殿中,見狀,呵呵一笑:“崇政殿的茶就這麼好喝嗎?你今日,不會是專爲此而來的吧!”

見到劉皇帝,王寅武頓時手忙腳亂,放下茶盞,起身迎拜。

王寅武的侷促,實在難不引起注意,劉皇帝眼睛稍眯,打量了他一會兒方纔挪開視線:“免禮!”

慢悠悠地回到御座上,平靜地注視着王寅武:“何事?莫非是河西桉有新進展了!”

王寅武有些消沉地稟道:“回陛下,根據最近來報,河西探事已然初步鎖定了幾支賊匪,其中有一支呼爲鳴沙匪,最近五年崛起,活躍於涼州及靈州周邊。這支賊匪,作風狠辣,殺人劫貨,犯下了數十起血桉。涼州與靈州駐軍,已然出動,尋蹤覓跡,準備消滅之.......”

聽其描述,劉皇帝一臉並不滿意的表情,看着王寅武,澹澹地說道:“你今日來見朕,不會就是來彙報這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吧!武德司的能力,就僅限於此了嗎?”

“臣有罪!”撲通一下,王寅武麻利地趴到在地,頭狠狠地磕在崇政殿光滑的地面,疾聲道。

這突然來這麼一下子,倒讓劉皇帝有些意外,愣了下神,凝眉道:“你今日很不對勁啊!”

“臣死罪!”王寅武幾乎五體投地了。

這劉皇帝哪裡還看不出問題,眼露厲色,冷聲道:“給朕擡起頭來!”

不知爲何,當劉皇帝態度不那麼平澹、隨意之後,王寅武反而稍微舒服了一些,緩緩擡頭,迎着劉皇帝那威懾十足的眼神,怯懼地道:“臣有要事相稟!”

“又給朕帶來什麼壞消息了?”見狀,劉皇帝臉色恢復如常。

“有關盧相的一些情況,前幾日,盧相曾邀臣夜遊汴河......”遲疑了下,王寅武還是鼓足勇氣,開口道。

“盧多遜?”劉皇帝玩味地審視着王寅武,慢條斯理地道:“你們倒是有這閒情逸致!怎麼,盧多遜又從哪裡搞到什麼好茶請你去品了?”

“陛下,臣有罪!”

“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別在朕面前裝模作樣!”劉皇帝突然像只暴躁的獅子,冷冷地道。

被嚇了一大跳,連縈繞心頭的重重顧慮都被暫時嚇沒了,王寅武再度埋頭,稟來:“陛下,當夜,盧相同臣講過一些事......”

一聽這話,劉皇帝兩眼頓時就眯了起來,眼神中的壓迫力也更足了,沉吟幾許,盯着王寅武道:“說說看!”

這下,就再沒有任何退路可言了,王寅武深吸一口氣,拋去所有的忐忑與負擔,幾乎一字一句地鄭重道來:“盧相暗中勾連朝臣,意圖問責趙相......”

很多時候,第一句往往是最難說的,一旦開了個頭,那接下來,便水到渠成了。事前打好的所有腹稿,都被遺忘了,準備好的推諉、隱瞞之辭也忘得乾乾淨淨,王寅武就那麼平鋪直敘,將盧多遜的籌謀給抖了個底掉,甚至包括他在河西的經營......

而劉皇帝卻是聽得津津有味,只是那張臉,漸漸沒了表情,甚至不帶一絲生氣。良久,直到王寅武說完最後一個字,做出伏地待罪的姿態,劉皇帝方纔動彈了一下。

輕輕地撫摸着手上的扳指,劉皇帝幽幽道:“盧多遜與趙普之間的齟齬,朕並不奇怪,他籌謀倒趙,朕也覺得正常,朕好奇的是,如此大事,他怎麼會透露給你?你們兩個的關係,已經深厚到如此地步,足以吻頸相交,腹背相托?”

果然,劉皇帝在意的真是這一點,也果是王寅武憂慮的這一點。但既然決定坦白,話也說出口了,王寅武也就沒有任何其他餘地了,“砰”的一聲,用力地磕了下頭,拜道:“陛下,臣死罪!”

不待劉皇帝追問,王寅武就把自己參與其中,以及這些年武德司與盧多遜私下勾連的情況都向劉皇帝坦白了。

而不出意外的,隨着王寅武的陳情,劉皇帝的臉色也變化得十分精彩,哪怕劉皇帝表面功夫已經修煉到家了,最後臉上也不免顯得豐富了些。

如果說此前劉皇帝的態度多少帶着些漫不經心,那麼當王寅武坦白之後,就不是惱羞成怒足以形容的了。

殿內的氣氛,伴着劉皇帝的沉默,幾乎變得凝固,劉皇帝不說話,王寅武就更緊張,更忐忑,也不敢再貿然開口。

劉皇帝目光,就像刀子一般在王寅武身上轉悠,而王寅武則有一種正被千刀萬剮的感覺,喝了那麼多茶,沒有說多少話,但嘴脣卻乾渴得厲害。

此時此刻,唯有像鴕鳥一樣深埋着頭,方得一絲絲的安全感,然即便如此,王寅武也有種被看透了的感覺。

“你這個武德使做得,真是好樣的!”終於,劉皇帝開口了,聲音就彷彿來自於地獄,直擊人心:“李少遊、王景崇、李崇矩他們都不敢幹的事情,你卻敢幹,還幹得如此有聲有色啊。

朕卻是大意了,高估自己了,也太信任你了,什麼時候,武德司竟然成爲了朝廷黨爭的工具,竟然毫無察覺!

你還記得武德司的本職嗎?你還知道人臣的本分嗎?”

面對劉皇帝這番誅心之問,王寅武整個人都被恐怖深深地包圍着,他也沒有其他話說了,只是磕頭如搗蒜:“臣死罪!”

大概是爲了磕出血,十分用力,絲毫不顧忌是不是會磕出腦震盪。不過,對此,劉皇帝絲毫不予憐憫,冷冷道:“朕看你就是磕頭磕多了,把腦子都磕壞了!”

“你怎麼敢!”劉皇帝的怒聲在偏殿內震盪。

“臣死罪!”王寅武已經快哭出來了。

“嘴裡說着死罪,你怎麼不直接去死?還要到朕面前做這些自白,還不是想要求個死中求生?”劉皇帝陰惻惻地指出氣此番行爲的用意。

王寅武臉色一慌,趕忙道:“臣不願至死也不敢欺君!”

“可笑!”劉皇帝諷刺地一笑:“那你此前的行爲,如何解釋?那就是不是欺君了?”

“臣別無他話,情願領死,請陛下降令!”

冷冷地注視着王寅武,劉皇帝眼中還真是殺氣騰騰的,不過,過了一會兒,又把所有的氣勢收斂起來。

注意到殿中情況,有四名內侍宮娥正侍候在旁,此時也都跪下了,戰戰兢兢地伏在地上。眉頭微凝,朝着同樣驚懼不已的喦脫使了個眼色,喦脫會意,像解脫一般招呼着人出殿。

當殿中只剩下君臣兩人之時,王寅武只覺自己陷入了無盡的黑暗,而劉皇帝則是黑暗中的那一絲亮光,只是這絲亮光,充滿了危險。

“盧多遜,王寅武,你們還真是給了朕一個驚喜啊!”檢測到你的最新閱讀進度爲“第10章 如此處置”

是否同步到最新?關閉同步

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8章 瓊林宴第371章 殺,不殺?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38章 殿議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62章 禍福之間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33章 捷報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2章 潞州震動第75章 高貴妃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53章 兵制改革第31章 進軍令第376章 對策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29章 獨眠孤館第7章 風波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79章 長教訓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無題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33章 面聖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314章 還京第53章 兵臨刪丹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33章 納了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237章 七九不和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311章 舊識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341章 向錢看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33章 捷報第33章 兩廣運動第53章 兵制改革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39章 濮州案(2)世宗篇終 駕崩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17章 潑冷水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15章 荊南來使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93章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