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

bookmark

“你自己說說,朕該如何處置你啊!”思吟片刻,劉皇帝又不帶任何感情地問道,眼神中也正是冷漠。

此一問,就像打開了一道閥門,王寅武那恐懼的情緒徹底宣泄出來,不住地叩頭,砸得地面砰砰響,撞得頭破血流、腦暈眼花,嘴裡不住唸叨:“臣該死!臣該死!”

也許是十下,又或許是二十下,也許更多,一直到王寅武快失去意識時,劉皇帝終於有些不耐煩地斥道:“夠了!”

此言落,王寅武終於停下了有些瘋狂的動作,血跡順着面頰流下,乾淨的地面染上了一層血跡,王寅武意識模湖,僅憑着本能說道:“臣萬死,玷污御殿,請陛下治罪......”

微眯着眼,盯着了王寅武一會兒,劉皇帝冷冷道:“滾!”

王寅武沒反應過來,愣愣地道:“陛下,臣,臣......”

“你要叩死在這殿中,以死取忠嗎?”劉皇帝斥道。

這句話,彷彿帶給了王寅武一絲曙光,有些渾濁的雙眼中也換髮少許亮彩,再拜道:“臣寧死啊!陛下!”

“看來朕真是指揮不動你了!”劉皇帝的話實在讓人惶恐。

王寅武有些手足無措,無法自處,戰戰兢兢片刻,掙扎着起身,血淚齊流地拜道:“臣,告退?”

劉皇帝沒有接話,只是那麼直勾勾地盯着他,目光中滿是森冷,看王寅武快支撐不住了,方纔澹澹道:“看在你主動坦白陳情乞罪的份上,朕暫且留你一命!”

“謝陛下!”王寅武聞言頓時激動不已,擦了擦流淌的血淚,趕忙拜謝。

“別忙着謝!這事沒完,你的腦袋,也只是暫時寄放於你身上,至於能不能保住,就看你接下來的表現了!”劉皇帝冷冷道:“自己收拾一下,去找醫師療傷,這件事情不許走漏,如何保密,你自己看着辦!”

“是!”王寅武連連點頭:“那盧相那邊......”

“那是該關心的嗎?朕看你還活在夢裡!”劉皇帝語氣立轉。

王寅武哆嗦了一下,嘴脣都在顫抖:“臣,臣——”

“滾!”劉皇帝再度沒素質地吐出一個“滾”字。

“是!”王寅武狼狽應道。

“還有,河西事情,給朕偵辦清楚,辦好了事情另論,辦不好,你就自己料理後事吧!”劉皇帝強調了一句。

“臣,明白!”

稍微收拾了下自己,王寅武像逃命一般離開崇政殿,掩面出門,又是一陣眩暈襲來,身形不禁搖晃,撐着殿臺上樑柱方纔穩住。

已是午後,天空豔陽尚高,劉皇帝震怒的反應並沒有太出意料,不過在那震怒之下,活着走出崇政殿了,仍舊讓他有一種不真實感。

額頭滲血,眼裡含淚,後背生汗,就是褲襠裡,也已經變得溼潤,王寅武適才,是真被嚇得屁滾尿流了。

事實證明,王寅武還是怕死的,只是爲了謀取一絲生機,強行壓下恐懼,要闖一闖那生死關,如今,也只是暫時賭贏了一場罷了。

即便走過這道鬼門關,再回想起方纔面聖的場景,王寅武心中仍舊充滿了後怕,此時此刻,如果能重來,他也未必再選擇向劉皇帝坦白了,那實在需要莫大決心與勇氣,而經這麼一遭,王寅武所有的膽氣也消磨得差不多了。

不過,脖子上這顆腦袋,終究是保住了,哪怕是暫時的。而爲了能夠保住這一絲生機,今後的王寅武怕是會更加盡力,在面對劉皇帝的時候更加不敢有所保留。

同時,一絲絲怨恨的情緒也在心胸中發酵,當然,這不敢針對劉皇帝,那就只有衝盧多遜去了。

雖然很多問題,往往出在自己身上,但善於自我反思,自己找問題的人,這世上終究是少數。相反,諉過於他人,實在要容易得多,也更容易自我安慰。

在王寅武看來,是盧多遜把自己給拉下水的,危險也是他給自己帶來的,有這一層認識,那種名爲嫉恨的情緒也充斥於王寅武內心,吞噬着他的靈魂。

盧多遜與王寅武這對密友,這對盟友,從相親無間,到離心背德,再到反目爲仇,就在這短短數日間完成了徹底的轉變。

世事難料,人心難測,事物發展也總能讓人驚掉眼球。才經歷了那等大恐怖的王寅武,此時滿腹的心思,除了堅決徹底地完成劉皇帝的指令以求寬恕之外,或許想要看看盧多遜會是什麼下場。他已經暫時闖過一關,那盧多遜又會如何,以劉皇帝適才的言談態度來看,盧多遜也絕對討不了好。

他王寅武愚蠢地參與到朝廷黨爭,參與到相權的爭鬥中去,固然犯了大忌,但他盧多遜,身爲宰臣的他,私結黨羽,勾連武德司,難道不是取死之道?

......

王寅武的猜想,也並沒有錯,此時的劉皇帝確實充滿了惱怒,既有對王寅武,也有對盧多遜的。

這麼多年了,他還從來沒有像此番這樣,對盧多遜不滿厭棄,乃至產生了殺心。過去,不論盧多遜有多麼不智,都還在他容忍的限度以內,不論他如何與趙普都,都在合理範疇以內。

但是,勾結武德司,顯然是突破底線,犯忌諱的事,而對劉皇帝而言,犯了他的忌諱,就別想有好下場了。

武德司這樣的特務機構,怎麼能成爲朝廷政治鬥爭,用以打擊政敵的工具?這種情況,性質同樣惡劣,也讓劉皇帝深惡痛絕,也是他向來警醒的。

如果方纔王寅武只是來通報盧多遜陰謀對付趙普的事,或許他還會稍作按捺,看看熱鬧,坐觀他們鬥一鬥。

但是,當武德司也參與進去的時候,他腦海中就盤旋着毀滅的念頭,既把盧多遜清理了,同時,武德司也要整頓清理一番。

王寅武不知道的是,他的腦袋,就如劉皇帝所言,只是暫時寄存在脖子上,他的結局在劉皇帝心裡,也已經決定了。或許,從他與盧多遜勾結到一起後,就已經註定了,不是他主動向劉皇帝陳情乞罪,就能夠脫罪免死的。

崇政殿內,喦脫帶着兩名內侍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殘留的血跡,不敢發出大的動靜。

劉皇帝則站在一旁,盯着一幅圖,一副朝廷人事架構圖。趙普的名字高居其上,而劉皇帝的目光則從盧多遜、趙匡義、王着等大臣的名字上閃過,眼神森冷,令人生畏,在趙普的名字上,停留的時間也是最久的。

“去把張德鈞給朕找來!”良久,劉皇帝吩咐道。

“是!”

現在,在劉皇帝看來,武德司已經完全不足以信任了,默默反思,問題還是出現在用人上了。

倘若李崇矩還在任上,那麼絕對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應該吧?劉皇帝腦海中閃過這樣的念頭,但很快,那抹後悔的情緒就被劉皇帝給掐滅了,他的決策,怎麼會有問題,至多是當初任命王寅武時,太過隨意了。

另外一方面,多疑的稟性,又讓劉皇帝不得不懷疑,武德司如此,那皇城司呢,張德鈞會不會與大臣有所勾連。

閹宦家奴與外臣勾連,這可不是什麼新鮮事,張德鈞是聰明,但越聰明的人,愚蠢起來,同樣是常人所不及的。

而劉皇帝第一個懷疑的對象,就趙普。

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321章 瑤女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95章 玩陰謀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52章 聯姻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65章 選擇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459章 挫折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00章 梁山濼第482章 李氏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296章 缺人了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351章 林邑國第311章 舊識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408章 蠢兒子第365章 看衰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419章 劉皇帝請客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391章 暗箭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689章 高規格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6章 軍中俊才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773章 質問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22章 “鄭州站”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41章 高麗國王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62章 兵事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77章 耶律妃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159章 河東風雲(6)世宗篇終 駕崩第2章 分食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73章 西北隱患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1章 大典日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48章 還京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99章 出宮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3章 臺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