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

bookmark

本章短到極點。

劉承祐以太子監國的第一天,很忙,很充實。哪怕此前已然輔弼理政,但身份變化,君臣關係確立之後,所帶來的影響與體驗完全不同。出禮賓院,至政事堂,未及歇一歇,吏員報,燕王使者、盧龍進奏吏求見。

對幽州來人,劉承祐自然格外重視,不假思索,召見。來者是幽州節度判官,身負趙延壽使命而來,劉承祐熱情相迎,好言相待,諮之以邊事,密議有小半個時辰,盡陳幽燕之殤。

親自聽其描述,幽燕的形勢很惡劣,比此前上報的還要嚴重。就這個寒冬,因顧佑不及,便有兩千餘人餓亡。且新歲到來,域內青黃不接,缺衣少糧,物資極度匱乏。涿、易二州,已着手準備農事,然民力疲敝,又少糧種,且契丹騎兵又蠢蠢欲動,屢有南掠徵兆。至於軍隊方面,以前次鏖戰損耗故,軍備、器械尚未補充配齊。

劉承祐基本也就明白了,趙延壽遣使,是來叫苦、叫窮、哭慘來了。果然,其求以糧食、軍械、布匹、鐵器、藥材......基本上,不挑食,朝廷能什麼都要。

對此,劉承祐自是溫言勉慰道:“燕王與幽燕軍民們辛苦了!且答覆燕王,朝廷就是幽州的後盾,必不相負。”

略作沉吟,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縱使國事艱難,府廩空虛,朝廷也當表以支持。孤稍後便與羣臣議,調度一部分軍械、糧食、鐵器、耕種,支援幽州!”

“謝殿下!”來使自是感激涕零。

由幽州事,劉承祐想到了幽燕難民的,去歲討杜還朝,劉知遠曾下詔北疆州縣收容,尚未有個詳細的彙報。

回到中樞之後,劉承祐便對中書侍郎李濤吩咐着:“發信與成德節度張彥威,詢問他幽燕難逃流民的安置情況,即將開春了,讓他與李榖,劃定發放田畝,供給糧種,提前做好春耕準備!”

緊跟着,劉承祐便召集楊邠、王章、蘇逢吉、竇貞固幾名宰臣,舉行了一場“聯席會議”,商量支援幽州糧械的事。

楊邠以國用不足,無力支持異域,是明確地提出反對。都不用劉承祐親自發話,蘇逢吉適時地反駁:“幽燕亦是我大漢國土,其軍民亦是我大漢子民,敢稱異域?楊相欲爲割地之賊?”

兩句質問,懟得楊邠臉色難看,也是強硬道:“凡事當量力而行,關中危局,已牽扯朝廷大量精力,哪有餘力支撐幽州?”

“若無幽燕軍民在前,阻遏契丹勢力,朝廷哪裡能全力應付蜀軍的威脅?倘若幽州有失,胡騎擾於河北,屆時又如何,朝廷是否有餘力兩面兼顧?”蘇逢吉立刻駁斥道。

楊邠脫口而出:“趙延壽乃首鼠兩端之徒,不可信!”

“楊樞相!”劉承祐終於開口了,平靜地注視着楊邠:“這半年來,燕王帥幽燕軍民抗擊契丹侵掠之事,大家看在眼中。死傷者衆,流血盈野,此等不利於團結的言論,就不要說了,否則,傳將出去,恐寒義士之心!”

被劉承祐盯着,那平淡口氣中教訓之意,是個人都感受得到。麪皮不禁抖動了一下,別過臉,悶着聲,迴應了下。見其表現,劉承祐也沒有動怒,只是心中不由暗哂,難怪劉承訓曾說,楊邠不識大體。

“諸位相公有何意見?”劉承祐轉向其他人。

在場沒有什麼真正愚鈍的人,基本都能感覺到,劉承祐的態度。望向管着三司的王章,楊邠也瞧向這個老鄉。

若依王章的本心,必是不欲耗費錢糧,大概歷朝歷代,主管財賦的官員,都不欲隨意支出,恨不能把帑藏倉廩的大門給鎖死。尤其是王章,主管一國稅賦以來,爲籌國用、政用、軍用,可謂是嘔心瀝血。

大漢初建,兵亂方彌,生產尚未恢復,整個國家都貧苦,地方州縣也未有多少資賦支持中央。而爲了收集財賦,王章想方設法,已制定出臺了不少“苛政”,以聚斂過甚,已惹得民怨四起了。

不過,在劉承祐的目光下,王章嘆了口氣,說道:“幽燕軍民,屏障北疆,功苦甚重,自當有所援持,然國家帑藏之虛也是事實。”

頓了一下,王章繼續說:“臣議,自東京發一部分,餘者由成德、橫海兩節度補足。據聞,殿下去歲於恆深冀趙所主持的官、民屯已有成效,州府之用,當不至於太過拮据。只要幽燕,再熬半載,至夏收,國家新賦入庫,朝廷有所餘地,當更從容援助、應對。”

王章,這已經算是交底了,聞其建議,劉承祐直接拍板:“王卿所議可,照此辦理。”

“中原諸州,朝廷也要着手春耕事宜的準備了,以免屆時手忙腳亂!”

很快,議題便轉到了春來農事上。

在此事上,楊邠有了發言權,冷硬着一張臉說:“朝廷當下詔諸州,着其勸課農桑。魏王殿下在鄭州所倡屯田,亦有成效。臣建議,中原各州,當效仿鄭州,行屯田事。朝廷亦可於各州設立營田使,召聚流民,發放土地,鼓勵開墾!”

“楊相所議可,屯田之事,正當於中原全面推行!”劉承祐不動聲色地說道。

不過心中對楊邠已有些不屑,說屯田事,還要四顧而視,強調一下已故的劉承訓,這是想要噁心自己?

“殿下,天下各州尚有大量盜匪肆虐,彼類若事搶掠,則對各地的春耕造成影響,耽誤農事!”門下侍郎竇貞固這個時候提醒道。

此事,劉承祐顯然上了心:“自大漢立國以來,各地便盜匪叢生,禁之不絕,對江山的穩定,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此前朝廷顧之不得,眼下,是該着手清理了!”

聞言,蘇逢吉立刻興沖沖地建議道:“殿下,天下賊盜,多與其本家有所牽連,彼輩民、盜勾結,爲惡鄉里,故禁之難止。可擬詔發天下州縣,凡盜所居本家及鄰保皆族誅,如此一來,百姓畏之,必不敢再爲盜!”

蘇逢吉此言落,屋子中靜了一下,都愕然地看着他。劉承祐也一樣,嘴角一扯,這是在開玩笑吧。然見蘇逢吉那殺氣騰騰的神態,劉承祐心知,此人是認真的......

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92章 劉銖案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29章 獨眠孤館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88章 後續第482章 李氏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36章 虒亭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87章 欒城之戰(1)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41章 劉信遭貶第91章 作別西行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34章 崇元殿中第6章 相形見絀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93章 噩耗連連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42章 難得積極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36章 趙都帥第136章 趙都帥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348章 老皇帝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40章 殺心大起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15章 瀛州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75章 敖萊小城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90章 老將可用半島史話·桓王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48章 處處矛盾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65章 舊邸第321章 瑤女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76章 雍王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346章 底層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29章 勸諫第76章 處置決議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64章蜀臣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9章 新官上任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86章 籠絡人心第119章 回京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740章 農民苦第98章 山道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