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慘重

bookmark

第1676章 慘重

殘陽如血,陰風怒號,龜茲城依舊橫亙於漢軍面前,增添了無限淒涼。戰爭總是帶有巨大的破壞性,在漢軍數波的進攻下第,半個月前還固若金湯的城邑,也不可避免地衰敗下來,滿目瘡痍,遍佈傷痕。

甚至有一段城牆整體坍塌了下來,被血色的碎石、磚木與屍體填充,一道黑汗國的軍旗仍舊頑強地挺立在那廢墟之上,迎風招搖,彷彿在嘲笑時受阻的漢軍。

即便強攻,也沒有絲毫不顧犧牲地猛打猛衝,那段破碎的城牆,是被漢軍以大量火藥爆破的,這也是自漢軍進攻以來,龜茲城最危險的時刻。

然而,逼近極限,仍舊讓黑汗人挺住了,當然,維持在崩潰邊緣的代價,還是那兩個字:人命。

爲了堵住被漢軍炸塌的缺口,黑汗人死了近三千人,這是直接戰損,他們的人命似乎無比廉價,能夠沒完沒了毫不心疼地投入到這血肉磨坊,他們的神經似乎也是鐵打的,死亡與痛苦都難以讓他們感到畏懼。

與之相比,劉旻與楊延昭,還是要更愛護麾下的將士一些,不想讓麾下兒郎再做那無謂犧牲,因而再度選擇罷兵。

撤退的表現,往往能真正體現出一支軍隊的素質,從城前退下的漢軍,顯然表現出了這一點,不論是陣型還是動作,都保持着整齊,指揮的,掩護的,拖帶傷員的,一切有條不紊。

這是隻有漢軍久經訓練的精兵在戰場上纔有如此素質,不是那些輔助性質的團練所能相提並論的。

不論是劉旻還是楊延昭,都是經歷過殘酷戰事的,都明白了戰爭的殘酷本質,也清楚慈不掌兵的道理,但是,此時此景,也不忍再讓漢軍精華,與黑汗人那羣瘋子的消耗。

而即便如此精銳,在鳴金聲中從城上退下的攻城漢軍們,也都泄了口氣,給人一種逃離般的錯覺,匆忙的腳步露出了一絲徵兆。

出擊的漢軍陸續退下,便於移動的攻城器械也收納回營,休整的休整,療傷的療傷,當然,對龜茲城的圍困之勢依舊沉穩地保持着。

不過,作爲統帥的魏王劉旻卻沒有隨着大軍還營,而是在一隊親兵的護衛下,策馬城外,望着那吞噬了數千漢軍將士生命的頑城久久不語。

城上的黑汗軍隊也注意到了這一小隊人的情況,然而,城門早已封死,坍塌的城牆一時也難以越出,只能從城頭射箭威脅。

然而,再強力的弓,也在射程之外,射得最遠的,離劉旻也有十丈之遠,即便如此,也嚇了身邊護衛一跳。或許有點諷刺的是,黑汗人回擊的箭矢乃是漢軍的制式箭矢。

“殿下,敵城危險,還是儘早回營吧!”護衛隊長也是漠北遠征軍所出,十分忠心,見劉旻逗留不去,有些焦急地勸道。

劉旻則充耳不聞,堅毅的面龐上不動分毫,發紅的雙眼,死死地凝視着龜茲城,當然,目光大多停留在城前那堆積如山的屍骨上。

從頭到尾,漢軍在龜茲城上已經陣亡了約四千人,離城遠的,尚能收容,而大部分城下的,可惡的龜茲人,卻連收容屍身的機會都不給。因此,在後續的進攻中,很多漢軍兒郎都是踩踏着同袍的屍體向龜茲城發起衝擊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劉旻再度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不同於那些需要借麾下將士屍骨往上爬的將領,劉旻心中要多一份憐憫與體恤。

在劉旻心情逐漸悵惘之時,黑汗城上又有了些異動,除了仍在加固填塞缺口的明顯動靜外,一具具漢軍陣亡將士的屍身,被黑汗人懸在那早已被鮮血浸透的城牆上,從上邊,還隱隱能聽到黑汗人挑釁的叫囂聲。

見到這一幕,劉旻再也繃不住了,麪皮不禁抽搐了幾下,一雙虎目變得殺氣騰騰,眼神中也充滿了暴虐。

“去,把將軍們都給我叫來!”偏頭衝身邊的護衛吩咐道。

護衛不敢多嘴,立刻應命,拍馬而去。

很快,楊延昭、郭儀、王審鈞、慕容繼業等高級將領匆匆趕來,而見到城上的場景,無不色變,所有人雙目中都噴薄着怒火。

“都看看,睜開眼睛好好地看看!”劉旻毫不客氣,肆意地發泄着他的怒火:“黑汗人,正在肆意侮辱着我們將士的屍身,這是在挑釁我們。我不言其他,倘若拿不下龜茲城,如何讓那數千英靈瞑目!”

言罷,頓時有將領開口請戰,不論是被憤怒衝昏頭腦也好,還是爲求表現也好,態度都表現得很堅決。甚至有人直接提出,破城之後,要屠城,讓黑汗人付出最慘重的代價。

只不過,劉旻默然不語,但是,從他那冷若寒冰的表情就能看出,他還真有那個意思。

作爲直接指揮攻城戰鬥的副帥,拿不下龜茲城,楊延昭的面子也不好看,他所承受的壓力也同樣不小。

擡眼看了看天色,那輪殘陽,已被雲層遮掩了一大半,甚至快落到龜茲城下面去了。伸手安撫住躁動的將領們,楊延昭衝劉旻道:“殿下,既已收兵,還是先回營從長計議吧!”

楊延昭的面子不能不給,劉旻想了想,微微頷首,冷聲道:“回營!先整頓安撫好將士,今夜軍議,軍指揮以上軍官全部與會!”

“是!”

說完,劉旻調轉馬頭,拍馬而去,鞭子抽得格外用力,戰馬吃疼,也撒開蹄子朝漢軍大營而去,捲起一陣煙塵。

天空鋪迭着厚厚的雲層,幾乎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夜色下的漢軍大營,一片沉寂,軍紀的約束讓人不敢異動,在這樣的戰時環境下,全營都以最高級別的宵禁管束着。

風聲吹動旗幟的聲音十分清晰,大概是感受到了漢軍將士慘重的傷亡,連戰馬的嘶鳴聲都顯得嗚咽,平添幾分哀傷。

寂靜的夜幕下,唯一的例外要屬傷病營了,這是單獨設立的,就是爲了避免那些痛苦的哀吟影響軍心,戰場上的士兵可以被鮮血與死亡刺激得瘋狂,但瘋狂過後,冷靜下來,創傷也容易動搖意志,人終究是血肉之軀。

巨大的傷亡顯然出乎了將帥們的意料,傷兵營都臨時擴增了兩座,陣亡士兵的數量,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增加,並且,這是一場傷亡比例失衡的戰役。

作爲統帥,劉旻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顧不得休息,回營之後,顧不得休息,便親自巡視傷兵營,撫慰英雄的將士們,一直待到夜色降臨。

所幸,後勤準備充足,尤其是各種療傷的藥,然而軍醫數量的限制,仍舊導致不少將士得不到及時救治死去,當然,有些重傷者,能不能挺過,都要靠運氣,斷胳膊短腿都屬輕傷,在劉旻撫慰的過程中,也不停有士兵的生命劃上休止符。

“殿下,兄弟們死傷太慘重了!”土坡下的傷病營內,一名負傷的軍校,實在忍不住,向劉旻哭訴着。

鐵打的漢子,在戰場上流血眉頭都不眨一下,但想到自己殞命龜茲城下的那些部曲弟兄,卻幾乎哭成個淚人,止都止不住,爲了顧忌影響,又竭力按捺住。

劉旻是性情中人,那矛盾的表情,真摯的感情,也讓他頗受感動。

軍校名叫常古珍,關中陝州人,涼州下轄步軍營指揮,只是一名中級軍官。

十年前,此人還是一個不名一文,蟄伏待機以報家仇的江湖草莽,十年後已然成爲朝廷堂堂的營指揮,關鍵因素就在於與太子有個一段微薄的淵源。

雖然當初劉暘只是因爲欣賞此人不以私仇而觸公法,做出指示,可以給常古真一個前程,但到執行階段,就完全提現出太子的權威,初入職就是什長,其後步步高昇,一路到營指揮。

當然,常古真也不是單純依靠那實則空虛的背景,他本身武藝高強,也有一定的軍事天分,努力上進,作戰也極其勇猛,龜茲的戰鬥,他就是直接帶領麾下官兵支撐在第一線戰鬥的軍官之一。

他那一營的人馬死傷自然是慘重的,參與了兩次最堅決的進攻,傷亡過半,這樣的結果,如何能不讓他痛斷肝腸。

輕輕地拍了下常古真的沒有受傷的肩膀,劉旻疲憊的雙眼中充滿了堅定,鄭重其事地道:“將士們爲國奮戰,死得其所!正因付出了這麼多的犧牲,龜茲我們方纔一定要拿下,不負英靈。

至於傷亡的將士,朝廷的撫卹一枚銅板都不會少!”

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1779章 四王畢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127章 皇城司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167章 請辭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15章 困獸之鬥世宗篇51 皇太孫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125章 冬至宴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1695章 袁家莊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75章 恩威齊下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353章 信使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47章 談話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48章 教誨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5章 東歸第153章 削藩第1811章 歸來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34章 亡國之族第374章 推倒重來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18章 走私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404章 冬夜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755章 良平島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41章 劉信遭貶第197章 財計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32章 郭氏之慮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119章 幸西京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8章 巡視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418章 洗禮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