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章

bookmark

第1707章

一場冬雨過後,天氣陡然轉寒,涼風盤旋在崇政殿周邊,竟然嗚嗚作響。殿廡下,十幾名內侍,正手忙腳亂地清理着殘留在地面上的水跡足印。

作爲內侍頭子的喦脫,沒有侍從御前,而是站在一旁,表情嚴厲地盯着,彷彿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半個時辰前,宰相趙普在前來崇政殿奏事之時,在廊道間腳底打滑,摔傷了。趙普畢竟年過花甲了,老胳膊老腿的,立時便起不來了。

此事一出,趙普得以回家養傷,劉皇帝則有些震怒,宰相失足,可不是什麼好兆頭,也不免向喦脫髮飆,連地都清掃不乾淨。

追責是之後的事情,受此教訓,喦脫也顧不得在御前伺候了,親自帶着人把崇政殿前的道路梯級,全部重新清掃一遍,連樑柱上殘留的一些水引都不放過。

喦脫親自盯着,要求自然要更高,不只要掃,還要擦,擦乾,擦得光可照人爲止。喦脫有生氣的理由,他有多久沒有受到劉皇帝斥責了,竟然因爲這點小事,因爲底下人的疏忽,而招致官家的責難,這心情怎能好。

陰沉着一張臉,盯着內侍們幹活的同時,喦脫心中則暗暗發狠,定要好好炮製這幹蠢材,連掃地的活都幹不好,還能有什麼用?

甲葉摩擦碰撞的聲音輕輕傳來,喦脫耳朵尖,下意識地扭頭,只見一名身着亮甲銀裝的青年,緩緩走來,身後還跟着一名穿着厚裘袍的少年。

見到二人,喦脫臉色變化極快,陰沉消失得乾乾淨淨,恢復慈眉善目,上前幾步行禮:“見過二位殿下!”

“喦大官,爹在殿中嗎?”青年直接問道。

“回殿下,官家正與劉樞相、韓尚書、田將軍議事!”喦脫應道。

“是爲西北平叛之事吧!我也要聽聽!”聞言,青年頓時兩眼一亮,略顯興奮道,說着還催促喦脫:“喦大官快去稟報!”

“殿下稍候片刻,小的這便去稟報官家!”喦脫笑了笑,轉身朝殿中而去。

望着喦脫的背影,青年不由衝跟在身邊的少年道:“我們是爹的兒子,要見爹,竟然還要先稟報,天下竟然還有這樣的道理!”

這一青一少,自然是劉皇帝的兩位皇子了,十三劉曄,十四劉昕。兩兄弟從小玩到大,關係向來親密,劉昕也幾乎是跟在劉曄屁股後邊長大的。

天家之中,血脈親情往往難得,劉皇帝這一家也不例外,但是,這倆兄弟,或許與其他皇子關係不那麼親近,但兩人之間,還是兄友弟恭的,劉昕崇拜劉曄,劉曄則從來維護劉昕,有好東西也向來想着他。

聽到劉曄的嘀咕,劉昕一張青蔥玉面上,露出點無奈的笑容:“十三哥,我們除了是爹的兒子,還是他的臣民,禮不可廢,爹可是向來注重規矩的!”

“在爹面前,我又何曾廢過禮,壞過規矩?”劉曄道:“這種規矩,豈不是把天子和臣子隔開,給那些居中之人,渾水摸魚、上下其手的機會,若是出現一些奸邪.”

聽劉曄越說越飄,劉昕有些急了,趕忙探手捂住他的嘴,有些嚴厲地警告劉曄道:“十三哥,這樣的話,可不要亂說。要是讓喦大官聽到了,難免麻煩!”

劉曄把劉昕的手從自己嘴上拉下,眼神敏銳的朝左右掃視一圈,尤其是在那些正埋頭幹活的宦官身上停留了下,露出點笑容,道:“你說得是,是哥哥我孟浪了!”

言罷,目光中帶着探究,語氣玩味地衝劉昕道:“我十四弟,你小小年紀,現在說話的語氣,怎麼越來越像文華殿那幹翰林學究了!”

劉昕聳了下肩膀,兩手一攤,低聲嘆息道:“不是我想學,只是這宮廷內,是非太多,我娘又還是十三哥,率性自如,豁達坦蕩,是我羨慕而不可得的啊!”

劉昕如今才十六歲,過不了多久,就是週歲生日了,但年紀不大,卻有些老氣橫秋的,聽得劉曄也不禁心生側隱。

劉昕的母親耶律妃,並不受寵,這在宮中是人所共知的事,至於徹底失寵,大概就是開寶北伐前後的事。如果說周淑妃紅顏薄命的話,那耶律妃人雖然活着,但生不如死,常年獨守清宮,如處囚牢。

過去劉昕小時,還能帶在身邊,時時陪伴,等劉昕年紀稍大,也被分開,安排獨立生活學習,那就更加心傷寂寞。

如今的耶律妃,早已不盼劉皇帝的寵愛,每個月,只盼着劉昕的看望。對於這母子倆的情況,劉曄自然是瞭解的,甚至對耶律妃失寵的原因,也有所猜測。

看劉昕那少年老成的模樣,心中也不禁感慨,擡手拍了拍他肩膀,也不再就此事調侃了。

相比之下,劉曄的母親湘妃就要受寵得多了,日子也好過得多,妃嬪皇子的待遇如何,完全取決於皇帝的好惡。

劉曄從小到大,是善於表現的,尤其在劉皇帝面前,深刻地詮釋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個道理,因此,對於這個十三子,劉皇帝還是比較鍾愛的。

而劉昕,不管什麼因素,他的性子都帶着一種平和,說寬和也好,說軟弱也罷,小時候不知事,尚能自由自在,但年紀漸長,讀書識禮人,人也就越發低調內斂,完全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

此番,若不是劉曄叫着,劉昕甚至都不敢來見劉皇帝。劉昕的腦海中,尚且殘留着一些幼時的記憶,那時的劉皇帝高大偉岸,雖然威嚴,但對他還是很溫和的。

那時劉皇帝的懷抱有力而溫暖,他也敢扒着劉皇帝的腿,那時劉皇帝鬍鬚雖然扎人,但總能給人以親切的感覺。

當然,年紀長了,劉昕少時的記憶也逐漸模糊了,甚至,覺得腦海裡殘留的畫面都是幻覺,只是一種孺慕之情作用下的想象,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

當然,對於皇子們,劉皇帝還是做到了基本的一視同仁,因此,劉昕母子雖然飽受質疑與白眼,卻沒有發生什麼惡奴欺主的可笑故事。

如果有,那必定是取死之道,天家威嚴,豈容冒犯,以劉皇帝那越發強烈的護犢屬性,向來只有他能責罰處置嬪妃皇子,其餘任何人等,膽敢逾越,絕對下場淒涼,當然,時至如今,沒有任何人敢逾越。文華、武英殿的戒尺例外,但那也附上了劉皇帝的法旨。

“十四弟,西北平叛,你是否願意跟我一起去,宮中日子,太過乏味,就當出去散散心,見識見識外邊的大千世界!”看劉昕的壓抑,劉曄心頭觸動不已,不由主動道。

能夠感受得到兄長的愛護之意,劉昕搖頭道:“十三哥,打仗不是兒戲,我就不去添麻煩了。何況,不能影響到伱,若是爹不同意,不讓你去呢?”

劉曄此來,自然是爲了西北平叛之事,他身上穿着的甲冑,都是因爲去年秋獵,以獵獲第一,劉皇帝命人從武庫寶甲挑選出來,賞賜給劉曄的。

聽劉昕這麼說,劉曄當即道:“你不主動請求,爹不明白你心意,怎能派遣你?至於我,只要向爹請戰,他定會同意的!”

“要是不同意,我就偷偷去”臨了,劉曄又不禁補了一句。

兄弟倆聊天間,喦脫已然自殿中走出,臉上掛着招牌式的笑容,躬身一禮:“二位殿下,官家召見!”

劉曄精神頓時一陣,思緒也收了回來,下意識整理下着裝,把腰間佩刀地卸下,交給殿外當值的侍衛,和有些忐忑的劉昕一起,進入殿中。

顯然,劉曄嘴裡對於各種禮節規矩有些非議,但自己做起來,卻是熟練無比,逾越犯忌的事情,也從來不做,這是一名有爲皇子基本的素質。

畢竟,不是誰都和老九一樣喜歡犯渾的

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37章 整編事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15章 瀛州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484章 不對勁!第197章 財計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31章 邊公在任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92章 大調整第347章 談話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86章 駕臨渦口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456章 遺澤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274章 厚葬之第160章 平定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9章 新官上任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37章 整編事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391章 暗箭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76章 雍王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261章 大捷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8章 詔議國策第35章 室韋覆滅第83章 抉擇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81章 兩日而克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133章 面聖第330章 小市民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60章 “暴斃”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26章 問罪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129章 叔父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138章 破寨第397章 鹽事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