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

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

“官家,還有一事,小的不知當講不當講。”回到崇政殿之時,王繼恩又小心稟道。

“哦!”劉皇帝的反應有些平淡,似隨口道:“不當講就不講!”

面對劉皇帝這不按套路的回覆,王繼恩呆了一下,不過,那點尷尬的情緒迅速被摒棄了,趕忙道:“小的對官家實在不敢有任何隱瞞!”

劉皇帝這才瞥了他一眼,幽幽道:“既然如此,還在朕面前兜什麼圈子,莫非存着什麼心思,想打什麼埋伏?”

聞言,王繼恩趕忙道:“小的不敢!”

“你自己數數,今夜在朕面前說了幾個不敢了?說!”劉皇帝終於不耐煩了,幾乎呵斥道。

王繼恩也再不拖泥帶水、裝模作樣了,語速極快地講來:“是關於兗國公王侁的情況。”

“嗯!”劉皇帝應了聲:“他不是在府中反思嗎,有什麼問題?”

自從趙王劉昉履任榆林,抵達夏州之後,王侁就從榆林卸任了,與布政使郭侗一道,返回東京,甚至於還趕上了新年御宴。

只是可以想見的是,王侁這個新年過得實在無甚滋味,過去外臣還朝,或爲朝貢,或爲述職,或者就是接受表功,他被召回,卻是等待問罪的。

雖然沒有“檻車而還”這種待遇,算是勉強保留了顏面,但是,對於出身名門、自視甚高的王侁而言,這樣的境遇,就如同把臉丟在地上,任人踐踏、恥笑,他也感覺異常屈辱。

當然,就處置結果而言,劉皇帝還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雖然對他在榆林前後的表現極爲不滿,但這人是自己用的,即便出於挽尊的考慮,也沒有過於嚴厲。

只是嚴厲訓斥一頓後,罷去王侁身上一切職銜,罰兩年俸錢爵祿,讓他回家面壁反省。與王侁處境差不多的,乃是郭侗。

作爲郭寧妃的長兄,郭侗也算劉皇帝的大舅哥,當年也在御前當過崇政學士,算是腹心之臣。但也正因如此,劉皇帝也多了些失望之感。

事實上,在劉皇帝看來,郭侗的情況比之王侁要嚴重得多。榆林變亂的根源,既在党項離心,同樣也在當地官府懶政,這一點,在中樞得出的結論中,已是十分明確的了。

王侁頂多是剿滅賊不力,雖然有人彈劾他在榆林驕橫跋扈,甚至有養寇自重的嫌疑,但而作爲過去幾年榆林道官府的首腦,郭侗豈能不擔責任,即便冰凍三尺,叛亂在他任上爆發出來,他就要引咎受罰。

當然,趙匡義當初的預見是正確的,郭威死得恰是時候,礙於此情,劉皇帝也沒有重罰郭侗,除了罷官免職之外,只是讓他去給郭威守陵,是否再起用,日後再說。

不得不說,比起郭侗去守陵,王侁雖然被剝奪一切職權,但面壁也是居家,還能滋潤地當他的國公,日子也不會太難過。

劉皇帝自認,對王侁已經是網開一面,格外寬恩了,如今聽王繼恩這麼說起,顯然王侁並不安分,這就讓他心中芥蒂再起了。

當然,這只是劉皇帝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對王侁來說,賦閒在家,手無權力,志不能伸,那就是煎熬。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權勢二字。

王家因王樸而起,王樸雖然也位居二十四臣,並且處在文臣前列,但與那些軍功貴族相比,從各方面而言,都要差不少。

這也是王侁要棄文從武的原因,他就是想籍此,將王家的權勢聲望再往上擡。過去的二十年,可謂是一帆風順,一路累升,主掌榆林軍事,那本身就是用武之地,只可惜,機會沒能抓住。

王侁論才幹名望,自然無法和他爹相比,爲人雖然傲慢,心眼也不大,但還是有幾分聰明的。至少,他也能看到,經榆林之挫,他的志向已經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了。

即便有,也不知要等多少年,不知是不是他的機會。這樣的心態下,王侁難免有所怨言,而有些話只要說出口,就瞞不住有心人的耳朵。

以皇城司的“耳聰目明”,自然大有收穫。見劉皇帝露出感興趣的神色,王繼恩以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敘述道:“兗國公這一個多月,雖居府中,足不出戶,但據小的們所察,他整日在府中飲酒作樂,與姬妾嬉戲,常常酒後狂言,大吐怨氣”

“哦?”劉皇帝停下了腳步,面上不復輕鬆,閃過的目光,讓王繼恩大感驚悚:“朕倒也好奇,他有多大怨氣,又吐了什麼怨言!”

王繼恩深埋着頭,語氣中已經不敢帶絲毫感情,平鋪直敘地說道:“兗國公不只一次,與旁人言,時運不濟,他有大委屈。說若不是他坐鎮夏州,党項人早就叛了。

朝廷此前不重視李繼遷之亂,不與支持,換任何一人領軍,都難以徹底消滅李繼遷的遊擊叛軍。前者朝廷遣重兵,投入巨大,他手中若有那般實力,也能消滅叛亂。

還說,李繼遷叛軍被擊破,就是明證。若非他全力支持,孟都指揮使也難以在豐州建功,大破李繼遷,趙王殿下進夏州,只是坐享其成。

還說”

“還說什麼!”劉皇帝語氣分外嚴厲,帶給人的寒意比這春寒還冷。

王繼恩頭埋得更低了,聲音也小了些:“榆林之亂,事起突然,他辛苦督師進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官家即便不看在故王兗公的情分上,也該多體恤臣下.”

“呵,呵呵.”劉皇帝忽然笑了,笑聲令人發冷:“看來,他還真是滿腹怨言啊,即便是長舌婦,也就這般多的嘮叨怨艾吧!或許,還是朕慢待這位柱國能臣了啊!”

“官家息怒!”王繼恩低聲勸慰道。

“朕發怒了嗎?”劉皇帝臉上堆出一片燦爛的笑容,甚至露出那口白牙。

想了想,形容收斂,直勾勾地盯着王繼恩:“那些話,都是王侁所言?”

“小的絕不敢中傷兗國公,而是確有其情啊!”王繼恩一臉嚴正道。

劉皇帝這才點着頭,收回目光,淡淡然地一擺手,吩咐道:“傳諭,賜王侁五十壇御酒,十名美女,醉生夢死,朕讓他享受個夠!”

言罷,劉皇帝又蹙眉思慮幾許,道:“傳詔,以王侁爲儋州兵馬指揮使,聽說當地發生蠻亂,他不是自詡文武全才、有志難伸嗎,朕再給他一個機會。一道之亂,他解決不了,一州總能勘定吧!”

堂堂的國公,曾經的一道都司,貶到鳥不拉屎的儋州,擔任區區一州指揮,這種恩賜,怕也不是王侁樂意的.

“你說,人爲何如此不自知?”吩咐完,劉皇帝嘆了口氣,問王繼恩。

王繼恩輕答道:“想來是不知足惜福吧!”

黯淡的夜色下,劉皇帝那雙眼睛,卻顯得格外明亮,佇立在崇政殿前,仰望夜幕間幾點星辰,似乎在看哪一顆是王樸。

良久,劉皇帝悠悠道:“我還是高看此人了,這點仕途浮沉都看不破,忍受不住,如何成大器。知子莫若父,還是王樸識人啊,倒是朕怎會被蒙了心,錯把王侁當柱樑?”

“官家豈能有錯,只是兗國公性情乖厲,受不得委屈,也辜負聖恩了.”王繼恩下意識地補了一刀。

既然奏報此事,那得罪王家是肯定的了,那自然要拱拱火。

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41章 祭關公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吳國之始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43章 “梳理”、“優化”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1693章 安西王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98章 溫柔鄉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349章 邊情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66章 朕要親征第296章 缺人了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81章 下蔡大捷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146章 黃羊平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713章 機遇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82章 矛盾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465章 遼奸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74章 根由在朝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95章 玩陰謀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22章 “鄭州站”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97章 再臨六合第413章 分食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03章 郭王會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461章 癲狂?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7章 鼓譟第170章 御宴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69章 禍事了第336章 橐相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